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孝子的傳說

2020-12-24 農村老爺爺講故事

曲陽縣北部,離縣城十公裡有個村莊名叫孝墓村,說起這孝墓村有一段故事。

當時孝墓村叫李家莊村,李家莊有個李員外,他有兩個妻子,大老婆姓張,有兩個兒子,小老婆姓馬,只有一個8歲的兒子,名叫李和。平時這李員外十分寵愛馬氏,張氏十分嫉妒。

這一年,李員外得疾病突然死了。這張氏是本地人,而馬氏是李員外從關外帶回來的一個孤女,本地沒有一個親人。張馬氏不願意等馬氏和她八歲的兒子長大分家產,就把馬氏母子趕出了家門。馬氏只好帶著8歲的兒子李和一路討飯往關外走。

在走到德州的時候,一次馬氏上門討飯時,不小心被一條惡狗咬傷了腿,走不了路,只得找一座破廟住了下來。

原本都是母親討飯,現在母親受傷走不了路了,沒辦法要飯了,8歲的李和便提著籃子去討飯,每次李和討飯回來,馬氏總是淚流滿面,有幾次馬氏想到了死,一次李和討飯回來,正好看到母親要懸梁自盡,他抱住母親的雙腿哭著說:「娘,你走了,留下兒子可怎麼辦呀?」

馬氏看著年僅8歲的兒子,這才打消了死的念頭,母子二人抱頭痛哭。母親整天以淚洗面,最後竟雙目失明了。

從此之後,母子二人寄居在寺廟,李和每天要飯養活母親。這天,李和來到一個大戶人家要飯,戶主姓楊,是個財主。楊財主了解到李和的情況後,動了惻隱之心,就問李和願不願意給他家放牛,報酬就是每天管他們母子三頓飯,李和答應了,回到廟裡向母親一說,母親也很高興,從此不必再討飯了。

頭一年順順噹噹,李和放的牛還生了兩頭小牛犢,過年的時候,楊財主殺了豬,還給了馬氏母女一塊肉,讓他們母女過了一個好年。

第二年,李和九歲了,繼續給楊財主家放牛,誰知一天,他把牛趕到山坡上,一頭母牛卻失蹤了,怎麼找也找不到,楊財主懷疑李和把牛賣掉了,就把他們母女趕出了家門,並報了官,官府把李和關進了監獄。

楊財主不管飯了,李和在監獄裡擔心自己的眼瞎的娘,他就懇求縣長,把他娘接到牢房來。這縣長雖然同情他,但也不能白管他的瞎娘吃飯呀,這不合牢裡的規矩,就拒絕了李和的要求。

李和乞求縣長說:「老爺,我娘眼瞎了,沒有我她會餓死的,我不要你多給吃的,我只是我的牢飯分一半給老娘吃就行了,不會給你們增加負擔的。」

縣長可憐他一片孝心,就把他的老娘接到牢房,李和就把每天的牢飯分一大部分給娘吃,由於馬氏眼已經盲了,她並不知道兒子沒有吃飽。

牢飯本來就少,沒過幾天,李和就餓得有氣無力了,縣長動了惻隱之心,就吩咐衙役給李和多加些飯,李和在牢裡呆了十個月,母子倆都沒有餓死。

十個月後,楊財主那頭失蹤的母牛回家了,還帶回一隻小牛犢。原來母牛發情,跟一頭野公牛跑進了深山。

楊財主知道冤枉了李和母子,便找到監牢,把他母子接了出去,讓他住在自己家裡,繼續給自己放牛。

李和十四歲那年的臘月,馬氏生病了,想吃魚,可他們哪有錢去買魚,河面已經結了冰,李和就把冰面砸開,跳進刺骨的水裡去摸魚,終於摸到了幾條魚,回家後給母親說是楊財主給的,煮熟給母親吃了。

又過了一年,母親身體一天不如一天,最後終於沒有熬住,死了。

埋葬母親後,他離開了楊財主家,在娘的墳旁搭了個棚子,白天給楊財主家幹活,晚上就守在母親的墳旁,直到50歲那年,李和死在了棚子裡,楊財主就把他埋在了馬氏的墳旁邊了。

