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 推動鐵路事業高質量發展

2020-12-13 中國社會科學網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鐵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鐵路緊隨改革開放步伐,不斷探索新發展,鐵路運輸服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可靠的運輸保障;鐵路網建設成就舉世矚目,為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供了可靠的鐵路基礎設施保障;鐵路裝備製造形成了完整的工業體系,躋身世界先進行列;鐵路行業管理體制改革深入推進,鐵路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優化提升;鐵路科技創新取得巨大成就,全面提升了鐵路現代化水平;鐵路領域國際合作交流不斷深化,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成果;鐵路職工隊伍建設成效顯著,凝聚起全行業投身鐵路現代化事業的磅礴力量。鐵路作為國民經濟大動脈、關鍵基礎設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行官。近年來,我國鐵路走出了一條中國速度和中國自信的特色之路,用較短的時間建成了世界上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鐵路特別是西部鐵路得到快速發展。

  全國「兩會」期間,圍繞西部鐵路如何進一步增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如何健全完善鐵路法律法規體系,推進鐵路法治化高質量發展;如何加快鐵路補短板的腳步,為脫貧攻堅打下堅實基礎等問題,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偉軍。

  進一步增強鐵路運輸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

  中國社會科學網: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甘肅代表團3月6日在駐地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全國人大代表楊曉渡、林鐸、唐仁健等參加審議,十九屆中央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王勇到會聽取意見並發言。作為發言代表之一,您是如何評價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的?

  楊偉軍:聆聽了李克強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倍感鼓舞。報告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既是向人民群眾交出的一份優異成績單,更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關鍵之年,做好政府工作的任務書和承諾書。我完全贊同這個報告。

  第一,報告通篇貫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政府工作報告主題鮮明、鼓舞人心,總結成績實事求是,分析形勢客觀精準,部署任務明確具體。對政府工作報告有三個方面感受,第一是「高」,即政府工作報告政治站位高,通篇貫穿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 「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2018年工作中的有效推進,是貫徹黨中央一系列決策部署的務實寫照。第二是 「實」,政府工作報告緊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這一奮鬥目標,通篇講的都是老百姓能夠看得到、能夠體會得到、能夠感受得到的事,而且事關老百姓切身利益,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以人民為中心的情懷。同時,文字樸實,很接地氣。第三是「精」,政府整整一年這麼多事,可以說是千頭萬緒,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只用了不到35頁的篇幅進行總結回顧和安排部署,報告非常精煉,內容非常具體。還有,報告分析形勢、闡述「國內與國際、穩增長與防風險、政府與市場」三個關係,都引發大家共鳴。

  政府工作報告還是一個舉措有力、給老百姓送來不少大禮包的報告,給我印象深刻的是,報告指出,2018年全年為企業和個人減稅降費約1.3萬億元。2019年減輕企業稅收和社保繳費負擔近2萬億元。這是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的重大舉措,是宏觀政策支持穩增長、保就業、調結構的重大抉擇。報告還指出,「不能讓繁瑣證明來回折騰企業和群眾」「讓幹部從文山會海、迎評迎檢、材料報表中解脫出來」「政府幹的,都應是人民盼的」,這些都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人一心為民、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報告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把就業擺在突出位置,同時強調要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在今年財政收支平衡壓力加大的情況下,確保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減,體現了深厚的為民情懷,必將極大地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認真落實黨中央的決策部署,鐵路工作實現了全面進步、協調發展。作為鐵路系統的代表,深刻感受到過去一年,中國鐵路總公司黨組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統領鐵路工作,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服從服務於國家戰略,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等,搞建設、抓改革、促發展,鐵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得到進一步增強。2018年,全國鐵路投資超預期完成8028億元,路網布局進一步完善,客貨運輸能力大幅提升;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革命老區、少數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完成鐵路基建投資4139.6億元,佔全國鐵路基建投資的77.6%。截至2018年底,全國鐵路營業裡程達到了13.1萬公裡以上,其中高鐵達2.9萬公裡以上,我國已經建成世界最現代化的鐵路網和最發達的高鐵網,高速鐵路、高原鐵路、高寒鐵路、重載鐵路等領域技術已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鐵路主要運輸效率指標一直處於世界領先。

