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崇明生態大道將建「生物通道」,讓小動物自由通行!

2020-12-12 上海發布

正在打造「世界級生態島」的崇明,也是2021年中國花博會的主會場。崇明將新建一條全長38公裡的生態大道,功能定為城市交通主軸和景觀幹道。隧道股份城建設計集團說,這條道路將設置景觀平臺、停車驛站。部分路段的下方還設置了可供田間動物穿越的「地道」,讓小動物自由通行。詳↓

崇明生態大道是繼陳海公路、北沿公路等之後的又一條東西向交通大動脈,線路西起城橋鎮淡雲路,東至陳家鎮北陳公路。根據崇明區的規劃,通過生態大道的打造,構建南部各城鎮的交通聯繫,打造「濱江城鎮帶」,中部地區則打造「鄉村野趣帶」。

生態低路堤↑

在樹木品種選擇上,形成四個主題:淡雲路—新梅路段定位為「杉林溼地」,行道樹主要以水杉為主;新梅路—堡鎮港段定位為「新河風光」,行道樹以種植無患子為主;堡鎮港到向華中路定位為「秋灑堡鎮」,行道樹以銀杏為主;向華中路至北陳公路定位為「金稻碧浪」,行道樹以娜塔櫟為主。整條生態大道上有成排連片的樹,也會有混交密林,有些地方本身就有很好的麥浪風光、溼地美景,也會有選擇性的打開道路視線景觀。

綠色公路雨水淨排系統↑

根據現場實地情況,生態大道周邊還規劃了三塊面積較大的溼地以及一些零落的小溼地。為了讓市民遊客既可以近距離欣賞,又不破壞環境,在道路旁還規劃設置了景觀平臺、停車驛站。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未來的崇明新地標景點——「生態之眼」,位於東平河附近。從設計圖上看,筆直的道路在這裡「兵分兩路」,向外畫出優美弧度的拋物曲線,如同一隻眼睛的「上眼瞼」和「下眼瞼」,將溼地美景包裹其中,整體造型如同「一隻眼睛」。

老滧港橋效果圖

張網港橋效果圖

生態景觀設計↑

在「世界級生態島」上建新路,更要注重生態環保。道路兩旁設置了生態植草溝及規劃了雨水花園,可以將道路上的雨水收集過濾後再排放。在一些直路比較長,且沒有橋洞的地方,設置一些「生物通道」,給崇明本土田間生物穿越。

