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海底隧道工地見聞「咱們去海底蒸桑拿!」

2020-12-21 搜狐網

  去海底蒸桑拿?這樣的故事恐怕沒有多少人相信。然而,在我國第一座海底隧道——廈門海底隧道工地上,中國中鐵一局的職工們每天都要到「海底桑拿房」去接受一番考驗。

  這幾天,廈門的氣溫特別高。不知內情的外人還挺羨慕打隧道的職工,在冬暖夏涼的洞子裡幹活,正好躲過了毒辣辣的太陽。

可是,從洞口出來的職工個個全身衣服溼漉漉的,到了外面的第一件事就是打起了赤膊。

  原來,海底隧道和山嶺隧道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山嶺隧道就像陝北的窯洞,夏天從石壁裡透著涼意,就像洞子裡裝上了空調。海底隧道就不同了,一年四季都在向外散發著熱量,平均溫度超過攝氏38度。夏季的時候,洞內比洞外還要熱,別說幹活了,只要在裡面呆上一會兒,衣服就肯定被汗水溼透。難怪,職工們都說每天上班就是去「海底桑拿房」。

  海底的桑拿一蒸就是一天,實在需要強大的毅力才能堅持下來。更何況,為了文明施工和確保安全,工地上不允許職工們上班打赤膊,即便是在地下52米的井底也不行。一個班次8個小時,被海水和汗水共同浸透的溼衣服就緊緊貼在身上,職工們卻從來不叫半個苦字。

  提起這些,工地黨支部書記張乾東驕傲極了:「在這裡打海底隧道的,都是咱們公司自己的員工,個個都是好樣的!」當然,工地上也沒有忘記給蒸著桑拿的職工補充水分,項目部專門往洞子裡鋪設了一根淨水管,又安裝上電熱水器,讓職工們可以隨時喝上幾口。

  早先,海底隧道工地上也有不少勞務協作隊,平時看上去也沒什麼不聽指揮的地方。誰料,到了颱風襲來、洪水湧向隧道的危急時刻,包工頭領著勞務協作隊早就沒了蹤影,還是一局自己的隊伍冒著危險衝上去,壘起沙袋,擋住洪水。

  洪水過後,廈門海底隧道工地清退了包工頭,留下來的民工編入了正式建制,學著身邊的一局職工樣子做,素質很快得到明顯提升。今年七一那天,洞子裡的拱架突然變形,項目部緊急啟動應急救援預案,300多名職工趕赴現場,第一梯隊突擊搶險,第二梯隊裝運沙袋。經過幾個小時的苦戰,巖層終於被穩住了。張乾東感慨地說;「碰到這樣的險情,包工頭肯定只會顧著自己保命先跑,後果都不敢去想像!」

  不管書記怎麼誇讚,每天勞作在海底隧道的職工們卻一點都沒有驕傲。每天,他們都和往常一樣穿戴好工裝,相互招呼著走向洞口——「咱們去海底蒸桑拿!」(通訊員張紀平)

