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打造「南中國海洋度假休閒旅遊中心」
東方一絕——湛江「人龍舞」 袁增偉 攝
湛江水碧天藍,每年大批紅嘴鷗到這裡過冬,成為遊客觀海賞鷗的好去處 袁增偉 攝
全國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長王中丙在接受採訪 羊城晚報記者湯銘明 攝
三面環海,碧海藍天,環境優美,境內還有中國最早海上絲綢之路始發港之一。這樣一個碧水藍天、又有歷史底蘊的「風水寶地」,卻「尚在閨中人未識」:每年都有大批遊客經湛江前往海南觀光旅遊,在湛江停留的人數卻不多。正值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湛江市市長王中丙在北京接受了羊城晚報記者專訪,介紹湛江打造濱海旅遊城市的轉型之路。
優勢:中國最適宜「洗肺」的城市之一
羊城晚報:請您介紹一下湛江發展旅遊的資源優勢。
王中丙:湛江雷州半島,擁有「湛藍的海、湛藍的天」濱海旅遊魅力,是中國十大冬休避寒旅遊名城、中國最適宜「洗肺」和養老的城市之一。
湛江之美,美在氣候宜人,年均氣溫23℃,是個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沒有冬天的城市,正所謂「往北太冷,往南太熱,湛江正好」。美在空氣清新,空氣品質穩居全國環保重點城市前列,去年PM2.5平均濃度為每立方米28微克。美在生態宜居,湛江是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十大環境最好旅遊城市和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城市。在湛江,步行10-15分鐘就能見到公園綠地,走出家門就能在城市天然海濱浴場暢遊。美在美食誘人,「吃海鮮,到湛江」,湛江是中國唯一的對蝦之都和海鮮美食之都。美在生活設施配套完善,湛江是廣東西部的行政、經濟、科教和文化中心,城市功能、生活配套完善。美在人民熱情厚道,湛江人民熱情好客、厚道開放,特別是我們堅持打造誠信旅遊,今年春節黃金周,全市接待遊客312萬人次,中高檔星級酒店開房率達到90%,但旅遊市場零事故、零投訴。湛江之美,還美在十裡軍港,這是其他海濱城市所沒有的稀有旅遊資源,來到湛江灣,乘坐遊船,遊覽港灣,經過軍港,映入眼帘的是一艘艘整齊劃一的軍艦,著名歌曲《軍港之夜》就創作於此。
羊城晚報:湛江旅遊的定位是什麼?
王中丙:湛江旅遊的定位,是堅持全域旅遊觀念,打造中國南方冬休度假基地,成為「北部灣旅遊中心城市、南中國海洋度假休閒旅遊中心和國際旅遊半島」。
現狀:省內遊客佔遊客總數超六成
羊城晚報:湛江旅遊業發展狀況如何?
王中丙:近年來,湛江旅遊配套設施日益完善,產業規模逐步擴大,旅遊業正逐步成為我市新興戰略性支柱產業。2015年旅遊接待3300萬人次,旅遊總收入271億元,分別比「十一五」期末增長133%和315%。
羊城晚報:遊客的構成比例呢?
王中丙:目前,來湛遊的遊客本省比外省多,南方比北方多,省內及市內遊客比例佔接待總遊客數的六成以上。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來自兩方面。從政府層面看,我們的城市對外宣傳力度還不夠,城市知名度與影響力還不大,湛江「尚在閨中人未識」。從企業層面看,長期以來,湛江的旅行社主要業務是經營推廣外地旅遊,把湛江人帶出去,而在宣傳推介湛江,引客入湛工作方面十分薄弱。從今年開始,我們已經在全面扭轉這種被動局面。
羊城晚報:有資料顯示,每年都有大批遊客經湛江前往海南觀光旅遊,在湛江停留的人數卻不多,湛江有何對策改善這一狀況?