後來,李和孝母的事傳開了,人們感念李和的一片孝心,就把李家莊村改成了孝墓村。(故事完)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孝子的故事
    元代郭居敬輯錄古代24個孝子的故事,編成《二十四孝》。後來的印本都配上圖畫,通稱《二十四孝圖》,成為宣揚孝道的通俗讀物。「孝道」是我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之精髓。在《聊齋志異》當中就記載了一個孝子的故事。青州府東面香山前面,有一個叫周順亭的人,侍奉母親十分孝順。母親的大腿上生了個大毒瘡,疼得無法忍受,白天黑夜皺著眉頭呻吟。
  • 民間故事:孝子割肉,為母治病
    民間故事是一個有趣的板塊,古人沒有各種各樣的娛樂活動,他們常常聚在一起來到小酒館裡喝酒吃肉,聽著說書先生講著自己的見聞,大家有的靜靜聆聽,有的一同討論,人們都聊得不亦樂乎。既然有故事,就有故事書,《聊齋志異》就是一本故事書,它的作者是蒲松齡。我們知道,在古代有句名言,百善孝為先,古人非常重視人的孝心,如果父母離世,官員也要回家守孝三年。在本篇文章中,小編就來講講孝子為母治病的故事。
  • 民間故事傳說——金牛山的傳說
    一直想寫一些民間傳說,因為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生活發生了巨大改變,我的父親一輩小時候的樂趣就是坐在大街上曬太陽,聊天,然後聽老一輩的講光怪陸離的故事,而我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搬個小板凳坐在電視機錢看動畫片,而現在的小朋友們或抱著手機看各種動畫視頻,或拿著學習機聽一些小故事,或者對著圖畫書聽媽媽講書裡的故事
  • 宜昌千年古渡孝子巖的美麗傳說
    觀音巖上的「左青龍右白虎」再加上一旁的孝子巖,就形成了「孝子觀音,虎嘯龍吟」的神奇風水格局。將孝子巖與網紅沙灘隔開的卷橋河,古時也稱姜詩溪,十裡紅村很多村民祖輩幾代人都在此以打魚為生。孝子巖的來歷源於一位名叫姜詩的孝子。姜詩的故事版本有很多,流傳最廣的是,東漢時期,四川廣漢人姜詩攜妻帶母流落至此安居,他每天打魚供老母食用。
  • 元代學者把民間流傳的孝子故事加以篩選,形成了《二十四孝》
    正是基於此,元代學者把過去千年來民間流傳的孝子故事加以篩選,並在此基礎上選輯了《二十四孝》。關於「二十四孝」究竟是何人所輯,學術界也頗有爭議,主要有三種說法。一說認為是由元代郭居業所輯,此說法的主要依據是清代潘守廉在其所著的《二十四孝圖說並詩》一書中的記載:「至元朝郭居業始將伊古以來孝行卓著者集二十四人,名二十四孝,以昭後世。」
  • 魏晉南北朝出現了數十個版本孝子傳,孝子圖題材形式上表現豐富
    隨著孝觀念在民間文化中的不斷深入,民間關於孝子的故事與傳說也逐漸豐富起來。以孝子故事為藍本的孝子圖涉及題材也更為廣泛,其表現形式也更為豐富多樣。魏晉南北朝時期編寫《孝子傳》蔚為風尚,出現了數十個版本的孝子傳,如蕭廣濟《孝子傳》、王韶之《孝子傳》、鄭輯《孝子傳》等等。據《隋書·經籍志》的記載,僅晉宋兩朝的《孝子傳》就有五六十本之多,這些孝子傳裡收錄了自上古時期至當代流傳的眾多孝子故事。
  • 在俺老廣濟縣境內,流傳著兩個「孝子牌」的傳說,這告訴了我們什麼!
    今日閒來無事,在陋室翻閱由市政協、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出版的《武穴地名》、《武穴民間傳說》中看見在俺老廣濟縣境內流傳著兩個版本的「孝子牌」的傳說。 一個「孝子牌」的傳說是:梅川鎮楊鋪村,很早以前叫下馬鋪。傳說一殷姓男子隨母討飯至此,母死後墳旁搭棚守孝三年,後人為紀念他,立一「孝子牌」。此牌柳界公路改道才被毀。不過近年,柳界公路楊鋪段左側公路邊又立起了一座「孝子牌」。
  • 湖北民間傳說
    湖北從不缺少故事,幾千年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這些故事是人們世世代代口頭傳承之作,保持了中國民間文學包括口語中古樸的本色,因而具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本期介紹流傳最為廣泛的幾則民間傳說。千百年來董永的傳說不斷地被人們提起,故事也從孝子的故事慢慢變成了愛情故事,逐漸成為中華民族廣為流傳的著名民間傳說之一,在國外也有一定影響。神農嘗百草神農一生下來就是個水晶肚子,五臟六腑全都能看得一清二楚。那時侯,人們經常因為亂吃東西而生病,甚至喪命。
  • 民間傳奇故事:天狗食日月的神話傳說
