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行業 積極自救轉型升級

2020-12-11 中國日報網

2月21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幫扶住宿餐飲、文體娛樂、交通運輸、旅遊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行業,並要求「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應當看到,疫情對居民消費影響較大,必須降低疫情影響、穩定居民消費,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努力推動服務消費提質擴容,擴大實物商品消費,特別是要積極發展網絡消費,努力擴大健康類消費,充分發揮消費這一拉動經濟增長的「第一動力」作用。

相關行業企業應如何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積極擴大有效需求?如何應對疫情考驗、加快轉型升級?近日,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企業、專家和消費者,推出「降低疫情影響 穩定居民消費」系列報導,敬請關注。

——編 者

新冠肺炎疫情對住宿行業帶來不小衝擊。面對考驗,各酒店、旅館、民宿在抓好防疫工作同時,通過上下遊密切合作,打響了一場行業自救與升級的戰鬥。

疫情衝擊住宿業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大規模人員流動被按下了「暫停鍵」。春節期間,住宿行業營收平均損失達67.81%

「全家原來準備去廣州過年,酒店都訂好了,因疫情突發,我們只好取消外出計劃,在家待著。」江西鷹潭貴溪市居民葉文峰說。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表示,春節期間,因為突如其來的疫情,大規模人員流動被按下了「暫停鍵」,經濟活動受影響。作為旅遊業重要組成部分的住宿業更是受到衝擊。

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疫情對全國酒店市場的影響分析》報告顯示,從參與調查的全國5000家酒店來看,春節期間,疫情造成酒店營業收入平均損失67.81%,其中89.88%的酒店營業收入的損失高於平均值。

「從調查來看,春節期間,由於退訂、閉店,給每家酒店帶來的直接損失平均約為40.16萬元,平均入住率出現斷崖式下跌。」 中國飯店協會副秘書長丁志剛說。

疫情發生後,為保護消費者權益,攜程、美團、同程藝龍、去哪兒、飛豬、途家等住宿預訂平臺以及華住、東呈國際等酒店集團及時推出退改保障方案。攜程連夜上線「安心取消保障」計劃,針對1月24日零點前預訂、入住日期在1月22日至2月8日的全球酒店訂單給予免費退訂。對供應商,攜程在2月5日啟動合作夥伴「同袍」計劃,計劃投入10億元合作夥伴支持基金,同時攜手多家銀行,為平臺商戶提供不少於100億元額度規模的小微貸款,幫助合作酒店渡過難關。

積極自救及時止損

提高酒店應急管理水平,創新住宿產品和服務內容,儘可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疫情發生後,住宿行業主動作為,以積極自救的狀態努力減少損失。

——加強酒店業防疫自律,提高酒店應急管理水平。

2月5日,中國飯店協會、全國綠色飯店工作委員會和美團聯合發布《中國酒店客房防疫自律公約》,公約從防疫消毒物資、人員與環境設施防疫管理、疫情信息管理以及服務承諾等五個方面對酒店提供了細緻的防疫指導。

美團上線免費教學視頻課程,通過視頻化的教學內容,幫助酒店工作人員儘快熟悉客房防疫工作流程,確保酒店防疫工作的落實。

——創新住宿產品和服務內容,儘可能把損失降到最低。

東呈國際集團在湖北省有近500家門店。疫情發生以來,集團在武漢地區的門店都暫停營業了,其他地區門店平均入住率也不到20%。開展自救,止損是第一步。為此,東呈國際集團引導旗下酒店及時推出「外賣送餐」「零接觸服務」等,努力增加門店營收,維持門店生存。

「除了因入住率下降帶來的直接損失,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讓很多員工和加盟夥伴信心受挫。為此,我們採取減免加盟費用、提供專項金融支持等一系列針對性舉措,全力提振信心。」東呈國際集團董事長程新華說。

2月10日以後,隨著部分地區開始復工,外地務工人員陸續返回原工作城市,「居家隔離觀察」成為員工返崗的前提條件。華住集團推出「安心住」疫情保障服務,包括在線選房、無接觸服務、微醫在線問診等六大服務內容,為客人提供各項防疫保障。截至2月21日,華住旗下已有4200多家在營酒店提供「淨新房」服務,全國單日入住量超過5萬間夜。

——夯實基本功,為全面復工做準備。

東呈國際集團啟動線上辦公機制,全員線上協同,增加凝聚力,提升跨部門跨板塊的協同效率,為全集團業務全面線上化和數位化升級做準備;展開對疫情後消費需求的調研,進一步優化產品,同時加強員工培訓,持續推進會員和IT系統建設,為疫情過後旅遊業、酒店業的回暖做好充足的準備。

