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摩根大通擬增持20%摩根大通證券 首家外資全資券商要來了?

2020-12-16 證券之星

從證券公司到基金公司、期貨公司,摩根大通「三大路徑」全面布局中國。

旗下控股的上投摩根基金49%剩餘股權剛剛掛牌不到一個月時間,摩根大通又「謀求」提高旗下在華控股證券公司持股比例,而就在今年6月中旬,摩根大通期貨已獲批成為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

9月2日晚間,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出摩根大通證券20%股權,轉讓價格為1.78億元,除摩根大通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以外,珠海市邁蘭德基金等其餘4家股東已放棄優先購買權,這也意味著摩根大通有望進一步提升在控股證券公司中的出資比例。

摩根大通證券20%股權掛牌轉讓

摩根大通距離100%控股合資證券公司又向前邁進一步。

9月2日晚間,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布的信息顯示,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轉讓所持有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20%股權,轉讓價格是1.78億元,信息披露起始日期為2020年9月3日,期滿日期至2020年9月29日。

去年3月13日,證監會核准設立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這兩家券商也是首批新設立的合資控股券商。

同年8月22日,摩根大通證券完成工商登記,註冊資本為8億元,摩根大通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持有51%股權,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珠海市邁蘭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朗信投資有限公司、新疆中衛股權投資有限合夥企業、上海賓闔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在內4家股東合計持有剩下49%股權。

相關資產評估情況顯示,以今年5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資產總計6.72億元,淨資產6.12億元,轉讓標的對應評估值為1.73億元,掛牌價格相對評估值溢價不到3%。

掛牌信息亦顯示,除 J.P。 Morgan International Finance Limited(摩根大通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以外,珠海市邁蘭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朗信投資有限公司、新疆中衛股權投資有限合夥企業、上海賓闔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其餘4家股東已放棄優先購買權。這也意味著摩根大通有望通過此次股權掛牌轉讓,進一步提升在控股證券公司中的持股比例。

事實上,摩根大通此前曾宣布,計劃未來數年內,在監管允許的條件下將控股證券公司持股比例增加到100%。今年4月1日,證券公司正式放開外資股比限制,摩根大通也正式展開增持動作。

開業首年尚未實現盈利

掛牌信息同時顯示,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去年營業收入247.13萬元,淨利潤為虧損8677.04萬元。

摩根大通證券也在此前披露的2019年年報對此進行了解釋。年報中稱,2019年是公司的創立之年,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公司總資產為7.93億元,主要為貨幣資金,金額為6.48億元,佔比82%;總負債7878萬元,主要為應付員工薪酬及應付關聯方款項;年末資產負債率為9.9%。

截止2019年12月31日,公司流動性充足,資產質量良好,各項風險控制監測指標均處於較高水平,能夠有效滿足監管要求及公司現階段發展的需求。其中,期末風險覆蓋率為4946%, 流動性覆蓋率和淨穩定資金率分別為957%和494%,均遠高於監管指標及預警指標。

2019年,除了因股東初始投入的資本金之外,公司未進行重大的財務投融資活動,也不存在重大到期的未償還債務或擔保情況。由於公司在報告期內尚處於籌備建設及初始投入的階段,因此報告期內的經營活動和投資活動的現金流均為淨流出的情況。

由於去年絕大多數的時間公司和部門都在籌備申請的階段,所以沒有開展和運作任何實際業務,大多數的精力都在牌照申請,結合公司的總體戰略、業務設想和展業方案,花大力氣在人員的招聘、培訓和崗位設立,系統的採購、建設和調試,內部管理流程和規章制度的設立和優化等前期準備工作方面。在所有領導和同事的一致努力下,我們先後經歷了遞交申請、工商註冊、證監會現場檢查等階段,並順利得到行政許可的批准。展望未來,在經過和交易所、中央登記結算公司、託管銀行等其他機構的系統連接和測試穩定後,部門預計於2020年中期開始正式的經營活動。

年報中亦透露,今年上半年,摩根大通證券在上海設立了一家證券營業部,此外,研究部也將全面開展業務,全力擴張團隊和加強股票覆蓋,計劃到年底覆蓋百餘家A股上市公司以及數家海外中概股公司。

外資控股券商已增至8家

9月1日,證監會網站顯示,證監會正式核准設立星展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公司註冊地在上海市,註冊資本為人民幣15億元,業務範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證券自營、證券承銷和保薦。

批覆顯示,星展銀行持有星展證券51%的股份,為其控股股東,上海東浩蘭生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黃浦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匯暘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上海黃浦引導資金股權投資有限公司另外4家股東分別持有星展證券24.67%、13.33%、6.5%、4.5%股份。

