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人口10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5023人。多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生活在這裡的各族群眾相互幫助,團結奮進,共同致富,形成了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以及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的大好局面。
「叔,去年咱們房子也蓋好了。」
「經過你們的幫助,現在房子蓋好了,我們繼續努力。」
幫扶幹部正在詢問城關村回族村民馬萬平家近期的生活情況,馬萬平身體殘疾,2019年之前是典型的貧困戶,在民族優惠政策扶持下,他們開始了嶄新的生活。像這樣「手拉手、一幫一」的幫扶對子,烏蘭鎮有130餘對,他們為各族困難群眾提供政策諮詢、物資、技術等各方面的支持,把民族團結的情誼融入到各家各戶之中。長期以來,烏蘭鎮將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幫助各族困難群眾危房改造、建新房、報銷醫藥費,還高度重視少數民族聚居村的教育及衛生事業,在紅嘴小學新建校舍22間;新建一所124平方米的村級醫療衛生室,生活在這裡的各族群眾獲得感都很強,對安定團結的生活亦是非常珍惜。
【城關村村民 馬萬武】回民漢民都是一條心,生活在我們這個村子很幸福,我們是一個大家庭,都互相關心。
遠遠望去嶄新的民居錯落有致、乾淨的水泥硬化路通向家家戶戶的大門口,烏蘭鎮紅嘴村優美的生活環境只是烏蘭鎮人居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現在烏蘭鎮已把人居環境改善落實到了鎮村的各個角落,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近年來,在紅嘴、西關、東關等村修整鄉村道路55.5公裡,其中水泥硬化22.5公裡,砂化28公裡,瀝青鋪油造面5公裡;在各村主要幹道植樹50餘萬株,發展經濟林200畝,特色林果800畝;在西關、河靖、紅嘴等村完成人飲解困工程1478戶,自來水入戶率達100%。如今,烏蘭鎮宜居的生活環境得到廣大回漢群眾的一致好評。
【紅嘴村村民 靳維貴】我們村上的道路,以前坡又陡,土又大,現在把道路硬化了,環境衛生各個方面都很出色。
經過多年的努力,烏蘭鎮形成了以發展促團結,以團結促發展的新局面。烏蘭鎮堅持「生態、綠色、循環、高效」的現代農業發展理念,2019年全鎮改擴建日光溫室、塑料大棚180畝,推廣種植脫毒馬鈴薯1800畝,新增露地蔬菜種植2600畝。烏蘭鎮還憑藉獨特的鎮域區位,依託「靖遠羊羔肉」品牌亮、口碑佳的優勢,從產業鏈深度、經營模式廣度、銷售渠道闊度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做強羊羔肉產業。烏蘭鎮現存欄羊3.2萬隻,從事羊產業人員達到2600人,其中養羊戶152戶,販運戶85戶,餐館165家,全鎮回民年收入高於漢民20%。丁鴻禮家就是在黨的好政策下開起了餐館,如今不僅自己家生意紅紅火火,他還聘用貧困戶員工,帶領他們脫貧致富。
【城關村村民 丁鴻禮】我和漢民一起長大,現在快80歲了,沒有過矛盾,現在我們娃娃開了館子,民族團結更好了,我們僱了一二十人,有鄉下來的,有親戚娃娃,相處得很好。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烏蘭鎮各族群眾從相互為鄰、相互幫助到相互依賴,在生活、經濟和文化上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團結氛圍愈加濃鬱,這已然成為烏蘭鎮民族團結的靚麗風景,「民族團結」之花正在這裡盛開綻放。
【烏蘭鎮黨委副書記 王壯飛】下一步,我們將加強黨的民族政策宣傳,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和各族群眾把民族團結作為基本道德規範,組織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的民族政策,使「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維護」的思想觀念,深深紮根廣大群眾心中。另一方面,我鎮將積極爭取少數民族發展項目,幫助群眾和企業解決難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烏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靖遠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思小剛 張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