    內容提要: 月食是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指當月球運行至地球的陰影部分時,在月球和地球之間的地區會因為太陽光被地球所遮閉,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塊,古時候人們不懂得月食發生的科學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樣對月食也心懷恐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天狗食月的神話傳說吧!
  • 赤城民間故事——無影塔的傳說
    每天一個赤城民間美麗傳說 無影塔的傳說 王國榮 相傳在很早以前,獨石口是一片汪洋大海,名叫北海,水災不斷,民不聊生。
  • 宜昌千年古渡孝子巖的美麗傳說你知道嗎?
    孝子巖的來歷源於一位名叫姜詩的孝子。姜詩的故事版本有很多,流傳最廣的是,東漢時期,四川廣漢人姜詩攜妻帶母流落至此安居,他每天打魚供老母食用。不料一天姜詩下河挑水不幸溺亡,其妻龐氏強忍悲痛,為了使婆婆不傷心難過,假稱姜詩外出做工,生計的重擔她一肩挑起。
  • 寒浞冢民間故事和傳說
    寒浞冢年代久遠,而且頗具神秘色彩,與寒浞冢有關的民間故事和傳說在墓冢周邊的村莊中流傳甚廣。此次在對古寒國歷史民俗文化的挖掘整理和調查研究過程中,我們從民間搜集到了一些口口相傳的故事和傳說,有的甚至是當地村民親眼所見或親身經歷過的事實,但由於一時難以找到旁證,所以也把這些據稱是親歷親為的事情一併列入在了故事和傳說裡面。
  • 韓爭議民間傳說主人公是性侵犯 兒童以後還能看傳說故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民間傳說的主人公是拐騙和性侵犯?近日韓國女性家族部部長評價民間故事的言論在該國引發爭議。有人擔心,以後兒童還能看傳說故事嗎?據《韓國時報》18日報導,韓國女性家族部部長鄭鉉柏上周末出席一場關於性別平等問題的研討會時說,現在人們對民間傳說《樵夫與仙女》的觀點應該改變了。在該故事中,樵夫偷走了下凡戲水的仙女穿的衣服,導致她無法飛回天宮。樵夫與仙女結為夫妻並生兒育女。在故事的結尾,仙女找到衣服後帶著孩子飛回天宮,樵夫最終落得一場空。
  • 赤城民間故事——長伸地城隍廟的傳說
    每天一個赤城民間美麗傳說 長伸地城隍廟的傳說 劉風霞 人們傳說,姚家灣張長伸地村城隍廟裡的城隍爺很「靈驗」。
  • 【濠江蜈田村的民間故事】在蜈田,關於媽祖的古老傳說……
    天后聖母林默娘的傳奇故事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 民間故事:啞巴孝子
    當鋪裡的執事聽到後,急忙跑出來,對梅縣令說,這是東鄰村的吳啞巴,是個大大的孝子。然後就把吳啞巴的事跡講給了他聽。梅縣令聽後,轉怒為喜,對吳啞巴的孝行大加讚賞,就立刻向當鋪借了五串錢贈送給他。吳啞巴連連擺手,堅決不肯接受。執事看見兩人僵持不下,於是就對著吳啞巴豎起了無名指。吳啞巴見到後,這才對著梅縣令千恩萬謝的受下了錢。
  • 民間故事:老父親離世後,李三家就不順,張貴說:這塊地不好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51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在上兩期的民間故事中,筆者提到了一位風水大師張貴—張仙人。看過這篇民間小故事的看官應該都知道了。張仙人是筆者杜撰出來的人物,今天咱再講一篇關於張仙人的民間小故事,諸位看官瓜子、啤酒準備好,咱今天這則民間小故事就要開講啦!
  • 民間故事:人蛇兄弟的傳說
    雲上烏蒙|獨家原創   民間故事:人蛇兄弟的傳說   傳說在很久前,有一個姑娘,十八歲還沒有出嫁,可是她很想要一個孩子。她看到鳥能用蛋孵出小鳥來,她就去撿了兩個蛇蛋來孵,二十二天以後,便孵出了一條小蛇來。
  • 中國古代孝子「孟宗哭竹」故事,感動世人,他的家鄉現在是這樣!
    中國古代孝子「孟宗哭竹」故事,感動世人,他的家鄉現在是這樣!湖北孝昌縣簡介:孝昌縣始建於南朝劉宋時期,有1500多年的建制史。建縣前這裡就是一個孝子輩出地,「董永賣身葬父、黃香溫被、孟宗哭竹」 的故事在民間流傳很廣,元朝人郭居敬還將其輯入《二十四孝》中。南朝劉宋時期,宋文帝劉義隆的第三個兒子劉駿討伐上年弒父篡位的長兄劉邵,奪得帝位。劉駿即位以後,改年號為「孝建」。
  • 赤城民間故事——紅山寺的傳說
    每天一個赤城民間美麗傳說紅山寺的傳說饒秀民赤城縣城東門外有一和山脈叫紅山寺,外邊石壁好像兩扇石門。據老年人傳說,裡面有洞,可通到西大街靜寧寺中院(現在縣招待所)接引殿大佛腳底下洞裡。大約在很久以前,有一天石門忽然大開,兩邊用長葫蘆大瓜支著。裡邊有位老太婆,用布罩頭手執笤帚,在洞裡推碾子。套的是金馬駒,遍地的金銀財寶,元寶殼子滿地扔。可巧有個懶漢從門前路過,進入洞內看著喜出望外,就大裝腰包,不多時,就滿身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