工程對崇明地區典型動物習性研究、動物通道選址等方面開展研究,設置了多處動物通道,其技術成果也可以為今後崇明島基礎設施建設提供技術支撐,並被其他地區所借鑑。

資料:隧道股份

編輯:張添翼

相關焦點

  • 「探索」靚照來襲!崇明生態大道等4條路的效果圖公布
    想去崇明玩的小夥伴們看過來啦!崇明區新聞辦說,崇明生態大道、環島景觀道一期、建設公路、北沿公路等4條道路的建設工程已經正式開工。那麼,這4條公路建設完成後是什麼樣呢?效果圖新鮮出爐,趕快來看一下吧↓崇明生態大道崇明生態大道新建工程東起北陳公路,西至淡雲路,連接城橋新城與陳家鎮,全長約38公裡。
  • 「提示」新進展!崇明生態大道這11座橋合龍啦
    隧道股份上海路橋說,崇明生態大道1標新建工程張網港橋實現合龍,標誌該區域內11座橋全部貫通。崇明生態大道東起北陳公路,西至淡雲路,連接城橋鎮與陳家鎮,全長約38公裡,規劃為崇明島南部一條東西向重要聯繫通道,1標區域內11座橋分別是:民生豎河橋、引水河橋、小洪河橋(大東路)、小洪河橋、規劃二號河橋、二條豎河橋、東平河橋(北幅)、東平河橋(南幅)、楊家河橋、海橋港橋和張網港橋。
  • 崇明生態大道建設工程穩步推進, 「一橋一景」景觀初現
    崇明生態大道建設工程穩步推進, 「一橋一景」景觀初現 2020-10-07 15: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崇明將新建38公裡生態大道 有溼地美景、有軌電車,還給動物留...
    圖說:「生態之眼」效果圖 來源/隧道股份城建設計院供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裘穎瓊)正在打造「世界級生態島」的崇明,又是2021年中國花博會的主會場。記者獲悉,崇明將新建一條全長38公裡的生態大道,功能定為城市交通主軸和景觀幹道。
  • 「提示」新進展!崇明生態大道這11座橋合龍啦
    隧道股份上海路橋說,崇明生態大道1標新建工程張網港橋實現合龍,標誌該區域內11座橋全部貫通。崇明生態大道東起北陳公路,西至淡雲路,連接城橋鎮與陳家鎮,全長約38公裡,規劃為崇明島南部一條東西向重要聯繫通道,1標區域內11座橋分別是:民生豎河橋、引水河橋、小洪河橋(大東路)、小洪河橋、規劃二號河橋、二條豎河橋、東平河橋(北幅)、東平河橋(南幅)、楊家河橋、海橋港橋和張網港橋。
  • 「交通」崇明生態大道建設新進展!東平河橋「山影斜暉」造型初現
    作為中國花博會的配套工程,崇明生態大道1標已經復工,於今天完成東平河橋北幅主橋鋼結構的架設,橋上優美的「山影斜暉」造型初現。崇明生態大道新建工程東起北陳公路,西至淡雲路,連接城橋鎮與陳家鎮,全長約38公裡,將成為崇明島南部地區的一條東西向重要聯繫通道。
  • 崇明生態大道貫穿東西 輻射周邊多處新盤
    本周熱點:上海第二個桃花源預證獲批 最低首付約60萬崇明生態大道新建工程東起北陳公路,西至淡雲路,連接城橋鎮與陳家鎮,全長約38公裡。崇明生態大道規劃為崇明島南部地區的一條東西向重要聯繫通道,將結合慢行交通系統、生態景觀廊道等先進理念,打造與崇明建設世界級生態島功能定位相符合的高品質生態公路。
  • 上海崇明新建38公裡生態大道
    本報訊 正在打造世界級生態島的上海崇明,是2021年中國花博會的主會場。據上海隧道股份城建設計院項目負責人透露,崇明規劃新建一條全長38公裡的生態大道,功能定為城市交通主軸和景觀幹道。        道路中間通行有軌電車,兩旁設置景觀平臺、停車驛站。
  • 崇明生態大道、環島景觀道一期等工程開工
    中國園林網12月29日消息:崇明區新聞辦說:崇明生態大道、崇明環島景觀道一期、建設公路、北沿公路等4條區級主幹道新改建工程正式開工。這四條道路建設項目是生態島建設第三輪三年行動計劃重點推進項目之一,也是2021年崇明花博會舉辦的配套建設項目。
  • 崇明生態大道、環島景觀道一期等工程開工啦!
    崇明區新聞辦說:崇明生態大道、崇明環島景觀道一期、建設公路、北沿公路等4條區級主幹道新改建工程正式開工。這四條道路建設項目是生態島建設第三輪三年行動計劃重點推進項目之一,也是2021年崇明花博會舉辦的配套建設項目。
  • 建生態農業科創中心 探索經濟發展新途徑 崇明把「吹著江風的豬...
    建立「生態農業科創中心」,是崇明縣響應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重要舉措。定位於國際生態島,崇明的每一步發展都強調環境保護,鼓勵發展「吹江風長大的豬」等生態農產品,是崇明經濟發展的新探索。養豬基地藏著科創基因明珠湖生豬專業合作社負責人沈斌,是島上第一批回鄉創業的大學生「豬倌」。聽他講「吹江風長大的豬」,會發現生態豬肉不僅得益於環境好,更充滿科技含量。
  • 崇明生態大道建設工程穩步推進, 「一橋一景」景觀初現
    作為花博會的配套工程之一,崇明生態大道建設正穩步推進。由於崇明河流眾多,生態大道全線有32座橋梁,其中單跨跨徑在70米以上的橋梁有八座,在保證航道通行的前提下,這八座大橋圍繞河流、地勢因地制宜,設計了不同形態的橋梁,展現出獨特風韻。
