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即將開業,會否引發券業「鯰魚效應」?

2020-12-16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蔡鼎 每經編輯:吳永久

圖片來源:攝圖網

北京時間12月18日晚間,美國知名金融機構摩根大通(JP Morgan)宣布,已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的《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這標誌著由摩根大通控股以及為實際控制人的證券公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可正式對外開展業務。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摩根大通證券(中國)也是繼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在上月底獲準之後,第二家獲準在中國開業的外資控股券商。

分析:短期內難改券業格局

在官方新聞稿中,摩根大通表示,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總部位於上海地標性建築上海中心大廈,坐落在上海金融業的聚集地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核心區,將為中國以及國際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以及證券承銷與保薦。

「摩根大通集團非常高興可以在中國建立由自己控股的證券公司。」摩根大通集團主席兼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表示,中國市場對於摩根大通本地以及全球的客戶都十分重要,該公司將繼續對在華業務進行投資並全力支持其發展。

摩根大通亞太區主席兼執行長歐冠昇(Nicolas Aguzin)表示,摩根大通在中國運營已近一個世紀。「我們與中國共同成長,對公司在華業務有著長期的戰略規劃。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獲準開業是在這一關鍵市場的又一重要裡程碑。」

「隨著中國金融市場持續發展以及客戶的需求不斷變化,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建立將進一步加強摩根大通在岸業務平臺和能力。」摩根大通中國區執行長梁治文表示。

儘管目前已有兩家主流的外資控股券商獲準在國內開業,但對於外資券商進軍中國市場會否引發券業「鯰魚效應」,有分析認為,外資券商入場雖然會在一定程度上加劇券商之間的競爭,但短期內難改券業格局。

3月底便開始籌備、招聘

2018年4月28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允許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即允許外資持股比例最高達51%。消息一出,當年5月8日,野村證券即正式向證監會提交申請材料,申請設立外商投資證券公司並擬持股51%。

2019年3月29日,證監會宣布依法核准設立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和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有限公司。而這兩家也是首批全新設立的外資控股券商。當時歐冠昇便表示:「對於摩根大通和我們的眾多客戶而言,中國是全球最大、增長速度最快的市場之一,也是全球最為激動人心的發展機遇之一。中國是摩根大通全球及亞太區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對中國市場的不斷投入以及在此取得的成就,再次體現了摩根大通充分調動集團整體實力和資源,以支持中國發展的長期承諾。」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還注意到,其實自今年3月底成立以來,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就正式進入6個月的籌備期,當時公司的官網已掛出合資券商的招聘崗位,涉及股票交易崗、風控崗、併購崗、合規崗、技術崗、運營崗等,從這些崗位設置不難看出合資公司的業務布局。

在上述崗位招聘信息中,均有同樣一段話特別介紹合資券商。「中國是我們許多客戶和摩根大通全球最大的機遇之一,也是我們在亞太地區發展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該國金融業的持續自由化,包括其最近關於證券公司多數外資所有權的公告,我們承諾在中國建立一家世界級證券公司。」

啟信寶數據顯示,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成立於2019年8月22日,註冊資本8000萬人民幣,公司類型為有限責任公司(中外合資),所屬行業為資本市場服務,在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登記。信息顯示,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股東包括摩根大通國際金融有限公司(51%)、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深圳市邁蘭德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14.3%)、新疆中衛股權投資有限合夥企業(4.9%)、北京朗信投資有限公司(4.9%)和上海賓闔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4.9%)。

