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投網
文章來源:網絡
圖/圖蟲 資料圖
據新華視點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月22日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等介紹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關情況。
要點速覽:
1、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國內確診440例,死亡9例。
2、疾病以呼吸道傳播為主,病毒存在變異可能,疫情存在進一步擴大風險。
3、 還沒有證據說出現「超級傳播者」。
4、 目前證據確實顯示兒童、年輕人對病毒不易感,但病毒在適應突變。
5、原則上建議外面人不要到武漢,武漢市民無特殊情況不要出武漢。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國內確診440例,死亡9例
記者22日在國新辦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有關情況舉行的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1月21日24時,國家衛健委收到國內13個省(區、市)累計報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440例,報告死亡病例累計9例,新增3例,全部為湖北病例。
報告新增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病例149例,收到日本通報確診病例1例,泰國通報確診病例3例,韓國通報確診病例1例。目前,追蹤到的密切接觸者2197人,已解除醫學觀察765人,尚有1394人正在接受醫學觀察。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22日在國新辦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已有30多個國家部委已加入疫情聯防聯控。
專家研判認為疫情存在進一步擴散的風險
專家研判認為,病例主要與武漢相關,已經出現了人傳人和醫務人員感染,存在一定範圍的社區傳播。新型冠狀病毒傳染源尚未找到,疫情傳播途徑尚未完全掌握,病毒存在變異的可能,疫情存在進一步擴散的風險。
原則上建議外面人不要到武漢,武漢市民無特殊情況不要出武漢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李斌22日在國新辦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原則上建議外面人不要到武漢,武漢市民無特殊情況不要出武漢,這樣能降低病毒變異的可能,降低疫情傳播的風險。
向一線醫務人員致敬!將實行更嚴格的醫院感染防控措施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負責人焦雅輝22日在國新辦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醫務人員感染一方面提供了人傳人的證據,一方面也暴露出醫院在感染防控上存在缺陷。這是因為我們對疾病認識有一個過程,目前我們對醫院及醫務人員的防護和感染防控措施做出調整和完善,將實行更嚴格的醫院感染防控措施。
還沒有證據說出現「超級傳播者」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22日在國新辦當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還沒有證據說出現「超級傳播者」,但我們會密切關注。「超級傳播者」是指一名具有極高傳染性的帶病者,其比正常帶病者更容易傳染他人,而導致疫情大規模暴發。
近日武漢病例增多主要原因是診斷試劑進一步優化
李斌表示,近日病例數量變化較大,與我們對疾病的認識不斷加深、完善診斷方法、優化並向全國下發診斷試劑有一定關係。
國家衛健委:疫情防控上升到國家層面
李斌介紹說,結合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的形勢,針對春節期間人群流動大的特點,中國政府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上升到國家層面,作出制度性安排,果斷啟動聯防聯控機制,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成立了由國家衛生健康委牽頭、32個部門組成的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聯防聯控工作機制。
圖片來源 / 圖蟲創意
國家疾控中心:
新型冠狀病毒來源是武漢海鮮市場野生動物
近日負責處理疫情的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曾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很可能來自野味,源頭是什麼動物還不清楚,可能性比較大的是竹鼠、獾。即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很可能來自「野味」。
據環球時報,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22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
目前證據確實顯示兒童、年輕人對病毒不易感
但病毒在適應突變
另外,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還說,病毒和人類的關係就像「貓鼠遊戲」。新型冠狀病毒可能是從野生動物及被汙染的環境中來,一開始是動物傳人,但病毒在適應突變。目前證據確實顯示兒童、年輕人對病毒不易感。