相關焦點

  • 廈門海底世界當中的海底隧道,玩的話就去玩這個!
    廈門海底世界當中的海底隧道,玩的話就去玩這個!想必有著很多的人都對大海世界是比較的嚮往,當然了小編也是如此,畢竟大海那邊是一個美麗的世界。所以說我們能夠為了親近一些海洋生物跟一些的植物,利用空閒的時候來到了廈門的海底世界,來到這也算是緩解一些自身的壓力,來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其實在廈門的海洋世界裡面也可以說是一個非常漂亮的海洋王國,而且在廈門的海底世界裡面也有著很多好玩的東西,所以我們可以盡情的挑選好玩的項目。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
    新華社廈門4月26日電(記者 齊中熙、胡蘇)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26日上午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國家「863」計劃專題項目的重點工程,由我國自主設計、施工建設。
  • 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通車
    人民網廈門4月26日電(記者 蔣昇陽)今天上午9時,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的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標誌著我國海底隧道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能力躍入世界先進行列。從廈門島到翔安區,乘車穿越翔安隧道僅用了9分鐘時間,而以往繞行則需90分鐘。
  • 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總投資32.8億
    海底隧道 海底隧道,顧名思義是指修建在江河湖海下的隧道。當交通線路跨越江河湖海時,可以通過修建海底隧道的方式,來實現交通運輸暢通。我國現有的海底隧道有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等。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下廈門翔安海底隧道。
  • 海底隧道
    世界範圍內,海底隧道的建設始於上世紀的40年代,1942年,日本在關門海峽修建了第一條海底隧道,實際上,人類建海底隧道的夢想和嘗試卻比這個時間還要早一個多世紀,早在19世紀的拿破崙時代,法國人就設想著在英法海峽之間修建一條隧道,並進行了兩次開挖,但最後因技術和戰爭的原因而擱淺下來,歷經兩個多世紀,直到1993年這條隧道才完全貫通,投入運營。下面就一起來膜拜世界上這些牛氣逼人的海底隧道吧。
  • 廈門海滄海底隧道雙線貫通
    新華社廈門1月18日電(記者齊中熙)18日,隨著指揮員一聲令下,爆破按鈕啟動,由中鐵隧道局承建的廈門市第二西通道海滄海底隧道左右線實現雙線貫通。海滄隧道全長7.1公裡,跨海域寬度2公裡,建成後將成為國內第三條公路海底隧道,同時也將超過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6公裡),成為福建省最長的海底隧道。據介紹,之所以被稱為「廈門第二西通道」,是因為直接連接廈門本島與海滄的第一西通道是海滄大橋。
  • 廈門海滄海底隧道風化深槽貫通
    9月10日中午,廈門第二西通道(海滄隧道)海底風化深槽段貫通,海底隧道施工最大的安全風險得以消除,也為海滄隧道工程通車目標的實現打下了基礎。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長的習近平同志深入廈門調研,作出了「跨島發展」的戰略決策,為廈門經濟特區發展指明了方向。
  •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時間: 2010-04-27責任編輯: 錦尨旅遊_中國網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海底隧道知多少?全球海底隧道建設盤點
    09   內地首條海底隧道:   廈門翔安隧道 海滄海底隧道是繼翔安隧道之後廈門的第二條跨海海底隧道,項目將於2019年左右建成通車,預計總投資57.05億元。   03   蘇埃通道(在建)
  • 廈門將有3條海底隧道 世界罕見
    它的確值得廈門人驕傲——— 深入海底70米,我國大陸地區第一座海底隧道,瞬間拉近島內外距離。走過元年,翔安隧道也同時開啟廈門海底隧道之城的元年。未來5年,廈門將擁有3條海底隧道。一城3條海底隧道,世界罕見。而翔安隧道,對未來兩條隧道具有突出的貢獻。翔安隧道在交通方面的貢獻,毋庸置疑,但少為人知的是,它在世界海底隧道史上可以載入史冊的意義。
  • 未來5年 廈門欲打造海底隧道之城
    走過元年,翔安隧道也同時開啟廈門海底隧道之城的元年。未來5年,廈門將擁有3條海底隧道。  一城3條海底隧道,世界罕見。而翔安隧道,對未來兩條隧道具有突出的貢獻。  翔安隧道在交通方面的貢獻,毋庸置疑,但少為人知的是,它在世界海底隧道史上可以載入史冊的意義。
