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了,2021年1號颱風「杜鵑」生成,該颱風比常年同期颱風出現時間早了不少,當然如果我們站在拉尼娜現象來說,其實2月出現颱風非常的正常,如今的拉尼娜現象還未消失,正在持續活躍之中。
一般情況,在拉尼娜活動時期,西北太平洋地區的颱風相對較為活躍,所以今年的1號颱風杜鵑出現也算是正常的。而在歷史上,1月還有颱風出現,所以要相比較的話,今年的1號颱風杜鵑也不算是最早的,下面我們具體來看看這個颱風的情況。
1號颱風杜鵑就是我們前面一直說的91W颱風胚胎,如今1號颱風杜鵑風速為18m/s,等級為8級,中心氣壓值為998hpa。該颱風正在持續偏西移動,按照我國氣候中心發布的數據來看,預計該颱風將會在2月20日左右快速增強,預計在會達到10級狀態,然後登陸菲律賓,預計在2月22日的時候,進入我國南海。所以1號颱風杜鵑將會靠近我國,當然對我國南海會帶來大風降雨的影響。
不過如今該颱風的走向也有爭議性,GEPS預計將會沿菲律賓北上,不會進入到我國南海區域,這是唯一一個機構預測不會這樣走,主流預測機構GFS、EC都認為會進入到我國南海區域,我國當然也是如此。從現有的情況來看,對我國影響其實不大,東南沿海預計是沒有雨水的出現,而大範圍地區都是「吃下沉」狀態,所以廣東,福建等地區的朋友,可能會感覺到氣溫的不適應,這就是整個颱風的情況。
就算是在後期會有陰雨天氣出現,但是也不強,加上我國如今是大範圍的升溫,東南沿海大範圍地區都是保持「春季氣溫」了,這會加大暖溼天氣的影響,氣溫的走動稍微較強,這就是如今的氣候轉變,整體上來說,1號颱風杜鵑就是一個小颱風,沒有什麼實力,所以就算是靠近我國海域,大家也不用擔心,今年的防臺還有點早。那問題來說,今年大回暖又起來了,是不是意味著今年的氣候就不會變冷呢?
其實也並不是,在未來10天,我國中東部又將出現明顯的雨雪天氣,從現有的情況來看,雨雪天氣還是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區,而南方大多數地區都是「暖溼」天氣為主,所以也不算是很強,並且我們從預報情況來看,我國中東部降雨主要的時段就是在24日至25日時段,也只有河南,湖北,湖南,陝西,重慶等地為主,只要小範圍的中雨,相當於是一個「C字」雨水帶,所以強度不大。
2月就要結束了,2月下半月我國的冷空氣相對來說並不是很多,就算是有也是集中在北方地區,而從入冬以來的冷空氣趨勢來看,我國大範圍地區已經明顯偏暖,而接下來雖然還是有冷空氣的活躍,但是也是以大範圍的偏暖為主,所以今冬基本上就定了,就是暖冬,並不是大家說的冷冬天氣,當然這也並不是什麼意外的事情,隨著全球變暖的增加,我國暖冬越來越多,冷冬是非常少了,今冬是暖冬也是正常的。
那有的網友或許就要問了,2月份就有颱風?這個1號颱風會不會登陸我國?就目前來看,颱風杜鵑最大的影響是我國南海,我國華南沿海的水溫都很低,颱風杜鵑登陸的可能性非常小,最大的可能性還是可能在海面上消散。當然,颱風杜鵑對於我國南方地區也並非完全沒有影響——超級計算機的預測指出,在颱風杜鵑進入南海後,正值南支槽東移,它可能和南支槽前氣流結合,給乾燥的粵東、福建送去雨水。因此颱風杜鵑可能成為我國南方從幹到溼的轉折點,這樣來看的話,它也可以說是個「好颱風」。
初生成的「杜鵑」中高層中心嚴重不對稱,主要對流集中在了西側,導致其低層的颱風中心完全暴露在外。對於「杜鵑」未來的走向,各方意見的分歧比較大,中央氣象臺預計「杜鵑」將以每小時8公裡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動,並於本周日(21日)凌晨前後在菲律賓南部登陸,隨後橫穿過菲律賓於22日進入我國南海中南部海域。▲葵花-8號衛星監測到的「杜鵑」低層中心。
目前,大部分颱風預報機構與中央氣象臺預測意見相仿,此外歐洲中心、美國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全球模式預測「杜鵑」未來也會進入我國南海海域。不過,也有以英國氣象局、加拿大氣象局和美國海軍等模式的意見認為「杜鵑」屆時會在菲律賓近海提前轉向。▲各類預報方法預測的1號颱風「杜鵑」未來移動方向。
不過,「杜鵑」未來的強度並不會太強,預計其巔峰強度只能達到強熱帶風暴級。即便「杜鵑」未來真進入南海,對我國的影響也應該只會局限在南海中南部海域,而不會對我國近海海域產生直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