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行鹽幫古道,往事悠悠如夢

2020-12-20 經之緯度

新昌,一個不大的縣,是山水詩、山水畫的發祥地,有著聞名中外的浙東唐詩之路,有李白夢遊的天姥山,有通往天台縣界的古驛道,有令人嚮往且又神秘的丹霞古道,還有一條隱藏在山林中與寧海接壤的鹽幫古道。

穿越過古驛道,解讀了劉阮遇仙記;也見識了以陡崖坡為特徵的紅層地貌之丹霞古道;對於那條剛被挖掘興起不久的鹽幫古道,只是聽聞,卻不曾親歷。

前幾日,同學群裡討論著相約走走,自然就想到了這條隱沒於叢林中的古道,時間,地點,確定,報名,成行。事先討教了老驢們,在眾多線路中,選擇了一條沒有強度的環線。

寧海產鹽,新昌的東邊與之相接。古時候,私鹽販子從寧海販運私鹽,選擇山間小道,這條小道不容易被官兵攔截,久而久之,走這條路的私鹽販子越來越多,也成了山民們進出大山的通道。後來,有人出錢出力給道路鋪上石頭,還建起了歇腳的亭子,漸漸地,這條小道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鹽幫古道,古道主幹全長約20公裡。

周日,江濱集合,車至青宅,一個寧靜的小山村。在純樸的鄉民指引下,我們走向村後的小道,由此開始上山。

深冬的早晨,霜露沾滿樹枝,一些還未來得及飄落的葉子,被季節渲染成了微醉的模樣,通紅,亮麗。這是一條窄小的山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如果不仔細留意,如果不是兩邊有到過此地的驢友們留下的彩色飄帶,或許不會與古道聯想在一起。我們就隨著這條村民們踩踏過無數次的道路上山,急衝衝地想要去領略古道之美。

興奮的心情,不顧路的陡滑,快步向前。經過一座水庫,穿過一片茶園,越過一處竹林。終究是疏於鍛鍊,上過幾個路段,開始籲喘,身體發熱,竟然有種暈眩乏力的感覺。到達一處平緩之地,稍作歇息,飲水充飢,減衣散熱,來一個大合影,緩解壓力。

一路上,隨著絲帶和木樁指示牌,朝著擬定的線路和方向行走。小道兩邊,灌木松林,荊棘叢生,時而平緩,時而崎嶇,時而一邊是懸崖。遠處是山峰起伏,天邊是陽光明媚,藍天白雲飄蕩。就這樣,爬山越溝,歡聲笑語。一行七人中,相對而言,我也算得上是「老驢」了。一不小心,越過了同伴,把她們甩在了身後。一邊走,一邊拍攝著想要留下的景色。時不時停下來,朝後面吆喝幾聲「快點,跟上!」偶有幾次聽不見迴響,心裡也有點打顫,可是前面的誘惑,還是讓我停不下前行的腳步。走走,停停,努力地想像著古人的心情,雙腳的緊張,也感受到了古人肩挑的辛酸。

快到山腳,看到一處竹林,東倒西歪的竹子,坑坑窪窪的地面,顯示著這裡無人打理。有兩個村民,在挖掘冬筍,看我經過,微笑著詢問從哪裡來。山下,正在建設,幾間房屋已初具成形。一條溪流從上而下,邊上的一塊石頭上刻寫著「第十三渡——牛心渡」。

鹽幫古道有一條水路,沿結溪而下,這就是迂迴曲折的「十八渡」。我們此次的路線就是「青宅——十八渡——裡家溪——結局山——上陣山——青宅」的環線。

溪邊停靠了一排車子,還有車子陸續從外面進入,都是一些和我們一樣的徒步者。日晴多日,溪裡的水勢不大,好在天冷,也沒有玩水的興致。歇息,等待,是個不錯的地方。靜靜地,環視著。溪岸兩邊,翠竹搖曳,樹木蔥蘢,溪灘寬闊,溪水清澈,山光倒映,好不怡人。一塊塊的小石頭,鋪墊成路,並壘砌成了一個個半圓形的造型,倘若下雨過後,水漫過石面,應該是另一番美景。想起,古時那些挑著食鹽的漢子們,雙肩輪用,晃晃悠悠地渡過溪水,水中倒映成像,相映成趣,即使是雨天趕路,定也會如我一般被之景色吸引,怡然之得,消除了一路的疲累。