星展銀行前身為新加坡發展銀行,是新加坡最大的商業銀行,業務地區包括東北亞、東南亞和南亞,主要業務包括商業銀行、個人銀行以及財富管理等。目前大股東是淡馬錫控股有限公司─即新加坡政府的投資部門。

而就在上周五,證監會剛剛核准設立另一家外資控股券商——大和證券(中國)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為10億元人民幣, 株式會社大和證券集團總公司持有其51%股份,為其控股股東。

2018年4月28日證監會公布《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外資持股比例最高可達51%。同年12月1日,瑞銀集團宣布提升所持有的瑞銀證券股權比例,持股比例由24.99%增至51%,瑞銀證券由此成為首家實現控股合資證券公司。

截止目前,外資控股券商已增至8家之多。其中,瑞銀證券、高盛高華證券、瑞信方正證券、摩根史丹利華鑫證券是外資股東通過提高持股比例實現控股;星展證券、大和證券(中國)有限責任公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則為新設立的外資控股證券公司。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

來源:中國基金報

相關焦點

  • 摩根大通擬增持20%摩根大通證券 首家外資全資券商要來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從證券公司到基金公司、期貨公司,摩根大通「三大路徑」全面布局中國。旗下控股的上投摩根基金49%剩餘股權剛剛掛牌不到一個月時間,摩根大通又「謀求」提高旗下在華控股證券公司持股比例,而就在今年6月中旬,摩根大通期貨已獲批成為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
  • 首家外商獨資券商誕生在即!摩根大通出手欲嘗鮮,持摩根大通證券...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閆晶瀅 從外資控股券商到外資全資券商,這條路到底有多遠?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將花落誰家,摩根大通正在努力。近日,關於外高橋轉讓摩根大通證券(中國)20%股權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10月23日,該部分股權以1.78億元的轉讓底價成功交易,受讓方正是摩根大通。
  • 第二家外資控股券商來了!摩根大通證券獲準開業 手握四大牌照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張婷婷 證券行業開放速度或許超乎大家預料。12月18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宣布獲準開業,成為繼野村東方國際證券之後,第二家獲準開業的外資控股券商。摩根大通證券正式開業據天眼查信息,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經營範圍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證券自營以及證券承銷與保薦。此外,記者查閱到,2016年8月份,摩根大通國際成立了全資資管子公司摩根資產管理(中國)有限公司。也就是說,摩根大通證券拿下的四張牌照,使得摩根大通可以在中國經營券商各大主營業務。
  • 中信證券發年報,摩根大通證券開業,這是中資VS外資券商正面「決戰...
    截止今天午盤,中信證券市值2929億元;而高盛則較高點腰斬,目前市值僅為3500億元。「麥子店高盛」和高盛的差距不到600億元。 二則是,摩根大通今日宣布,由摩根大通控股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正式開業,為中國以及國際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以及證券承銷與保薦。
  •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董事長兼執行長樸學謙:希望有機會成為外資...
    證券時報記者 張淑賢"隨著中國允許外資100%持有證券公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希望有機會成為外資全資券商。「11月1日,在浦東開發開放 30 周年集中採訪時,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樸學謙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即將開業,會否引發券業「鯰魚效應」?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摩根大通證券(中國)也是繼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在上月底獲準之後,第二家獲準在中國開業的外資控股券商。儘管目前已有兩家主流的外資控股券商獲準在國內開業,但對於外資券商進軍中國市場會否引發券業「鯰魚效應」,有分析認為,外資券商入場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券商之間的競爭,但短期內難改券業格局。
  • 疫情期間雲開業 摩根大通證券等5家外資機構入駐上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疫情期間「雲開業」,摩根大通證券等5家外資金融機構入駐上海上海外資金融公司又添重磅機構。3月20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大韓再保險上海分公司、羅素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景順瑞和(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綠光環球(上海)資產管理公司等5家機構在滬舉行線上開業儀式。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出席開業儀式並致辭。摩根大通集團亞太區行政總裁郭利博、大韓再保險公司社長元鍾珪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加開業儀式並分别致辭。
