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古城神秘消失之謎

2021-02-13 科壇春秋

在塔裡木盆地東部,羅布泊窪地的西北邊緣,有一個風沙肆虐的沙漠地帶。樓蘭城的遺址就靜靜地躺在這個幾乎完全被沙丘所淹沒的、死寂的世界中。千年的烽燧、古怪的雅丹地貌、漫天的絕域風沙、還有時隱時現的羅布泊,交織構成了一個神秘莫測、充滿異域風情的西部傳奇。


歷史總是輕易地拋棄它曾經的寵兒。樓蘭,這個昔日綠草遍地,人往如織的繁榮故城,在公元4世紀以後,卻突然神秘地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城廓巍然,人物斷絕」的不毛之地和待後人破解的千古之謎。可是,直到1000多年之後,樓蘭才終於才回到了人們的視線裡!而這一次,它是以一種突然闖入的方式再次登場,讓世人為之驚詫不已。


這是一個打著考古旗號行強盜之實的瑞典考察隊伍的不經意發現,20世紀初的某一個陽春三月,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闖入羅布泊,發現了消失了千餘年的城市樓蘭。100年來,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不斷地破解樓蘭之謎,但至今仍不知道是什麼樣的人建起了這座曾經繁華的城市,後來卻不知因何遺棄了它?


種種的猜測,無窮盡的假設,在顯示了科學家探求未知的孜孜不倦的態度之餘,卻又勾起了人們探秘虛幻的獵奇心理。關於樓蘭的謎團有許多,這些都是一個世紀以來懸而未決的疑點。樓蘭古城,可謂一個活在歷史與傳說中的神秘國度。 究竟是什麼力量促使樓蘭衰亡?內力的損耗還是不可抵禦的外力的侵襲?樓蘭的子民去向了何方?

20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率一支龐大的駝隊來中國的羅布泊地區考察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古國遺址,並在遺址上獲取了大批漢魏古錢、一枚羅馬錢幣、一枚于闐錢幣、各類精美的絲織品、頗具中亞希臘化藝術風格的雕花建築構件。其中一件帶有木雕小佛像的佛殿建築飾件,十分精美,迄今仍是中國境內發現得最早的佛像藝術品。最重要的文物當屬那些魏晉木簡殘紙。魏晉書法真跡流傳至今者寥寥無幾,被歷代收藏家視為珍寶,而赫定在遺蹟裡一次發掘所獲就達150餘件。根據赫定帶回的盧文和簡牘上的「Kroraina」一詞,德國語言學家研究後確認:這片廢墟就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後又銷聲匿跡的樓蘭!

樓蘭是中國古代西部的一個小國,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它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是扼絲綢之路的要衝。最早記載「樓蘭」這一名稱的是《史記》:「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裡,去長安六千一百裡。」根據《史記》的描述,樓蘭人在公元前3世紀時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當時的樓蘭受月氏的統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敗了月氏,樓蘭又被匈奴所管轄。樓蘭在西漢時有居民14000多人,士兵將近3000人。

在漢朝以前,中原人根本不知道存在這樣一個神秘的古國。漢代偉大的探險者張騫出使西域,第一次將樓蘭帶入了中原人們的視線。隨著絲綢之路的開闢,樓蘭古城成為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繁榮的商業為樓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使樓蘭人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中原的商品和文化也借著絲綢之路傳入樓蘭,給樓蘭帶來了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樓蘭此時已經成了西域的樂土,沙漠裡的天堂。

但是,西漢王朝不可避免地衰落了,中原群雄開始混戰不休,無暇顧及西域,樓蘭也漸漸與中原失去聯繫。公元400年,高僧法顯西行取經,途經此地時,此地已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樓蘭——這座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在輝煌了近500年後,逐漸沒有了人煙,在歷史舞臺上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究竟是什麼力量促使樓蘭衰亡?內力的損耗還是不可抵禦的外力的侵襲?樓蘭的子民去向了何方?

對於樓蘭城的消失,最盛行的說法是由絲綢之路的變遷造成。兩晉之後,絲綢之路改走北道,中原在樓蘭的駐兵和屯田事業也從此向北轉移,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樓蘭古城便慢慢被廢棄,最終銷聲匿跡。

也有人認為是戰爭摧毀了樓蘭城。作為重地,歷史上匈奴、吐蕃、月氏等國都曾統治樓蘭。在樓蘭城周邊的多處墓地可以看出,在同一區域同一時期的墓地葬有不同的人種。有可能是樓蘭被佔領後,佔領者實行了屠城,然後撤離,樓蘭因此慢慢被風沙湮沒。