圖片來源:啟信寶

圖片來源:啟信寶

從8月正式成立到今天正式獲得《經營證券期貨業務許可證》,四個月的時間也足以看出監管層對合資券商的重視。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中信證券發年報,摩根大通證券開業,這是中資VS外資券商正面「決戰...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李沐之今天有兩條關於券業新聞一起看,會較為有趣。 一則是,中信證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431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2億元,同比增長30%。二則是,摩根大通今日宣布,由摩根大通控股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正式開業,為中國以及國際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以及證券承銷與保薦。 摩根大通將藉此機會,進一步拓展研究團隊對於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覆蓋的深度和廣度。
  • 獨家|疫情下開業,詳解摩根大通證券的「中國生意經」
    來源:一財網在疫情下,中國金融開放的步伐並未減速。3月20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等5家外資金融機構在上海舉行「雲開業」儀式。其中,摩根大通證券目前已集齊四塊牌照,包括證券經紀、證券自營、證券投資諮詢以及證券承銷與保薦,足見摩根大通對開拓中國市場的雄心。23日,摩根大通中國區執行長梁治文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專訪時表示,當前疫情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衝擊,中國市場對外資機構投研能力的需求也不斷上升。
  •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董事長兼執行長樸學謙:希望有機會成為外資...
    證券時報記者 張淑賢"隨著中國允許外資100%持有證券公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希望有機會成為外資全資券商。「11月1日,在浦東開發開放 30 周年集中採訪時,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執行長樸學謙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 中信摩根大通正面PK 131家券商如何應戰國際投行?
    摘要 【中信摩根大通正面PK 131家券商如何應戰國際投行?】一個是國內券業「一哥」,一個是美國資產值最大的銀行。中信證券(600030.SH)與摩根大通相遇在財報季,圍繞賺錢能力、增長潛力的比拼正式展開。
  • 摩根大通證券獲準開業 手握四大牌照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張婷婷 證券行業開放速度或許超乎大家預料。12月18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宣布獲準開業,成為繼野村東方國際證券之後,第二家獲準開業的外資控股券商。就經營範圍來看,包括證券經紀、投資諮詢、自營、證券承銷與保薦四張牌照。這並不意味著,摩根大通在中國不能從事資管業務。早在2016年,摩根大通國際就成立了摩根資管(中國)。隨著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正式開業,這表明摩根大通實際上可以在中國經營券商各大主營業務。這比上月已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的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經營範圍更加廣泛。
  • 疫情期間雲開業 摩根大通證券等5家外資機構入駐上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疫情期間「雲開業」,摩根大通證券等5家外資金融機構入駐上海上海外資金融公司又添重磅機構。3月20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大韓再保險上海分公司、羅素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景順瑞和(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綠光環球(上海)資產管理公司等5家機構在滬舉行線上開業儀式。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出席開業儀式並致辭。摩根大通集團亞太區行政總裁郭利博、大韓再保險公司社長元鍾珪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加開業儀式並分别致辭。
  • 摩根大通擬增持20%摩根大通證券 首家外資全資券商要來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從證券公司到基金公司、期貨公司,摩根大通「三大路徑」全面布局中國。旗下控股的上投摩根基金49%剩餘股權剛剛掛牌不到一個月時間,摩根大通又「謀求」提高旗下在華控股證券公司持股比例,而就在今年6月中旬,摩根大通期貨已獲批成為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
  • 摩根大通出手欲嘗鮮,持摩根大通證券...
    這家在華運營即將百年的國際投行後續還將有何舉措?業內相當期待。摩根大通持股增至71%摩根大通證券(中國)20%的股權花落誰家?答案當然是摩根大通。近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10月23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20%股權以1.78億元的轉讓底價成功交易,受讓方正為控股股東摩根大通國際金融有限公司。
