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紐約!美國這波大城市撤離潮將改變大選政治版圖|京釀館

2020-12-15 新京報評論

疫情無疑是這波遷移浪潮的主因。

▲紐約州長發布會上搬來「大山」:疫情就像這座山 我們不想再爬了。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文 |徐立凡

美國有句話說「趨勢總是始於紐約」。

據全美公共廣播電臺、《國會山報》等美國媒體報導,受新冠肺炎疫情、經濟不確定性等影響,大批紐約人正從紐約市搬走。

目前,已有16000人搬到了屬於大紐約區的康乃狄克州。據估計,25萬紐約居民將永久搬離紐約市,另有200萬人可能永久搬離紐約州。

紐約的搬家趨勢在其他一些州也出現了。

數據顯示,超過40%的城市居民在網絡上瀏覽過房產信息,是鄉村居民的兩倍。超過四分之一的搜索來自西雅圖、舊金山、華盛頓DC等地。他們在尋找人口較少地區的住房。

這波遷移潮,給美國郊區縣的房地產市場帶來了畸形繁榮。紐約州阿爾斯特縣近期的房屋籤約量就增長了兩倍。

眾所周知,從大城市搬離,是美國長期都存在的現象。這波新出現的遷移潮,真的是受疫情逼迫的結果嗎?

疫情迫使紐約人加速搬離

僅僅在9年前,美國許多研究者還認為,美國將出現「城市的十年」。當時,美國許多大城市都出現了遷移人口增加的趨勢。

然而「城市的十年」並沒有出現。近幾年,美國城市人口的增長已經放緩。紐約州的「大蘋果」紐約市是少有的例外。

2011年以來,紐約市人口穩定保持在820萬人以上。

截至2019年7月,紐約市人口為870萬人,較2018年同期增長了1.05%。比2018年還增加了10萬人。

這和許多人想像得不一樣。紐約州一直都是美國人口的淨輸出州。根據美國截至2019年7月的最新人口普查數據,紐約州居民為1945萬人,比上一年減少千分之四。連續4年人口淨輸出。

什麼原因呢?因為,紐約市人口的淨流入,對衝了紐約州、特別是相對貧困的紐約州北部的人口流失。

當然,這裡沒計算紐約市和紐約州的出生率差異,但基本上可以認定,出生率差異不大。

但紐約市的人口淨增長趨勢今年改變了。媒體統計,3月疫情暴發以來,紐約市有1萬多人申請更改住址。

《紐約時報》援引一家搬家公司的數據稱,僅3月15日至4月28日,從紐約市搬到康乃狄克的生意增長了73%,搬到新澤西的增長了48%,搬到長島的增長了48%。

這表明,當前紐約人搬離市區的原因和長期趨勢不一樣,顯然,疫情是主因。實際上,布魯金斯學會今年4月份就曾發布一份研究報告稱,疫情確實導致大城市居民在加速向郊區遷移。

▲美國經濟好轉樂壞川普 特意開發布會讀喜報。新京報我們視頻出品

川普稅法和移民立場也起了作用

除了疫情的原因,還有另外兩個原因不能忽視。

一是川普政府的移民立場,打壓了外來人口的輸入。

紐約市乃至紐約州向來是磁鐵一樣吸引新來者的地方,特別是外國移民。

2016年川普上臺初期,全美一年有上百萬移民。這些移民中的許多人會選擇到紐約州、紐約市紮根。

但到2018年-2019年,外國移民減少到了不到60萬人,與2016年相比少了近一半。

2019年,外國移民搬到紐約州的人數創下了近年的最低紀錄。疫情更進一步凍結了人口遷入,所以紐約只能呈現零遷入、淨遷出的統計結果。

二是2018年實行的「川普稅法」迫使大城市人口遷移。

「川普稅法」把個人和家庭申報的地方稅收減免上限限定在1萬美元,包括房地產稅、遺產稅等,目的是避免重複徵稅,刺激房地產業。

然而,「川普稅法」上限定得過低,這對房地產稅高、個人所得稅高的加州、紐約州、新澤西州不利。

所以,搜索數據顯示西雅圖、舊金山、華盛頓DC等地居民在大量搜索尋找人口較少地區的住房,與「川普稅法」不無關聯。有意思的是,這些高稅收地區基本都是民主黨佔優的藍州。

