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杭瓶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建設亮點多

2020-12-18 中國杭州


正在恢復整治中的裡窯老街。


  近日,走進瓶窯小城鎮建設核心區塊——裡窯現場,一股濃濃的上世紀70年代「解放風」撲面而來。深灰色主基調的外牆面上,鑲嵌著成片的鵝卵石,黃棕色的窗框配上方形玻璃……瓶窯小城鎮的年代風情別具一格,這與一年多前記者剛走進這片區域時已大不一樣了。

  

  小城鎮整治要留下根和魂

  位於杭州主城區西北的瓶窯鎮,是一個有著1000多年歷史的古鎮。瓶窯,原名亭市,唐宋時,居民多以制陶為業,窯山上「陶穴櫛比」,因此改名。鎮內有著「中華第一城」、反山等良渚文化遺址群及著名的南山元代摩崖石刻與窯山宋代民窯遺址。

  裡窯老街,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瓶窯鎮最繁華最熱鬧的地方。據裡窯社區的王奶奶回憶,當年,一路之隔的苕溪水面上船來船往,岸上的裡窯街店鋪林立,人流密集,住在裡窯街上的人都被稱為當時的「城裡人」。

  時過境遷,裡窯街從興盛走向了沉寂。2017年,裡窯老街因整體房屋破舊、道路狹窄、線網亂拉、缺少汙水管網,消防通道不通暢等諸多因素,成為了瓶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重點區域。

  「作為良渚文化遺址的核心區塊,瓶窯小城鎮環境整治,規劃之初考慮的就是融入文化基因。我們要保留、恢復、傳承好老底子留下來的東西,這個才是小城鎮整治的根和魂。」瓶窯鎮副鎮長沈海湧說。

  

  一期整治項目16個

  從規劃到徵遷到項目開工,眼下,瓶窯小城鎮建設正在有序推進。一期項目包括整治提升類和新建類項目16個,這其中,就有對老電影院、繭站、旅館、藥店等一批保存完整的建築實施復原提升。此外,將新建窯山公園、非遺展示館等遊覽景點,引入咖啡館、圖書館等符合現代人生活場景的業態,重塑、再現裡窯老街的昔日繁華。屆時,瓶窯繭站、仁懷堂藥店、瓶窯供銷社、電影院等一些老百姓記憶中的場景都會一一重現。

  目前,13000餘平方米的非遺博物館正在加快建設,今後,瓶窯歷史上流傳至今的油紙傘、玉雕、風箏、陶藝等製作工藝,都會有獨立的展示館呈現精品。非遺館內也會成立大師工作室、青少年教育基地,讓本土文化在這裡得到更好的保護、利用和傳承。

  「在瓶窯建立非遺博物館,對於我們來說真是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我們不僅要做好文化的保護工作,也要做好設計成果的轉化,讓瓶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活』起來,傳出去。」 餘杭紙傘非遺傳承人劉偉學說。

  一個承載多元文化的千年古鎮,東面緊挨良渚遺址公園,西面接壤大徑山生態區,境內還有南山造像和北湖草蕩等旅遊資源。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將讓瓶窯老集鎮煥然一新,也為瓶窯未來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小城鎮整治初期規劃的打造一個集生態人居、文化旅遊、民俗觀光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風情小鎮正在不斷呈現。(本站編輯 賈曉芸摘編)

