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不止是花,更是品格和精神的象徵

2020-12-12 幽幽蘭香

常綠草本植物。叢生,葉子細長,春季開花,氣味清香,是我國著名的盆栽觀賞植物。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蓮瓣蘭等。

蘭的本字為蘭,形聲字。從艸,闌聲。本義:蘭草,即澤蘭同本義蘭,香草也。――《說文》衡蘭芷若。――《漢書.司馬相如傳》蘭槐之根是為芷。――《荀子.勸學》

宋代是中國藝蘭史的鼎盛時期,有關蘭藝的書籍及描述眾多。如宋代羅願的《爾雅翼》有「蘭之葉如莎,首春則發。花甚芳香,大抵生於森林之中,微風過之,其香藹然達於外,故曰芷蘭。江南蘭只在春勞,荊楚及閩中者秋夏再芳」之說。南宋的趙時庚於1233年寫成的《金漳蘭譜》可以說是我國保留至今最早一部研究蘭花的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蘭花專著。全書分三卷五部分,對紫蘭(主要是墨蘭)和白蘭(即素心建蘭)的30多個品種的形態特徵作了簡述,並論及了蘭花的品位。繼《金漳蘭譜》之後,王貴學又於1247年寫成了《王氏蘭譜》一書,書中對30餘個蘭花品種作了詳細的描述。此外,宋代還有《蘭譜奧法》一書,該書以栽培法描述為主,分為分種法、栽花法、安頓澆灌法、澆水法、種花肥泥法、去除蟻蝨法和雜法等七個部分。至於吳攢所著的《種藝必用》一書,也對蘭花的栽培作了介紹。1256年,陳景沂所著的《全芳備祖》對蘭花的記述較為詳細,此書全刻本被收藏於日本皇宮廳庫,1979年日本將影印本送還我國。在宋代,以蘭花為題材進入國畫的有如趙孟堅所繪之《春蘭圖》,已被認為是現存最早的蘭花名畫,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內

自宋代開始蘭則單指蘭科植物的地生蘭,蘭是一種氣味芬芳的香草。《詩經》有云:「滋蘭九畹,樹蕙百畝」,蘭之所以長久地成為君子愛重的品格之花,因為它被賦予了人性化的道德形象。使得蘭花具有了獨特的文化意義——蘭花不只是花,更成為一種人格魅力、道德模範、品格和崇高精神象徵。

自古以來,我國的文人墨客將人的品格賦予蘭,也從蘭的形態特徵和生長習性中富有詩意並且擬人化地觀照自己,以蘭為鑑,以蘭為鏡。在傳統文化精神中,蘭被賦予了各種美好的寓意。

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充滿正氣,富有詩意,擅於學習的民族,中華兒女視蘭花有靈有情,看重花之興謝枯榮的精神之美,喜追求觀花的韻味之趣,因此在千年的文化積澱中,花總是在自然之美的基礎上被賦予人文之美。在眾芳之中,唯蘭以君子為名,從古至今,賞蘭、養蘭、寫蘭、繪蘭,一直是人們陶冶情操、修身養性的重要途徑。

蘭,作為四君子之一,更是成為歷朝歷代文人墨客筆下書寫和繪畫的寵兒。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時有蝶飛來。蘭花之香,無可比擬,無法替代,為花之香祖。

《孔子家語》中有這樣一段記載:孔子在拜見楚昭王的路上,經過陳蔡兩國,和弟子一起被困於荒野上,絕糧七日,弟子們困的困、病的病。子路對此感到不解,孔子便說:「芝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以蘭的生長習性來表達自己不因貧富窮達而動搖志向,不因得失榮辱而改變信念。

孔子《孔子家語·六本》中寫道: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與處者焉。」

從蘭花中讓人想起孟子那窮不失義、達不離道、身處貧賤而不改操守的大丈夫氣概,想起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陶淵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李白……

種種高尚情操,曾激勵著古往今來數不清的仁人志士雖身處逆境、遭逢坎坷和艱難困苦之中,仍不失其志、不改其節、不喪其氣、不減其輝,始終以容天地之廣的胸懷,追求清清白白的人生。

孔子詩:

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

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

與鄙夫為倫也。

蘭於空谷幽林中而生,伴隨清泉淨土,綻放幽香,不與群芳爭豔。這種靜怡之美,在一方而求自強的生性、不屈於繁華樂土之秉性、不以無人而不芳之品性,折射出剛直不阿的人格意象,成為儒家孔子心中君子應有的品格。

深處繁華俗世的我們,既然無法超脫芳華,就應該是:於己,要品行高潔。於人,要真心誠意。《孔子家語》中「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芝即芷,芝蘭之室指的是有芷、蘭兩種香草的房間,用來比喻能感染、改變人的良好環境。這段話說的是交友和環境對人有巨大的影響。因此,人們往往用蘭來比喻志同道合的友誼,於是便有了義結金蘭、蘭交、蘭客等詞語。

「蘭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蘭之幽最令人傾倒。生長在深山野谷,洗淨綺麗香澤,以清婉素淡的香氣長葆本性之美。這種不以無人而不芳的「幽」,不只是屬於林泉隱士的氣質,更是一種文化通性,一種「人不知而不慍」的君子風格,一種不求仕途通達、不沽名釣譽,只追求胸中志向的坦蕩胸襟。

中國蘭的根是為白芷,白芷象徵人民百姓。蕙芷是自古以來仁義與民政的傳統美德精華, 蕙蘭根系百姓,唐代大詩人李白寫有「幽蘭香風遠,蕙草流芳根」。

今天,人們常用「空谷幽放,香雅怡情,是為世上賢達」來評價蘭。而今的我們,如此不吝讚美蘭的質樸與坦蕩,追求高雅而清新,仔細思來,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心中始終需要著她,崇尚著她,膜拜著她,呵護著她.......

