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 大阪 - 相生樓 :明治32年(1899年)6月14日川端康成於天滿宮正門稍往東側,現在為日式料理「相生樓」的所在地誕生,「川端康成誕生地」的石碑寂靜地佇立在門前。幼失雙親的康成在翌年由祖父母領養,移居到當時的大阪府三島郡豐川村,也就是現在的茨木市宿久莊。那就讓我們從這裡搭乘阪急電車前往茨木。
日本 - 茨木 - 東本願寺茨木別院 :約100年前,和祖父母一起從大阪移居到此地的康成雖然身體虛弱,卻倍受祖父母疼愛。明治39年(1906年)4月進入豐川尋常小學(現豐川小學),成績非常優秀。數據顯示1年級的成績都是甲等,國語除了2年級以外全年均為甲等
日本 - 茨木 - 掘廣旭堂舊址 :位於從虎谷書店往茨木府立高中徒步6到7分處,面朝大街道的四樓白色建築也是書店。少年時期的川端常常在這裡買想要的書埋頭閱讀。在入口旁保存著當時的古老招牌。在川端文學迷經常前來探訪的這一帶,附近有岡村服飾店和堀內香菸店、岸田進行堂等,雖然現在已停止營業,但掛著懷古風情招牌的商店依舊處處可見。
日本 - 大阪府 - 川端康成文學碑 :茨木高中也是大阪府下屈指可數的升學名校,川端康成於1917年在這裡畢業。川端康成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時,校方特別拜託川端寫下「以文會友」並製成石碑。
日本 - 大阪府 - 川端康成文學館 :從府立茨木高中再走15分,以虎谷書店前的大街道為目標,再朝川端通前進,即可到達川端康成文學館。在昭和43年(1968年)茨木市贈予日本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成『茨木市名譽市民』的稱號,並且開設川端康成文學館。
日本 - 大阪 - 住吉大社 :在一天探訪川端康成因緣之地,最後總結請到住吉大社。供奉海神,以暱稱「SUMIYOSSAN」聞名的住吉大社,其象徵性建築就是朱色拱橋。川端康成在小說『拱橋』中曾比喻陡峭傾斜地架在池上的這座橋「下去比上來還恐怖」。在拱橋的附近還留有這一節的石碑。倒映在平靜水面上的拱橋顯得十分穩靜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