遷移浪潮將改變政治地圖

美國當下的這波遷移潮流,除了讓郊區縣的房地產市場突然火爆之外,還會產生政治性的影響,在大選年這是最需要注意的。

人口遷移,也是投票人口的遷移。由於大量藍州、藍市人口流出進入其他州縣市,有可能改變原來的紅藍分明的政治地圖。

有能力遷移重新買房子的多是收入不錯的人群,他們整體偏民主黨的「藍」,遷走後就稀釋了藍;而原先的「戰場州」、搖擺州,由於藍色選民的遷入,同樣有可能稀釋掉原先的共和黨的「紅」。

這種改變,在佛羅裡達、德克薩斯這樣的南方州會比較明顯。

佛州、得州是人口淨流入州,也是大選的戰場州,現在,又是美國疫情的重災區。這幾項因素加到一起,很可能改變原來的政治傾向。

事實上6月的多數民調已經顯示,2016年大選時讓川普獲得較大優勢的南方幾個「戰場州」,現在拜登已經追趕了上來。

而從更長遠看,假如疫情遲遲不能緩解,美國遷移浪潮持續擴大,各州的國會席位也得重新分配。

不過這是後話了。現在的情形是,搬離大城市浪潮,實際上是美國人對川普政府抗疫的一次用腳投票。那麼,用腳投票是否預示了11月美國大選用手投的票呢?不遠的將來就會給出答案。

□徐立凡(專欄作家)