  在鐵路改革發展進程中,中國鐵路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整體工作也有了新的進步。去年,旅客發送量首次突破6000萬人,同比增加1006萬人,創歷史新高;甘寧兩省區貨物發送量完成7666萬噸,同比增長2.43%(其中甘肅省同比增長6.2%)。

  第三,努力在交通強國中當好先行,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去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兩院院士大會上指出「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稱讚「鐵路密布,高鐵飛馳」,在新年賀詞中讚揚「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這是對鐵路人的激勵和鞭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5次提及「鐵路」,指出將加快實施一批重點項目,完成鐵路投資8000億元、加快川藏鐵路規劃建設,同時強調要有效發揮地方政府債券作用,為重點項目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並指出要深化電力、鐵路等領域改革,不斷增強國有企業發展活力和核心競爭力,字裡行間體現了黨中央對鐵路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關懷。

  蘭州局集團公司將認真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政府工作報告精神,不忘人民鐵路為人民的初心,牢記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的使命,切實在新時代展示新擔當、新作為。一是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二是牢固樹立安全發展理念,堅守高鐵和旅客列車安全的政治紅線和職業底線,堅決確保安全生產萬無一失。三是按照中央加強鐵路補短板建設和防範金融風險的決策部署,科學有序穩步推進鐵路建設。四是緊緊圍繞打好三大攻堅戰、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戰略,深入實施貨運增量行動、客運提質計劃、復興號品牌戰略三大舉措,精準抓好鐵路運輸扶貧、建設扶貧和定點扶貧,努力在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當好先行,以優異成績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制訂《外商投資法(草案)》 推動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水平

  中國社會科學網: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制定了「外資三法」,對引進外資發揮了重要的保障、規範作用。外資的進入,也為中國鐵路建設、運營帶來更多資本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幾十年過去了,當時的「外資三法」已經不能完全適應形勢的發展變化。您如何看待制訂《外商投資法(草案)》?

  楊偉軍:制定外商投資法,是新時代我國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構建新型外資管理體制、統一內外資法律的生動實踐。在改革開放40年後的第一個春天,為了適應新時代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的需要,有必要制定一部統一的新的外商投資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審議外商投資法草案,再次表明中國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的政治勇氣、堅定決心和堅強意志,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第一,制訂《外商投資法(草案)》,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外商投資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黨中央始終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利用外資的政策不會變,對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的保障不會變,為各國企業在華投資興業提供更好服務的方向不會變。習近平總書記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主旨演講中指出,中國將加快出臺外商投資法規,全面實施外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制定出臺《外商投資法》對改善投資環境的重大意義和積極作用。由此可見,制定外商投資法,是全面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精神的實際行動,也是我國積極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的必然要求。

  第二,制訂《外商投資法(草案)》,是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多次強調,「堅持開放的政策取向,旗幟鮮明反對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提升多邊和雙邊開放水平,推動各國經濟聯動融通,共同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這不僅為新形勢下我國對外開放指明了方向,也為世界經濟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縱觀來看,我國現行的「外資三法」,已不能很好地適應新時代改革開放的需要,此次制定的外商投資法,是外商投資領域的基礎性法律,將建立起新時代我國外商投資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必將發揮其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推動我國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不斷邁上新水平。

  第三,制訂《外商投資法(草案)》,是我國外商投資法律與時俱進、完善發展的客觀需要。此次制定的外商投資法,是在總結利用外資經驗、鞏固改革發展成果的基礎上,構建的既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又順應國際通行規則發展要求的外商投資法律制度,將在法律上確立對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這是歷史性的,也體現了與時俱進的精神,將推動中國特色和國際規則的相銜接,是外商投資的促進法和保護法,這將是中國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邁出的重要步伐。

  第四,制訂《外商投資法(草案)》,是營造內外資一致、公平公正營商環境的有效途徑。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凡是在我國境內註冊的企業,都要一視同仁、平等對待。」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加快與國際通行經貿規則對接,加強外商合法權益保護。當前,隨著各項改革有序推進,我國在行政審批改革、改善營商環境、加強產權平等保護等方面,採取了很多積極的改革措施,這與促進和保護外商投資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外商投資法的建立,將營造公開、透明的法治環境,改變內外資企業管理不一致的問題,對不斷提升利用外資的質量和水平,更好促進外商來華投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我認為,制訂出臺《外商投資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舉措,必將提升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也必將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我完全贊成和擁護《外商投資法(草案)》。

