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餘杭西部鸕鳥鎮茅塘自然村,看到的是山林清潔、河道清澈、村莊整治一新、馬路乾乾淨淨,就算是周末遊客多的時候,景區管理也是井然有序,戴著紅袖章的文明勸導員不時地穿梭在人群中監督「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
茅塘自然村全村有65戶,因為地處山溝溝景區,大部分農戶經營著「農家樂」,生意十分紅火。這些保護環境的文明勸導員其實都是茅塘村的村民,他們自發組織起來參與景區的秩序和衛生管理。
「如今,鄉村變美了,遊客多了,農家生意很好,大家嘗到了『甜頭』,但另一方面環境壓力也大了,如果光顧賺錢,不重視環境保護,那麼很快又會回到十幾年前,我們必須遵守《美麗公約》,憶苦思甜,時刻保持警醒。」山溝溝村黨委書記鄭偉說。
村民們守護美麗村莊的這份自覺正是來自於鄭書記所說的這份《美麗公約》。三年前,鸕鳥鎮發布了餘杭區鄉鎮範圍內首部《美麗公約》,提出了「提倡生態保護,禁止盜挖野生植物、捕殺野生動物;提倡水源保護,禁止倒垃圾、排汙水入河;提倡資源保護,禁止挖沙取石等在內的「十提倡十禁止」約定,內容涵蓋了生態、水源、資源保護,環境安全、村容村貌、畜禽養殖、鄉風民俗、節能減排、誠信經營等多個方面。它不僅適用長期生活在鸕鳥的百姓,也適用於在鸕鳥工作、旅遊、走親訪友等人員。
作為餘杭區唯一一個沒有工業區塊的鄉鎮,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區域發展的命脈。踐行《美麗公約》三年,鸕鳥鎮約出了美麗鄉村帶來的「生態富裕」,也約出了宜居宜業宜遊的美麗藍圖,約出了幸福鸕鳥的新篇章。
「很多企業來鸕鳥考察,其實看中的就是我們的生態環境,但環境的持續良好得益於人人參與環境保護、人人都能自我約束,《美麗公約》已潛移默化融進了每個鸕鳥人的心裡。」鸕鳥鎮相關負責人說。
如今,鸕鳥鎮已建成山溝溝國家AAAA級景區、「遇見鸕鳥」國家AAA級全域景區、2個A級景區村莊。農家樂近200家、精品民宿10家、床位4000餘個。每年吸引遊客100多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超3億元。(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