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母:豐盛平實的世間歡喜

2020-12-15 澎湃新聞

原創 紅樓夢研究 紅樓夢研究

歡迎關注

本文為「少年遊」專欄舊稿。紅樓寫的是少年事,紅迷中也多有少年。少年心事當拿雲,一般兒也是繡口錦心。雖語涉清淺,然情尤真切。故特置「少年遊」專欄,不定期刊發少年之激揚文字,以觀五陵豪氣,一代英才。

作者

馬宇瀟

我們很多90後只把《紅樓夢》當一部極為普通的小說,或是當作閱讀名著的任務去讀它。不像前輩們讀的那麼深刻,亦未曾深刻分析其中人物在細節處彰顯的特殊秉性,於是,賈母便成了眾人眼中一味只知享樂的糟老太婆,被兒孫們連哄帶騙的史老太君。可若是我們將賈母的每一句玩笑話細細品讀便會發現,賈母其實頗具有典型的東方老太太氣質。

我一直對賈母的印象很深刻:有點偏心但厚道,精明但不刻薄,一直充當寶黛愛情的維護者、支持者,真正活的明白的一位老太太。(在此需注釋一下:後四十回高鶚為何要寫賈母扼殺寶黛的愛情的緣由不得而知,但僅從賈母前八十回的表現來看,她的確是擁護寶黛愛情的。)

以往我們說到《紅樓夢》裡的傑出女性,往往忽略了賈母。其實,賈母正是其中非常傑出的一個,她不僅是寶黛二人最有力的支持者,更是賈家的象徵,是家族的護航者。若要用一段話來評價賈母的話,正如安妮寶貝在《她他》中寫到的:

她的內心就是這樣諸多豐盛平實的世間歡喜。世間一事一物,都留下敏感而動蕩的痕跡,簇簇燃燒。有一股火焰。又始終有一股少女般的愛嬌氣質。一旦面對生活裡危重的時刻,又會非常之硬朗。一個美好的力量強大的女子。

一、偏心

《大學》有云: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闢焉,所賤惡而闢焉,之其所畏敬而闢焉,之其所哀矜而闢焉,之其所敖惰而闢焉。

意思是說:所謂整治自己的家族在於修養自身品德,是因為人們對於自己所親愛的人往往會偏愛;人們對於自己所厭惡的人往往會偏惡;人們對於自己所敬畏的人往往會偏敬;人們對於自己所同情的人往往會偏護;人們對於自己所輕視的人往往會偏輕。

賈母大概就是這樣了,她「極愛孫女」,便把元春(未入宮之前)、迎春、探春以及惜春四個孫女都要過來跟自己住。還有後來因母親亡故而被賈母接過來的黛玉,還有因父母早亡而「誰知嬌養」的史湘雲,以及薛寶琴、邢岫煙等,都得到過賈母的關照和呵護。也願意為了一個自己身邊丫鬟(鴛鴦)與自己的兒子鬧得下不來臺面(當然,這與賈母素日看不慣賈赦貪得無厭,好色不肖有關)。

對寶玉黛玉湘雲等人,賈母是非常偏愛,尤其對林黛玉。甚至可以說,賈母和賈寶玉一樣,都有一種極為相似的,愛一切與林黛玉有關的人物的情結。

記得第五十七回紫鵑一句玩笑話:「林家雖貧到沒飯吃,也是世代書香人家,斷不肯將他家的人丟給親戚,落人恥笑。所以早則明年春天,晚則秋天,這裡縱不送去,林家必亦有來接的了。」把賈寶玉弄得「如頭頂上打了個焦雷」「一頭熱汗,滿臉紫脹」瘋瘋癲癲的事情嗎?

這賈寶玉素日是老太太的小心肝,若是換做別人這麼唬他,早被狠狠懲罰了。可是,賈母一看是林黛玉的大丫鬟紫鵑,也就只有責備幾句罷了。賈母流淚道:「我當有什麼要緊大事!原來是這句頑話。你這孩子,素日最是個伶俐聰敏的,你又知道他有個呆根子,平白的哄他作什麼?」

僅僅因為是林黛玉的丫鬟,便有了如此特別對待,那麼對於林黛玉本人也就可想而知了。文中例子不勝枚舉,現選取文中一較為隱晦的例子說明一下:

在文中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還鑄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裡,賈母面對王夫人,「大幻仙人」張道士,甚至是賈妃的聯合施壓,欲要強行將「金玉良緣」撮合在一起,她只是輕描淡寫地說:

「上回有個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裡不該早娶,等大一大再定罷,你可如今也打聽著,不管他根基富貴,只要模樣兒配的上就好,來告訴我。便是那家子窮,也不過給他幾兩銀子就完了。只是模樣性格兒難得好的。」

這一句話便彰顯其「在生活裡危重的時刻,又會非常之硬朗」的作為家族精神領袖的霸氣和威嚴。

二、厚道

這個賈府裡最德高望重的老人,不因經歷世事而變得迂腐不通,也不因參透世情出脫得飄渺於世,而是越活越可愛,越活越平易近人,懂世故而不弄世故,這就是大家閨秀的風範。

賈母素來慈眉善目,對於生活中也是能幫則幫,這種厚道還不是因為對象的地位家境而改,就更顯得難能可貴了。大約是人老了,內心的鋒芒與肅穆便被藏起來了,只剩下柔軟的部分。

在小說裡,我們隨處可見賈母對於那些底層小人物的關愛。在清虛觀打醮時,一個小道士因剪燭花,在賈母等一干人進來的時候「正欲得便且藏出去」,撞在了王熙鳳的身上,被王熙鳳「打了一個筋鬥」而眾人也都喝聲著要打要拿。這時,

「賈母聽見了,忙道:『快帶了那孩子來,別唬著他。小門小戶的孩子,都是嬌生慣養的,那裡見的這個勢派。倘或唬著他,倒怪可憐見的,他老子娘豈不疼的慌?』說著,便叫賈珍去好生帶了來。賈珍只得去拉了那孩子來。那孩子還一手拿著蠟剪,跪在地下亂戰。賈母命賈珍拉起來,叫他別怕。問他幾歲了。那孩子通說不出話來。賈母還說『可憐見的』,又向賈珍道:『珍哥兒,帶他去罷。給他些錢買果子吃,別叫人難為了他。』」

即便是對這樣一個地位低下的小道士,賈母也如此同情,難怪賈府的小姐們甚至丫鬟、戲子們都會得到善待,這和賈母的厚道是大有關係的。

她對於不看好的人也能厚道,對於薛姨媽母女,也能展現其歷經世事的大家閨秀風範。常聽得別人問:《紅樓夢》中誰老了,能和賈母一樣有生活樂趣而且人情練達呢?其實人情練達,各人自有各人的練達之處,王熙鳳老了或許會有賈母的生活趣味,卻不會如賈母一般宅心仁厚;林黛玉老了或許會和賈母一樣慷慨仁善,卻不會和賈母一樣在生活中自得其樂。

三、精明

很多人認為賈母就是在大家的吹捧下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等著駕鶴西去。其實不然,賈母的眾多玩笑中也有令人細思極恐的深刻內涵,讓人不禁感慨,平日裡一直裝瘋賣傻的史老太君,原來竟有如此的心機。

若要再舉一例,怕是不得不說到第二十九回中,她辯駁金玉良緣一說的情節了:

在張道士獻上的一盤物品中,

「賈母因看見有個赤金點翠的麒麟,便伸手拿了起來,笑道:『這件東西我看見誰家的孩子也帶著這麼一個的。』寶釵笑道:『史大妹妹有一個,比這個小些。』賈母道:『是雲兒有這個。』」

史湘雲配著個金麒麟,賈母豈會不知道?她問是「誰家的孩子」。其實就是在告訴大家,寶玉的「玉」是先天帶著的,做不了假的,什麼金呀銀啊卻是到處都有,是可以人為編造的,是「誰家的孩子」都可以有的。這就再一次尖銳而含蓄的指出了「金玉良緣」的荒謬,無形中又給支持金玉良緣的眾位施加了壓力。

每每讀到這裡簡直令人瞠目結舌,這個足智多謀又一針見血的老太婆喲!

