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明報》:必須向暴力說不 不能再支支吾吾

2020-12-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1月13日電 香港《明報》13日發表社評稱,過去兩天香港激進示威者發起所謂「三罷」未見各方積極響應,暴力分子為求癱瘓社會,不斷升級暴力、幹擾公共運輸;向路軌擲汽油彈等行為,更是罔顧他人安危。暴力分子測試社會容忍底線,最終有可能鬧出巨禍,殃及無辜者。社會各界必須明確向暴力說不,不能再支支吾吾。

文章稱,為了達到癱瘓社會目標,部分黑衣人選擇升級暴力,製造更大混亂,要其他人「被罷工被罷課」,但求「攬炒」 (粵語詞,同歸於盡的意思),不理可能出現的嚴重後果。

過去兩天,香港多間大學校園附近,都有黑衣人以縱火、高空擲物、架設路障等手法堵路,與警方屢爆衝突。繼周一港鐵車廂被擲汽油彈,昨早繁忙時間,又有人向東鐵線路軌投擲汽油彈,導致部分路段服務一度中斷,大批乘客要中途下車,沿路軌步行一小時返回車站,更有長者不適需要救護人員協助。

評論表示,以當前社會極度政治化的氛圍,總有人認同或默許黑衣人升級暴力,然而「黑色暴力」愈演愈烈,已嚴重危害到社會其他人。

在旺角等人口稠密地區縱火,本來就極其危險,當年花園街排檔大火,不少死者都是樓上住客,因為濃煙焗死;向路軌投擲汽油彈又或雜物,更是直接危及鐵路安全,倘若導致列車出軌,可釀成重大傷亡。

評論續稱,以往一些激進示威者常強調「有分寸」,傷物不傷人,然而集體暴力的邏輯,從來是「沒有最暴力,只有更暴力」,越以為懂得駕馭暴力,越容易反過來為暴力所控制,所謂「暴力可以自制」,根本自欺欺人。黑衣人也應想清楚,不斷升級武力、濫用私刑,甚至將不同政見者燒成火人,正常人會怎麼想。

評論指出,香港身在政治迷霧中,不少人看待暴力事件,仍是政治立場先行,只關心符合個人立場的消息,相比之下,國際輿論似乎更能平常心看待。

評論舉例說,「德國之聲」《Conflict Zone》主持人Tim Sebastian最近訪問香港大專學界國際事務代表團發言人邵嵐,便以批判態度質問她,為何示威者違法是在「保護法治」?投擲汽油彈、企圖殺警是否還可以說成是「自衛」?對於毆打異見者和欺凌警察子女,為何只說「不理想」而沒有譴責?邵嵐說「我們正嘗試探索其他和平手段,使暴力不用出現」,然而回看香港,暴力愈演愈烈似乎才是眼前事實。

評論最後表示,示威暴力不斷升級,除了一些有政治盤算的外地政客和媒體,國際輿論的態度似乎已在變化。由「修例風波」引發的暴力持續多時,香港各界應該重新冷靜思考,繼續縱容暴力,會有什麼結果,社會人士應儘快與暴力割席,清晰向暴力說不,不要再說什麼「雖然、不過」等含糊說話。

