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行業:信心恢復 需求升級

2020-12-22 金臺資訊

今年是張淼做旅遊產品銷售的第10年,這一年旅遊市場的跌宕起伏是他此前從未遇到過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度讓旅遊業按下「暫停鍵」,旅行社、旅遊景區、住宿、餐飲等相關市場主體都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從最初的焦慮,到復工適應新變化,這一年我們經歷了很多。我相信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旅遊市場未來會越來越好。」

日前,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旅遊集團發展報告(2020)》顯示,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後,我國依託國內旅遊市場,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暑期檔和國慶假期市場穩步復甦,旅遊消費信心已基本恢復,旅遊企業信心全面恢復。

張淼記得兩個時間節點,「3月省內團隊遊恢復後,行業信心開始集聚。7月跨省團隊遊恢復,再次為旅遊市場注入強心劑。」這以後,旅遊市場日漸活躍,「找我諮詢出遊的人開始多起來。」

旅遊市場的復甦離不開利好政策的積極引導。一方面,各地不斷出實招,切實幫助文旅企業解決復工實際困難,最大限度地降低疫情對生產經營的影響。另一方面,各地紛紛上線優惠大禮包,使盡招數促進旅遊消費。比如,最近就有「2020陝西文旅消費博覽會暨第三屆陝西旅遊消費節」開幕,市民和遊客可在線搶購預訂各景區、酒店等的半價特惠票;「冬遊廣西」活動將持續到明年1月31日,期間,廣西4A級以上景區面向全國遊客免費或五折開放,並推出了文化旅遊演藝、夜遊和主題公園項目優惠等多重文旅優惠措施。

為了進一步激活市場人氣,旅行社、在線旅遊平臺等商家抓住「五一」小長假、「十一」黃金周、「雙11」等時機,紛紛推出促銷活動,在跟團遊、景區門票、租車、一日遊等產品上優惠多多。

多重利好疊加刺激之下,老百姓被疫情壓制的旅遊需求開始慢慢釋放,再加上受到疫情影響,大量出境旅遊需求回流,國內旅遊市場的消費熱情被進一步拉動。「十一」黃金周是反映旅遊市場變化的重要晴雨表,據統計,今年8天國慶假期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我們現在出門玩,已經習慣了事先預約,既能夠減少等候時間,又能夠錯峰出遊,方便又安全。」遊客王雨欣說。如今,新的旅遊消費習慣正在形成,預約、限量、錯峰、有序已經成為旅遊市場的常態。攜程門票玩樂平臺的數據顯示,國內已有1萬多家收費、免費景區可以在線預訂、預約。中國旅遊研究院調查發現,國慶中秋長假期間82.8%的遊客不同程度體驗了預約,僅有2.5%的遊客對預約體驗表現出負面評價。今年疫情後,一些平臺發起景區「雲旅遊」活動,方便遊客接收旅遊信息,享受語音導覽等產品。藉助網際網路、人工智慧、大數據等現代科技,遊客正享受著更加便捷的旅遊服務。

隨著消費者收入的提高與生活質量的提升,對旅遊的需求本就出現了個性化、差異化的特點,受疫情影響,消費者對出行安全越發看重,因此,在今年的旅遊市場中,私家團、定製遊等小範圍團隊遊興起,自駕遊也更加受到追捧。

攜程跟團訂單數據顯示,國慶期間報名私家團的遊客量同比去年增長100%。超過2000多家旅行社開發上線了超過4萬條國內私家團產品。專家表示,隨著整體消費需求的升級,追求品質的旅遊消費成為趨勢。在旅遊形式上,之前的觀光遊將逐步向度假式旅遊、體驗式旅遊轉變,從消費層次上,將從大巴遊向私人專車和專導服務遊轉變。和團隊旅遊相比,自駕遊、房車遊具有小聚集、大空間的優勢,一般都是家人、朋友一起,在車上實現了自我服務,因此,在防控疫情的大背景下,越來越多人願意選擇自駕遊,相關旅遊產品的銷量增長成為今年旅遊市場的一個亮點。