不多時,同伴們也從山上下來了。看到如此美景,歡呼之情自不意外。一個個爭相著拍照,留影,反而忽略了日近中午的飢餓。「驢」的特點,除了走,就是吃。外出驢行,攜帶的食物都是最簡單的,方便食用,能夠解餓、解渴就是最好的。我把一早煮的雞蛋,一個個分給大家,外帶一些水果、零食。笑嘻嘻地吃著,仿佛回到了小時候,學校組織的秋遊,也是這樣,大家一起分食,開心,快樂。吃完,我這調皮的性子,自然是要耍上一回。早就看著那些「半月水池」,心痒痒的了,挑了中間的一個,往邊上一坐,嚷嚷著讓人拍攝,卻忘了裡面是水,衣服後擺浸水裡了也不自知,等她們大聲笑喊著,才反應過來。

天邊的雲似乎更白了,一朵朵,大小不一,我們走,它也走。也不知道是它跟著我們,還是我們跟著它。我們,沿著長長的結溪,逆流而上。這條路,已經過修整,有幾處還在修建中。每個渡口相隔並不是很遠,從牛心渡到香潭渡,經雙江渡,過飛石渡,有烏雲渡,菩提渡,牛脖渡,還有讓人浮想聯翩的桃花渡和蘆花渡,再往前是莒龍渡,牛坪渡,鯉魚渡,這些渡名應該都與地理環境相關。在十八渡的起點裡家溪村村口,找了半天,卻也沒有看到第一渡,不知道是什麼渡。每個渡口都有它的特點,相同的是,都有一塊大石豎立,紅色的渡名劃刻其上。形狀、大小不一的渡石橫布,溪水幽幽,波光粼粼,青苔絲絲可見。蘆花飛白,丹楓微醉,山高水長,驢人閒步。

山溝彎彎曲曲,古道和結溪也蜿蜒曲折。正可謂是歌裡所唱:「這裡的山路十八彎,這裡的綠水九連環。」「山不轉水在轉,水不轉路在轉,路不轉人在轉,人不轉心也轉。」沒有多少文底的腦子,卻也忍不住來吟哦一回。

古道幽徑沒林中,老樹枯藤歲月濃。

輕憶昔日擔鹽者,穿嶺越水步匆匆。

鹽幫水路環山通,翠竹連綿木蔥蘢。

迂迴曲折十八渡,青苔石板成網紅。

從裡家溪穿村而過,「鹽幫水道」的牌軒醒目別致,路邊的紅花綠葉是村裡的建設。村裡的長廊,村民們在閒坐聊說。有幾位熱心地,直問我們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一問一答之間,過了橋,從村後的臺階上山。幾個小時的行程,陽光的熱烈,讓我們又累又熱。看著飄逸在山尖的雲兒,一路相隨相伴,心裡的失落和溫暖並存。下一站,結局山,是雲到過的地方,打起精神,鼓勵著同伴們,繼續前行。這一段的古道是完整的,兩邊也沒有密林,應該是做了一些修整的。途中,時不時,有三三兩兩的行人擦肩而過,背包,拄仗,是與我們反向而行的徒步者。經過竹園,一位上了年紀的大媽,砍著一根比碗口還要大的竹子,說是拿回家當柴火。一位滿面紅光的大爺,坐在田邊,與一群牛兒作伴。田裡有兩頭一黃一黑的牛兒,在親暱的互動。邊上,幾頭小牛,各自安靜、和諧地在吃著田裡的草。大爺介紹說,他的牛是這裡最多的,山那邊還有好多。自豪,又滿足,還有一種快樂。