除此之外,還有人認為是氣候的變化導致了悲劇的發生。這又存在兩種針鋒相對的猜測,一為樓蘭毀於乾旱,一為樓蘭毀於洪水。持前種觀點的人認為,樓蘭為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漢、匈奴及其他遊牧國家,經常在樓蘭國土上挑起戰爭,使水利設施和植被受到嚴重破壞,公元3世紀後,流入羅布泊的塔裡木河下遊河床被風沙淤塞。據《水經注》記載,東漢以後,樓蘭嚴重缺水。敦煌的索勒率兵1000人來到樓蘭,又召集鄯善、焉耆、龜茲三國兵士3000人,不分晝夜橫斷注濱河引水進入樓蘭緩解了樓蘭缺水困境。但在此之後,儘管樓蘭人為疏浚河道作出了最大限度的努力和嘗試,但樓蘭古城最終還是斷水了。水資源的缺乏使得人們的衛生狀況惡化,抵抗力減弱,於是瘟疫爆發,樓蘭古城居民為了生存只得棄城出走,留下死城一座。在肆虐的沙漠風暴中,樓蘭終於被沙丘湮沒了。這種說法的依據是,國內外探險者在樓蘭古城的廢墟中不僅找到了大量珍貴的文獻,還有各種財物,看來樓蘭古城是突然間被廢棄的,但是這裡卻沒有戰爭的痕跡。也許,只有瘟疫才能造成十室九空的景象,才能讓人不顧一切地逃離。

與此相對的猜測是樓蘭古城毀於洪水。有人認為,在1600年前羅布泊窪地及其周邊有大面積的森林,種類繁多的植被,飛禽猛獸出沒於此,生態環境與現在相差極大。這一時期,塔裡木河、孔雀河等河流水源充足,孔雀河與樓蘭古城平行且只有22公裡左右,若是樓蘭城缺水,完全可以引孔雀河水入城。樓蘭古城消失的真正原因是,樓蘭處於絲綢之路的要衝,為兵家必爭之地。戰爭導致大片森林被砍伐,同時因地理位置優越,人口的增加使屯田開荒需要大量燒荒,手工作坊、民用炊火都要砍伐大量的林木。過度的採伐使自然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致使水土流失淤積河道、湖泊,河床抬高、湖深淤淺。而樓蘭古城建在高地平臺上部,城外被水環繞。樓蘭城的毀滅可能是當時某一段時期裡羅布泊抬升湖水,導致水位上漲,向西蔓延樓蘭城,同時樓蘭城及周邊地殼下沉,孔雀河與塔裡木河等河流下遊注入到樓蘭城致使樓蘭古城毀滅。

不管是何種原因導致樓蘭古城成為沙漠中的廢墟,樓蘭的燦爛文化都永遠的存在我們的追憶中……

揭開樓蘭古城的面紗


關於樓蘭的資料,史書記載並不多。樓蘭是中國古代西部的一個小國,屬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它西南通且末、精絕、拘彌、于闐,北通車師,西北通焉耆,東當白龍堆,通敦煌,扼絲綢之路的要衝。


最早記載「樓蘭」這一名稱的是《史記》:「鄯善國,本名樓蘭,王治扦泥城,去陽關千六百裡,去長安六千一百裡。」根據《史記》的描述,樓蘭人在公元前3世紀時建立了自己的國家。當時的樓蘭受月氏的統治。公元前177年至公元前176年,匈奴打敗了月氏,樓蘭又被匈奴所管轄。樓蘭在西漢時是有居民14000多人,士兵將近3000人。


(虛擬復原的樓蘭古城)


在漢朝以前,中原人根本不知道存在這樣一個神秘的古國。漢代偉大的探險者張騫出使西域,第一次將樓蘭帶入了中原人員的視線。張騫數年之後返回中原,他將在西域的所聞所見報告給了漢武帝。漢武帝聽說大宛馬品質優良後,異常欣喜,因為這些馬匹可以使他武裝大漢帝國的騎兵,從而滿足他徵服天下的雄心壯志。於是,在張騫返回中原不久,漢武帝就迫不及待的多次派使節前往大宛、康居一帶求購。樓蘭處於運送這些馬匹的必經之路,在漢武帝的威迫下,他們擔負起了向這些漢使提供食宿以及糧草的繁重任務。樓蘭王國是個小國,而且當時西域處於匈奴人的勢力範圍之中。因此,樓蘭既不敢得罪漢人,也不敢得罪匈奴人,他們往往得把一個兒子送到長安做侍子(人質),一個送到匈奴,冒著兒子被殺掉的危險,在漢和匈奴兩大勢力之間,巧妙地維持著其政治生命。

漢使要出使西域各國必定要經過樓蘭境內的白龍堆沙漠,樓蘭王國也擔負起了向漢使提供嚮導和飲用水的任務,因漢使多次虐待嚮導,樓蘭開始拒絕服從西漢的命令,兩者之間關係惡化。漢昭帝元鳳四年(公元前77年),樓蘭王安歸在匈奴唆使下,曾幾次攻殺漢使,掠奪財物,這使得西漢皇帝非常惱火。於是,漢朝大將軍霍光就派屬下傅介子去殺樓蘭王。到了樓蘭後,傅介子拿出許多金銀錦帛,假意要送給安歸。樓蘭王安歸大喜,應邀與傅介子一起飲酒,傅介子有意灌醉安歸,將其扶到屏風後,命兩名刺客殺了安歸。傅介子對各王公大臣說:安歸負漢,是大漢天子派我來殺他的,應該立他的弟弟尉屠耆為王。誰如不從,漢朝的大軍馬上就到!各王公大臣見安歸已死,而且漢朝大兵壓境,反抗只是徒丟性命,只得默認了這個事實。