華住集團推出酒店員工在線培訓計劃,涵蓋酒店實操、業務技能、團隊管理、法律法規、工具使用技巧等,共計2000多門線上精品課程,提升員工個人業務水平,為恢復經營做好準備。

「當前,生產企業陸續復產復工,很多住宿企業也做好了全面復工準備。」丁志剛表示,突發的疫情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隨著居民消費升級,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我們對住宿企業在疫情之後的恢復增長充滿信心。

新技術推動管理升級

採用自助入住機等無接觸服務,保障住宿衛生和防疫安全,提升入住和離店效率

中國飯店協會調查發現,面對疫情,國際品牌酒店和國內連鎖品牌酒店憑藉成熟的運營經驗,以及在遇到突發事件時強大的人力、技術和標準化作業程序的支撐,抗風險能力明顯增強;相比之下,單體酒店體量較小,客群不穩定,抗風險能力差,在疫情中受到的影響較大。

「這說明,成熟且系統的運營經驗是應對風險的制勝法寶。」丁志剛說,目前中國78%以上的酒店都是單體酒店,這些酒店是未來升級轉型的重點。

用高質量產品與服務順應消費升級趨勢。「隨著品質消費意識的增強,消費者更願意為相關服務買單,住宿業也逐漸走入細分化、定製化,要推出高品質的住宿服務,才能滿足多元化、差異化的消費需求。」 攜程公共事務部總監陳理楠說。攜程酒店預訂平臺專門推出「空氣清新房」「寵物房」「親子房」「酒店電競房」等不同房型,滿足不同類型消費者的住宿需求。

用新技術推動住宿業管理升級。「隨著網際網路技術深入發展,人工智慧、大數據、物聯網等對住宿行業影響將會越來越深刻,從前端的服務自動化、智能化到後端的信息革命、供應鏈革命等,將會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定義住宿產業。」同程集團董事長吳志祥說。

目前,途家和遠大集團合作,採用裝配式建築技術和低碳環保技術建設個性化民宿,讓住宿更綠色、健康。東呈國際集團旗下近百家門店採用自助入住等無接觸服務,不僅能保障住宿衛生和防疫安全,還能大幅提升入住和離店效率。

用文化創意提升住宿業附加值。「這些年,講歷史的松贊山居、講生活方式的遠歸客棧都火了,這說明文化創意對主題酒店、精品民宿等的發展更加重要。」 途家民宿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務官李珍妮認為,隨著消費群體日益年輕化,人們對於個性化和場景化體驗的需求在增加,這要求民宿等住宿業不斷開展跨界合作,打破單一的住宿場景,從建築設計、室內設計到產品設計都要融入文化創意,提高住宿吸引力、文化味與體驗感。

酒店客房防疫自律公約發布(延伸閱讀)

日前,中國飯店協會、全國綠色飯店工作委員會、美團酒店共同發布酒店行業首個防疫自律倡議——《中國酒店客房防疫自律公約》。公約的發布讓酒店防疫工作有了標準化指導,也讓廣大消費者了解酒店防疫的具體措施。

酒店經營者需要在疫情期間配備的消毒物資,包括但不限於口罩、84消毒液、非接觸式體溫測量儀、免洗洗手液、噴壺、醫用酒精棉、橡膠手套等。

酒店工作人員須佩戴口罩,勤洗手。上崗前進行體溫檢測、健康摸排以及手部消毒,出現發熱症狀的員工要立即停工,及時就醫。

住客、訪客每次出入均進行體溫檢測和手部消毒。對出現發燒的住客,要有專門的應急預案。

房間注意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客房須保證每日通風不少於2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每日對布草存放點、清洗消毒間等工作間做紫外線消毒處理不低於30分鐘。電梯、大堂、通道、前臺等公共區域每日消毒2次等。

(尚 文)