編輯:狄宣亞 校對:危卓

相關焦點

  • 逃離紐約vs選擇華盛頓:美國政經版圖重組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懸念集中於喬治亞、內華達、亞利桑那和賓夕法尼亞幾個關鍵州,圖:金焱 美國的政治版圖也曾一度穩定。川普則以密西根州、賓夕法尼亞州和威斯康星州三個州的46張選舉人票顛覆了這個版圖——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這三個州就沒有把選舉人票投給過共和黨候選人,2016年這三個州則合力把川普送入白宮。 於是,川普把美國的政治版圖變成了所謂的「農村包圍城市」。
  • 疫情改變美國人口流動?是時候逃離紐約等大城市了?
    這也使得大城市的生活成本無比昂貴,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舊金山矽谷地區的租金大約是全美平均水平的兩倍。而每十個美國工人中就有一個的通勤時間在單程1小時以上,這反映了許多大都市的人們必須走到很遠的地方才能找到可負擔的住房。毛甜稱,如果要搬到性價比更值當的郊區,意味著單程通勤需要90分鐘。
  • 美國人正在逃離紐約
    美國已經在春季和夏季已經出現過兩波疫情高峰,隨著冬季的到來,許多美國媒體預測美國疫情高峰很可能再次來臨。而對於疫情的震中紐約,情況更加惡化。面對這種情況,許多富人開始拋棄自己在紐約的豪宅,逃離紐約,進而引發連鎖反應。
  • 復盤2020美國大選:贏在哪、輸在哪,政治版圖如何變遷
    【財新網】(實習記者 白雲鵬)隨著美國總統大選的選舉人於各州州府投出自己的選票,2020年的美國大選也正式落下了帷幕。事後回顧,本次跌宕起伏的美國大選結果,挑戰了哪些既有的政治認知?在美國政壇日趨極化的大背景下,美國的政治版圖又將走向何方?
  • 紐約巴黎首爾倫敦 各國人口"逃離"大城市為哪般?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大城市因人口過度聚集而備受困擾。但在一些國際知名大都市,一場看似與大趨勢相左的市民「大逃離」也在悄然上演。由於高房價、養老難、環境差等種種原因,他們不得不選擇搬離市區以緩解各方面壓力。
  • 30多萬人逃離紐約:華盛頓淪陷,國旗被燒,犯人也出動,美國亂了
    美國總統大選雖然結束,但後續所帶來的風波卻一直在持續,在美國大選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有反川普團體在白宮附近集結,造成緊張局勢,很多商家擔心發生暴亂,並且選擇在競選期間將所有門店關閉並且用木板封店以求自保。
  • 美國混亂:國旗被燒30萬人連夜逃離紐約,內戰就此打響?
    美國現狀令人堪憂雖然美國大選已落下了帷幕,但美國的亂局似乎沒有結束,其現狀令人堪憂。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美國疫情持續惡化,確診病例數和死亡人數不斷攀升,美國疫情至今仍未得到有效的控制,恐怕還將繼續失控。
  • 外媒:版圖重塑 法國總統大選開啟政治新紀元
    據外媒報導,中間派候選人馬克龍和極右翼人士勒龐在23日的法國總統大選第一輪投票中勝出。選民藉此次大選重塑法國政治版圖,而歐盟正是法國全新政治分化局面的焦點議題。根據對90%選票的官方點票結果,馬克龍在大選首輪投票中得票率為23.5%,領先勒龐的22.1%。報導指出,法國主流政黨在本次投票中遭到痛擊。
  • 美國要崩盤了?示威遊行已成常態,30萬人逃離紐約讓人感嘆
    、軍事以及國民素質都佔世界前列,自川普上任以來,大力發展其國內經濟,讓其經濟達到較高的水平,然而疫情席捲全球之後,美國的所有弊端都充分暴露出來,隨之而來的便是疫情肆虐、遊行暴亂、犯罪率直線上升以及經濟暴跌,演變到今日已成美國常態,然而,等待美國的還有更大危機,隨著疫情不斷嚴重,美國紐約犯罪率也直線上升,給當地居民帶來巨大恐慌,這迫不得已讓當地紐約人選擇逃離這個恐怖的地方。
  • 美國是真的亂了?示威者當街燒毀國旗,30萬人連夜逃離紐約
    據環球網報導,如今美大選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但川普仍然堅持拒絕承認拜登當選的消息,並且還在不斷上訴大選結果。而他的支持者們也沒有歇著,他們走上街頭進行抗議,聲稱拜登及其團隊竊取大選,示威者更是當街燒毀了國旗,表達對川普領導的美國的支持以及對拜登領導的美國的不屑。
  • 土耳其用軍事行動改變100年來中東政治版圖?但這些形勢判斷錯了
    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為應對土耳其及其支持的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軍事行動,敘利亞政府軍10月14日進駐敘利亞北部多個此前由庫德武裝控制的地區,包括邊境重鎮曼比季,而美軍則已經完全撤離曼比季。在土耳其「幼發拉底盾牌」行動即將要推進到曼比季的時候,美國突然空投敘利亞庫德武裝,搶先佔領曼比季。曼比季在此之後一直在美國和庫德武裝手裡。現在庫德武裝說把曼比季讓出來,讓給敘利亞政府軍去抵抗土耳其軍隊,在曼比季很有可能形成一場衝突。埃爾多安也放出狠話,說他這一場仗要打到一定要清除庫德工人黨,還有ISIS的極端組織也一定要打到清楚。這個語氣意味著什麼?