安歸死後,漢昭帝即詔立曾在漢朝做侍子的尉屠焉為新王,並改樓蘭國名為鄯善,授予國印,賜宮女為妻及大批車馬和輜重。尉屠耆歸國後,為了擺脫匈奴人的控制,立即率領國人南遷,並改國名為鄯善。至此,曾經創造過輝煌文明的樓蘭作為一個國家已經從歷史上消失了,但作為一座城市,它仍然延續下來。

隨著漢軍在與匈奴交戰中的勝利,絲綢之路暢通無阻。樓蘭古城成為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路,在樓蘭古城內「使者相望於道」,車水馬龍、人來人往,販夫走卒穿梭其間,喊著叫賣的調調,小孩的打鬧聲,夫妻的鬥嘴聲,晚飯時家家戶戶冒起的嫋嫋炊煙……


繁榮的商業為樓蘭帶來了巨大的利潤,使樓蘭人過上了富足的生活。中原的商品和工藝也借著絲綢之路傳入樓蘭,給樓蘭帶來了發達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樓蘭此時已經成了西域的樂土,沙漠裡的天堂。

但是,西漢王朝不可避免的衰落了,中原群雄開始混戰不休,無暇顧及西域,樓蘭也漸漸與中原失去聯繫。公元400年,高僧法顯西行取經,途經此地時,此地已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遍及望目,唯以死人枯骨為標識耳」。樓蘭——這座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在輝煌了近500年後,逐漸沒有了人煙,在歷史舞臺上無聲無息地消失了。

(樓蘭古城遺址)


樓蘭古城遺址位於若羌縣境內,羅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公裡處,整個遺址散布在羅布泊西岸的雅丹地形之中。


究竟是什麼力量促使樓蘭衰亡?內力的損耗還是不可抵禦的外力的侵襲?20世紀才初斯文?赫定的發現並沒有破解這一千古謎團,反而是打開了冰山一角,關於樓蘭的考古謎團一個一個接踵而至。

睡在沙漠中的樓蘭美女

樓蘭古城處於新疆地區的沙漠地帶,異常乾燥的氣候,使得那些消逝於沙漠中的生命免於腐爛,從而得到完好的保存。隨著考古發掘的逐步深入,樓蘭古城也向我們展示了它創造的一件件驚人的奇蹟。

1979年中日合拍電視紀錄片《絲綢之路》,藉此機緣,新中國的考古學家乘直升機第一次到達已經被沙漠吞噬了的樓蘭。1979年12月22日,新疆考古學家王炳華帶領的考古隊在一個寸草不生的土埠頂上,發現了古人活動的遺蹟。於是考古隊員開始在此發掘。果然,他們發現了埋葬在底下的一座古代樓蘭人的墓葬!考古隊員在驚喜之餘,加大了挖掘力度。在墓穴清理的差不多後,一具完整的古代樓蘭女性的屍體出現在隊員們面前,這不僅震驚了考古隊員,也隨後震驚了整個世界!

這具女性乾屍盛放在由兩塊掏空的樹幹製成的棺木中,她頭戴尖頂氈帽,身裹毛線氈毯,腳穿補過的皮靴。外露的面容可以看出死者年齡比較年輕,臉龐姣小,高高的鼻子,大大的雙眼,長長的眼睫毛,濃密的金髮捲曲在肩後。氈帽的尖頂兩旁,插著色彩斑斕的翎羽,帽邊飾紅色彩絨,頸部有的圍著毛茸茸的皮裘,既美觀又保暖。好事的日本人在得到消息後,馬上根據照片為她做了一件複製頭像,一時間,「樓蘭美女」的稱謂響遍世界。

  

(1979年,新疆考古工作者在樓蘭遺址發掘出的已有3800多年的樓蘭女屍)


實際上,這具乾屍在逝去時的年齡在35歲左右,離「樓蘭美女」的稱謂還有一定差距,「樓蘭美女」的稱謂之所以廣泛流傳,是因為還有一個更為神奇、美麗的乾屍曾被發現。

1934年,瑞典考古學家貝格曼同斯文·赫定一起,再次來到羅布泊,希望能有新的發現。奧爾迪克聞訊又主動趕來重歸旗下。這時已72歲的奧爾迪克告訴斯文·赫定,他15-20年前,在羅布泊發現了一個「有一千口棺材的地方」。斯文·赫定感到吃驚和懷疑。雖然如此,他還是決定去找一下這個「奧爾迪克的古墓群」,並把這個任務交給了貝格曼去實施。