來源:人民日報

相關焦點

  • 數位化轉型升級 酒店行業創新自救發展可期
    2020上半年,酒店行業紛紛開啟「自救」模式。雖然疫情給酒店業帶來巨大衝擊,但與此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機遇,疫情期間各類「線上」業務的崛起,促使酒店行業加速「線上化」轉型。酒店能否順應變化,實現數位化和線上線下結合的一體化服務模式,也成為破局的關鍵點之一。
  • 跨省遊蓄勢待發 濟南各旅行社積極謀求轉型升級
    3月28日,濟南市旅遊行業恢復省內遊,跨省團隊遊卻遲遲沒有放開。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等假日旅遊市場主要以近郊遊、自駕遊為主,旅行社的處境相對比較尷尬。「本身省內遊的利潤就比較低,而且大部分遊客選擇自駕遊,基本上掙不到錢。」濟南某旅行社從業人員說,雖然恢復了省內遊,但他們仍處於「半復工」狀態。
  • 貴州省發布8條意見推動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
    為貫徹國家關於「穩促調惠」和「放管服」的決策部署,擴大文化消費,推動文化娛樂行業轉型升級,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根據《文化部關於推動文化  娛樂行業轉型升級的意見》(文市發〔2016〕26號),結合我省實際,現提出如下意見。
  • 超盟深耕行業,探索產業轉型升級
    圍繞產業轉型升級、創新人才和業務建設,超盟開展的多番探索,受到了姜巧玲等人的高度肯定。深耕行業,探索產業轉型升級科技是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和堅實基礎,伴隨眾多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利用自身優勢業務,推動企業產業轉型升級,成為全球發展的大趨勢。
  • 轉型、自救,影視行業是否有重回正軌跡象?
    但就已透露出的信息來看,在影視行業冰火兩重天的局勢下,多家影視公司們仍在經歷著各自的磨鍊。下跌依然是主流趨勢,寒冬再次將影視行業的脆弱暴露無遺。持續虧損中,它們正在如何自救?實現盈利的影視公司,又是做對了什麼?新一季度,影視行業是否有重回正軌的跡象?
  • 旅遊市場「冰封」 旅行社轉型自救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眾多行業遭受嚴重衝擊。受疫情影響,台州春節旅遊市場近乎「冰封」。記者採訪獲悉,台州各家旅行社紛紛探索自救之道:有的借線上平臺轉型電商;有的提前推出旅遊套餐預售;還有的和政府、企業合作,承接包車接員工復工業務……線上旅遊平臺「變身」網購商城「大批顧客同時退團,長期沒有任何收入,132個員工還要吃飯,這麼下去可不行。」
  • 復旦EMBA同學-同程CEO談面對疫情衝擊企業如何轉型自救
    這個春節,旅遊行業面臨著最為嚴峻的考驗。用戶紛紛退訂產品,使得原本火熱的旺季一下子成為了凌冽的寒冬。復旦大學EMBA2017級秋2班、同程藝龍CEO馬和平、同程藝龍助理副總裁王南南和他們的同事們這一整個冬天都從未停止忙碌。他們所在的同程集團在應對疫情的同時,已經積極展開自救轉型。
  • 福州餐飲業尋求轉型自救 全新出發!
    這場戰「疫」,正倒逼我市各類餐飲企業開啟一場自救突圍或轉型之路,以期渡過難關。疫情來臨遭遇前所未有危機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餐飲業首當其衝,當意識到危機來臨時,李營還未做好迎擊的準備。福州市餐飲烹飪協會會長黃履冰告訴記者,這次疫情對於整個福州餐飲行業無疑是一次重創,「受此影響,單單今年福州餐飲行業年夜飯的退訂量就佔到了三分之二,損失十分慘重」。
  • 一邊自救一邊轉型!走到鏡頭前的雲南旅遊
    記者近日採訪發現,疫情倒逼旅遊市場發展新業態,雲南各景點、旅行社紛紛走到鏡頭前自救。在此過程中,有的旅行社摸索出跨界合作「新玩法」,有的景點發力挖掘旅遊「新內涵」,雲南旅遊市場轉型步伐明顯提速。記者了解到,目前昆明200多家旅行社中,有10%左右的旅行社開始探索與其他行業跨界合作。雖然佔比不算高,但對整個行業觸動很大。有的旅行社一邊積極策劃、推出省內遊線路,一邊通過直播賣土產生鮮、直播預售旅遊產品、直播推廣雲南旅遊資源,將多行業合作做得風生水起。
  • 中國飯店協會會長:國內住宿行業呈現積極向好變化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中國飯店協會會長:國內住宿行業呈現積極向好變化中新網紹興9月19日電(項菁 謝盼盼)「新冠疫情衝擊全球經濟,今年1至5月中國住宿行業整體損失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不過近幾個月以來