過了結局山,到達山頂,是鹽幫古道接待點,有一批老少不一的「驢人」在此打尖,前面是一處露營基地。老遠就聽到了音樂聲和歡笑聲,還有那炒年糕的味道鑽入鼻間。看向遠處那最高的山尖,不由地憶想起鹽幫人的歷史。一路追尋,一路感受。鹽幫古道,每一個腳印,每一座驛站,就算是有一些時間在遺忘中剩下的青磚稜角,都沾染著歲月遺留下的鹽沫。一步步,都是一批騾馬,一個肩攀,一段歌謠,一聲吆喝,在時光中的階步。

從起點回到起點,回首,仿佛看到了那終年被山巒包裹的背影。每一處歇息點,都有著鹽幫古道的印記和路線,就連那供人丟棄的垃圾桶上面,也故意用白色的砂石代表著鹽。只有親自走過,才會明白當初鹽幫人所承受的辛苦。

鄉間古道意幽濃,往事悠悠如夢境。蔚藍的天空,天邊的雲彩,遠去的飛鳥,風吹著落葉,夕陽擱在山尖,當年負荷的蹤影,依稀可循。古道的礫石,依舊在歌唱著一曲「長亭外,古道邊……」

塵封一路拾掇

相關焦點

  • 遠去的鹽幫踏出一條驚豔古道 如今驢友徒步驢行
    「這是一條保存完好的古道,一路崇山峻岭,青山綠水,景色優美。」2011年,新昌公布了十大經典驢行路線,青宅出發至棠家洲的古道成功入選。  古道名片:新昌鹽幫古道,這是一條從新昌縣大市聚鎮,過小將、巧英直通寧海的道路,古時,鹽販們沿著這條道路去寧海販鹽,故有了鹽幫古道的名稱。這條古道四通八達,經過沿途不少村子。  古道之昔:鹽販演繹酸甜故事  10月24日午後,暖意正濃,結局山村村民王生苗和鄰居坐在村口的香榧樹下休息聊天。
  • 鹽幫古道 讓鄉村振興「有滋有味」
    王月霞口中的古道,叫鹽幫古道,是新昌縣東部一個吸引眾多驢友「打卡」的網紅景點。其一夜爆紅的背後,離不開當地政府的精心培育和高效服務。今年初以來,小將鎮將交通道路和旅遊項目等工程建設列入全年重點工作,項目建設任務重、時間緊。為此,鎮黨委政府在開展「三服務」活動中,以服務項目提升對企業、基層和群眾的服務。
  • 清湖碼頭與鹽幫古道
    後來鹽商也經過這條古道,所以又叫鹽幫古道。清湖碼頭是古代閩浙贛貨物流通集散地,江西玉山、廣豐還有駐地辦事處。寧海鹽湖出產的鹽主要經過紹興越城(龍山)水運碼頭直接運往清湖碼頭鹽倉儲屯,然後在運往各也。這裡的鹽幫古道是指新昌(浙江紹興市管轄)東面與產鹽的寧海(浙江寧波管轄)相接壤。販鹽幫販子再把寧海產的食鹽分別用擔、肩、挑、扛,從秘密的荒山野嶺避道運往全國各地,這也成了進出山民通往山外的主要幹道。
  • 【新旅 · 遊新昌】古道溯源 探秘之旅 ——鹽幫古道
    古時鹽販們沿著這條道路去寧海販鹽,故有了鹽幫古道的名稱。古道沿途有水簾尖,佛教般若學本無異宗創始人、東晉名士竺道潛曾隱居於此30年,也是南齊著名道教學者顧歡的隱居地。古道全程景色秀美,水路與陸路交替,是新昌縣經典遊線之一。
  • 紹興深山裡有一古道,號稱江南鹽幫古道,自駕戶外穿越好去處
    今天周末,約上幾個驢友,去號稱江南鹽幫古道,水道十八渡徒步,這個古道並非爬山的那種,準確的說是鹽幫水路,難度係數較低,適合所有年齡段戶外愛好者。鹽幫古水道是古代私鹽販子走的道路,新昌與產鹽的寧海接壤,私鹽販子從寧海販運私鹽,選擇深山冷岙中的小道,這條小道不容易被官兵攔截,走這路的私鹽販子就越來越多了。