相關焦點

  • 堅定紅色初心譜寫鐵路事業發展新篇章
    8月16日,由中央網信辦網評局、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宣傳部聯合舉辦的2020年「發現最美鐵路」網宣活動啟動儀式在北京西站舉行。「發現最美鐵路」網宣活動以「紅色昌贛憶初心」為開篇,可謂用心良苦、意味深長。
  • 原標題:以改革創新推動中國鐵路高質量發展
    原標題:以改革創新推動中國鐵路高質量發展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對於新時代中國鐵路發展來說,亦如是。 回望過去,矢志不渝堅持改革創新推動了中國高鐵「領跑」世界。
  • 國家鐵路局:完善路網建設 努力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
    人民網北京12月22日電 (鄂智超)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鐵路局總工程師嚴賀祥表示,我國鐵路路網建設快速發展,裝備水平全面提升,將從多方面努力推動鐵路高質量發展。
  • 鐵路初心(五):當好先行
    中國鐵路始終站在時代的前列凝結出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的精神傳承與寶貴啟示旗幟決定方向黨的領導是鐵路事業發展進步的定海神針,黨旗在哪裡飄揚,鐵路人的腳步就在哪裡鏗鏘。把川藏鐵路規劃建設這件國家大事、民族大計辦成辦好,加快推動中國鐵路總公司股份制改造……習近平總書記一次次對鐵路工作的明確指示和要求,為鐵路改革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強大動力。成立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標誌著國鐵企業改革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 張春:牢記初心使命 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這個初心和使命是激勵中國共產黨人不斷前進的根本動力,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源於苦難、源於夢想、源於信仰。我們黨在創建之初就把「為公」「為民」寫在了旗幟上,許下建設一個新社會、為人民謀幸福的錚錚誓言。
  • 新時代新理念描繪鐵路發展新方向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今日,國鐵集團出臺《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以下簡稱《規劃綱要》),分2035年、2050年兩個階段提出全面建成現代化鐵路強國的新時代中國鐵路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描繪了新時代中國鐵路發展宏偉藍圖,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 鐵路貨運增量為推動經濟發展做貢獻
    近日,中國鐵路總公司披露,2018年全國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40.22億噸,同比增長9.1%,其中,國家鐵路完成貨物發送量31.9億噸,同比增長9.3%,超額完成全年增運2億噸的目標任務。
  • 中國鐵路用科技創新描繪高質量發展騰飛畫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十三五」期間,鐵路科技創新死磕「走不了、行不好」等與人民息息相關的難點、痛點。從「高鐵已成為中國裝備製造一張亮麗的名片」到「鐵路密布、高鐵飛馳」,從「復興號奔馳在祖國廣袤的大地上」到「復興號高速列車邁出從追趕到領跑的關鍵一步」,中國鐵路從未停下科技創新腳步。
  • 推動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_人民論壇評論_人民論壇網
    推動組織工作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組織工作的主基調、主旋律。做好新時代組織工作,必須準確把握體系化推進組織建設、幹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的基本要求,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幹,以促進大局的實際成效彰顯組織工作的真正價值。一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堅定不移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
  • 制服「換裝」,為鐵路發展增添「靚」色
    隨著時代潮流的發展,人們的服飾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鐵路制服也在不斷的變化中,每一套鐵路制服都留下了屬於它們那個年代的時代印記。從「中國高鐵」這張中國名片走出國門,到中國高鐵領跑世界。無論是讓人驚嘆的「中國速度」,還是具有自主研製的「中國技術」,都讓「中國高鐵」在世界的舞臺上鶴立雞群。