美國確診首例新型肺炎病例,
15號從武漢返美
當地時間1月21日下午,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宣布確認了美國首例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病人。
病人三十多歲,在華盛頓州的西雅圖市斯諾霍米什縣(Snohomish County)一家醫療機構接受治療。其曾赴武漢周邊地區旅行,於2020年1月15日從武漢返回美國。
該男子稱,他沒有接觸過冠狀病毒感染患者,也沒有去武漢的海鮮和家禽市場。
根據病人的旅行史和症狀,醫護人員懷疑這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採集了一份臨床標本,連夜送往疾控中心,周一下午實驗室檢測經疾控中心實時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RT-PCR)檢測確診感染2019-nCoV。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幾周來一直在積極準備應對2019-nCoV的工作,包括:
2020年1月8日提醒臨床醫生注意有呼吸道症狀和曾到中國武漢旅遊的患者。
為臨床醫生制定2019-nCoV的檢測和管理指南,以及對2019-nCoV患者的家庭護理指南。
開發一種診斷檢測,在臨床標本中檢測這種病毒,加快了檢測感染所需的時間。目前,這種病毒的檢測必須在CDC進行,但在未來幾天或幾周,CDC將與國內外合作夥伴共享這些檢測。
在2020年1月17日,CDC開始在舊金山(SFO)、紐約(JFK)和洛杉磯(LAX)機場實施公共衛生入境檢查。本周疾控中心將在亞特蘭大(ATL)和芝加哥(ORD)兩個機場增加入境健康檢查。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已經啟動其緊急行動中心,以便更好地為2019-nCoV反應提供持續支持。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的一個小組已經被派往華盛頓州,支持正在進行的調查,包括可能追蹤密切接觸者,以確定是否有其他人患病。
冠狀病毒是一大類病毒,有些可引起人的呼吸道疾病,有些可在駱駝、貓和蝙蝠等動物中傳播。動物冠狀病毒有很少一部分會進化並感染人類,然後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比如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當SARS和MERS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時,人們認為它是通過密切接觸的呼吸道飛沫傳播的,類似於流感和其他呼吸道病原體的傳播方式。
2019-nCoV的情況仍不明朗。與該病毒相關的症狀包括發燒、咳嗽和呼吸困難。確認在亞洲出現了一些人與人之間傳播這種病毒的情況,這提高了人們對這種病毒的擔憂程度,但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仍然認為,目前美國公眾感染2019-nCoV的風險總體上仍然很低。
英國發現第一例英國人在海外疑似感染新型冠狀病毒
英國醫療體系進入高級戒備狀態。
1月21日,英國各大媒體公布英國NHS國家醫療體系開啟高級戒備狀態,抵禦爆發於中國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
英國方面表示,一位名為Ash Shorley的英國人在泰國旅行時已經確認感染了重度肺炎,正在進行急救。
該英國遊客32歲,職業為演員和銷售經理,疑似歐洲首位冠狀病毒感染者。他在泰國Koh Phi Phi island被確認雙肺均被病毒感染,隨後緊急送往醫院。
目前,Ash Shorley接受了四次手術,雙肺已經大受損傷,他的家人從英國蘭開夏飛至泰國陪床。為其救治的醫生表示,如果不是患者身體本來非常好,這次肯定挺不過這次劫。突如其來的疾病讓他在短短半個多月從88kg瘦到58kg。
英國政府官方表示,現在正在重新評估,並很有可能調高NHS的警報級別,全面備戰。
但英國現在還沒有在海關處使用紅外線溫度測試儀器。病毒的潛伏期為6-10天,除了溫度需要得到監控外,旅客的上一個目的地以及所接觸的人也需要進行排查。
另一方面,歐洲疾病監控中心ECDC堅持認為,病毒被傳至歐洲的可能性比較低,但也強調歐洲與中國武漢有直飛航班的三個機場,包括倫敦希思羅機場,要加強衛生保障和人員健康檢查。
武漢曾有多家餐廳銷售野味
談及「野味」,許多人常常將其視為是廣東等南方省份特有的愛好。而在中部重鎮武漢,這裡的野味銷售又是怎樣的情況?
據每日經濟新聞,武漢長期以來存在著不少售賣野味的餐廳。
舉例來說,近日有網友爆料,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中,有一家名為「大眾畜牧」的餐廳,這裡公開售賣42種野味,包括竹鼠、狗狸獾、果子狸等。該店還宣稱,上述野味均是活殺現宰、速凍冰鮮,還可送貨上門、代辦長途託運。
值得注意的是,這裡出現的華南海鮮市場,正是武漢首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的檢出地。
記者在查詢某點評網站後發現,網友爆料提及的「大眾畜牧」餐廳的確存在,地址就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範圍內。
此外,在武漢的一些飯店中,竹鼠等野味的銷售也比較普遍。在武漢某本地論壇中,有網民就曬出了一家名為「XX鴿子店」的餐廳在室外晾曬大量竹鼠幹的照片。
「吃野味」如何感染人?
可能接觸到感染病毒活體動物分泌物
據紅星新聞,此前,鍾南山院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此次疫情流行或與食用野生動物有關。但所謂「吃野味」多為熟食,一般病毒在高溫條件下難以存活,它們是如何感染到人的?