奧爾迪克和貝格曼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尋找這片神秘的墓地。在一次次嘗試失敗後,奧爾迪克也拿不準了。他開始講故事為自己開脫,他說那個「有一千口棺材的地方」已經消失在新形成的湖泊中了;那個地方是一個有魔鬼出沒的地方,我不敢領別人到那裡去。貝格曼開始懷疑是否真有這樣一個地方。在灰心喪氣中,考察隊意外地拐向了一條庫姆河的支流,這是一條沒有名字的河,貝格曼隨口把它叫做「小河」。他們誰也不會想到,隨口叫出的「小河」,以後會成為羅布泊探險考古史上的一個關鍵詞。考古隊沿著小河邊測量繪圖邊前進。這時已是6月,沙漠裡的天氣變得特別熱,所有的人都汗流浹背。就在這時,大家發現奧爾迪克有些異樣,他迷迷糊糊地張望著,聆聽著。然後,他一個人久久地凝視著那個渾圓地小山包,一言不發。突然,奧爾迪克指著那個小山包,大聲說:「那……就是它!」大家全楞了,一時沒有反映過來是怎麼回事,都面對小山包而立。

那是一個埋葬在細沙中的山包,貝格曼和他的助手們在此發現了大量的棺木,留給世人無限遐思的「樓蘭美女」也靜靜躺在這裡,貝格曼記載說:「一些木乃伊有黑色的長髮和令人難以置信地保存完好的臉……一具女性木乃伊面部那神聖地表情永遠無法令人忘懷!她有高貴地衣著,中間分縫地黑色長髮上面冠以一頂具有紅色帽帶地黃色尖頂氈帽。雙目微合,好似剛剛入睡一般。漂亮的鷹勾鼻,微張的嘴唇與微露的牙齒,為以後人留下了一個永恆的微笑。這位『神秘微笑的公主』已經傲視沙暴多少個春秋,聆聽過多少次這『死亡殿堂』中迴蕩的風嘯聲!而又是在什麼時候,她面對明月,燃燒的太陽,永遠地合上了雙眼?正是為了尋找這樣一些問題的答案,我才來到此地探險。」貝格曼並沒有找到答案,他再也沒有回到過這片讓他夢牽魂繞的土地,在貝格曼之後,由於種種原因,再沒有考古工作者或探險者能到過這片神秘的土地。「小河墓地」在羅布荒漠的無邊沙海中,沉寂了66年。

國寶彩棺神秘丟失

2000年3月的一個下午,新疆一支考察隊來到著名的營盤遺址古墓群與小佛塔中間地帶考察。考察隊在一條乾涸的小河道裡,意外地發現了一具獨木舟棺材。他們將這具奇特的棺木從河道裡拉出來後,發現殘棺僅剩85釐米長,50釐米寬,棺幫厚約2釐米,估計此棺原長約3米至4米,其餘部分已斷朽在地下。當時他們怎麼也沒想到,這具極為「普通」的殘棺,竟是出自漢晉時代的稀世國寶——樓蘭彩棺!這條乾涸的小河道就是傳說中「有一千口棺材的地方!」

羅布泊小河墓地。小河墓地位於羅布泊地區孔雀河下遊河谷南約60公裡的羅布沙漠中,東距樓蘭古城遺址175公裡。

(國寶彩館)


彩棺通體以黃、橘紅、褐、綠等色彩彩繪,繪有銅錢、花卉紋樣,並以斜線分格,整個彩棺圖案,雖經近2000年的歲月,如新的一般。彩棺兩端繪有東方文明中代表日、月的「朱雀」、「玄武」。彩棺以具有古羅馬藝術風格的絨毛毯覆蓋,毯上的獅子形象誇張,色彩豔麗。極具考古價值的是:這具彩棺集中了東西方兩大文明因素。由於考察隊在進入樓蘭遺址前就制定了紀律,不準帶走任何文物,因此,考察隊決定回到宿營地請示領導後再作決定,於是就把彩棺留在原地。

在請示上級部門徵得同意後,考察隊派出一輛車返回原地尋找彩棺,可尋找人員在營盤遺址周圍轉了很多圈,也沒找到那具彩棺。由於樓蘭古城遺址是我國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為免遭人為破壞,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政府曾於1996年專門發布禁止到樓蘭古城探險旅遊的禁令,任何人員未經文物主管部門批准不得擅自進入。因此文物隊決定先考察完周圍的幾個文物點,返回時再接著尋找。

然而出人意料的事終於發生了,當考察隊考察完預定地點返回到那條乾涸的河道邊時,幾個人走到彩棺發現地尋找,不由大吃一驚,樓蘭稀世彩棺已神秘失蹤。不久,考察隊再度返回原地尋找彩棺,而且在遺址周圍數公裡內展開拉網式大搜尋,仍一無所獲。考察隊向上級匯報後,主管部門斷定這具彩棺已被人盜走!後經數月查尋,稀世國寶樓蘭彩棺仍下落不明。


