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篇原創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按照「左祖右社」的古制,
明永樂1420年,
「左祖」太廟與故宮、天壇同時建成;
與「右社」社稷壇,
也就是現在的中山公園相對。
相關推送,看這裡~
故宮600年展,這10組文物錯過要再等100年?!
祈年殿有三生三世?天壇600年秘密&美景大公開!
東門
太廟
是我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
皇家祭祖建築群。
明清時期,太廟是皇家"宗廟",
每年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
是展示中國古代禮制文化的最高場所。
太廟總面積達19.7萬平方米,
周圍環繞以三道紅牆及近千株松柏
(尤其在琉璃門往南的大片面積),
建築金碧輝煌,錯落有序。
新中國成立後,
太廟被闢為北京市勞動人民文化宮,
由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宮名。
現在,太廟除了承辦各種展覽、
舉辦大型文化活動(如雅尼音樂會、歌劇《圖蘭朵》等)外,
還是婚紗照拍攝的熱門場地。
琉璃門
琉璃門的紅牆、植物,
和藍天不要太配喲!忍不住多放幾張哈
近年來,雪後的故宮一票難求後,
太廟更是很多攝影愛好者的最佳替代。
但,打卡和拍照的同時,再多
了解了解太廟的歷史和建築文化的話,
不是更有意義和收穫嘛!
來來來,參考各種資料,
奉上最新拍攝的40+張精選照片,
跟著我一起感受下太廟的魅力!
太廟建築氣勢恢宏,
文化底蘊深厚。
琉璃門
從南向北的順序,
從琉璃門往北的
戟門,和門內的享殿、寢殿、祧廟
幾座位於中軸線上的大殿,
是太廟的中心建築,
具有古代中國最高建築等級
和極高文物及藝術價值。
去的早的話,戟門外除了自己
空無他人,隨便拍!
戟門,
是禮儀之門,面闊五間,
黃琉璃單簷廡殿頂,
戟門前有單孔白石拱橋5座。
看介紹,戟是戈和矛的合體,
殺傷力比戈和矛都要強。
還是一種儀仗兵器。
太廟的戟門內原有朱漆戟架八座,
共插戟120根,
八國聯軍入京時被全部掠走。
一聲嘆息……
從戟門,看享殿
穿過戟門旁邊的小門,
就能看到太廟最核心的建築——
享殿。
享殿,
是明清兩代皇帝舉行祭祖大典的場所,
每當歲末、登基、大婚、凱旋等大典,
皇帝、王公都要到此祭祀。
我與享殿,哈哈
祭典時,將祖先牌位從後面的寢殿
移至享殿內的神座安放,
然後舉行隆重而莊嚴的儀式。
大殿內,香菸繚繞、儀仗簇擁、
鐘鼓齊鳴、韶樂悠揚,
是中華祭祖文化的集中體現。
人在享殿面前,多麼渺小
從古建等級制度來看,
享殿同故宮最高等級的太和殿一樣,
面闊十一間。
矗立於三層漢白玉須彌座上,
同樣最高等級的黃琉璃瓦重簷廡殿頂,
簷下懸掛滿漢文書寫的「太廟」
九龍貼金題額。
更為難得是,
大殿內部也可以進去參觀。
強烈推薦一定要走進去感受一下。
那種震撼的感覺根本無法用語言形容,
雄偉、莊嚴、華貴……
照片只能反映出不到萬分之一。
即使去過一段時間後,
無法磨滅的印象還是難以言說。
殿內68根大柱均為整根
名貴的金絲楠木。
最高的達13.32米,
直徑最大的達1.2米。
要知道金絲楠木,
往往長在川、廣、雲、貴
等地的深山老林之中,
生長緩慢,取材也十分艱難。
為此民間有
「進山千人,出山五百」的說法。
而且,故宮太和殿在清代重建後,
因為名貴的金絲楠木無法湊齊,
只能用東北三省深山之中的松木替代。
而太廟還是原裝的明代的金絲楠木。
殿內地面鋪的,是和故宮一樣產自
蘇州的金磚。
蘇州一帶土質好,燒工精,
金磚並非金質,但燒煉程序極為複雜,
一塊磚起碼要煉上一年。燒成之後可
達到"敲之有聲,斷之無孔"的程度。
殿頂也是不得了,
用的是片金瀝粉彩畫。
腳踩著金磚,
仰頭看著金碧輝煌的彩畫,
真是有種「頭暈目眩」的震撼。
享殿內目前陳列的一套青銅編鐘——
中華和鍾,設計原型是在湖北省出土的
2400多年前的曾侯乙編鐘,
是世界上最大的雙音舞臺演出編鐘。
享殿後的寢殿是供奉祖先牌位的禁地,
祧廟是供奉遠祖的殿堂。
祧廟後有一株柏樹高13.5米,
樹幹直徑5.5米,相傳為明成祖朱棣
遷都北京後親手所植。
600年後仍枝葉繁茂,挺拔茁壯。
1988年,太廟被列為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是北京市一級公園、歷史文化名園。
相關推送:
北京中軸線:一條線有啥了不起?怎麼玩兒轉?
作為北京中軸線申遺的重要組成部分,
太廟近年來越來越引發社會各界關注,
更加煥發著勃勃生機。
古代禮儀文化的集大成者,
傳統和現代文化的交匯,
優美幽靜的自然環境,
門票便宜、不用預約……
不論你最買單哪個方面,
太廟都不會讓你失望的!
一定在門口買帶「中華和鍾展」的10元門票,
不要只買2元的文化宮門票。
註:文字參考太廟官網,感謝~
其他推送,你可能也想看:
顏真卿:只他是大書法家,那就虧大了?!
帝都秋意濃,恭王府中尋,紅樓夢中人?
故宮600年展,這10組文物錯過要再等100年?!
王陽明與唐伯虎
明朝太監家廟,藻井流失美國,智化寺太傳奇?
乘風破浪的姐姐,竟還是育兒寶典,你還別不信!
女人,「三十而已」,如何「不惑」,我說了算!
山一程,水一程,納蘭性德,後海只如初見!
《清平樂》「背誦並默寫」天團, 揭開「歷史名場面」!
還是忍不住吐槽下,北京的「停課不停學」……
為何我們眼含淚水,因為平凡人們給我們最多感動!
9類30套童書推薦,什麼書讓孩子願意讀5遍?
如果只去東四胡同博物館,那你就虧大了!
詩(詞)人文史地系列,點這兒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