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蘭鎮:「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2020-12-14 靖遠電視臺

烏蘭鎮是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總人口10萬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5023人。多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的光輝照耀下,生活在這裡的各族群眾相互幫助,團結奮進,共同致富,形成了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族團結以及各項事業協調發展的大好局面。

「叔,去年咱們房子也蓋好了。」

「經過你們的幫助,現在房子蓋好了,我們繼續努力。」

幫扶幹部正在詢問城關村回族村民馬萬平家近期的生活情況,馬萬平身體殘疾,2019年之前是典型的貧困戶,在民族優惠政策扶持下,他們開始了嶄新的生活。像這樣「手拉手、一幫一」的幫扶對子,烏蘭鎮有130餘對,他們為各族困難群眾提供政策諮詢、物資、技術等各方面的支持,把民族團結的情誼融入到各家各戶之中。長期以來,烏蘭鎮將改善民生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幫助各族困難群眾危房改造、建新房、報銷醫藥費,還高度重視少數民族聚居村的教育及衛生事業,在紅嘴小學新建校舍22間;新建一所124平方米的村級醫療衛生室,生活在這裡的各族群眾獲得感都很強,對安定團結的生活亦是非常珍惜。

【城關村村民 馬萬武】回民漢民都是一條心,生活在我們這個村子很幸福,我們是一個大家庭,都互相關心。

遠遠望去嶄新的民居錯落有致、乾淨的水泥硬化路通向家家戶戶的大門口,烏蘭鎮紅嘴村優美的生活環境只是烏蘭鎮人居環境改善的一個縮影,現在烏蘭鎮已把人居環境改善落實到了鎮村的各個角落,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近年來,在紅嘴、西關、東關等村修整鄉村道路55.5公裡,其中水泥硬化22.5公裡,砂化28公裡,瀝青鋪油造面5公裡;在各村主要幹道植樹50餘萬株,發展經濟林200畝,特色林果800畝;在西關、河靖、紅嘴等村完成人飲解困工程1478戶,自來水入戶率達100%。如今,烏蘭鎮宜居的生活環境得到廣大回漢群眾的一致好評。

【紅嘴村村民 靳維貴】我們村上的道路,以前坡又陡,土又大,現在把道路硬化了,環境衛生各個方面都很出色。

經過多年的努力,烏蘭鎮形成了以發展促團結,以團結促發展的新局面。烏蘭鎮堅持「生態、綠色、循環、高效」的現代農業發展理念,2019年全鎮改擴建日光溫室、塑料大棚180畝,推廣種植脫毒馬鈴薯1800畝,新增露地蔬菜種植2600畝。烏蘭鎮還憑藉獨特的鎮域區位,依託「靖遠羊羔肉」品牌亮、口碑佳的優勢,從產業鏈深度、經營模式廣度、銷售渠道闊度等多方面入手,進一步做強羊羔肉產業。烏蘭鎮現存欄羊3.2萬隻,從事羊產業人員達到2600人,其中養羊戶152戶,販運戶85戶,餐館165家,全鎮回民年收入高於漢民20%。丁鴻禮家就是在黨的好政策下開起了餐館,如今不僅自己家生意紅紅火火,他還聘用貧困戶員工,帶領他們脫貧致富。

【城關村村民 丁鴻禮】我和漢民一起長大,現在快80歲了,沒有過矛盾,現在我們娃娃開了館子,民族團結更好了,我們僱了一二十人,有鄉下來的,有親戚娃娃,相處得很好。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烏蘭鎮各族群眾從相互為鄰、相互幫助到相互依賴,在生活、經濟和文化上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團結氛圍愈加濃鬱,這已然成為烏蘭鎮民族團結的靚麗風景,「民族團結」之花正在這裡盛開綻放。

【烏蘭鎮黨委副書記 王壯飛】下一步,我們將加強黨的民族政策宣傳,教育引導黨員幹部和各族群眾把民族團結作為基本道德規範,組織廣大黨員幹部認真學習黨的民族政策,使「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維護」的思想觀念,深深紮根廣大群眾心中。另一方面,我鎮將積極爭取少數民族發展項目,幫助群眾和企業解決難題,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烏蘭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靖遠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思小剛 張嬌