1900年3月27日,傍晚,塔克拉瑪幹沙漠。一個白人老頭和幾名嚮導、幾頭駱駝在緩慢地行走著,夕陽下,他們的身影被拉得很長很長。沿著古塔裡木河的河道,他們想尋找行蹤不定的羅布泊,在太陽落下的時候,他們終於來到了一個土崗上。這時,糟糕的事情發生了,白人老頭發現駱駝身上的水袋在漏水,所剩的用水已經寥寥無幾。禍不單行,嚮導發現他們落腳必須用的鐵鏟也丟失了。老頭決定,所有人員立刻就地休整,嚮導獨自返回尋找鐵鏟。

行進中,獨行的嚮導意外地發現了一座古城的城牆、街道、房屋,甚至還有烽火臺。嚮導以為自己產生了幻覺,使勁揉了揉眼睛,才敢確定這一切並不是幻覺。他立刻返回把這個發現告訴了老頭。老頭異常興奮,他們循著嚮導的指引,再次來到了那一片古城。由於沒有了水,匆匆查看後他們就離開了,第二年他們又按照原路回到了這裡,進行了大量發掘。老頭根據當地出土的佉盧文簡牘「kroraina」一詞,推定古城名為樓蘭。此後,樓蘭這個名字在長達一個多世紀的時間裡,一直深深地吸引著世界。而最早發現樓蘭古城的維吾爾族嚮導,名叫艾爾迪克,那位白人老頭,就是赫赫有名的探險家、瑞典人斯文·赫定。

斯文·赫定在這裡發掘了大量文物,包括錢幣、絲織品、糧食、陶器、36張寫有漢字的紙片、120片竹簡和幾支毛筆。這個被斯文·赫定稱為「沙漠中的龐貝城」的古城震驚了整個世界。隨後,許多國家的考古學家、地理地質學者、探險隊接踵而至……

1905年美國的亨廷頓探險隊;

1906年英國的斯坦因探險隊;

1908—1909年日本的大谷光瑞探險隊;

1910—1911年日本的大谷光瑞第二次探險隊……

各國探險隊在樓蘭古城及羅布泊地區發掘出的文物數量之豐富、價值之大,震驚了全世界。這裡出土了各個時代的石器、木器、陶器、銅器、玻璃製品、古錢幣等等,品種極其繁多,歷史久遠。在各種出土文物中,樓蘭古城出土的漢錦和晉代手抄《戰國策》最為珍貴。漢錦大約製作於公元1—2世紀,做工精細,色彩絢麗,並繡有文字,如「延年益壽」、「昌樂光明」、「延年益壽宜子孫」等吉祥字樣。這裡發掘出的晉代手抄字紙,比歐洲人最早的紙張都要早六百餘年。在出土的文物中,還發現了西晉時期西域長史李柏寫給焉耆王的信件,即「李柏文書」。以斯文·赫定為代表的探險家們,盛讚樓蘭是一個湮沒在「沙漠中的寶地」,是遺落在歷史角落的「博物館」,是「東方的龐貝城」。

延續了數千年的文明,湮沒了數千年的記憶,慢慢揭開了神秘面紗,樓蘭古城,在風沙和荒煙中漸漸顯露出來。



考古專家根據樓蘭古城附近遺址出土的古墓乾屍推論,在距今4000年左右的時間,樓蘭地區生活著一群以遊牧為生的人,他們金髮碧眼,與古歐羅巴人種同宗。或許是因為逐水草而獵,他們僅留下幾具乾屍,就神秘地消失了。

其後2000餘年,這一地區的歷史出現斷層,考古發掘和文獻記載中均找不到樓蘭一絲痕跡。當時,樓蘭地區的自然環境不像今天一樣惡劣,而是非常適合遊牧或農業,但這一段歷史成了不解之謎。

西漢時,樓蘭是西域三十六國之一。張騫通西域後,樓蘭成為東西方交通的要道。《史記·大宛列傳》記載:「于闐之西,則水皆西流,注西海;其東水東流,注鹽澤。鹽澤潛行地下,南河則河源出焉。多玉石,河注中國。而樓蘭、姑師邑有城郭,臨鹽澤。」司馬遷時代,「樓蘭」一名已為漢人所知,這些記錄就是依據張騫出使西域的所見所聞而來。

魏晉時期,中央政府設置西域長史一職,治所就在樓蘭,樓蘭也因此成為西域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從長安出發,古絲綢之路一路西延,到達樓蘭時開始分為南北兩道。樓蘭作為亞歐大陸心臟位置的交通樞紐城鎮,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重要作用。處在強大的漢帝國、匈奴和周圍許多遊牧民族國家夾縫中的樓蘭,時常面臨生存危機,各國也經常為爭奪樓蘭進行大規模戰爭。


