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鈦媒體注:高漲幅、高換手、巨幅振蕩,科創板今日的首個交易日堪稱精彩火爆。
25家公司首日開盤漲幅都超過44%,最高的安集科技開盤漲幅達287.85%,最低的新光光電也有57.52%,18家公司開盤漲幅超過100%。
盤中最高漲幅全部超過150%,盤子最小的安集科技更是達到驚人的521%。連超級大盤股中國通號最高漲幅也有160%。
截至收盤,科創板25隻股票漲幅最高的N安集漲400.15%,漲幅最低的N新光也漲84.22%。首批25隻科創板股票首日平均漲幅約140%。安集科技董事長王淑敏直言,越漲「壓力越大」。
此外,截至下午收盤,還有N超導(688122.SH)、N心脈(688016.SH)、N瀾起(688008.SH)等3家公司漲幅在200%以上。
從成交情況來看,7月22日,A股兩市總成交額達4141億元,科創板25隻股票的成交額超過485億元,也即25股打出了兩市12%的成交額;港股市場22日成交677億港元,折合人民幣597億元,相當於港股市場總成交額的八成。
同時,資本市場的造富效應也得到了最大化體現。據媒體統計,科創板一開市便催生了124位富豪,華興源創董事長陳文源擁有股份市值接近165億元,在科創板百位富豪中排名榜首。杭可科技實控人曹驥擁有股份市值超過134億元,排名第二。睿創微納億萬富翁最多,達到23個。
6家換手率逾80%,投資者踴躍參與
當日上午九時整,科創板首批企業上市儀式正式開始。
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開市儀式上提出四點希望,希望上交所把握好科創板定位,落實好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註冊制,著力支持有發展潛力、市場認可度高的科創企業;希望科創板公司以上市交易為契機,完善公司治理,真實準確完整披露信息,嚴守四條底線,以紮實的業績和成長回報股東,回饋社會。
此外,還希望保薦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切實提升執業質量,克盡職守,勤勉盡責,當好資本市場守門人;也希望廣大投資者熟悉掌握科創板各項制度規則,強化風險意識,正確認識,理性參與科創板的投資交易。
上交所理事長黃紅元表示,上市後公司要更加專注主業和創新,不斷增強核心技術競爭力,更好回報投資者,回報社會,要守住不說假話、不做假帳的底線,不碰內幕交易、操縱股價的紅線。
上午9點30分,上海市市委書記李強、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共同敲響了印有牛標誌的銅鑼,25家公司正式掛牌交易。
上市鑼響,25家上市公司股價集體大漲,安集科技大漲400%,盤中最高漲幅達到520%。
同步推高的還有換手率,首個交易日,25家公司的換手率,在當日不斷刷出新高。截至收盤,大部分公司的換手率在80%左右。這意味著,僅上市首日,科創板網上網下的打新投資者們,有大約80%選擇了落袋為安。
中金公司分析稱,科創板由於前5個交易日均不設漲跌幅,預計前幾個交易日可能都會保持相對高的換手率,隨著市場關注度的影響,「前高后低」的可能性較大。
資深投行人士王驥躍認為,科創板新股看似漲幅驚人,但並不誇張,『科創板首日漲幅驚人,雖然有炒新因素在,但更多是把連續一字板後的開板價在上市首日就呈現出來而已,也是政策制定時預期中的儘快實現均衡價格的體現。「在他看來,不應該用首日表現就給科創板未來貼上標籤,市場需要重複充分博弈。
對於極高的換手率,王驥躍認為,這並不離譜。2014年之前,新股上市首日換手率超過70%是常見的事情。而其他板塊漲停板打開之日,也會有70%以上的換手率出現。在王驥躍看來,科創板首日高換手率,只不過是把漲停板打開之日提前到首日罷了。
造就上百名億萬富翁
行情大漲之下,科創板掀起了一輪造富浪潮。有媒體測算,僅按照開盤價計,科創板就已催生了124個億萬富翁。這些人多是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和高管。一些上市前投資科創板公司的PE/VC也獲得了超預期的回報。
在首批25家企業中,有17家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他們均實現了可觀的帳面財富。
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實際控制人陳文源、張茜夫妻成為該板塊首富。公司招股書顯示,陳文源、張茜夫婦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華興源創93.15%的股份,為華興源創的實際控制人,公司發行前總股本為3.9億股,據此計算,兩者合計持有3.36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83.83%。
華興源創上市首日收盤價達到55.5元,上漲128.77%,以此計算,陳文源、張茜夫妻最新持股總市值達到186.5億元。
此外,杭可科技的實際控制人曹驥曹政父子持股市值也超過了百億元。
公司招股書顯示,曹驥曹政父子,直接、間接持有杭可科技發行前77.624%的股份,杭可科技發行前股份為36000萬股。據此計算,曹驥曹政父子合計持有2.79億股。
杭可科技上市首日收盤價達到54.62元,上漲99.13%,以此計算,曹驥曹政父子最新持股總市值達到152.6億元。
除了百餘名自然人獲得了迅速帳面財富提升,同時也有不少投資機構獲得了可觀的帳面收益。
在首批25家科創板公司中,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深創投)投資企業佔四家——睿創微納、光峰科技、瀾起科技、西部超導,成為投資企業首批登陸科創板數量最多的創投機構之一。
此外,上海張江科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青島金石灝汭投資有限公司和英特爾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各同時也是兩家首批上市企業的前十大股東。
同時,首批科創板企業背後還有不少知名公司的持股身影。這其中又以小米公司最為典型,小米關聯的股東公司有兩家,分別為湖北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和天津金米投資,分別又是方邦電子第8大股東和樂鑫科技第7大股東,合計持股市值超過4億元。
當然,這些財富目前還只是「紙上富貴」,股份會隨股價起伏而發生變動。同時根據規定,自公司股票上市之日起36個月內,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不得減持首發前股份。針對上市時未盈利的公司,在公司實現盈利前還另有更嚴格的減持限制。
因此,科創板上市企業背後的造富效應究竟幾何,還得看科創板未來一年時間的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