安徽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微生物學教研室瞿明勝博士對這個問題作出了解釋:
因為人接觸了活體動物。之前出現過的H7N9禽流感病毒,就是因為感染者接觸了活禽。這些感染者或者是在菜場賣活禽,或者是購買活禽從而接觸了禽流感病毒。
這次病毒的疑似發源地在武漢華南海鮮市場,這裡的活體動物應該不少,尤其是野生動物。動物也要呼吸,也會咳嗽和打噴嚏,也有分泌物。人類通過呼吸道或手接觸到了感染病毒的活體動物,然後又接觸到它的分泌物,通過呼吸或用手摸自己的鼻子或者嘴巴,病毒就傳到人的身體裡面去了。
很多病毒都是可以通過密切接觸來傳播。比如2003年的SARS冠狀病毒,它不但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它還可以通過消化道傳播。從醫學上講,這叫糞口途徑傳播,就是說病人的糞便尿液中會存在病毒,如果健康人不小心接觸到了患者的排洩物,就會非常容易受到感染。這個道理對野生動物也是一樣:一個野生動物商販,肯定會經常接觸動物的排洩物,然後病毒通過排洩物傳播到人手上,那它就很容易感染到人體了。
去年國內有食用野兔感染腺鼠疫案例
據每日經濟新聞,銷售和食用野味不僅有違法違規的風險,也可能給人類帶來不可預知的傷害。
在2003年的SARS疫情中,最早的多個感染案例均與當地野生動物市場密切相關。隨後的研究發現,一種野味——果子狸是那次SARS病毒的重要宿主,果子狸體內的SARS病毒與人類SARS病毒存在99%的基因同源性。
2017年年底,中科院武漢病毒所石正麗團隊發表研究結果稱,已證明SARS病毒是經過幾個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重組而來。
他們推測,蝙蝠SARS樣冠狀病毒在偶然的情況下感染了雲南養殖場的果子狸,而果子狸隨後又被販賣到了廣東。病毒進一步在市場上的果子狸中傳播,不斷變異,最終產生一個傳播性極強的SARS病毒,感染了人類。
就在僅僅幾個月前,國內也發生了因食用野味導致染上嚴重傳染病的案例——2019年11月17日,內蒙古衛健委宣布,11月16日,錫林郭勒盟鑲黃旗巴音塔拉蘇木採石場1人在烏蘭察布市化德縣醫院就診期間,反覆發燒,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腺鼠疫確診病例。
據當地媒體的報導披露,腺鼠疫確診病例為錫盟一家企業的職工劉某某,他在動手剝食野兔之後,感覺身體不適,到烏蘭察布市化德縣醫院就診。經專家會診,被診斷為腺鼠疫確診病例。
人民日報呼籲:不要再吃野味了!
據環球時報,在一段名為「這或許能解釋為何新病毒會在中國傳播」的視頻中,CNN的記者就指出,引發此次疫情的一個武漢販賣野生動物供人食用的市場,是問題的根源。
CNN在其視頻中採訪到的香港大學專家潘烈文也表示,病毒是從野生動物身上傳播到人身上,進而傳播開來的。
CNN還稱這段視頻是香港一家媒體在今年1月6日到7日左右拍攝的,而且當時這家港媒還發現當地一些「野味」市場中還有引發2002年非典的果子狸在出售,儘管當局早已經禁止果子狸的食用。
不過,自從昨天鍾南山院士強調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的源頭很可能來自「野味」之後,在中國內地的多個社交平臺上,大量網民已經自發開始呼籲全社會吸取這個教訓,不要再為了貪嘴吃「野味」,而「禍國殃民」了。
目前,不少網友更是已經從自己的身邊做起,呼籲自己的家人拒絕吃這些不會經過任何檢驗檢疫的「野味」,有網友還用經典情景喜劇《武林外傳》的素材製作了不要吃野味的表情包。還有網友則呼籲國家全面立法嚴禁吃「野味」,違者嚴懲。
除了此次武漢的新型冠狀病毒,當年席捲中國等多個國家的SARS病毒,也是因為一些人貪嘴吃「野味」而引發的,最終竟導致8000多人感染,700多人死亡。
人民日報也呼籲,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為了全人類的公共安全,為了維護大自然的多元生態:禁絕野味市場,關注我們的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