  • 李立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事業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網北京12月18日電(劉緒堯)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李立國在做客新華網《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知識雲課》時表示,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必然要求。李立國表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未來五年乃至2035年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明確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原則之一,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顯著優勢。
  • 新藍圖引領新時代鐵路發展「乘風破浪」
    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正式發布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提出了中國鐵路2035年、2050年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擘畫出一幅中國鐵路未來30年的發展藍圖。在新藍圖的引領下,新時代中國鐵路發展必將「乘風破浪」,凝聚建設現代化鐵路強國的磅礴力量。
  • 鐵路高質量發展描繪新時代美好藍圖
    截至2020年7月底,我國鐵路營業裡程達14.14萬公裡,位居世界第二;高鐵裡程3.6萬公裡,穩居世界第一。前不久公布的《新時代交通強國鐵路先行規劃綱要》提出中國鐵路2035年、2050年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描繪出新時代中國鐵路發展美好藍圖。
  • 中國鐵路濟南局新logo發布
    濟南局集團公司企業logo由鐵路路徽、篆體漢字濟南局、字母CRJN三部分組成,紅色路徽代表人民鐵路為人民,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紅色麥穗連接齒輪代表奮鬥與收穫;篆體漢字濟南局勾勒出濟鐵人肩並肩,追夢前行的奮進姿態;字母CRJN為國鐵濟南局的字母縮寫
  • 「路」力同心,坪嵐鐵路打造鐵路事業的紅色鐵軍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許建立 通訊員 張富傑作為山東地方鐵路的「勁旅」,近年來,山東高速軌道交通集團有限公司嵐山管理處黨委通過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發展,以工匠精神助力交通強國戰略,創建「路力同心」特色黨建品牌,打造了一支地方鐵路事業的紅色鐵軍,全力聚焦鐵路事業發展,激發黨員幹部擔當作為的內生動力,凝心聚力共同畫好區域協調發展和企業高質量發展的
  • 寮國為中國加油,鐵路建設為寮國人民圓夢
    中國段正線全長508.53公裡,寮國段磨丁至萬象的鐵路全長418公裡,設計速度為每小時160公裡。如今,國內疫情形勢好轉,中老鐵路建設提振了人們戰勝疫情的勇氣和對中國經濟健康發展的信心。鐵路建設復工復產,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疫情還未結束,重啟鐵路建設,並不意味著可以放鬆警惕,更不能盲目樂觀,該執行的防控措施還是得嚴格執行。
  •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鐵路事業實現全面進步發展
    人民網北京1月2日電 (記者李楠楠)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作出鐵路政企分開改革的重大決策,持續保持鐵路工程投資強度,推進鐵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給鐵路改革發展注入加大動力和市場活力。我國的政治和制度優勢,推動鐵路事業五年裡實現了大發展。
  • ​鐵路調圖,讓人民幸福色調更暖
    據報導,2021年1月2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新的列車運行圖,增開旅客列車325列,主要貨運通道增開貨物列車114列。調圖後全國鐵路客貨列車開行總量分別達到10203列、20513列,鐵路客貨運輸能力進一步提升。壓縮旅客列車運行時間,百姓出行道路更暢通。
  • 中國鐵路濟南局集團有logo了
    濟南局集團公司企業logo由鐵路路徽、篆體漢字濟南局、字母CRJN三部分組成,紅色路徽代表人民鐵路為人民,堅持黨的領導,傳承紅色基因;紅色麥穗連接齒輪代表奮鬥與收穫;篆體漢字濟南局勾勒出濟鐵人肩並肩,追夢前行的奮進姿態;字母CRJN為國鐵濟南局的字母縮寫。企業logo整體如同火車頭形狀,表現了鐵路運輸企業的特質。
  • 城際鐵路推動邊境經濟高質量發展
    防城港經南寧與柳南、南廣、雲桂等高鐵聯通,接入全國高鐵網,正式跨入高鐵時代,進一步推動了防城港的經貿、旅遊、文化等交流活動。防城港北站。今年60歲的蘇春發是京族年紀最大的獨弦琴傳人,每逢有客人來到萬尾村,蘇春發都要用獨弦琴為客人演奏一曲京族民歌。單憑一根弦,一根搖杆,便能演奏出6個音區,3個八度。作為京族的「傳家寶」,獨弦琴的地位非凡。為了讓獨弦琴被更多的人熟知,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京族開始通過免費義務教學和組建表演團隊等形式教授獨弦琴,尋求新的文化發展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