  • 摩根大通證券原董事長轉會上市公司 薪資是中信證券董事長近10倍
    這家券商董事長轉會上市公司,薪資是中信證券董事長近10倍從券商高管轉會至上市公司,這條職業路徑在金融業並不少見。近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原董事長李一入職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生物製藥,但近5000萬年薪也讓此次轉會頗為吸睛。
  • 獨家|疫情下開業,詳解摩根大通證券的「中國生意經」
    3月20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等5家外資金融機構在上海舉行「雲開業」儀式。摩根大通是美國最大的全能型金融服務集團,但由於中國的監管要求分業經營,因此摩根大通在華通過數個法律實體展開業務,除了由摩根大通51%控股的摩根大通證券和100%控股的摩根大通銀行(法人銀行),還包括上投摩根和摩根大通期貨兩家合資公司。
  • 中信摩根大通正面PK 131家券商如何應戰國際投行?
    摘要 【中信摩根大通正面PK 131家券商如何應戰國際投行?】一個是國內券業「一哥」,一個是美國資產值最大的銀行。中信證券(600030.SH)與摩根大通相遇在財報季,圍繞賺錢能力、增長潛力的比拼正式展開。
  •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來了!高盛集團已完成100%持股高盛高華證券的協議...
    首家外資獨資券商真的來了!12月8日,據媒體,高盛已籤署一項協議,收購合資公司高盛高華100%股權,並成為國內首家外商獨資券商。早在今年3月份,證監會表態自4月1日起取消證券公司外資股比限制之時,多家外資控股券商的外方股東就公開表態要謀求控股券商的100%持股。公開信息顯示,目前證監會核准批覆的外資控股券商數量有8家。
  • 上海外高橋擬轉讓摩根大通證券20%股權
    中證網訊(記者 林倩)9月3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信息顯示,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外高橋)擬轉讓所持有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20%股權,轉讓價格是1.78億元,信息披露起始日期為2020年9月3日,期滿日期至2020年9月29日。
  • 摩根大通增持樂信、蔚來、愛奇藝 中國「新經濟」被華爾街看好
    來源:金融界網站 華爾街知名投行摩根大通披露,其在2020年3季度增持了多家中國新經濟板塊的中概股代表公司。增持股數前6的公司中,就包括新能源汽車公司蔚來、流媒體視頻平臺愛奇藝、新消費公司樂信等,分別約467萬股、153萬股和63萬股。
  • 摩根大通:第一個吃螃蟹者的「中國雄心」 丨30年30人
    &nbsp&nbsp&nbsp&nbsp作為全球知名的跨國金融機構,摩根大通早在1921年便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家分行,在華經營了一個世紀的它,見證了中國百年的滄桑巨變和浦東30年的發展奇蹟。
  • 摩根大通據悉正與招商銀行洽談,擬成立理財合資公司
    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步伐迅速,華爾街又來了!1月5日周二,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摩根大通正與招商銀行進行初步的洽談,計劃與招銀理財成立合資公司,目前雙方還未敲定持股比例等具體細節,但摩根大通不太可能會擁有控股權。
  • 摩根大通增持樂信、蔚來與愛奇藝「多米諾效應」:創投機構加快運作...
    近日,華爾街知名投行摩根大通披露,其在2020年3季度增持多家中國新經濟板塊中概股。在當季增持股數前6的公司中,包括新能源汽車公司蔚來、流媒體視頻平臺愛奇藝、網際網路券商平臺富途、金山雲、新消費公司樂信等,分別增持467萬股、153萬股、76萬股、65萬股與63萬股。
  • 摩根大通加大新經濟布局 增持蔚來、樂信
    原標題:摩根大通加大新經濟布局 增持蔚來、樂信
  • 外資券商跑步入場!服貿會上大和證券落地北京,第九家星展證券緊隨...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賈謹嫣 陳鋒 北京報導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大和證券9月9日正式落地北京,其是首家通過新設方式獲得外資控股權的合資券商,擁有保薦承銷牌照。
  • 摩根大通證券發首份研報:乘用車需求二季度將迎拐點
    作為首家新開業的美資控股券商,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於3月20日開業後便加速推進業務,並於4月10日發布首份研究報告,聚焦近期各界報以高度關注的中國乘用車市場,這也是受全球疫情、復工進程、全球產業鏈以及潛在政策刺激影響較大的行業。
  • 漲跌要看川普?摩根大通正式發布"川普指數"
    從2018年至今,川普在證券市場營業時間內,大約發布了4000次非轉發推文,其中有146次影響到市場。摩根大通的Volfefe指數是根據概率法來推算其對市場的影響。  根據摩根大通的報告,川普的大部分推文都是中午到下午2點左右發出,下午1點的推文大約是下午或晚上其它任何時間的三倍多。川普凌晨3點的推文也比下午3點的推文更常見,這對美國利率市場來說可能是一種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