相關焦點

  • 餘杭:瓶窯壽昌成功創建浙江省5A級景區鎮
    :瓶窯壽昌成功創建浙江省5A級景區鎮 日前,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了2020年度全省5A級景區鎮名單,我市餘杭瓶窯鎮、建德壽昌鎮,與寧海前童鎮、蒼南霞關鎮、德清莫幹山鎮、柯橋安昌街道6個鎮同登榜單。
  • 提升整治後,餘杭瓶窯塘河港舊貌換新顏
    ▲圖說:南苕溪、北苕溪、東苕溪三溪匯合 攝影:吳雲水兩年前,瓶窯鎮政府花大力氣,對塘河港河段進行全面整治。兩年後,這裡水清岸綠,景色怡人,村民們直誇美得像城市裡的公園一樣。▲圖說:東苕溪流經瓶窯古鎮孕育良渚文化,養育了勤勞、智慧、勇敢的瓶窯人民。
  •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刷新西塘橋街道顏值
    強勢拆除東海花苑、新港花苑等小區內的私搭亂建,實施鹽平塘、長浜浪等河道兩岸生態提升工程,建設3D廣場、景觀綠道、文化公園、市民廣場……當前,海鹽縣西塘橋街道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正如火如荼地開展著,一系列的整治措施,不僅消除了環境的髒亂差,更進一步提高了區域內群眾的「幸福指數」。
  • 打造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霞關樣板」
    日前,省委書記車俊來到霞關,檢閱了霞關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工作成果。車俊書記提到:「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做得很有特色,小鎮生活一定很愜意,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數應該很高,小鎮很有發展前途,要把業態做起來,有大發展。」
  • 舟山市山潭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加速推進
    為把金塘建設成為宜居宜業宜遊的品質之城,根據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內容,今年舟山市金塘管委會確定了山潭片整治項目18個,目前累計投資已過半,小城鎮建設步伐正在加速推進。作為山潭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的重點整治項目,「線亂拉」整治包括山潭東街、山潭西街、山潭南街、富林路、山潭北街等5條道路區域範圍,規劃面積約149.1公頃,重點整治區域面積約為9.8公頃,目前整個工程已進展過半,預計於8月底全部完成。此外,在山潭東街、西街、南街,人行道改造、防盜窗拆除、店招店牌整治、立面改造以及綠化景觀提升工程也正如火如荼地施工中。
  • 依託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 裡南鄉帶來民宿經濟紅利
    據了解,自2017年實施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以來,裡南鄉以人居環境綜合提升和培育發展產業為引領,以山水人文資源為依託,致力打造「山水家園、醉美裡南」生態休閒小鎮。  鄉裡領導班子把優化功能布局、提升人居環境、培育發展產業作為整治建設重點,堅持問題導向和廣大幹部群眾參與的原則,先後6次召開鄉賢座談會、黨員大會、村民代表會,徵求小城鎮綜合整治規劃意見,精準查找環境衛生、鄉容鎮貌、城鎮秩序、功能配套、長效管理、產業培育等六大方面存在的問題。
  • 安地加快打造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新標杆
    自5月初安地村換屆選舉完成後,新一屆村兩委就和鎮有關幹部一同投入了新任務——安地小城鎮綜合整治首期安置區塊土地徵收,並成立了指揮部。前期,鎮村幹部已經對每戶農戶的徵收土地進行了界址確認,當天上午,指揮部幹部與測繪人員一起在上塢蓬地塊進行測量。據統計,目前首期安置區塊被徵收土地共有65畝,涉及80多戶,300多穴墳墓。
  • 洲泉強化責任意識狠抓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
    從9月4日開始,桐鄉市洲泉鎮黨委副書記陸國雄有了一個新的身份——洲泉鎮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第三責任區的「片長」,扛起洲泉鎮長山河以南、永安路以東、金雞路以北、湘溪大道以西範圍內的整治重任。和「片長」同步上任的還有「副片長」、聯絡員以及責任單位等,這就意味著每個片區的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工作都明確了相應的責任人。  「片長」對應的是職責和使命。
  • 新「瓶窯十景」出爐!你最喜歡哪一個?
    它們交織出一代瓶窯人的美好回憶,也曾是美麗瓶窯對外展示的一張重要名片。但隨著城鎮發展、時代變遷,舊有的「瓶窯十景」的景致已發生改變,而瓶窯全域也出現了更加豐富多元的自然及人文景觀。為此,今年6月,瓶窯鎮啟動新「瓶窯十景」徵集活動,面向全社會徵集當地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及人文景致。
  • 餘杭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圖則獲批
    「歷史建築保護圖則編制工作實現在空間規劃上對於歷史建築的歷史價值、保護範圍以及周邊建設控制要求進行了確認,這將有效加強對歷史建築的搶救和保護力度。」市規劃資源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往我市對於歷史建築的圖則編制主要集中在主城區範圍,目前已完成了七批,對全市300多處歷史建築進行了識別保護,「隨著餘杭區首批歷史建築保護圖則獲批,各區縣市歷史建築圖則編制進程全面加快,意味著在全域統籌的背景下,我市歷史建築、歷史遺存的挖掘和保護力量正在進一步向農村地區延伸,將深化助力大杭州意義上的歷史文化名城建設。」