相關焦點

  • 讓巴蜀大地的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走好民族復興同心路,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巴蜀大地常開長盛,為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貢獻四川力量。頭頂同一片天空,腳踏同一方土地,民族團結是一種精神、一種追求,猶如空氣和陽光,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四川是一個多民族省份,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第二大藏族聚居區,在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中,各族人民休戚與共、風雨同舟,為巴蜀大地發展進步戰天鬥地、披荊斬棘,鐫刻了不朽的奮鬥豐碑。事實表明,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四川發展進步的根本基石。
  • 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陳竹葉 攝一直以來,梁園區對民族團結工作高度重視,認真貫徹執行黨和國家民族政策、法律法規,不斷探索民族團結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新舉措,不斷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使民族團結之花在梁園大地常開長盛。加強組織領導,提供堅實保障。
  • 朗縣仲達鎮仲達村: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
    朗縣仲達鎮仲達村村口道路優美的自然環境、便捷的交通條件、和睦的鄰裡關係不僅孕育了民族團結的「種子」,在多民族長期交流交往交融由淺及深的過程中,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團結共識,也讓這顆共同孕育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離不開黨的關懷和民族兄弟姐妹之間的溫暖,離不開各族群眾之間的守望相助。
  • 【地評線】太陽鳥時評: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巴蜀大地常開長盛
    他強調,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紮好民族團結同心結,畫好民族繁榮同心圓,走好民族復興同心路,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巴蜀大地常開長盛,為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貢獻四川力量。
  • 聯誼活動入瑤鄉 共話民族團結情
    陣陣獨特的姜味,多民族融洽相處的和諧氛圍縈繞在姜地四周,久久不散。幫助瑤族村民挖生薑。民族團結知識競賽上瑤胞們踴躍參加。「這一片地如果讓我一個人來收,要收一整天,現在有志願者幫我,一個小時就能收完。」陳亞乾笑著說。
  • 民族團結一家親:王三街書寫兄弟同心新傳奇
    9月9日,婁建波(左)與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在「民族團結一家親」餐廳商討經營計劃。周鵬 攝9月9日20時38分,木合塔爾·阿布都肉蘇力和親戚婁建波出現在王三街的「民族團結一家親」餐廳內。這條百年老街流傳著一段民族團結佳話:清末,天津客商王福才在阿克蘇收養了一個維吾爾族男孩,改名王三。王三跟隨養父學習經商和中醫,長大後在阿克蘇建了一個巴扎,人稱王三街。如今,王三精神在阿克蘇市發揚光大,持續開展的「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催生了眾多「新王三」,木合塔爾與婁建波就是其中一對。
  • 全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會議在銀川召開:堅決守好促進民族團結...
    9月29日,全區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會議在銀川召開。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潤兒出席會議並講話,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視察寧夏重要講話精神,堅決守好促進民族團結生命線,著力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不斷開創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
  • 讓團結之花常開常盛美麗永存——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
    原標題:讓團結之花常開常盛美麗永存 9月27日,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各民族手挽著手、肩並著肩,共同努力奮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引起社會各界熱烈反響,「為不斷鞏固和發展中華民族大團結再立新功」的號召鼓舞著人們團結一心、不斷奮進。
  • 習近平的「花」之喻
    新華網記者:趙銀平 製圖:姜子涵【學習進行時】2017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兩次以「繡花」為喻闡明精細、精準的工作方法,又強調要「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習近平對民族團結、民族工作非常重視,重要的事情反覆講。今年兩會上,他到新疆代表團參加審議時再次強調,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讓民族團結之花常開長盛」。團結穩定是福。回溯歷史,「我們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的奮鬥歷程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和非凡創造力的重要源泉」。
  • 民族團結一家親 同心共築幸福夢 永康市多管齊下創建「石榴籽社區...
    授牌儀式創新工作模式 「七個一」以點帶面打造樣板民族團結既是全面小康的保障和動力,又是同步小康的題中應有之義。石柱鎮黨委委員成偉華介紹,2019年以來,在市委統戰部(民宗局)指導下,石柱鎮精準服務,探索建立實體運轉飛鵝山「石榴籽社區」的「七個一」,即「一套議事會制度、一個聯勤警務站、一支少數民族志願者服務隊、一個民族和合之家、一條民族團結教育示範街、一系列民族文化活動、一批放心消費示範店」, 打造了「教育引導、管理服務、權益保障、政策宣傳、糾紛化解、扶弱濟困」六位一體的民族工作平臺,滿足各民族群眾個性化需求