  •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開通 單程只需要8分鐘
    來源:人民日報第一條跨海隧道海底蛟龍 橫亙碧波(新中國的「第一」·交通篇)廈門翔安隧道右線於2009年6月13日15時58分勝利貫通,相向開挖施工人員握手慶賀。李鸞漢攝2010年4月26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過去,人們是這樣形容廈門翔安區的:「風頭水尾、土地貧瘠、交通閉塞。」島內外只有廈門大橋和廈門海堤兩條通道,乘坐班車單程就要兩個多小時。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開通後,單程只需要8分鐘。
  • 海底隧道修建方法
    鑽爆法海底隧道內景主要用鑽眼爆破方法開挖斷面而修築隧道及地下工程的施工方法。用鑽爆法施工時,將整個斷面分部開挖至設計輪廓,並隨之修築襯砌。大陸已建成的海底隧道,廈門翔安隧道,青島膠州灣海底隧道,均是採用礦山法施工。
  • 打通廈門任督二脈 海滄海底隧道接線工程動工
    廈門網(微博)-廈門商報(微博)訊(記者 陳璐 見習記者 雷妤)昨日上午,海滄海底隧道海滄端接線工程動工,這是我市交通建設史上又一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工程。于偉國表示,經濟特區建設以來,廈門的橋隧建設取得了歷史性跨越,先後建成了5座體現國內外同時期領先水平的橋梁、隧道。海滄海底隧道是我市「十二五」期間重點建設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是實施交通暢通工程的又一重大舉措,建成後將成為連接東西向交通的又一大動脈,對於全面深化綜合配套改革,全力打造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紮實推進島內外一體化和廈漳泉同城化,都具有重大意義。
  •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隧道——翔安隧道正式通車[組圖]
    4月26日,汽車駛出廈門海底隧道。 當日,中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建成通車。作為世界上斷面最大的海底隧道,翔安海底隧道全長8.695公裡,從廈門島到達對岸的大陸端,比原來節省了82分鐘。
  • 科學網—世界海底隧道之最
    於是,人們設計建造接通海峽兩岸的海底隧道。海底隧道不佔地,不妨礙航行,不影響生態環境,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峽通道。目前,全世界已建成和計劃建設的海底隧道有20多條,主要分布在日本、美國、西歐、中國大陸和香港九龍等地區。 世界上最早的海底隧道建成於1942年,日本在本州的下關和九州的北九州市之間修築了一條長6.3公裡的海底隧道——關門海峽隧道。
  • 組圖:國內首條海底隧道正式通車
    國內首條海底隧道福建廈門翔安隧道正式通車。 (圖1) 中國大陸首條海底公路隧道——翔安隧道於26日上午9時在廈門通車,這是大陸第一條由國內專家自行設計的海底隧道,是世界上第一條採用鑽爆法施工的海底隧道。
  • 廈門220千伏海底隧道電纜工程已全面開工國內最長
    亞洲第一個藉助海底隧道鋪設電纜的工程——廈門220千伏海底隧道電纜工程已全面開工,建成後將形成向島內供電的四通道堅強電網格局。  此次動工建設的海底隧道電纜工程是電力進島第四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記者昨日從廈門電業局了解到,今年,廈門電網建設改造投資繼續保持超過10億的投資規模,全年計劃完成投資10.8億元,包括已經開工在建的110千伏及以上項目16個,其中,電力進島第四通道便是其中一個重點項目,「目前正在施工的主要是翔安隧道兩端(島內和翔安)的陸地電纜管道、陸地電纜隧道以及海底隧道中的電纜支構。」電業局相關人士這樣說。
  • 大陸設計臺灣海峽海底鐵路隧道 南線從廈門到嘉義
    報導說,大陸曾提出連接兩岸的臺灣海峽海底隧道的構想,對於這條未來的「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大陸科學家近日已在設計上達成共識。若實現的話,未來將可以完成一條長達135公裡,從福建連接到新竹的海底隧道,列車可以每小時250公裡的速度穿梭臺灣海峽。  截至昨日下午2時,共有3072人參與投票,其中2771人認為是好事,佔了約九成。
  •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海底隧道?
    &nbsp&nbsp&nbsp&nbsp世界範圍內,海底隧道的建設始於上世紀的40年代,1942年日本在關門海峽修建了第一條海底隧道,然而,人類建海底隧道的夢想和嘗試卻比這個時間還要再早一個多世紀,早在19世紀的拿破崙時代,當時法國人就設想著在英法海峽之間修建一條隧道,並進行了兩次的開挖,但最後都因技術和戰爭的原因而擱淺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