晉代之後,樓蘭突然再次消失,一個曾經繁華一時的西域重鎮,在此後的1500多年裡再次銷聲匿跡。

從公元前176年始見記錄,至公元前77年更名為「鄯善」盛極一時,再到四世紀左右突然消失,樓蘭留在文獻中的歷史十分短暫,也留下了許多不解之謎。樓蘭什麼時候建國,實行什麼樣的政治制度,有什麼樣的社會經濟生活,信仰什麼宗教,是什麼樣的民族等等,都已無從考證。文獻中記載最多的,只是簡單說公元前1世紀時,在漢帝國與匈奴的激烈鬥爭中,樓蘭「小國在大國之間,不兩屬無以自安」,努力維護自己的生存。西域史名家馮承鈞感慨:「考證西域古國今地,往往一件簡單問題,變成極複雜的問題,樓蘭就是一例。樓蘭疆域有多大?都城在何處?現在假定雖有幾說,尚無定讞。」


樓蘭雖然迅速而悄然地退出了歷史舞臺,卻留下了「一塊緊張的世界史的紀念碑」。1700年後的今天,荒漠古道中的樓蘭依然保持著她「謝幕」時的姿態,殘垣斷壁揭示出塵封的記憶,令人恍然覺得歷史就發生在昨天。誦讀李白《塞下曲》中的名句:「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仍能感受到歷史的獵獵風塵。樓蘭為什麼變成了人跡罕至的沙漠戈壁?多少年來,這一直是個未解之謎。

一種觀點認為樓蘭亡於全球氣候的變化。大約從一萬年前起,地球環境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性變化,距今10000年至8000年為升溫期,距今約8000年至3000年為高溫期(氣候適宜期),距今3000年至今為降溫期。三大階段性變化決定了人類的活動範圍與方式,樓蘭古城的消亡大約在公元前後至四世紀,這時正是旱化加劇的時期。在這一旱化過程中,不僅是樓蘭古城消亡,而且由於沙漠擴大,先後發生了尼雅、米蘭城、喀拉墩、可汗城、統萬城、尼壤城等國家和城市的消亡。樓蘭古城地處亞歐大陸腹地,處在乾旱內陸,在地球氣候出現旱化的大背景下,消亡不可避免。

一種觀點認為樓蘭亡於青藏高原的隆起。在距今7到8萬年前,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這對亞歐大陸中部地區的氣候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溼氣流再也無法到達這裡,整個中亞地區都出現了乾旱和沙漠化、戈壁化趨勢。水源和樹木是荒原上綠洲能夠存活的關鍵,樓蘭古城建立在水系發達的孔雀河下遊三角洲,在這期間,人類活動的加劇以及水系的變化,使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樓蘭曾頒布過迄今為止發現的世界上最早的環境保護法律,但水源依然迅速萎縮終至最後消亡,城市也就無法存續下去。

一種觀點認為樓蘭亡於戰爭。公元五世紀後,樓蘭王國開始衰弱,北方強國入侵,樓蘭城破,後被遺棄。

一種觀點認為樓蘭消失與絲綢之路北道的開闢有關。樓蘭興起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早期古絲綢之路從這裡經過。後來,經過哈密、吐魯番的絲綢之路北道開通後,經過樓蘭的絲綢之路沙漠通道被廢棄,樓蘭也隨之失去了往日的光輝。

一種觀點認為樓蘭亡於瘟疫疾病。一場從外地傳來的瘟疫,奪去了樓蘭城內絕大多數居民的生命,僥倖存活的人紛紛逃離樓蘭,遠避他鄉,樓蘭因此而亡。


一種觀點認為樓蘭亡於生物入侵。據有關專家考證,一種從兩河流域傳入的昆蟲螻蛄,給樓蘭帶來了致命的災難。這種螻蛄生活在土中,它們以白膏泥土為生,成群結隊地進入居民的土地、房屋,在樓蘭沒有任何天敵,人們無法消滅它們,只得棄城而去。

無論如何,樓蘭的消亡足以說明,只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自身才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樓蘭曾有挾制要道、左右東西交通的輝煌;曾有積粟百萬、威服四鄰諸國的壯舉,然而,自然環境的演變、水系的變化、人類活動的加劇以及戰爭的破壞,使原本脆弱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最終導致樓蘭由綠洲變成了荒漠,由盛世走向了荒蕪。昔日塞外綠洲,今日黃沙亂冢,興衰成敗之間的落差給後人留下無盡的思考。