相關焦點

  • 說說那些品格高雅的花
    在大自然界也是不例外的,經過了種種風雨的洗禮,現在我們知道的植株啊,花卉啊,等等,都有其深刻的內涵和精神,這是時代留下的印記,和賦予的寓意。例如我們熟知的「歲寒三友」的松、竹、梅;還有「花中四君子」的梅、蘭、竹、菊等等。小編今天要介紹的就是兼具內涵與品格的花兒,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蘭花的花語和象徵寓意,你知道嗎?
    中國傳統名花中的蘭花僅指分布在中國蘭屬植物中的若干種地生蘭,如春蘭、惠蘭、建蘭、墨蘭和寒蘭等,即通常所指的「中國蘭」。這一類蘭花與花大色豔的熱帶蘭花大不相同,沒有醒目的豔態,沒有碩大的花、葉,卻具有質樸文靜、淡雅高潔的氣質,很符合東方人的審美標準。2、中國人歷來把蘭花看做是高潔典雅的象徵,並與「梅、竹、菊」並列,合稱「四君子」。
  • 養花不如養幾盆「金色花」,不止品格高大尚,而且還有非常的好看
    養花不如養幾盆「金色花」,不止品格高大尚,而且還有非常的好看現在在家裡養上一盆植物,基本上成了大多數人們的一種生活方式。如果家裡有了一盆植物,不僅可以讓家裡的環境變得更加的美觀,而且整個氛圍也會變得很好。
  • 竹子的象徵意義是什麼 竹子的精神是什麼?
    在日常生活出現的吉祥圖案中,竹子與松、梅,構成「松竹梅歲寒三友」;竹、松、梅、月、水構成「五清圖」;竹、松、萱、蘭、壽石則構成「五瑞圖」。那竹子的象徵意義到底是什麼,你知道嗎?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竹子的象徵意義是什麼及竹子的精神是什麼。
  • 10首詠竹詩,象徵著作者高操的氣節和品格,令人百讀不厭
    清代傑出的書畫家和文學家,素有「揚州八怪」之稱。他善畫竹與蘭,工書法,詩文聯語真摯風趣,深為大眾喜聞樂見。在他的文學藝術作品中,體現出他剛正不阿,蔑視世俗的叛逆精神與怪僻個性,以及豐富的想像力與創新的高超才華。他的詠竹詩,正如其人。
  • 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中國10個城市的市花-梅花及其文化
    梅花是中華民族與中國的精神象徵,具有強大而普遍的感染力和推動力。梅花象徵堅韌不拔,不屈不撓,奮勇當先,自強不息的精神品質。迎雪吐豔,凌寒飄香,鐵骨冰心的崇高品質和堅貞氣節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畏艱險,奮勇開拓,創造了優秀的生活與文明。有人認為,梅花的品格與氣節幾乎寫意了中國人「龍的傳人」的精神面貌。全國上至顯達,下至布衣,幾千年來對梅花深愛有加。
  • 梅花的傳說,梅花象徵著鐵骨冰心、高風亮節和堅韌不拔的精神
    花語寓意梅花的花語:堅強、高雅和忠貞。梅花的寓意:1、春落梅枝頭。後人又有另一種說法:梅花五瓣,是五福的象徵。一是快樂,二是幸福,三是長壽,四是順利,五是我們最希望的和平。梅花的五片花瓣,象徵著吉祥。2、梅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陳志歲微型詩《梅花》這樣寫道:「為使與嚴寒搏鬥之儔儕堅持下去,便把春消息透露給人。」梅花是歲寒三友之一,花中四君子之首。自古以來,人們都讚美它的傲雪精神,它的孤獨的不與百花爭春的高潔的美。
  • 杜鵑花紅的、粉的、黃的不僅僅是一種花,更是一種革命精神的象徵
    關於杜鵑花和杜鵑鳥,還有個優美而離奇的傳說。相傳遠古時蜀國國王杜宇,很愛他的百姓,禪位後隱居修道,死了以後化為子規鳥(有名子鵑),人們便把它稱為杜鵑鳥。每當春季,杜鵑鳥就飛來喚醒老百姓「塊塊布穀!快快布穀!」嘴巴啼得流出了血,鮮血灑在得上,染紅了滿山的杜鵑花。
  • 梅花、蘭花、竹、菊花 號稱花中四君子
    梅、蘭、竹、菊成為中國人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和文人畫中最常見的題材,正是根源於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也是詠物詩文和藝人字畫中常見的題材,號稱花中四君子。梅:探波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是為高潔志士;國花是國家形象和民族精神的象徵。
  • 一蘭名師吳永勝|家有一蘭 香蘭入室|質樸文靜 淡雅高潔
    在外國為友誼、熱烈和自信。象徵著深厚的手足情,代表著子孫滿堂,還有較深的民族精神。另外,還能送給愛人,增加雙方的感情。「家有一蘭 香蘭入室」被世人蘭謄「一蘭」名師吳永勝向記者介紹:蘭花,作為「四君子」之一,蘭花也是我們較為熟悉的一種花朵。蘭花有一種讓人沉醉的清香,那朵朵盛開的花姿,燦爛而美麗;蘭花有著淡雅的色彩,給人帶來一種幽靜,清淡的花香,冷豔而芬芳。
