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號颱風「杜鵑」
將於今晚在菲律賓東南部沿海登陸
海南省應急廳發布提醒
今年第1號颱風「杜鵑」(熱帶風暴級)的中心今天(21日)上午11點鐘位於菲律賓馬尼拉東南方大約1030公裡的海面上,就是北緯9.0度、東經128.5度,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8級(20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95百帕,七級風圈半徑150-200公裡。預計,「杜鵑」將以每小時20公裡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減弱,將於21日夜間在菲律賓東南部一帶沿海登陸(熱帶低壓或熱帶風暴級,7-8級,15-18m/s)。之後穿過菲律賓群島中部,23日早晨移入南海東南部海面,並逐漸減弱消散。
今年第1號颱風「杜鵑」未來72小時路徑概率預報圖。圖源中央氣象臺。
22日夜間~23日夜間,
中沙、南沙海域將有強風雨過程,南海南部海面將有3米以上的大浪。漁船和小型船隻請勿前往上述海域,已開展作業船隻要採取防風避險措施。並時刻關注最新氣象與海浪提醒信息。 海南省應急管理廳溫馨提示:發生突發事故時,根據事故類型第一時間撥打110、119、120、122等報警電話,或撥打12345政府服務熱線和海南省應急管理廳值班電話0898-66771111、66771112。「杜鵑」作為今年的首個颱風在2月生成,比以往時候颱風來的更早一些。根據中國天氣網報導,
1980年至今這40年間,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每年首個颱風的平均生成時間為3月19日,今年提前了一個月。但是,颱風「早到」這也
不算罕見,往年1月份就有颱風生成,據中央氣象臺統計,2000年至202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第1號颱風生成日期中,
1月份共有8個,像2019年、2014年的1號颱風就是1月生成的;此外,其餘首個颱風生成日期分別為2月份1個、3月份2個、4月份4個、5月份6個、6月份0個、7月份1個。那麼首個颱風生成時間的早晚,對今後全年的颱風情況是否有著直接影響?對此,海南省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李勳表示,兩者無必然聯繫,不能夠單憑首個颱風生成時間來整體判斷。「但是,較暖的海面溫度是颱風生成的重要條件,所以生成月份較早,尤其是
夏季前的颱風條件往往相對較差,強度也不會很大。」李勳介紹,颱風「杜鵑」便是如此,它是一個
先天「營養不良」的颱風,其環流結構鬆散,高層環流和低層環流的垂直方向是完全剝離開的,由此可以看出其未來發展並不利。李勳還介紹,
颱風「杜鵑」路徑位置偏南,海南島陸地及近海不會受到影響。最大影響還是給南海的西沙、南沙群島附近海面帶來一定的風力。「杜鵑」在尚未登錄菲律賓前強度已有所減弱,登陸後將再次減弱,而預計移入南海東南部海面後強度繼續趨於減弱,到南海中部海面或將趨於消散。來源: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中央氣象臺
突發!海口一奔馳車在望海瘋狂連撞多車,警方:司機涉嫌醉駕海口兩房地產項目分別被處罰百萬!涉嫌這些違法違規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