相關焦點

  • 探訪神秘消失的古文明殘片:樓蘭古城消失之謎
    樓蘭古城消失之謎1900年3月28日,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一行正在羅布泊沙漠考察途中,他僱傭的驢工兼嚮導,維吾爾族農民艾爾迪克在尋找丟失的鐵斧的途中,遇到了沙漠狂風,意外地發現沙子下面一座古代的城堡,他把這發現告訴了斯文赫定。
  • 美麗的樓蘭古城,神秘消失之謎
    古樓蘭遺址樓蘭——傳說中位於古絲綢之路上的一個神秘古城。之所以說神秘,是自魏晉以來2000年的歷史中,只有天方夜譚般的美麗傳說,卻再沒有任何隻言片語的記載。千百年來,無數的探險家曾來到這片荒蕪的沙漠希望能找到這個傳說的古城,可全都無功而返。以至於很多人懷疑這個傳說中神秘古城的真實性。直到1900年3月,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率領一隊人馬來到羅布泊,在尋找水源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了古城遺址,這裡有城牆、街道、房屋。斯文·赫定在這裡發掘了大批的漢魏古錢幣,各類絲織品,最重要的是他發現了150餘件魏晉時期的木簡殘紙。
  • 歷史未解之謎「樓蘭古城」:它經歷了什麼導致其消失在歷史長河?
    歷史未解之謎「樓蘭古城」:它經歷了什麼導致其消失在歷史長河? 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樓蘭在歷史舞臺上活躍了四五百年,而後在公園4世紀卻神秘消失,其後世也沒有任何關於樓蘭消失的記載。 這個神秘的文明只留下了一片廢墟靜立在沙漠中。
  • 未解之謎新疆羅布泊區域神秘古國樓蘭古城是何時消失的,馬可波羅曾...
    神秘古國樓蘭的消失,一直是一個未解之謎。 網絡圖片:樓蘭美女 從考古學者多次探索羅布泊地區的樓蘭古城遺址看,樓蘭當時並不是處在荒漠之地,而是一個存在於東西要衝的一個小王國,五臟俱全。
  • 樓蘭古城之謎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在新疆蒼茫的大漠深處,有一個神秘的地方,叫樓蘭古城,這裡出土了聞名於世的3800年前的樓蘭美女,後來又有科學家彭加木和探險家餘純順的神秘消失,都讓這裡蒙上了更加神秘的面紗。而關於樓蘭的神秘,則是關於一個繁華驛站,卻於一夜間消亡,留下一個千年之謎!
  • 樓蘭一夜間神秘消失,是誰不破樓蘭終不還?揭開樓蘭古國消失之謎
    在中國歷史上最神秘的一個國家,也就是樓蘭了。從古至今,樓蘭在中國歷史文化中留下了大量神秘的符號,吸引著一代又一代文人為此著迷。樓蘭是古絲綢之路上一個強悍的小國,早在公元前許多年就已經存在,一度十分繁榮。
  • 樓蘭古國和精絕古城有何聯繫?鬼洞族為何會神秘消失?
    去年由陳喬恩和靳東主演的電視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吸引了大家的眼球,不僅是演員們的演技精湛,更重要的是大家對未解之謎的一些事跡,抱有很大的好奇心,像樓蘭古城和精絕古城這些神秘的地方,相信大家都充滿了好奇,那麼,我國的樓蘭古國和精絕古城之間有什麼關係呢?鬼洞族又是如何消失的呢?
  • 世界未解之謎樓蘭古國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即使是科學發達的今天,依然有許多的未解之謎,無法用理智的思維,死板的定義可以解釋的,今天就隨小編看看一下古老而神秘的樓蘭古國。樓蘭,一個古老而神秘的名字,同樣也是一個神秘的存在。因為距現在約1600年前的時候,神秘的樓蘭國就已經消失了,現在也留下了生存過的古城遺蹟。樓蘭最早是在《史記》中了解到的,而近代樓蘭的最早的發現者是瑞典的一位探險家斯文·赫定。
  • 沉睡在沙漠中的樓蘭古城——消失之謎
    這個地方就在我國新疆的樓蘭古城,它擁有世界上最具特色的樓蘭文化。樓蘭古城的發現被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樓蘭古城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國,到公元630年卻突然神秘地消失了。如今,樓蘭古城突然消失只留下一片廢墟靜立在沙漠中。現在的樓蘭古城是國家重點保護單位,目前未正式對遊客開放。除了交門票還需要提前向文物局申請通行證方可進入,所以全世界只有不到5萬人見過它真實的樣子。
  • 中國四大古城未解之謎,為何消失讓人匪夷所思,樓蘭古城也在列
    但是夜郎國在公元前26年左右,就跟一夜之間消失了一樣。據考古學家說:綜合「可樂」墓加歷史上的資料,也只能證實夜郎國在貴州,但夜郎國的都邑在哪裡,到現在都沒有什麼新發現。樓蘭古國之謎歷史上有記載,樓蘭王國是西域的一個小國,也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
  • 古絲綢之路上的明珠——樓蘭古國消失之謎
    這個被稱為「沙漠中的龐貝」的神秘古城,就是西域古國樓蘭。古樓蘭位於今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縣羅布泊西岸,是新疆最荒涼的地區之一。這裡悠久的歷史、天方夜譚似的傳說故事是多麼令人神往,它那神秘地在地球上出現,又意外地消失,引起很多人的興趣。許多中外遊人和探險家都不辭辛勞地沿著絲綢之路向西進發,去目睹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古樓蘭。