  • 尋跡新昌,輕虐環線,5.26徒步鹽幫古道,登頂水簾尖
    遠處是綠意盎然的連綿竹海近處是忙碌的村民和嫋嫋炊煙林間小路上偶爾有來往的村民經過春意濃,陽光正好,清風徐來又到了一年中最美的時刻鹽幫古道,古時販鹽出入的道路新昌十大經典徒步線路之一一路上崇山峻岭,青山綠水古道保存的比較完好,原始古樸路上石階清晰,路面寬闊,也很安全沿著青石臺階向上,蔥蔥綠樹遍布其間
  • 鹽幫古道水簾尖經典小環線:全程風景如畫,比較輕鬆的一條線路
    自古以來,鹽鐵官營,江南一帶的鹽商被稱為「鹽幫」,如今因鹽幫而產生的鹽道文化與鹽道精神已經傳承了千年,浙江新昌東邊與產鹽的寧海接壤,古時私鹽販子從寧海販運私鹽,為了不被官兵攔截,選擇深山冷岙中的小道,這條古代私鹽販子走的道路就是鹽幫古道。
  • 記住鄉愁系列……之驢行平度茶馬古道
    驢行很快樂,請大家看看大東驢行的故事。什麼驢行路讓你久久渴望,走過又久久不能相忘,其實這樣的路很多,在你的心裡,只要你對他有感情,那就會念念不忘,在我心裡就有這麼一條路,每年不同的季節都有去看看,去走走,她就是平度的茶馬古道。今天驢友結伴,再走平度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是指中國西南地區,以馬幫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商貿通道,也是中國西南民族經濟文化交流的走廊。
  • 浙江新昌水牛背鹽幫古道徒步行
    翌日,我們在嚮導的帶領下來到了「鹽幫古道」,開始一段新徵程。這是一條從新昌縣大市聚鎮,過小將、巧英直通寧海的道路,古時,鹽販們沿著這條道路去寧海販鹽,故有了鹽幫古道的名稱。
  • 古道悠悠,茶葉飄香,追尋與見證茶馬古道的底蘊
    古道悠悠,茶葉飄香,追尋與見證茶馬古道的底蘊>古道悠悠,茶葉飄香,追尋與見證茶馬古道的底蘊古道悠悠,茶葉飄香,追尋與見證茶馬古道的底蘊古道悠悠,茶葉飄香,追尋與見證茶馬古道的底蘊古道悠悠,茶葉飄香,追尋與見證茶馬古道的底蘊
  • 打造餐廳民宿小吃一條街 新昌「鹽幫古道」火起來
    去年6月,經過裡家溪的鹽幫古道通過驗收正式開放,溯溪而上的遊客絡繹不絕。裡家溪看準時機申請旅遊項目20萬元,建造了一個復古的水碓年糕加工坊。傳統加工工藝和年糕產品,得到了廣大旅遊的青睞。這更進一步增強了裡家溪開發旅遊項目的信心。
  • 江南十八渡,鹽幫古道行
          鹽幫古道
  • 3月7日周日徒步穿越醉美新昌鹽幫古道、漫步神秘十八渡休閒一日遊,美景盡收眼底
    鹽幫古道,水道十八渡經典線報名中忠告:如果你沒有去過,毫不猶豫報名因為這裡真的好漂亮休閒不累的,堅持一下都是可以費用每位:98元/人(大小同價)鹽幫古道是古代私鹽販子走的道路新昌東邊與產鹽的寧海接壤私鹽販子從寧海販運私鹽選擇深山冷岙中的小道這條小道不容易被官兵攔截走這路的私鹽販子就越來越多
  • 【經典驢行】乾隆古道連穿烏石古道一日活動召集令2018.3.14(星期三)