四、生活情趣

毋庸置疑,賈母是一個很有品味,很懂享受生活的老太太。

聽戲,她會別出心裁地隔著水聽,因為「借著水音更好聽」,讓樂聲穿林渡水,緩衝過濾後,少了聒噪,多了純淨。

劉姥姥二進賈府時,眾人隨賈母暢遊大觀園,在瀟湘館,看到綠窗紗舊了,她不滿意院中花木與窗紗的配色,便提點王夫人:院子裡沒有桃杏樹,竹子已是綠的,再糊上這綠紗真是不配。沒有桃杏樹,意味著缺少粉紅爛漫的花朵,換上銀紅霞影紗正可彌補。

到了蘅蕪苑,賈母受不了其居室的寒淨,送給寶釵四樣東西:石頭盆景、紗桌屏、墨煙凍石鼎、水墨字畫白綾帳子。簡簡單單幾樣東西,讓寶釵的居室變得大方又素淨,老太太在庭院裝修、家居裝飾上的修養便可見一斑。

無論是借水音聽戲,提出窗紗配色論,居室布景,無不展示了她高超又優雅的志趣與生活追求。

每一個年老的婦人都曾是昔日的妙齡少女,如今的賈母尚未淪為「魚目」,難以想像,昔日青春的她該是一顆多麼熠熠生輝的「珍珠」啊!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公眾號立場無關。部分插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原標題:《賈母:豐盛平實的世間歡喜》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寶釵曾是賈母眼中「別人家的孩子」,為何「雪洞」一事後,賈母態度...
    兩種觀點在我的大腦中碰撞,不由得讓我不得不細細思量下這個並不新鮮的話題:賈母到底喜不喜歡薛寶釵?賈母和薛寶釵的正面交集,前八十回中有兩個重要的場合。第三十五回,賈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當著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萬真,從我們家四個女孩兒算起,全不如寶丫頭。」初讀這句話,自然以為是賈母在真心誇獎寶釵,畢竟寶釵確實是一個品格端莊、容貌豐美的姑娘。
  • 導師——蕭平實
    自小厭惡迷信,每斥神造世人之說,不信神能造人。        兵役期滿後辭父離鄉,於臺北市覓職;五年後成立事務所,執行業務;雖遊於世務,而樂於暗助弱小。        蕭平實導師歷練世間法18年後,於1985年皈依三寶,鼎力護法,勤修福德。自修持名念佛,精進二年之後自成無相念佛功夫。
  • 《紅樓夢》裡秦鍾入學時賈母為什麼還送了重禮?
    作者:王傑雄(一)賈母給秦鐘上學的禮物《紅樓夢》第八回寫道:「 賈母又給了一個荷包和一個金魁星,取『文星和合』之意。」這是賈母給秦鐘上學的禮物。何況秦鍾長得「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舉止風流,似在寶玉之上」,寶玉一見他自慚形移,成了「泥豬癩狗」了,可見秦鍾那是長得人見人愛的「小鮮肉」,不單長相喜人,而且「人品行事,最是可人憐愛的」,寶玉假借讀書要有個伴兒,「正好發憤」云云,將秦鍾就學之事向賈母言明。
  • 賈母是個「伯樂」,她發現的3匹「千裡馬」,晴雯只算初級
    在賈府,賈母當然是理所當然的「伯樂」。那麼,她發現的「千裡馬」有哪些呢? 賈母雖然春秋正盛,但並不糊塗,出於對賈寶玉這個「命根子」的寵愛,將晴雯放在他身邊,無非就是希望孫子能享受到世間最好的服務,同時也能得到適當的「碰撞」。晴雯的性格,剛好符合這一點,當然也是賈母作為伯樂才能發現的。
  • 賈母年輕時對丈夫的小妾如何?她自己曾說過答案
    賈母和賈代善的結合,是古代貴族間最常見的婚姻外交,這是毋庸置疑的,而在那個時代裡,一妻多妾是合法的婚姻制度,更是宦官貴族的身份證明,所以,貴為國公爺的賈代善,除了賈母這個出身高貴的正室,還有幾個小妾。關於賈代善的小妾,文中沒有直接的描述,更未明確說到幾人,而是通過他人之口告訴了讀者。