相關焦點

  • 香港明報執行總主編姜國元被解僱 曾反對23條立法
    張裘昌表示管理層集體決定是「減人不減薪」,因減薪影響士氣,並由各部門主管決定裁減的人選,受影響部門不單是編輯部。對於裁減姜國元是否由總編輯鍾天祥決定,張裘昌回答說:「沒有錯」。 鍾天祥於昨日下午4時半向員工交代事件,他指出香港報業進入寒冬,很多報紙面對極大挑戰,《明報》也走上同一道路。
  • 香港《明報》:臺灣蓋世太保
    國際先驅導報文章  上周先有臺灣「立法院」打架流血,現在本周又有陳水扁上電視威脅說,要動員「國會」少數派發動流血來阻止審議兩岸和平促進法。警號是,儘管過去民進黨在野時常見鬥毆流血,可是這次情況有蓋世太保影子。  以行政命令治國系魏瑪共和晚期興登堡總統的手段,導致納粹獨裁。
  • 香港發出反暴力最強吼聲,市民高呼「香港不要再亂了」
    面對暴力分子連日來的亂港惡行,香港「沉默的大多數」開始越來越多地站出來,向暴力說不。17日,「守護香港大聯盟」發起的「反暴力、救香港」集會,得到愛國愛港市民積極響應,主辦方表示有47.6萬人參加。「止暴制亂恢復秩序」「香港不要再亂了」「警隊加油香港加油」……這些響亮的口號不僅代表了眾多香港同胞的強烈呼聲,也喊出了廣大中國人的心聲。
  • 香港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遇襲重傷 身中三刀(圖)
    ,前香港《明報》總編輯、世華網絡營運總裁劉進圖在當地鯉景灣遇襲案件,香港警方高度重視,即時交由港島總區重案組接手調查。現場消息說,劉進圖身中3刀,包括背部,被送往東區醫院治理。事發在26日早上10時20分,劉進圖當時在鯉景灣太康街一處休憩處遇襲,現場遺下血跡,傷勢頗嚴重,正在東區醫院做手術搶救。當地大批傳媒及《明報》的員工在醫院現場守候。劉進圖在大約中午12時被醫護人員推上病房,暫時未知其最新情況。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26日就劉進圖遇襲發表聲明。
  • 香港各界呼籲:廣大香港市民團結起來 向暴力說不
    中新網11月14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暴力分子連續多日在香港各區發起違法示威活動,嚴重威脅到普通市民的人身安全,普羅市民的憤怒已接近臨界點。香港社會各界13日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香港市民切勿以暴易暴,首要注意自身安全,同時團結起來向暴力說不。
  • 香港機場取消航班,示威者以暴力方法擾亂社會秩序,不能再隱忍!
    楊光說:「我也要在這裡呼籲,香港已經走到了一個重要關頭。所有關心香港前途的人都應該堅定地站出來,向一切犯罪行為說不,向一切暴力分子說不。『止暴制亂、恢復秩序』,這是香港當前壓倒一切的最重要最緊迫的任務!」
  • 香港政界:區選看重服務社區民生 用選票向暴力及煽暴派說「不」
    在「黑色恐怖」肆虐的氛圍下,香港政界人士紛紛表示,區議會選舉最應看重的是地區建設和服務街坊,受夠暴亂之苦的廣大市民,要認清誰才是服務民生福祉的建設力量,要勇敢站出來,用選票向暴力及煽暴派說「不」,表達渴望社會安寧和諧的心聲。   建制派立法會議員近日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香港受到5個多月的暴力衝擊,全港市民面對「黑色恐怖」暴力的威脅,公共設施大受破壞,市民生活大受影響。
  • 向黑色暴力說不 守護香港大聯盟向外界展示香港真實的聲音
    封面新聞香港特別報導組「我們希望在社會上凝聚起反對黑色暴力,支持禁止蒙面法例,守護美好家園的強大民意,並向外界展示香港真實的聲音,維護香港的良好對外形象。」守護香港大聯盟召集人黃英豪表示。近日,黑色暴力繼續像瘟疫一樣影響全港,守護香港大聯盟今天(10月10日)發起「反黑暴 禁蒙面 護家園」網上大聯署,呼籲廣大市民踴躍參與,共同支持禁蒙面法,向黑色暴力說不,匯聚強大的主流民意,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及警隊嚴正執法,止暴制亂,讓香港儘快恢復正常秩序。守護香港大聯盟召集人黃英豪表示,如果不制止這些破壞行為,好幾代香港人辛辛苦苦積累下來的成果將毀於一旦。
  • 香港暴力襲警現恐怖主義苗頭!必須堅決依法打擊!
    同日,中聯辦負責人也嚴正指出,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絕對不能容忍這些令人髮指的極端暴行。如果任由這些恐怖暴行蔓延,香港將滑向無底深淵。  香港發生了什麼?極少數激進示威者幹了什麼,引發港澳辦、中聯辦此番表態?
  • 香港《明報》前總編輯劉進圖已清醒 家人發聲明
    【搜狐傳媒訊】26日,據中新網消息,香港《明報》前總編輯、世華網絡營運總裁劉進圖,26日在光天化日下於距離西灣河水警總部僅100米多外的太康街路邊,遭電單車刀手狠斬背部及雙腿6刀,傷口深見內臟筋骨,至今晨情況仍然危殆。