  • 上海市崇明生態大道施工進展快:全長38公裡,東平河大橋基本建成
    2020年8月,崇明生態大道的建設又有了新的進展,這條道路在東平河上面大橋施工非常快,已經處於基本建成的狀態。  上海市崇明生態大道位於崇明區,全長38公裡,直接連通陳家鎮、城橋鎮,這也是一個促進島內循環重要東西向通道。  上海市崇明生態大道的方向如下所示。
  • 「探索」崇明這兩條騎行線路,一路春光明媚!
    市文化旅遊局、崇明旅遊推薦了2條騎行路線:線路一:東平國家森林公園北沿公路奶牛科普館新江路前衛生態農業旅遊景區林風公路東平國家森林公園;線路二:東灘溼地觀海路瀛東村孤島漁具博物館、農耕用具展示館自行車主題公園東灘大道立新路東灘溼地。
  • 北京將建設廊道型生態林,為小動物開闢遷徙通道
    接下來,市園林部門要在大尺度森林板塊之間建設廊道型生態林,為小動物們開闢遷徙通道,讓它們可以自由地覓食、穿梭和繁衍。這是記者在近日召開的平原生態林管護與經營工作會上獲悉的。今後做林地養護將分類施策,不但要讓樹木活下去,更要追求活得好。」市園林綠化局相關負責人說,按照建設類型和功能定位,平原生態林可分為生態涵養、景觀遊憩、生態廊道和綜合利用四大類型。其中,生態廊道林大多沿著鐵路、公路以及永定河、溫榆河等大河延伸,串聯起大尺度的森林板塊。目前,不少生態廊道林存在連通性較差、樹種單一的問題。
  • 「直達」花博園區、漫步「濱江大道」!崇明這些道路預計年底前完成...
    近日,來自代建方上海城投公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崇明生態島道路建設指揮部的消息,作為花博會的配套工程,目前崇明生態大道、建設公路改擴建、北沿公路改擴建、環島防汛提標及景觀道一期等建設工程正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升級」。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完善崇明的交通網絡,助力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穩步推進。
  • 未來可「直達」花博園區、漫步崇明版「濱江大道」!這些道路預計...
    近日,東方網記者從代建方上海城投公路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崇明生態島道路建設指揮部了解到,作為花博會的配套工程,目前崇明生態大道、建設公路改擴建、北沿公路改擴建、環島防汛提標及景觀道一期等建設工程正穩步推進,預計今年年底前完成「升級」。項目建成後,將進一步完善崇明的交通網絡,助力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穩步推進。
  • 崇明世界級生態島建設:走出生態文明發展新路
    :用「中國智慧」走出生態文明發展新路  中新網上海3月27日電 (王子濤 康玉湛)崇明島作為中國第三大島嶼,目標建設世界級生態島。《崇明世界級生態島發展「十三五」規劃》中,要求運用「中國智慧」促進生態自然優勢與生態發展優勢共同發展,走出一條生態文明發展的新路,為上海生態文明建設和邁向卓越的全球城市做出重要貢獻。崇明唯一一處建在居民區的溼垃圾處理站。 王子濤 攝  生活垃圾分類是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3月26日,記者在崇明陳家鎮裕安社區內,看到一棟特殊的一層建築,風格與小區建築相仿。
  • 「聚焦」花博會籌辦、生態旅遊……今天的發布會聚焦崇明創新綠色...
    東平國家森林公園、西沙明珠湖景區、東灘溼地公園等一批特色景區也成為崇明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成果的集中體現。近年來,崇明依託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質的旅遊資源,全力推進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工作,將崇明三島著力打造成為「大花園」「大公園」「大樂園」。第一,打造繽紛多彩的「大花園」。
  • 武漢花山大道為小動物留遷徙通道 保護一路好山水
    花山大道為小動物留遷徙通道   築路三年 傾力保護一路好山水  排水溝蓋上耐水植物  行走在筆直闊達的花山大道上,孟祥彬腳步緩慢,指著人行道附近的綠化帶問:「猜,那是什麼?」  「不就是綠化帶麼」。記者的回答,讓孟祥彬呵呵一笑:「是條生態排水溝」。  生態排水溝,正是花山大道生態道路的得意之處。不同於傳統排水溝的明溝和暗溝,這個生態排水溝有植被覆蓋,既隱蔽又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