  • 賈母的錢壓塌了箱子底,為何眼看著王熙鳳典當,卻不肯拿出來?
    賈母生日的時候,從七月上旬,陸續就有人來送壽禮,從皇上命禮部欽賜的金玉如意,彩緞、金玉環、現銀等之外,還有賈元春送的金壽星一尊,沉香拐一隻,伽楠珠一串,福壽香、金錠、銀錠、彩緞等等,餘者那些世交之家,也都有非常豐盛的禮物,直到賈母看壽禮都看煩了,讓王熙鳳收起來,等改日悶了再瞧。
  • 賈父有多個小妾,賈母年輕時如何與小妾相處?她自己曾說出過答案
    紅樓眾多女人當中,要說最尊貴的,非賈母莫屬。身為史家千金,嫁進賈府做管家的女主人,出生好,手裡又握著管家權力,這種尊貴程度又豈是其他女人能夠相比的呢。賈母和賈父的結合,也就是高級聯姻。在她們所處的年代,男人除了一位正妻,還會擁有很多妾室,這也算是男人證明自己財富和權力的手段。
  • 當代弘傳聖 玄奘大師妙義的佛學大師——蕭平實老師
    少時即好打坐及方外之術,亦習金石、拳術、古文、針灸等。自小厭惡迷信,每斥神造世人之說,不信神能造人。兵役期滿後辭父離鄉,於臺北市覓職﹔五年後成立事務所,執行業務﹔雖遊於世務,而樂於暗助弱小。歷練世間法18年後,於1985年皈依三寶,鼎力護法,勤修福德。自修持名念佛,精進二年之後自成無相念佛功夫。
  • 深度解讀劉姥姥稱呼賈母「老壽星」的原因,與此人的提醒分不開
    好容易今年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這是頭一起摘下來的,並沒敢賣呢,留的尖兒孝敬姑奶奶姑娘們嘗嘗。姑娘們天天山珍海味的也吃膩了,這個吃個野意兒,也算是我們的窮心。」平兒忙道:「多謝費心。」又讓坐,自己也坐了。劉姥姥向平兒表明來意後,平兒聽後只是說了「多謝費心」四個字,就不再多說什麼了?
  • 晴雯是賈母的心腹,為何王夫人強行攆走晴雯,賈母卻一聲不敢吭
    晴雯病死的直接原因是王夫人將她攆出怡紅院,導致她病症加重,最終病死在破席之上,但有很多論者都提出晴雯之死很不一般,因為晴雯乃是賈母的心腹,更是賈母安排在賈寶玉身邊的姨娘人選,王夫人何以敢動賈母的人,而賈母又為何在事後一聲不吭,是賈母忌憚王夫人嗎?這個問題很有趣,筆者今天就來詳細解讀一番。
  • 賈寶玉渾渾噩噩,從不學習仕途經濟,賈母為何任由他破罐子破摔?
    《紅樓夢》之眾多人物關係中,提到長輩對晚輩的溺愛,不得不說賈母與賈寶玉這對祖孫,縱觀賈府眾多孩子,沒有誰比賈寶玉更受賈母喜歡了,寶玉年幼時,賈母就將其接到自己住處的碧紗櫥內起居,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賈寶玉跟賈母過世的丈夫賈代善很相似:張道士又嘆道:「我看見哥兒的這個形容身段,言談舉動,怎麼就同當年國公爺一個稿子。
  • 史湘雲才貌雙全,還是賈母娘家人,為何賈母未想過把她嫁給寶玉?
    在賈府之中,關於賈寶玉的婚姻,一直盛傳「金玉良緣」和「木石姻緣」兩個輿論,其中賈母支持林黛玉,王夫人則更希望溫柔敦厚的薛寶釵能成為自己的兒媳婦,但從未有人提起過史湘雲。按照正常感性邏輯,史湘雲和賈寶玉從小一起長大,可謂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更關鍵的是,史湘雲是賈母的娘家人(賈母即史老太君),賈母完全可以接納史湘雲,讓她嫁給賈寶玉,進而鞏固賈、史兩家的關係,這豈不是兩全其美。史湘云為何不在賈家擇妻範圍?
  • 王子騰夫人過生日,專門邀請賈母王夫人,為什麼賈母裝病不參加?