  • 5條餘杭親水遊線,帶你抓住秋天的尾巴
    圍繞大徑山全域景區化目標,著力打造「美麗鄉村」新亮點,開展村內美化、亮化、潔化工作,全面改善農村環境面貌,打造小古城特色文化的亮點,爭創國家級美麗宜居示範村。這裡餘杭區重要的滯洪區,近2萬畝的溼地內,多是水窪草地、池塘、蘆葦塘等自然景觀。
  • 再現800年前制窯風情 瓶窯鎮窯山公園「古窯遺址」正式開放
    眼下,尋南宋遺風,又多了一個新選擇——餘杭瓶窯鎮窯山公園的古窯遺址。6月初,窯山公園古窯遺址區塊布展完成,全面對外開放,再現800年前的南宋制窯風情。瓶窯當地有一句老話:風景在窯山,歷史在腳下。2018年4月,瓶窯鎮開展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對窯山公園進行提升改造時,在公園東入口附近,意外發現一處南宋古窯址。
  • 以人為本 華麗轉身——新橋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行動紀事
    舊貌換新顏,行走在路橋區新橋鎮,經常可以聽到有人說,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解決了多年以來的「城市病」和「集鎮病」。  從整治之初,新橋鎮就拉高標杆,通過高起點謀劃、高效能推進、高質量打造,讓城鎮實現了顏值、氣質雙提升,迎來了華麗轉身。
  • 餘杭瓶窯窯山窯址搶救性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
    餘杭瓶窯窯山窯址搶救性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餘杭瓶窯窯山窯址搶救性考古發掘取得重要收穫浙江文物網 謝西營窯山窯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大橋北路西側。2018年4月在由杭州餘杭苕溪城市建設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的瓶窯小城鎮窯山公園工程建設過程中,於窯山東入口施工過程中發現若干破損陶片。經國家文物局批准(項目批准號:考執字(2018)第538號)和浙江省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該區域(編號:1號地點)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本次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發掘總面積為1000平方米,布設10×10米探方10個,取得了重要收穫。
  • 浙江:良渚古城推出瓶窯旅遊精品遊路線
    千年古鎮瓶窯也逐漸褪去了青澀的面紗,吸引了越來越多關注的目光。後來由於陸路交通的興起以及瓶窯城鎮南拓等原因,這裡逐漸成為老房多、老人多、水災多,缺資金、缺產業、缺活力「三多三缺」的老集鎮。後來,趁著全省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東風,這裡實施了老街改造。   文化,是老街新生蝶變的根與魂。
  • 提亮點補短板 蕭山小城鎮有「顏值」
    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是改善城鄉環境的重要抓手,是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的有力舉措,是回應群眾期盼、提高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 寧波賢庠鎮躋身小城鎮綜合整治省級樣板鎮
    在小城鎮綜合整治當中,該鎮投資1000萬元,拆除該舊廠房,修建了文化廣場,種上了綠色花草,為居民提供戶外休閒健身活動的空間。 據了解,該鎮圍繞「兩核五線三提升」工程,打造「工業強鎮、港橋興鎮、農旅美鎮、商貿活鎮、和諧惠鎮」。 「兩核」分別為「休閒綠核——文化廣場」和「活力商核——濱水商業街」。濱水商業街位於岑晁菜場周邊至泰和路與岑晁橫河交界處,佔地近20畝左右。
  • 浙大、阿里、溫泉度假村落戶...餘杭這6個鎮街的鄉親們歡呼吧!
    依託古村落、學校舊址等資源,開展江南慢村4A級景區建設。深入推進美麗餘杭「10+X」專項行動,全域開展基礎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加快實施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打好生態環境治理硬仗。高標準實施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完成老街立面整治、非遺博物館、窯山公園等項目建設;年底前,完成104國道彭公集鎮至馬頭關、104國道苕溪大橋至彭公段、祥彭線大橋至彭公集鎮等主幹道兩側立面整治和綠化;完成4條縣道整治、11條「四好農村路」建設等項目;在第一批6個村完成的基礎上,9月底前完成第二批5個美麗鄉村建設,力爭成為市級美麗鄉村示範鎮。爭創省級森林城鎮、市級美麗農業鎮街。
  • 「產城人文」融合發展 餘杭良渚美麗城鎮繪就新篇
    據悉,以美麗城鎮建設為契機,當下良渚,正全力打造「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省級樣板。「以景區的理念謀劃全域,以景點的要求建設城鄉。」良渚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結合目前良渚街道已有的城市發展基礎和歷史文化底蘊,街道統籌推進「城靚村美」建設、三生融合發展與生態環境提質,共啟動美麗城鎮項目3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