  • 看京城日料餐企怎麼樣轉型自救?
    記者昨天探訪發現,隨著疫情趨於平復,日料店的人氣已經有所回升,商家們也紛紛轉型自救,如重啟三文魚採購,向居酒屋轉型,甚至推出燒烤啤酒等新餐食服務。生食下架菜單瘦身「來他家吃過很多次,從沒見這麼冷清過,菜單也變薄了許多。」上周末,日料愛好者李女士來到位於食寶街的日料店築底食堂,發現店裡的景象與往日大不相同。
  • 因三文魚無辜「躺槍」後 京城日料餐企轉型自救
    原標題:因三文魚無辜「躺槍」後,客流回暖勢頭顯現 京城日料餐企轉型自救  新發地市場疫情暴發後,不少海鮮市場、商超企業以及網絡平臺紛紛下架三文魚等海鮮產品,日料餐飲店的經營深受衝擊。記者昨天探訪發現,隨著疫情趨於平復,日料店的人氣已經有所回升,商家們也紛紛轉型自救,如重啟三文魚採購,向居酒屋轉型,甚至推出燒烤啤酒等新餐食服務。  生食下架菜單瘦身  「來他家吃過很多次,從沒見這麼冷清過,菜單也變薄了許多。」
  • 花式自救要強化用戶思維
    直播帶貨、跨界賣房、私人定製……旅遊從業者紛紛轉型「花式自救」。不止旅行社,各大航司也通過「不限次飛行」「白菜價機票」等「花式自救」新舉措,吸引旅客、「回血」部分現金流。受到疫情影響,全國的人流、物流等被限制,的確給旅遊業帶來了不小的衝擊。在這樣的背景下,各旅行社和航司推出「花式自救」舉措,或轉型發展,或吸引客流,這值得肯定。
  • 酒店業業績5年來首次回暖 轉型升級正當時
    省統計局近日發布的《限額以上住宿和餐飲業經營情況》顯示,湖南省2017年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額達199.61億元,比上年增長6.7%。 2012年以來,湖南酒店市場在全國酒店業疲軟的態勢下持續下滑,2016年基本穩定。隨著剛性需求增長,2017年酒店經營的關鍵指標均小幅上升。
  • 共享住宿行業復甦曲折,政策扶持力度急需「加碼」
    隨著疫情的終結和宏觀經濟形勢的全面恢復,以及人們服務消費升級的加快,尤其是對休閒娛樂等高品質生活服務需求的日益增長,從長期來看,共享住宿行業繁榮發展的基本面並不會因疫情而發生根本改變。同時,由於全球疫情演進的不確定性,以及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所存在的不確定性,加之疫情對旅遊住宿服務行業衝擊的持續存在,從近期來看,共享住宿行業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
  • 積極探索打破發展「困局」 東門商圈走上升級轉型之路
    贏商網分析,東門商圈升級轉型主要集中於三方面:   一:定位「國際消費中心」,政策驅動商圈升級   2016年羅湖區政府出臺的《羅湖區推進國際消費中心建設行動計劃(2016-2018)》明確提出深化東門片區改造,實施商業步行街建造拱廊頂棚、引入綠色生態設計、重構商業空間動線等空間品質提升再造工程,扶持原創設計產品和品牌,營造全新商業業態,
  • 疫情之下民宿的自救與突圍
    「化凍回暖」般自救一位在廈門曾厝垵投資民宿的朋友對記者說道:「我國超過一半的住宿公司都成立於 5 年以內,成本極高,相比在二三線城市投入民宿,成本相對較低,壓力也輕一些;但如果是在一線城市開酒店,租金更高,壓力會更大。」
  • 創新求變,逆勢突圍 國際橡塑展助行業轉型覓新機
    、高質量、高價值平臺,積極助業界在多變的環境中直面挑戰,挖掘新時代新契機,強勢轉型突圍。在經歷了連續28年的快速增長之後,中國汽車市場自2018年開始首次出現下滑,從增量市場進入存量市場,行業與企業面臨空前壓力。儘管車市趨冷,各大車企卻更為堅定了轉型求變的決心。環保及可持續發展趨勢下,新能源汽車與輕量化的潛力凸顯;在智能駕駛和網際網路技術的驅動之下,汽車行業正在進行前所未有的變革,車企對新材料、新設備、先進工藝、自動化、智能化等需求更加迫切。
  • 過山車般的民宿2020:從清零、自救到上市
    回望2020年,整個世界和中國都經歷了太多波折,對於旅遊和住宿行業來說,是異常坎坷的一年。在總結與復盤中,重溫2020年民宿行業發生的大事件。一、疫情黑天鵝:行業清零 元氣大傷疫情黑天鵝是民宿行業的開年關鍵詞。
  • 青城山的農家樂正在向精品民宿轉型升級!
    近年來,由於民宿業的快速興起,加之消費者對住宿的體驗感、品質需求更高,青城後山不少農家樂已不能適應旅遊發展的趨勢,在激烈的產業競爭中落伍。為加快提升青城山鎮旅遊品質,吸引更多來青城山的遊客住下來,延伸旅遊消費產業鏈,青城山鎮創新舉措,大力推動旅遊轉型升級,通過宣傳引導、行業引領、政策支持等方式,積極引導農家樂向「特色、精品、高端」民宿的新型旅遊業態方面轉型發展,致力打造青城山高端民宿產業集群。目前,青城山鎮青城後山部分農家樂已轉型成為有文化、有體驗、有景觀的民宿,營造了 「精品民宿」為主的新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