    (第二十五回)展眼過了一日,原來次日就是王子騰夫人的壽誕,那裡原打發人來請賈母王夫人的,王夫人見賈母不自在,也便不去了。 所以,王子騰夫人一回來做壽,高規格請賈母和王夫人,賈元春無疑是主因。不提王子騰沾光,只說她們是貴妃祖母和母親,就足以令王子騰夫人格外用心,還不提親緣。 不過,賈母卻並沒有給面子。原文用「不自在」暗示賈母病了所以沒去。而王夫人因賈母不舒服,想去也不能去。
  • 對晚輩慈愛的賈母,為什麼對迎春的悲劇視若無睹?
    但是在賈府中,賈母具備絕對的威儀,她又是出了名的喜愛孫女,還將寧府的惜春都帶來身邊養著。與此同時,賈母愛護幼小,對道觀裡別人家的小孩都關懷備至,生怕嚇著人家小孩,但是面對親孫女賈迎春的婚姻悲劇,賈母為什麼視若無睹呢?
  • 聊聊《紅樓夢》裡賈母與兩個兒子的矛盾
    寶釵十五歲生日,賈母親自吩咐,是給了薛家和王夫人的面子。在大環節上小事情上她都能明晰事非。只是賈母和兩個兒子的關係卻是不太如意。賈母有二子一女,感覺上只有這個女兒才是她親生的,透著的是十二分的關愛。看她對黛玉百依百順的態度,縱容著寶玉和黛玉的來往,完全是為了那個早去的女兒。可是賈母和兩個兒子,卻不見什麼親密的關係。
  • 《紅樓夢》:賈母為何對「才子佳人」模式大加批判?
    可是,身為賈府至尊的賈母,卻對這類話題嗤之以鼻。在賈母看來,這類故事無論是從哪個方面來講都說不通,賈母為何如此的不待見這類小說呢?當時是元宵佳節,眾人在一起歡度佳節之際,自然免不了飲酒聽戲說書,這時候說書的便說了一部名為《鳳求鸞》的新書,然後剛開始講了下開頭,就被王熙鳳猜到了結尾。
  • 子蘭讀名著:賈母年輕時候是什麼樣子的?
    賈母在賈府應該是最有權力地位的人,但是賈母沒有選擇吃齋念佛,過獨居孤獨的生活。反而賈母喜歡熱鬧,把喜歡的孫子孫女養在自己的房裡,平易近人,有普通奶奶的親切熱情。總之是個可愛可親的老太太。可見賈母確實喜歡和孫子輩們在一起,共享天倫之樂。賈母不算是標準的古代封建社會的老太太,子蘭想過很多次,年輕時候的賈母會是什麼樣子的呢?我們尋到一些蛛絲馬跡來拼一下賈母的年輕畫像吧。第一,賈母的顏值一定很高。最大的依據就是黛玉和寶玉的樣貌出眾。黛玉和寶玉是賈母的直系血親,從現代遺傳學的角度,來說黛玉和寶玉體內至少有賈母四分之一的基因。
  • 賈母:我是榮國府的老祖宗,一生享盡榮華富貴,看盡人間冷暖
    但是,如果一個垂暮的老人,一個歷經滄桑的老人,一個已然獲取了世間相當的人生經驗,獲悉了塵世最後的答案,擁有了閱人的智慧,雲捲雲舒,花開花落,枯榮都已經看透,睿智豁達到已經深深明白人生最後不過是一場空無,一生了了,了了一生,他還要不要努力地熱氣騰騰地認真地對待自己的有生之年?
  • 秦可卿帶寶玉進她房間睡覺,賈母知道嗎?你認為賈母為何不阻止?
    儘管作者賦予了這些人跟年齡不符的成熟和人情,但是這些人實際上都是小孩子,特別是在賈母那個老祖宗眼裡。寶玉就是她的寶貝疙瘩,還是個娃娃嘞。要說這一段事,我覺得首先得說說賈母這個人物。賈母,賈府的最高掌舵者,也是四大家族裡面的首腦人物,一輩子榮華富貴,要風得風 要雨得雨,得享八十三歲,儘管她晚年見證了賈府的衰敗,但無疑,她是《紅樓夢》裡命最好的一個,一般人活那麼大年紀都很難,何況一輩子權利地位物質精神盡皆滿足?賈母不要說在《紅樓夢》裡,在整個文學作品裡面,也是數得著的有福之人。
  • 《紅樓夢》中賈母對迎春的婚事真的不聞不理麼?
    作者:韓雪麗 賈母對於迎春的態度,有些冷漠,主要是在她的婚事上,沒有阻止,如果賈母和賈政一起阻止,有用嗎,應該是有用的。(一)賈政的反對賈赦取中了孫紹祖,按規矩父母在堂,就是女兒的婚事,他也要向母親匯報一下,哪怕是走個過場,也是個形式,所以賈母肯定是有知情權的。賈政知道了,賈政看不上孫家,感覺不是世交,孫家名聲不怎麼樣,當年和賈府混在一起,是為了求賈府幫忙解決問題,有不了之事。這樣的人家,賈政看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