作為一個近萬億GDP、常住人口近850萬的新一線城市,竟然沒有市轄區!(現在中國只有3個不設區縣的地級市,分別是甘肅嘉峪關市、廣東中山和東莞。)沒錯,他就是曾經「廣東四小虎」之首,號稱「世界工廠」的東莞[guǎn],名字一定不要讀錯哦。
當然你從市容市貌很難把它跟杭州、武漢、青島、南京等這種新一線放在一塊。它的強盛不是因為某個亮眼的城市中心,32個鎮街(東莞下轄了28個鎮,4個街道)就像32座中小城市,它便是由這「三十幾座城市」構成的。發達的鎮像虎門、長安、厚街,有著完全不輸三千億GDP地級市的摩天大樓、企業、商場、五星級酒店,其中虎門鎮(林則徐銷毀鴉片的地方)也是全中國綜合實力第一鎮,那高架、隧道立交橋,簡直就是大都市,比西部的很多省會城市還要好。 弱的鎮如謝崗、洪梅也有著縣城級別的氣度。
東莞位於廣州和深圳兩大一線城市的中間地帶,同時與香港、澳門隔珠江口海域相望,正是因為這樣優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東莞的繁榮。目前東莞常住人口850萬左右,改革開放以後外來務工移民就佔了650萬,一座標準的移民城市。但東莞的移民歷史絕不僅僅是從改革開放以後才開始的,而是始於東晉。
東莞的名字就是始於其最早的移民。
東莞正式得名於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但關於東莞得名:香料說、有鹽場說、山東移民說等眾多說法。
香料說從常識上說就講不通,因為莞香出現在宋代,比東莞正式得名還要晚。
鹽場說:珠三角地區歷史上曾誕生了一個標註為「東官郡」的地名,主要負責製鹽,但在古代這個郡的治所駐地並不固定,先後在寶安、懷安、增城輾轉,但都未曾在今天的東莞境內,這個「東官」跟後來的東莞市的關係有待商榷。
山東移民說:
赫赫有名的「東莞」起源於北方的山東,至今山東日照還有個叫「東莞」的鎮。東莞最早因產莞草而得名,中國最早的東莞縣出現在西漢時期的山東,三國至兩晉時期還成為東莞郡,而此時現在的東莞市地區還是一片蠻荒之地。
熟悉歷史的朋友應該都知道北方中原人口的第一次大規模南遷就是始於西晉永嘉之亂後,在人口大量南遷的情況下,東晉南朝時期頒布了「僑郡」措施,原州郡縣淪陷後,其地人民遷寓他處,「皆取舊壤之名」。再加上中國人故土情結很深,原來北方地區的一些郡縣名字,就很有可能成為南方地區的新地名。由此可見,第一批東莞人很有可能就是來自古代山東東莞郡地區的人口,故地在今日照莒縣境內。
北宋時期,現在的東莞因為莞香興起,而山東的東莞因為多次北方人口的南遷而衰落,後來乾脆撤縣,所以至今就只是鎮級別了,至今世人也是只知南方東莞而不知曾經北方東莞。
現在的東莞人又可以分為舊莞人和新莞人
一、舊莞人主要有二大民系:
(1)東莞廣府人:由中原移民與古越族混居同化而成,最早可溯源至秦朝的移民戍邊,其後由於戰亂,漢、魏晉、唐等時期亦出現多次漢民南遷,經陝、豫、鄂、湘、贛、桂等省區抵達嶺南。宋朝時期集聚在南雄珠璣巷的漢族移民大規模地向珠江三角洲遷移,被視為東莞廣府人的主要來源。
(2)東莞客家人:中原移民的另外一支在兩晉、唐代、兩宋、明朝等時期先後經歷了六次往沿海方向的遷徙,抵達相對安寧的閩、贛、粵地區;客家人因為遷徙的地方主要是丘陵山區地帶,交通閉塞導致他們的文化特色得以封閉流傳,並與當地的畲、瑤等少數民族交融形成客家民系。東莞的客家人多從粵東地區輾轉流入。
雖然分為兩大民系,但還是以廣府民係為主。粵方言(廣州話)區使用面積、人口均佔全市的大部分。在32個鎮街中,純粵方言鎮街有石龍、長安、沙田、洪梅、道滘、麻湧、萬江、中堂、望牛墩、石碣、高埗、大朗、寮步、茶山、企石、石排、常平、橫瀝、東坑、橋頭等20個。莞城、東城、南城、厚街、虎門、大嶺山、塘廈、黃江、謝崗等9個鎮街大部分甚至絕大部分講粵方言(莞城只有1個300多人的羅沙上嶺村講客家話);清溪、鳳崗2個鎮大部分講客家方言;僅樟木頭鎮是純客家方言鎮。
二、新莞人:
「新莞人」的稱謂濃縮了一座城市對外來建設者的包容和人文關懷。在改革開放30年中,他們為東莞經濟社會的發展,貢獻了自己的青春和血汗,他們曾被叫做盲流、民工、打工仔或是外來妹、外來工。隨著經濟的發展,執政能力的提高,東莞的決策層進一步解放思想,為上千萬外來工正名。2007年4月16日起,東莞六百多萬外來務工者有了一個響亮的新稱謂——新莞人。
目前新莞人大約有650萬左右,佔比可以達到80%左右。新莞人則來自五湖四海,其中來自廣東省內(主要是粵東、粵西、粵北等地)、湖南、廣西的務工人員人數位居前三甲。而大家印象中人數較多的四川籍員工數量則排到第四位,湖北籍員工數量則排到第五位。
東莞從古至今都是一座移民城市。在全國所有城市外來人口佔比排行榜中,東莞高居第一。外來人口佔比常住人口超過75%,也就意味著在東莞每4個常住人口中,就有3個是外來人口,僅有1個是本地戶籍人口。
不管曾經你是舊莞人還是新莞人,現在我們都是東莞人,一起為我們愛的東莞而奮鬥。
如果你也曾經為東莞奉獻過青春,請轉發此文,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