    烏石古道位於宜興與浙江交界處。古道有烏石浪奇觀而得名。起於煤山尚儒村,止於煤山五通山村。烏石古道全程穿越懸腳嶺、白貓山、五通山、洞山,途經烏石浪奇觀、宜興竹海、洞山風景區。開始徒步乾隆古道,中午途中路餐,大約下午一點左右進入烏石古道,三點半活動結束,然後一起出發農莊品宜興農家菜,本次行程為新春驢行,有一定強度,沿途美景連連,機不可失,有意一起出發友友,請速度報名參加哦!菜驢請繞行!
  • 關隴古道風物之古道悠悠
    關隴古道是一條被遺忘的官道,他靜悄悄地躺在關山溫柔的懷抱裡。 曾經多少帝王將相,文人騷客,平民百姓沿著長滿滄桑青苔的關隴古道走過...... 或為江山,或為旅遊,或為生活,目的各有不同。 幸運地是,隨著現代交通的發展,這裡終被遺棄和忘卻,沿河流山溝而走的關隴古道遺蹟被完整的自然保護下來,留給我們的只是秦皇漢武唐王李世民鐵馬兵戈的刀光劍影和詩聖杜甫的一聲嘆息。 杜甫因政治失意離開是非漩渦的長安官場,翻關山,走古道,一路奔波一路借景消愁寫下許多流傳千年的詩篇。幸虧老天是公平的,文學成就了他,他成為令人們尊敬的詩聖。
  • 如夢,往事如煙,再也不見
    何為如夢?為此我閱過詞典,查過百度,釋義大體都差不多,上面寫道:「如:像,好似。夢:做夢,比喻幻想。」看著上面寥寥十來字的釋義,我總覺得,不得其意。但奈何往事如雲煙,模糊,十分之景也就略記三分之事,仔細想想,那大抵是孩提時代吧。兒時頑皮,頗有爭強好勝之心,一件小事,總覺不強於他人,便日思夜寐,心中耿耿於懷。唯有見他人眼中的羨慕之意,心中才甚是舒坦。那時覺得,過人者,此乃強人也。但好景不長,誰能事事強於他人?
  • 往事悠悠君莫問,檻外長江空自流
    往事悠悠君莫問,回頭。檻外長江空自流。 你不必去追問那悠悠往事的是非功過。回頭眺望,那欄幹外的長江浩浩蕩蕩、獨自奔流。 【注釋】 南鄉子: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雙調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平韻,一韻到底。 帝王州:指金陵(今江蘇省南京市)。
  • 古道悠悠,你知道閩東這些古道嗎?
    挑夫說起挑夫,對於生活在新時代的年輕人來說很陌生,過去閩東地區有這樣一個特殊群體,他們以替人挑運貨物為職業或農閒時臨時挑運物品到省城福州交易的,因為挑運的終點都是福州,俗稱「福州擔」,今天我們一起回味那些年閩東挑夫「福州擔」的如煙往事。
  • 12月下旬,往事如夢,記憶猶新,三大星座再次心動,真愛永不散
    事實上,當面對真正讓自己喜歡的人時,他們也會很認真,不會再被新鮮感所吸引,而是因為對對方一心一意,分手後,他們也會想念過去,在12月下旬,往事如夢,記憶猶新,他們總是不能忘記舊愛,決定回頭再追尋,只有一個,就是要好好珍惜對方。
  • 「觀光」古道讓人陶醉—記徒步古道「嶺下」 段
    2021年1月2日,天氣睛朗,想探大橋西京古道(支線)鎢鶉嶺至岐下段,這簡稱「嶺下」古道段,於是即興相約幾人到了大橋石回寨匯合,一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