  • 雲南麗江:各族群眾攜手共繪民族團結進步「同心圓」
    近年來,雲南省麗江市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通過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推進,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加快,進一步增進了各族群眾民生福祉,開創了新時代麗江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新局面。
  • 品讀習近平講話中的詩中「花」「花」之喻
    在這春暖花開之際,黨建網微平臺帶您一起品讀總書記講話中的詩中「花」、「花」之喻。   ——2013年5月21日至23日習近平在四川蘆山地震災區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時的講話   談奮鬥青春: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好兒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奮鬥無悔。
  • 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祖國北疆絢麗綻放
    (蒙古學學院為學生頒發勵志獎學金)學校開展先進班集體、最美家庭、文明宿舍、桃李之星等評選活動,樹立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先後湧現了一批優秀少數民族師生代表,充分發揮模範帶動作用。(《呼倫貝爾學院學報》「三少民族·北方民族歷史文化研究」被評為第六屆全國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欄目)學校依託民族團結進步月、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進校園、校園文化藝術節,形式多樣地開展民族文化專題活動,把校園文化與民族團結教育相結合,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輻射到課堂內外,讓民族團結意識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融化於眾
  • 砥礪奮進五年間——總書記新疆足跡丨民族團結之花開遍天山南北
    總書記強調,當前新疆民族工作的內外環境發生了很大變化,民族關係出現了不少新情況新特點,對我們做好民族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讓民族團結之花開遍天山南北。殷殷關懷潤天山,切切囑託催奮進。
  • 守望相助 讓民族團結之花幸福綻放
    促進民族團結,每個人都責任在肩,每個人都大有可為。有一分光、發一分熱,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人人爭當文化傳播的火炬手、語言溝通的橋梁、友誼傳遞的信鴿,就一定能讓民族團結之花在中華大地上幸福綻放。
  • 黨建引領 盛高大城社區凝聚民族團結的力量
    隨女兒居住沒多久,在西山區永昌街道盛高大城小區的民族團結小廣場,新住戶楊林波交到不少朋友。16棟的圓圓奶奶是回族,分享食物時楊林波只送蔬菜、水果和清真食品;4棟的張阿姨是傣族,會跳好看的傣族舞,每到潑水節時,分享給大家的芭蕉葉包著的糯米製品,叫潑水節粑粑……楊林波說,自己關於民族習俗的認知,來自小區內的民族團結文化走廊。
  • 各族師生守望相助手足相親 民族團結之花綻放祖國北疆——內蒙古...
    近年來,學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深入踐行守望相助理念,大力促進各族師生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團結進步之花處處綻放。學校為國家、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科學研究、文化傳承、民族團結和邊疆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 民族團結微行動 | 博樂市小營盤鎮:「微行動」讓民族團結之花遍地開
    為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環境,推進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創建活動,博樂市小營盤鎮以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契機,按照「周周有主題、周周有評選、月月有表彰、月月有活動」的原則,在全鎮開展以「搜集小照片、製作小視頻、尋找小典型、編輯小故事、搭建小舞臺、唱響小歌曲、表彰小模範」為主要內容
  • 河湟谷地盛開民族團結之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和諧的土壤,必然結出民族團結的碩果。11月27日,海東市召開打造青藏高原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新高地動員暨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通過表彰先進、樹立典型,以榜樣力量帶動,為全面打造青藏高原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新高地貢獻智慧和力量。「今天,天氣雖冷,但是我的心中熱血沸騰。榮獲市級先進工作者,這是組織對我工作的肯定和表揚。今後在創建工作中,我將一如既往、全身心地深挖細掘循化撒拉族自治縣獨特的人文資源,推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提檔升級,打造黃河上遊民族團結進步精神新家園。」
  • 民族團結之花在雲嶺大地競相開放
    5年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對雲南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建設統領全省民族工作,實施一系列創新舉措,推動黨中央關於民族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地生根,全省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持續鞏固,民族團結之花在雲嶺大地上競相開放,成為新時代七彩雲南的一道亮麗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