王中丙:老實說,「酒香也怕巷子深」。據不完全統計,有近90%的旅遊團隊是經湛江過境前往海南、廣西,我市長期充當了海南、廣西「旅遊中轉站」、「旅遊走廊」的角色。最近我們到哈爾濱推介湛江旅遊,得知哈爾濱鐵道旅行社每年組織很多旅遊專列停靠湛江,再從湛江乘車前往海南。
措施:出臺不一樣的政策吸引遊客
羊城晚報:您剛才說,您帶隊到東北推介湛江旅遊。那麼,湛江有何舉措吸引東北遊客?
王中丙: 2月23日至27日,我率領湛江旅遊推介代表團前往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舉辦以「冬休來湛江」為主題的系列旅遊推介交流活動,採取不一樣的措施,向東北朋友展示了湛江冬休避寒、休閒旅遊的無窮魅力。
舉措可以總結為五個方面。一是開展不一樣的推介。旅遊局長上臺推介,面對面、講故事、談感受,帶你遊湛江,讓遊客倍感親切、真實、感動。二是實施不一樣的組合。落實全域旅遊觀念,把整個城市作為景區打造,堅持以旅行社為節點,以旅遊產品為抓手,帶動整個旅遊產業鏈,包括酒店、景區、餐飲、交通等等,讓旅遊產業不再碎片化。三是出臺不一樣的政策。著力開拓北方旅遊市場,出臺針對東北地區的引客入湛旅遊獎勵政策,可行度大,含金量高,全國少見。四是提供不一樣的服務。與吉林、長春、齊齊哈爾等東北城市開展全天候、全鏈條、全方位的旅遊合作,互設旅遊聯絡處,推動旅遊、衛計、醫保、社保、住房公積金等多個領域對接落地,提供全方位的社會服務體系,讓遊客有更多的獲得感。五是展示不一樣的形象。推介團隊立體化、多面化,有房地產商、旅遊開發商及旅遊、人社、衛計、經協辦、社保、住房公積金、機場等有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全方位展示形象,全領域推介湛江。
羊城晚報:這次推介的成效如何?
王中丙:這次赴東北之行取得了圓滿成功,特別有效提升了湛江的城市知名度和美譽度。我們去之前,很多東北朋友只知道三亞甚至北海,不知還有一個更美麗、更實惠、更有性價比的大美湛江。通過我們宣傳推介,北方的朋友特別是旅遊界對湛江有了全新的認識。2月27日,旅遊推介代表團剛回到湛江,2月29日長春文化國際旅行社負責人等就馬上趕到湛江實地踩點,落實有關團隊入湛工作。全國各地旅遊企業紛紛來電諮詢有關引客入湛事項。長春、哈爾濱、齊齊哈爾等地的旅行社近期將全面推出湛江冬休旅遊線路產品。
特色:整合民俗資源擦亮旅遊品牌
羊城晚報:據了解,每年春節直到三四月份,湛江當地村民民俗文化活動特別多,比如醒獅、人龍舞、爬刀梯、過火海等。湛江能否整合這些資源,吸引此時仍處在冰天雪地的外省遊客,進一步挖掘、擦亮湛江獨特的旅遊品牌?
王中丙:你說得對,這正是我們在做的。湛江「年例」民俗歷史悠久,在廣東乃至全國都不多見,是當地民間祭祀社稷,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的活動,其壓軸戲是各種民間藝術表演。新春伊始,湛江各地鄉村就開始接力舉辦「年例」,人龍舞、穿令箭、滾刺床、爬刀梯、過火海、跳儺舞等各種神秘的民俗輪番表演,鑼鼓聲、鞭炮聲此起彼伏,巡遊的隊伍彩旗招展、絡繹不絕,其熱鬧程度絲毫不亞於「春節」,故有「年例大過年」的說法。
近年來,我市結合本地實際,大力挖掘整合年例民俗文化旅遊資源,開發獨具粵西特色的年例民俗旅遊文化線路,舉辦年例民俗旅遊文化節等活動,著力打造具有湛江地方特色的「年例」旅遊文化品牌,吸引外省遊客前來湛江過大年,看年例。(文/羊城晚報記者 林園 袁增偉)
(責編:葉欣、連品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