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出了名的「墜機大國」,常常因為墜機事故而吸引國際關注,可以說,無論什麼戰機,在國際上擁有什麼出色表現,只要來到印度,都會出現墜機事故,這個現象讓印度承受了非常大的損失。近幾年來,印度將目光放在了航母身上,希望自己能研製成功這款「海上霸主」,以此來證明自己的實力。但是印度高估了自己的工業體系,按照印度的工業實力,其根本無法成功建造航母,所以,印度國產航母至今還沒有貢獻戰鬥力,而且,不僅於此,艦載機也發生了墜毀事故,甚至航母飛機編隊司令也失去了生命。
印度航母艦載機發生墜毀,司令員死亡
報導指出,事故發生12天後,印度才在水下70米的海床上找到了飛行編隊司令的屍體。事故發生當天,總司令駕駛MiG-29K進入了阿拉伯海,不久之後就發生了墜毀事件,當時機上還有一名飛行員,事故發生不久後,這名飛行員就被救起了。為了尋找總司令,印度派出了9艘軍艦和14架戰機等,在如此大規模的搜救下,印度根據一些飛機碎片找到了總司令的遺體。
這不是該機型的第一起事故,加上這起事故,該機型在過去一年之內已經發生了3起事故。一架MiG-29K在南果阿地區墜毀,一架MiG-29K在果阿海岸附近的阿拉伯海墜毀,雖然這兩起事故中,飛行員都安全彈出,但是戰機的墜毀還是給印度帶來了很大的損失,這款被印度寄予厚望的戰機還真是給了印度「致命一擊」。
印度的當務之急:重視航空工業
印度的戰機發生墜毀已經在國際上不算新鮮事,畢竟這個「墜機大國」實在發生太多墜機事故了,但是,高級航母艦載機飛行編隊司令也墜機身亡並不常見,即便是印度發生這樣的事,也很難想像。培養一名軍官比培養一名士兵難多了,而且還是飛行員的司令,這可是萬裡挑一的人才,所以,這件事的發生,使印度遭受了很嚴重的打擊,看來,即便是如此優秀的飛行編隊指揮官也難逃印度「墜機大國」的魔咒。
印度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問題了,如果任其繼續發展,那麼印度將面臨更嚴重的危機。對於印度來說,當務之急還是要提高自己的自主研製能力,好好發展本國的航空工業,避免更多墜機事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