  • 《明報》悼念創辦人金庸:香港新聞業、華文文學界一大損失
    明報方面表示:「查良鏞先生是明報報業集團主席張曉卿丹斯裡拿督的好友,《明報》在新聞業打拼多年,邁向一甲子,如非當年查良鏞先生不怕艱辛,殫精竭慮,以一支健筆打出名堂,無以臻此。今先生遽逝,對《明報》、對香港新聞事業,乃至對華文文學界,無疑都是一大損失。」
  • 逾10萬香港市民聯署向暴力說不!人數還在持續增長
    》,向黑色暴力說「不」。黃英豪表示,這次聯署的目的,就是要呼籲更多的香港市民站出來,向香港暴徒和暴力說不,希望香港市民能全力支持特區政府和香港警隊嚴正執法,止暴制亂,讓香港社會儘快恢復安寧和平靜。黃英豪表示,此次聯署的參加對象,是擁有香港身份證的香港居民(包括永久及非永久居民),為確保聯署能夠反映出廣大市民的真實聲音,參與者需填上身份證前面的四個數字,最好能夠同時提供電話號碼。
  • 逾20萬香港市民聯署向暴力說不
    10日,守護香港大聯盟發起一項主題為「反黑暴、禁蒙面、護家園」的網上大聯署,呼籲廣大香港市民踴躍參與,共同支持《禁止蒙面規例》,向黑色暴力說「不」。截至19日14時,參與網上大聯署的人數已突破21萬。據香港《文匯報》早前報導,守護香港大聯盟召集人黃英豪表示,暴徒的行為,使得社會不得不經常停擺,市民工作、學習和生活都大受影響。
  • 逾30萬香港市民冒雨集會:團結一心反暴力 為港加油撐法治
    7月20日,香港添馬公園人潮湧動,從全港各區趕來的市民冒雨聚集於此,共抒心聲,齊表意志,31.6萬人同向暴力說不,為香港加油。「香港不能亂下去!」打著「放下爭拗 為港奮鬥」的標語,市民陳先生對記者說,香港需要穩定,市民渴求安寧,為了明天和下一代,自己必須站出來。
  • 董建華:對妄想以暴力摧毀香港的害群之馬說「不」
    相信廣大市民已認清近期暴力事件的本質,已無關修例爭議,也遠超原來的社會訴求,而是明目張胆的政治要脅,透過汙損國徽、侮辱國旗,公然挑戰中央政府權威。小部分暴徒以及其支持者,用各種方式侵害市民的自由生活,以各種威嚇手段阻礙市民上班,擾亂公共運輸和社會秩序,企圖綁架全港市民,癱瘓政府,脅迫中央,爭奪特區管治權。我們絕不能容許香港治安被破壞,這些險惡的政治圖謀是不會得逞的。
  • 明報:香港需要「師範大學」還是「教育大學」?
    明報:香港需要「師範大學」還是「教育大學」?香港《明報》30日刊文稱,現在無論院校還是學生,都無法關上大門拒絕與世界溝通,那就必須對各種範式有深入了解,以自我定位。校名選擇正代表以何種高度自期、希望走向何方。「師範大學」無論在外界期望,還是潛在發展空間都優於「教育大學」。  文章摘編如下:  近日,(香港)教資會正式批准香港教育學院(下稱教院)的正名申請,待行政會議通過,便可成為第八所政府資助的大學。
  • 香港特區政府三司司長:香港要重新出發,必須立即停止暴力
    新華社香港8月18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財政司和律政司的三位司長18日分別指出,近期的暴力破壞行為導致香港面臨嚴峻經濟形勢,特區政府已推出一系列提振紓困措施,但要解決當前問題,讓香港重新出發,必須立即停止暴力。
  • 關於香港局勢必須認清的真相(之一)—— 暴力犯罪事實清楚,反中亂...
    儘管特區政府多次表示修例工作已徹底停止,但反對派和一些激進勢力不僅不收手,反而得寸進尺,暴力行動愈演愈烈。他們竭力鼓吹「公民抗命」,聲稱「違法達義」,揚言「暴力無罪、暴力免責」,將違法暴力行為美化成追求公義的壯舉;大搞所謂「不合作運動」,實施「極限施壓」,企圖迫使全體香港市民捲入政治紛爭,激化社會矛盾。他們甚至公然鼓吹「港獨」,悍然打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的口號。
  • 暴力行為是對香港的巨大傷害
    「比起這些暴力分子,我認為更可恨的是那些在幕後慫恿、教唆年輕學子襲擊警察、破壞社會安寧的勢力。」  李俊祥坦言,這段時間,一系列暴力衝突給香港帶來了巨大傷害。「很多店鋪關門了,很多人都不敢來香港。」李俊祥表示,香港的繁榮、安定來之不易,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更不容錯過。希望更多愛國愛港人士團結一心,同特區政府一道,堅決向暴力行為說「不」。
  • 光明論壇:暴力是香港社會不能承受之痛
    這些事件助長了香港激進分子的囂張氣焰,使管治力量陷入投鼠忌器的困窘,導致今天令人痛心的局面。 法治是香港社會珍視的核心價值,正是法治維護了香港的多元和自由,一旦法治不存,多元和自由只會走向自己價值指向的反面。言論自由,不包括散布仇恨言論的自由;集會自由,不包括利用集會實施暴力的自由;這些應當是起碼的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