  • 摩根大通擬增持20%摩根大通證券 首家外資全資券商要來了?
    從證券公司到基金公司、期貨公司,摩根大通「三大路徑」全面布局中國。旗下控股的上投摩根基金49%剩餘股權剛剛掛牌不到一個月時間,摩根大通又「謀求」提高旗下在華控股證券公司持股比例,而就在今年6月中旬,摩根大通期貨已獲批成為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
  •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發布首份研報 關注中國汽車市場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繼3月20日宣布開業之後,於近日發表了首篇研究報告,該報告關注中國汽車行業。報告認為,長期來看,乘用車需求仍相對樂觀,預估2021-2025 年需求年複合增長率3%左右。
  • 華菁證券更名為華興證券,華興資本布局有何新戰略?券業迎更名潮
    來源:券商中國又見券商更名!這家新銳投行改頭換面,華興資本布局有何新戰略?券業更名浪潮再度來襲在證券行業的江湖中既有新人報導,也有舊人撤場,更名改姓者也同樣有之。日前,原華菁證券公告:即日起「華菁證券有限公司」更名為「華興證券有限公司」。
  • 摩根大通證券原董事長轉會上市公司 薪資是中信證券董事長近10倍
    近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原董事長李一入職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生物製藥,但近5000萬年薪也讓此次轉會頗為吸睛。券商董事長轉會港股上市公司近日,港股上市公司中國生物製藥發公告表示,公司委任李一為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長,初步任期為3年。
  • 上海外高橋擬轉讓摩根大通證券20%股權
    中證網訊(記者 林倩)9月3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信息顯示,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外高橋)擬轉讓所持有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20%股權,轉讓價格是1.78億元,信息披露起始日期為2020年9月3日,期滿日期至2020年9月29日。
  • 摩根大通證券發首份研報:乘用車需求二季度將迎拐點
    作為首家新開業的美資控股券商,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於3月20日開業後便加速推進業務,並於4月10日發布首份研究報告,聚焦近期各界報以高度關注的中國乘用車市場,這也是受全球疫情、復工進程、全球產業鏈以及潛在政策刺激影響較大的行業。
  • 摩根大通證券原董事長李一離職 執行長樸學謙接任
    中證網訊(記者林倩)近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官網顯示,公司董事長已變更為樸學謙,同時樸學謙仍兼任公司執行長。公開資料顯示,樸學謙於2015年10月加入摩根大通,並於摩根大通證券成立後任職執行長。
  • 上海外高橋1.78億轉讓摩根大通證券20%股份 4家股東放棄優先購買權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9月2日晚間,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布的信息顯示,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轉讓所持有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20%股權,轉讓價格是1.78億元。摩根大通證券於今年3月獲證監會核准成立中國有限公司。
  • 摩根大通證券預計中國乘用車市場四季度反彈10%
    中新社上海4月10日電 (記者 姜煜)剛在上海成立不久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10日發布首份研究報告《中國汽車行業:2020年市場展望》。該報告稱,2020年一季度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乘用車需求預計大幅下跌。
  • 摩根大通增持樂信、蔚來與愛奇藝「多米諾效應」:創投機構加快運作...
    隨著中國經濟率先復甦 中國新經濟板塊中概股正日益受到華爾街大型投資機構的青睞。近日,華爾街知名投行摩根大通披露,其在2020年3季度增持多家中國新經濟板塊中概股。業內人士指出,摩根大通此次增持意圖明顯,主要是看好中國經濟復甦趨勢下新經濟板塊蓬勃發展。比如新能源汽車領域中概股蔚來、小鵬等股價年內已翻數倍;流媒體視頻平臺也因今年疫情獲得用戶數、營收等各項指標強勁增長;新消費則是中國增長最快的市場之一,頭部企業樂信在業績增長迅猛下,市值普遍被認為其估值被嚴重低估。
  • 摩根大通據悉正與招商銀行洽談,擬成立理財合資公司
    中國金融市場開放步伐迅速,華爾街又來了!1月5日周二,據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稱,摩根大通正與招商銀行進行初步的洽談,計劃與招銀理財成立合資公司,目前雙方還未敲定持股比例等具體細節,但摩根大通不太可能會擁有控股權。
  • 摩根大通財報背後:一個不太真實的美國夢
    然而,當我們給出結果,又會發現不少悖論。4月9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WEO),將美國2020年的增速預期調高0.1個百分點至1.9%。摩根大通財報上,值得關注的一項是投資業務。投資向來是摩根大通的看家本事,行業的全球第一位置非其莫屬。從數據上看,摩根大通第一季度投資營收18億美元,同比增長了3%。近年來,摩根大通毫不掩飾想進入中國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