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家外資獨資券商真的來了!
12月8日,據媒體,高盛已籤署一項協議,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並成為國內首家外商獨資券商。
根據周二發給員工的內部備忘錄,監管機構已經啟動了將高盛在高盛高華中的股份從51%增加到100%的程序。高盛香港發言人證實了備忘錄的內容。
高盛相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高盛集團和高華證券在過去17年的合作是成功的,接下來完成100%持股後,會更好地投資中國。
與大多數其他中國合資企業不同,高盛對合資企業的運營具有控制權,並提供投資銀行服務,例如股票、債券承銷和交易建議,即使在擁有少數股權時也是如此。
獲得完全所有權後,可以使高盛擴大其在中國金融領域數萬億美元的業務,並更好地將其業務與全球整合。
高盛此前曾表示,作為其擴張計劃的一部分,該機構將在2025年之前將其在中國的員工人數增加一倍,達到600人。
早在今年3月份,證監會表態自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之時,多家外資控股券商的外方股東就公開表態要謀求控股券商的100%持股。公開信息顯示,目前證監會核准批覆的外資控股券商數量有8家。
其中瑞銀證券、高盛高華證券、瑞信方正證券、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等為外資股東通過提高持股比例實現控股;摩根大通證券(中國)、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大和證券、星展證券為新設券商。此外,滙豐前海證券在CEPA協議下設立的首家外資控股券商,成立於2017年,滙豐銀行持股比例為51%。
早在11月,摩根大通也收購了其在中國內地業務中額外的20%股權,收購後持有合資公司71%的股份。分析師認為,摩根大通可能會成為下一個中國全資券商。對此,摩根大通拒絕置評。
7月,瑞士信貸曾表示希望擁有100%控股的中國證券合資企業,但該機構拒絕評論進展狀況。
在今年3月份,證監會曾接連核准了高盛集團和摩根史坦利分別對高盛高華和摩根史坦利華鑫證券完成控股,其中,高盛集團對高盛高華證券的持股比例從33%增至51%。
多方研究人士認為,合資券商持續擴容加劇鯰魚效應,短期內勢必加劇行業內的競爭,同時我國券商傳統的通道類業務的盈利模式也將受到新的挑戰。而從長期來看,行業層面,外資有望引入先進的業務、技術及管理,推動證券公司向國際化投行靠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