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前五首選清華,文科分數線全國高校居首
清華新聞網7月21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高考錄取工作圓滿結束。據悉,今年清華大學在廣西一批次理科錄取分數線為659分,文科錄取分數線為681分,其中文科分數線以絕對優勢位居全國在桂招生高校之首。多年來,清華大學始終是廣西優秀學子的首選高校。今年獲得廣西文、理科投檔和實考分頭名的3位同學均報考了清華大學。其中,文科投檔分和實考分雙料頭名、來自南寧市第二中學的韓思雨被錄取至經濟金融與管理類;理科投檔分頭名、來自南寧市第三中學的方建勳被錄取至臨床醫學(協和);理科實考分頭名、來自南寧市第二中學的胡騰戈被錄取至機械、航空與動力類。此外,理科高分段考生中,理科前5名同學均報考了清華,理科前10名中共有8名同學首選清華。
分數線持續領跑,文理優秀學子齊聚清華
2017高考志願填報過程中,清華大學憑藉綜合實力強、專業選擇面廣的獨特優勢,得到了廣西眾多優秀考生的青睞。經自主判斷選擇,高分段考生中,理科前10名中的方建勳、胡騰戈、李詩妤、王自然、楊淇、馬仕鎔、唐俊甜、李琪斌等8名同學首選清華。由於優秀考生報考踴躍,今年清華在廣西適度擴招,幫助82名廣西優秀學子圓夢清華。
2017年寒假文科營,廣西招生組與高三學生座談會後合影。
「不論是高中還是大學,最優秀始終是我的追求。」對於為何選擇清華大學,今年廣西文科投檔分和實考分雙料頭名韓思雨如是說。韓思雨綜合能力強、意志品質堅定,憑藉在清華大學寒假文科營中的優秀表現,獲得50分加分認定。今年秋天,這個愛讀書、愛運動、愛生活、愛公益的女孩即將就讀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在更加廣闊的天地中實現自己「經世濟民」的夢想。
清華嚴謹務實、行勝於言的精神一直以來深深吸引著柳鐵一中考生梁敬凱。在高中,梁敬凱在物理奧賽中刻苦鑽研,斬獲物理奧賽全國銅牌。在面對因奧賽學習而落下的學業成績時,他選擇每天比別人多一份努力;作為家在外地的學生,他甚至半年未曾回家,只為心中的「清華夢」,最終以優異成績考入了清華。
「頂尖不言自明。之前糾結於專業的選擇,與清華招生組的老師同學接觸後才明白,優質資源造就的絕非僅是紮實的專業技能,良好氛圍催生的絕非僅是優秀的鑽研品質,廣闊平臺帶來的絕非僅是卓越的眼界格局。當一切聚焦於水木清華,我明白,在這裡奮鬥才是自己最想要的。」來自柳州高中的高分考生黃梓淇如是說。
大類招生滿足考生志願,情懷理想由你定義
今年是清華大學實行「通專融合、大類培養」的第一年,專業志願選擇結合了通識教育和專業培養的雙重優勢,更貼心的滿足了高中畢業生的實際需求,為「先博後淵」的本科教育體驗提供了優質平臺,受到了考生及家長的廣泛肯定。本年度,經統招錄取的廣西考生100%滿足了第一志願。
在專業志願選擇的過程中,在招生組客觀細緻的諮詢指導下,廣西考生和家長在專業志願選擇上自主多元、整體趨於理性,以考生興趣理想為出發點,兼顧學科特點進行選擇。經濟金融管理類、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土木類等清華傳統專業在報考中熱度不減,獲得眾多高分考生的青睞;而通識背景下人文社科類的精品培養項目,也吸引了部分理科高分考生。
對於南寧三中的考生方建勳而言,「救人」始終是他對人世最純淨的夢想。在他的老師和同學眼中,「有擔當的、能在喧囂的世界保持平和寧靜、耐得住寂寞、刻苦自勵、有仁愛之心的小方,具備了當一個好醫生的所有條件。」方建勳則認為,清華是一片始終尊重夢想、呵護初心的淨土。高考出分後的第一時間,他便堅定選擇了清華的臨床醫學(協和)。
清華大學招生教師在桂林地區與準高三學生開展交流。
來自南寧二中的考生胡騰戈和李詩妤是同班好友,在課業壓力繁重的高中時代,二人每周跑1500米,以清華大學的體育標準要求自己。清華暑期學校一行,使他們對這所嚴謹踏實的大學充滿憧憬與熱愛,激發了「來清華學工科、做科研、為國家和社會做出貢獻」的理想;胡騰戈更是用雙腳丈量了清華每一條蜿蜒幽徑,手繪清華地圖信手拈來。出成績後,二人堅定填報了清華大學的工科試驗班類(機械、航空與動力),並被「錢學森力學班」錄取。兩位文靜少言的少年,言語擲地有聲。
來自全州高中的考生唐俊甜和來自玉林高中的考生陳星屹雖不相識,卻可謂跨越時空的「知己」,二人一直希望能學習一門實用性的科學,為祖國的建設做出貢獻,因而二人堅定選擇了「土木大類」。相信追求卓越、志同道合的朋輩,也將是他們來到清華後最大的收穫之一。
自主選拔擢選優秀人才,專項計劃促進教育公平
清華大學一貫堅持「綜合評價、多元擇優、因材施招、促進公平」的選拔理念,通過自主選拔遴選志向遠大、追求卓越、品學兼優、素質全面的優秀學生。本年度,廣西理科全區前5名、文科全區前3名同學均獲得了清華大學領軍計劃認定。
清華大學廣西招生組為學生準備的清華主題合影手卡牆。
按照「優化生源結構,促進教育公平」的原則,學校2017年繼續將招生計劃向高等教育欠發達且生源數量相對較多、升學壓力較大的中西部地區以及農村地區傾斜。今年,清華向廣西壯族自治區貧困地區投放了專項計劃,並最終錄取16人。在這片民族文化多元的南陲沃土,「清華」二字不僅是最高學府的代名詞,更浸潤著對所有青年學子的溫暖與尊重。
供稿:本科生招辦 編輯:徐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