相關焦點

  • 旅遊行業:信心恢復 需求升級
    我相信最困難的時候已經過去,旅遊市場未來會越來越好。」日前,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旅遊集團發展報告(2020)》顯示,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後,我國依託國內旅遊市場,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暑期檔和國慶假期市場穩步復甦,旅遊消費信心已基本恢復,旅遊企業信心全面恢復。
  • 旅遊市場回溫 提振行業信心 西安室外旅遊演藝陸續恢復演出
    近日,白鹿原影視城大型影視特技特效實景劇《二虎守長安》,作為全國首臺恢復開放的室外旅遊演出,自3月20日開演以來,受到了廣大遊客的喜愛。3月28日,大唐芙蓉園大型水舞光影秀《大唐追夢》即將開演,西安城牆的《大唐迎賓儀式》也將於4月1日重磅來襲。陸續恢復的演藝活動,提振了行業信心,也讓旅遊市場漸漸回溫。
  • 2020年中國旅遊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旅遊消費信心全面恢復...
    原標題:2020年中國旅遊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旅遊消費信心全面恢復【組圖】   2020年10月21日,中國旅遊研究院發布《中國旅遊景區發展
  • 旅遊行業經歷前所未有的寒冬 升級迫在眉睫
    旅遊行業經歷前所未有的寒冬 升級迫在眉睫 來源:金融投資網 • 2020-10-30 17:38:27 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讓一切都按下了「暫停鍵」,旅遊行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寒冬。
  • 洋河股份渠道信心恢復、夢6+銷售符合預期 嚴格執行限量促銷政策
    來源:五穀講壇雖然業績也在下滑,但是,洋河股份在疫情期間以及後疫情時代的表現,明顯優於行業平均水平,且渠道、產品調整已經接近尾聲,經銷商信心逐步恢復,機構認為洋河股份依然牢牢佔據中國白酒行業三強的位置。
  • 海外網評:信心穩步恢復,旅遊業發展呈現三大新趨勢
    這意味著旅遊業防控型復工取得了新進展,旅遊市場和消費信心正在穩步恢復。總體而言,透過「五一」小長假的諸多數據可以看出,疫情防控常態化下的中國旅遊業發展呈現三大趨勢。第一,旅遊消費信心正在恢復,旅遊市場基礎開始重構。新冠肺炎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首先是消費意願和市場信心,進而傳導到供給側和資源方。
  • 提振文化旅遊行業消費信心!常州文旅惠民月活動正式開啟
    3月14日,金壇花谷奇緣景區正式開園迎客;3月20日起,中華恐龍園景區、天目湖山水園景區、南山竹海景區、春秋淹城樂園等一大批景區恢復開放。常州幾大文旅名片陸續官宣開園,吹響了全市文旅行業復工復產的集結號,讓已經「蟄伏」了太久的常州市民倍感欣慰。文旅市場的恢復有個過程,「急不得」;但在嚴峻的形勢面前,也「慢不得」。
  • 跨省團隊遊恢復,玉林旅遊行業聞風而動!
    7月14日晚間,文旅部官網發布《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推進旅遊企業擴大復工復業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稱,恢復跨省(區、市)團隊旅遊。這一消息讓旅遊從業者們不禁高呼:春天來了!跨省團隊遊恢復,旅遊業迎來春天根據《通知》,各省(區、市)文化和旅遊行政部門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經當地省(區、市)黨委、政府同意後,可恢復旅行社及在線旅遊企業經營跨省(區、市)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中、高風險地區不得開展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出入境旅遊業務暫不恢復。
  • 後疫情時代餐飲、旅遊行業洞察:從門庭冷落到百廢俱興
    隨著疫情得到控制,社會加快復工復產,日漸復甦的消費需求也為停擺商戶帶來新的契機。無論是餐飲行業,還是旅遊行業,在後疫情時代的復甦,才是更為最關鍵一役。為幫助行業企業共渡難關,北京地區金融機構採取多種措施,加大資金投放,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專項再貸款的利率最高僅為3.15%,且財政還會再貼息50%。
  • 酒店業進入新的發展周期,行業信心漸漸恢復 | 2018中國酒店景氣報告
    這意味著酒店業已進入新一輪的增長周期,新增供給正被市場慢慢消化,客源結構進一步優化,市場需求上升,行業業績水平整體提升,經營者對未來酒店業績提升信心加強。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廣東省內居民選擇到廣州旅遊大大刺激了其旅遊需求增長;而正在興建的琶洲西區作為CBD的延伸和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地,很好地刺激了商務需求增長。更加值得一提的是,9月份廣深港高鐵的開通將進一步刺激廣州市場的需求增長。從目前來看,廣州酒店業者對多元化的廣州市場信心滿滿。
  • 中國旅遊行業協會副會長張潤鋼:疫情過後酒店行業復甦最好在海南...