  • 曠世之憾|樓蘭古國消失之謎
    根據羅布泊地區考古資料還可知,樓蘭本來是一個隨水草而居的遊牧部落,之後逐漸演變成城市,一片繁華。但到了公元 5 世紀時,古國突然神秘消失,成為千古之謎。2、樓蘭古國的發現1900 年,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Sven Hedin)闖入羅布荒漠,意外發現佛寺廢墟,隨後又發現樓蘭古城,從中發掘出大批魏晉木簡殘紙和犍陀羅佛教藝術品,樓蘭文明驚現於世。這吸引了來自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家的眾多考古學家和探險者,樓蘭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腹地古城也自此成了中亞考古聖地。
  • 樓蘭古國的消失之謎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對一個探險旅遊者來說,有一處地方是充滿吸引力的,這就是被稱為「沙漠中的龐貝」的神秘古城——西域古國樓蘭。1979年冬天,考古學家在孔雀河古河道北岸發現了數十座「太陽墓」,距今已有3800年之久。墓的中間用一圈圓形木柱圍成死者墓穴,外面用0.3米多高的木柱圍成7個圓圈,並組成若干條射線,呈太陽放射光芒狀。
  • 樓蘭古城搶險,除了樓蘭美女,最貴景區,你對神秘樓蘭還了解哪些
    近日刷到新疆對樓蘭古城進行搶險加固樓蘭古城內存在安全隱患的三間房、佛塔遺址本體以及它們賦存的臺地,工程資金總量約942萬元。古國的新聞自然不會錯過,雖然樓蘭古國在歷史上已經謝幕很久,但是因為身處沙漠腹地,所以它依然保持最後的謝幕姿勢,斷壁殘垣,仿佛曆史就在昨天,但是對於解開這段神秘的歷史,目前依然做不到,這裡頭太多的未解之謎。
  • 樓蘭,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羅布泊邊上一座消失千年的神秘古城
    新疆大沙漠,對眾多探險旅遊者來說,有一處充滿吸引力的神秘古城。這個被稱為「沙漠中的龐貝」的神秘古城,就是西域古國樓蘭。樓蘭古國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國,公元630年卻突然神秘消失,共持續800多年的歷史。據《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記載,早在2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它東通敦煌,西北到焉耆、尉犁,西南到若羌、且末。古代「絲綢之路」的南、北兩道從樓蘭分道。
  • 樓蘭古城為什麼會神秘的消失?
    樓蘭古國的消失,就像一個帶著面紗的美女一樣,神秘莫測。樓蘭人為什麼廢棄了繁華鼎盛的家園,拋棄了這座古城眾說不一。樓蘭古國在公元前176年前建國,據《史記·大宛列傳》和《漢書·西域傳》記載,在兩世紀以前,樓蘭就是西域一個著名的"城廓之國"。共有800多年的歷史。
  • 樓蘭古城真的存在?!樓蘭古城的發現和消失的秘密?
    樓蘭古城真的存在嗎?還只是小說筆下傳說的精絕古城?1980年,生物化學家彭加木在此地科考不幸迷失方向,留下了一張手寫字條一去不復返。樓蘭古城的發現被視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那麼它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 《孔雀河》揭樓蘭消失之謎(組圖)
    據悉,這部電視劇要為觀眾揭開樓蘭消失之謎。  主演 辛柏青和第四代「謀女郎」  據該劇編劇楊軍介紹,該劇最先邀請了李亞鵬、孫悅、朱媛媛出演,與李亞鵬商定時,李亞鵬一直忙於與王菲的戀情和後面的婚事,直到去年5月底,製作方實在沒有時間再等,才重新選定演員。楊軍告訴記者,他們當時看好辛柏青,「他本人是北方人,氣質與男主人公很接近,可以算是自己演自己。」
  • 神秘的樓蘭古國是否真實存在?關於樓蘭古國消失的原因
    城廓之國」。樓蘭古國佔地面積大約12萬平方公裡,屬於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王國的範圍東起古陽關附近,西至尼雅古城,南至阿爾金山,北至哈密。樓蘭古國在公元前176年建國,公元630年卻突然神秘消失了。如今這兒的廢墟遺蹟,讓人們都無法相信這個繁華國家曾經存在過。那麼最早發現樓蘭古國存在的人是誰呢? 是瑞典的考古學家斯文·赫定。
  • 樓蘭古國之謎
    樓蘭,這個昔日綠草遍地,人往如織的繁榮故城,在公元4世紀以後,卻突然神秘地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城廓巍然,人物斷絕」的不毛之地和待後人探索的千古之謎。可是,直到1000多年之後,樓蘭才終於才回到了人們的視線裡!而這一次,它是以一種突然闖入的方式再次登場,讓世人為之驚詫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