  • 桂花:象徵了兩種美好的品格,古人視為「比德之物」
    二、桂花象徵的品格桂林市據說是因盛產桂花而得名。在中國,包括桂林在內,有20多個城市以「桂花樹」或「桂花」作為「市樹」或「市花」,我想這正是基於桂花令人稱道的品格。在筆者看來,桂花象徵著兩種可貴的品格:1.低調內斂春天,四處一片奼紫嫣紅,花兒們在春風中爭奇鬥豔,而桂花樹卻默默佇立著,不與百花爭豔,仿佛這一切與它無關。
  • 梅蘭竹菊國畫賞析 花中君子 清風雅韻
    梅蘭竹菊國畫賞析 花中君子 清風雅韻 2020年06月04日 09:40作者:黃頁編輯:黃頁 梅花雪中來,蘭花幽谷藏,竹林風吹過,秋菊飄淡香。
  • 梅花的象徵意義?梅花具有什麼品質
    梅花又名「五福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她象徵著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梅花不僅是清雅俊逸的風度使古今詩人畫家為它讚美,更以它的冰肌玉骨、凌寒留香被喻為民族的精華而為世人所敬重,與蘭、竹、菊並稱為「四君子」。中國歷代文人志士愛梅、頌梅者極多。梅花的花語:凌霜鬥雪,迎春開放,風骨俊傲,不趨榮利,堅強 ,忠貞,高雅。
  • 菊花是中國傳統名花,具有深遠的象徵意義
    菊花是中國傳統名花,菊,梅,蘭,竹,自古就是中國文人心目中的「四君子」菊花是中國文人人格和氣節的寫照,有被賦予了廣泛而深遠的象徵意義。菊花以素雅堅貞取勝,盛開在百花凋零之後。人們愛它的清秀,神韻,更愛它凌霜盛開,西風不落的一身傲骨。
  • 最能代表中國人精神氣質的植物——竹[圖]
    竹,「依依君子德,無處不相宜」的風採和品質, 成了高尚人格的化身和楷模。早在《詩經》中便有這樣的句子:「瞻彼淇奧,綠竹猗猗,有匪君子,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賦予竹以人的精神、道德、情操。        「未出土時便有節,及凌雲處尚虛心」——這是中華民族優秀品格和情操的寫照,也是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深深浸透竹之印痕的原因。
  • 紫金草是二月蘭?為何它是和平的象徵?
    南京人很熟悉二月蘭,早春時節,東郊的二月蘭成片盛開,紫色的花海吸引著很多人流連忘返。美麗的它,還有一個名字——紫金草,這小小的花朵,承載著慘痛的記憶和對和平的祈願。我叫「紫金草」南京人很熟悉二月蘭,早春時節,東郊的二月蘭成片盛開,紫色的花海吸引著很多人流連忘返。美麗的它,還有一個名字——紫金草,這小小的花朵,承載著慘痛的記憶和對和平的祈願。
  • 梅花的花語及象徵寓意,你們了解嗎?
    許多類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與蘭、竹、菊並稱為「四君子」。還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梅花的花語是什麼?梅花的花語是凌霜鬥雪、迎春開放、風骨俊傲、不趨榮利、堅強、忠貞、高雅。
  • 這10大名花,養一盆富貴吉祥,身為愛花人怎能不知道!
    「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梅花因其凌霜傲雪的骨氣、清雅俊逸的風度受到無數文人墨客的讚頌,與「蘭、竹、菊」一起被譽為「四君子」,它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精神的象徵,梅花又稱五福花,象徵快樂、幸福、長壽、順利、和平。
  • 歷代詩人墨客常用來象徵美好寓意的植物
    在《論語》贊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很多詩人常以松柏象徵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著名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陳毅就寫過一首讚美青松的詩:「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它代表著是堅強不屈,不怕困難打倒的精神,它正直,樸素,不怕嚴寒,傲骨崢嶸。
  • 馬的精神內涵和象徵意義
    馬在中華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極高,具有一系列的象徵和寓意,它是黃河的精靈,是炎黃子孫的化身,代表了華夏民族的主體精神和最高道德。在祖先們在世界觀裡,已經把龍馬等同於純陽的乾,《周易》中說「乾為馬」,馬便成了剛健、明亮、熱烈、高昂、升騰、飽滿、昌盛、發達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