    中新網上海新聞11月19日電(李佳佳)中國旅遊行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張潤鋼 18日在出席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與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EHL)聯合主辦的2020年第三屆卓越服務論壇時表示,從今年第三季度起,中國旅遊業特別是酒店業出現明顯復甦。
  • 「十一」旅遊市場有望恢復往年水平2020年全國旅遊行業發展預測(圖)
    日前,據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如果疫情防控不出現大的反覆,相信到」十一「整個市場就可能會恢復到去年同期的水平了。今年的端午節和五一節兩個假期已經恢復到了53.5%的水平了,這已經很好了。但也要注意廣大的遊客不會因一紙通知,恢復了跨省遊馬上就加入到市場中。
  • 旅遊行業年度盛典 第七屆深圳國際旅遊博覽會啟動
    而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新階段,旅遊業復甦的步伐加快,旅遊從業者開始重拾對行業的信念。 據了解,本屆深圳國際旅遊博覽會吸引了世界各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內外參展商500餘家。 其中,新疆阿克蘇旅遊局帶來了最具阿克蘇地域特色的人文歷史、旅遊精品路線、旅遊資源、特色農副產品、文創產品等參與了本次展會。
  • 「五一」國內消費信心穩步恢復 印包市場復甦謹慎樂觀
    今年「五一」假期,據文化和旅遊部消息,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在假期同比去年延長一天情況下,接待國內遊客規模為去年同期的58.97%,接近六成;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收入佔去年同期40.4%。其二、國內的消費信心在逐步恢復。
  • 後疫情時代重拾旅遊市場信心
    該報告由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組織專家團隊編寫,是自2011年以來連續出版的第10本研究報告。基於長時間跟蹤與深度調研,報告清晰直觀地展現了2020年新冠疫情對旅遊業的影響、旅遊業恢復與振興態勢、疫情常態化下行業新特徵,並就2020年發展趨勢提出建議。報告指出,國內市場是疫情常態化下旅遊振興的基礎支撐。
  • 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恢復跨省遊,旅行社真正的挑戰才開始
    如果忽視本地遊和周邊遊市場,單純寄希望於跨省遊和未來的出境旅遊,行業為疫情所付出的代價很可能就落空了,這也不是政策的本意。戴斌還強調,旅遊企業要加強科技應用和文化創意,在轉型升級中構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如果還是走傳統線路的不合理低價銷售模式,靠遊客的自費項目和購物返傭,甚至和商家串通搞強迫消費和欺詐消費的話,還是會被市場無情淘汰的。
  • 住宿行業 積極自救轉型升級
    2月2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幫扶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遊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並要求「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相關行業企業應如何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如何應對疫情考驗、加快轉型升級?近日,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企業、專家和消費者,推出「降低疫情影響 穩定居民消費」系列報導,敬請關注。——編 者新冠肺炎疫情對住宿行業帶來不小衝擊。
  • 疫情倒逼旅遊行業升級,「河南遊」產品如何走出去?
    「新聞」,並就後疫情時代旅遊行業的復興之路做了探索。疫情倒閉國內旅遊產品升級,休閒高端、小而美的產品將會更受歡迎「受全球疫情影響,中國出境遊用戶正在回流國內市場,這就倒逼國內目的地住宿、景區、當地玩樂等產品進行升級,從而有效承載新增的中高端旅遊度假消費需求——更有深度的玩法和產品亟待開發
  • 世界旅遊聯盟秘書長:信心與變革——面向未來的旅遊業
    這些都意味著全球旅遊業的整體恢復短期內仍難以實現。儘管面臨疫情的重創,但面向未來,世界旅遊聯盟對全球旅遊業從疫情中恢復,實現可持續發展仍充滿信心。從疫情防控本身來說,人們對「新冠」病毒的認識和研究會逐步深入,只要世界各國能夠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則,能夠消除偏見、團結合作,「新冠」疫情終將會被人類戰勝;從旅遊業的屬性和發展規律來看,我們有更理由充滿信心:首先,旅遊作為現代人生活的剛性需求這一屬性不會改變。
  • 國元(香港)--食品飲料行業:擁抱需求復甦,關注改善型機會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餐飲行業:合疫情加速行業整合頭部品牌餐企逆勢擴張伴隨國內新冠疫情逐步緩解,消費信心持續恢復,在政策催化下,餐飲行業正逐步復甦,其中,限額以上餐企表現好於整體市場。考慮到政策扶持仍在加碼,預期2021年餐飲行業有望恢復至疫情前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