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數據顯示,我國成年人當中,糖尿病的患病人群已經高達1.139億人,數量之多,與飲食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因而,在控制血糖穩定方面,飲食方面的防範工作尤其要重視。
那麼,糖尿病人群,如何通過飲食來控制血糖穩定呢?本期文章,營養師告訴你幾個要點,不能刻意幫助控制血糖穩定,還可以起到養生作用。
糖尿病的常見飲食誤區
誤區1:糖尿病因吃糖或甜食過多所致
實際上,糖尿病的發病,受到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主要的危險因素包括遺傳、高熱量高脂肪飲食,肥胖、年齡增加、心理壓力等有關。
誤區2:挨餓就能控制血糖穩定
雖然糖尿病跟高熱量、高脂肪飲食有很大的關係,但如果想要通過飢餓療法來控制血糖,那反倒是不利的,因為人在過度飢餓時,糖原分解和糖異生增加,反而容易出現低血糖反應,引起血糖的波動,並不利於血糖的控制。
誤區3:水果含糖多,一點也不能吃
在糖尿病人群中,有許多會對水果「敬而遠之」,一點也不吃,這同樣也是不合理的,水果可以幫助人體補充維生素等營養成分,對於糖尿病血糖低於10毫摩/升的人群,是可以適當吃一些低糖含量的水果的,比如蘋果和梨子等;
如何通過飲食控糖,4個點要牢記
1.主食要吃
所謂人是鐵飯是鋼,主食可以為人體提供熱量,這是必須要有的,不應該一票否決,而在主食當中,糖尿病人可選擇粗糧為主食,針對雜豆類、全穀物類食物,每天攝入量可以是50-150g之間,這樣可以滿足人體所需熱量。
2.搭配優質蛋白
除了主食,優質蛋白對於維持生命活動,也是不可缺少的,糖尿病的患者,日常可以吃些雞蛋、鵪鶉蛋、豆腐、牛奶等食物,給身體補充優質蛋白。
3.綠色蔬菜不能少
在三餐當中,綠色蔬菜是不可缺少的,蔬菜中富含的膳食纖維、維生素、以及鈣質等礦物質元素,都是人體營養所需的,不可缺少,而且蔬菜含糖類少,對於糖尿病人來說,也是非常適宜的。
4.每天吃小把堅果
堅果類食物,以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為主要特點,可以幫助降低體內的高膽固醇,有助於更好地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對於老年人的健康也是很有益處的。
對於糖尿病的飲食控制,糖尿病患者,應當予以重視,同時也不應陷入誤區,正確認識它,從飲食上把好關,加上積極地配合藥物治療,才能保障血糖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