  • 美國版「逃離北上廣」: 紐約居民收入的三分之二貢獻給了房子
    在每年春天跳槽季度開始的時候,人們便開始糾結新一輪「逃離北上廣」的老話題;與此同時,大洋彼岸美國人也在討論新一輪「逃離大城市」。《紐約郵報》統計發現,自2010年以來,紐約市都會區的國內移民數下降了90多萬人。這意味著,7年以來,離開紐約去往美國其他地方的人比從美國其他都市區來紐約的人數高出近100萬,從紐約逃離的人數也是全美最高。美國版的逃離北上廣是什麼樣的呢?
  • 美國爆發「逃離紐約潮」,美作家訴說心酸:這座城市已經「死」了
    現在,美國紐約市正爆發著一場"逃離紐約潮"。美國對衝基金經理,同時也是作家的詹姆斯·阿爾圖謝近日發表了一篇博客,道出了一個土生土長的紐約人在暴徒試圖闖入他的公寓後,舉家逃往邁阿密的心路歷程。
  • 華裔對美國大選的選擇
    共和黨選情趨於明朗,羅姆尼宣布退選後,麥凱恩一馬當先,將哈克比遠遠地拋在後面,將成為共和黨的候選人。民主黨選情撲朔迷離,初選開局歐巴馬拔得頭籌;「超級星期二」希拉蕊大勝,壓過歐巴馬;「準超級星期六」歐巴馬連續拿下緬因州等5個州,與希拉蕊所得席位只差20幾席,二人競爭勝負難分。  美國華人對此次大選的熱情是空前的。
  • 首都圈淪陷,國旗被燒,30多萬人逃離紐約,美國亂了
    國家外部的事件很難讓一個國家走向全面的混亂,而一個國家內部的矛盾卻很容易讓一個國家辛苦建立起來的秩序瞬間土崩瓦解,很顯然這說的就是現在的美國,因為美國大選、新冠疫情、社會矛盾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美國的騷亂也在逐漸的升級,甚至於作為美國首都的華盛頓也「淪陷」了,超過30萬的美國人也選擇離開了紐約
  • 美國徹底亂了,內戰或將就此打響?國旗被燒30萬人連夜逃離紐約
    如今美國國內各種社會問題頻發,暴力恐怖事件更是習以為常。而這些社會問題,更是引來了眾多民眾對當下美國局勢不滿,甚至有30萬人開始逃脫紐約。而這是美國在走向混亂還是內戰開始的前兆呢?川普支持者進行抗議活動雖然美國大選已經過去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但其最終的結果還一直處於膠著狀態,之前美國聯邦總務局公開承認了大選結果,川普並且也命令白宮開始逐漸向川普過渡政府交接權力,但他依舊沒有發表敗選演講,並且在前段時間宣稱,如果在即將開始的選舉人團投票中,拜登依舊能夠戰勝他,那麼他才會承認本次大選結果。
  • 美國選舉人團將投票,大選結果或將塵埃落定
    美國總統大選日已過去月餘,雖然拜登本人及國際社會普遍認為拜登已經勝選,但川普方面至今未承認敗選。本次美國選舉人投票,或將使大選結果塵埃落定。據了解,選舉人投票結果將於2021年1月6日正式公布,獲得多數選舉人票的候選人,將最終贏得大選。關於美國的選舉人投票,下面的幾個問題,你應該要知道。事實上,選舉人將通過紙質選票進行總統和副總統的選舉。33個州以及哥倫比亞特區在法律上要求選舉人選擇贏得該州普選的人。
  • 國際觀察|疲憊的美國迎來紛擾的大選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2020年美國大選是一次非傳統、非常規、充斥紛擾、令人疲憊的大選。11月2日,行人經過美國紐約公立圖書館外鼓勵投票的廣告。(新華社/美聯)疲憊美國人今年以來,疫情困境、經濟焦慮、政治隔閡、社會動蕩,令大選年的美國社會仿佛纏繞著某種疲倦而無奈的「腦霧」。有調查顯示,56%的美國成年人認為今年的總統選舉是一個重大的壓力源。
  • 美國大選鬧劇背後:一個疲憊帝國的政治回歸
    美國大選,兩黨角逐,各派一位老人家上陣,雌雄對決,究竟鹿死誰手,很快就將揭曉。本來,老美這一套權力交接和政治精英甄選體制,自出機抒,運作多年,頗見成效,甚至蔚為樣板。這回玩得過火,走到這一步,好像有點兒不成體統?對此,有人運用「科學數據」,頭頭是道,振振有詞,恍兮惶兮,其實,也是隔山打牛。人間的事,不是科學管得了的。   至於我大唐吃瓜圍觀群眾,人言言殊,略分兩派。
  • 富人「逃離」美國為哪般?
    兩周前,美國媒體披露,身家190億美元的谷歌前執行長埃裡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已獲得賽普勒斯公民身份。然而,這條消息當時被大選新聞所湮沒,並未引起太多的關注。彭博社24日跟進報導稱,美國富人通過投資移民的方式獲得其他國家身份已經出現爆發增長。那麼,這些富人為什麼要「逃離」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