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證券發首份研報:乘用車需求二季度將迎拐點

2020-12-11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首份研報聚焦備受關注的中國乘用車市場,這也是受全球疫情、復工進程、全球產業鏈以及潛在政策刺激影響較大的行業。

作為首家新開業的美資控股券商,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於3月20日開業後便加速推進業務,並於4月10日發布首份研究報告,聚焦近期各界報以高度關注的中國乘用車市場,這也是受全球疫情、復工進程、全球產業鏈以及潛在政策刺激影響較大的行業。

摩根大通證券研究部負責人賴以哲對記者表示,2020年中國汽車行業的基本面主要面臨三個潛在壓力:一是由於新冠肺炎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對經濟產生的影響,消費信心和消費水平處於低位,需求可能自二季度緩慢恢復;二是春節之後,上半年企業復工復產的進度;三是投資者對需求回升及各項政策反應的預期與企業實際業績之間的拉鋸戰。

鑑於全球乘用車市場周期下行,在2018年下半年-2019年,中國市場也出現前所未有的需求疲軟。摩根大通證券預計,2020年乘用車需求同比會再次下滑7%,需求總量低於趨勢水平(1990萬輛)。但二季度後將出現拐點回暖。

賴以哲稱,2020年一季度,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乘用車需求預計下跌至少30%-40%。因此,關注點應是確定今年的拐點所在位置。「三季度乘用車需求將大致同比持平,四季度反彈約10%。所以,二季度可能是一個重要的拐點,屆時汽車銷量增速逐步回升到正值區間,工廠恢復正常生產,經濟基本回歸正軌。」

長遠來說,該機構仍維持相對樂觀的態度,預計2021-2025年需求年複合增長率3%左右。以下四大因素將會共同發揮作用,支撐長期中國的汽車需求:

家庭收入持續增長,尤其是落後華東地區5-6年時間的低線城市;

汽車金融滲透率不斷提升,進一步增強了消費者的負擔能力。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約35%-36%的新車買家在20多歲的年齡段內,而2008年該比例僅為18%;

隨著中國保有汽車(已登記汽車)的老化,現有車輛有置換需求;

汽車價格降低。國產化也推動了成本下降,從而推動汽車價格下降。對大部分的大眾市場整車廠商來說,該機構預計國產化率超95%。

「綜合來說,2021-2025年汽車需求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至2025年,乘用車需求將達到2300萬輛,乘用車/商用車總計為2700萬輛。」賴以哲稱。

各界對於近期有望出臺的整體財政刺激政策極大關注,汽車、家電等都是焦點。

摩根大通證券認為,額外的大規模刺激可能性低。「我們認為未來任何進一步的刺激措施都會比較溫和,或者以取消限購(包括新能源車)的形式出現。」賴以哲稱。

因此,該機構對政策刺激的的基準情景是,今年對於汽車方面,大部分政策回應可能會是救助措施,旨在恢復消費者信心、減輕整車廠商的壓力,以及提高中小企業的盈利或流動性。摩根大通證券並不認為中央政府層面會出臺大規模減稅或財政刺激政策。

摩根大通證券表示,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比較樂觀,預計隨著傳統燃油車(ICE)市場份額的減少,新能源車滲透率會持續上升。

當然,新能源車行業(包括製造商和消費者)面臨的挑戰在中短期內仍會持續,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加劇,外國電動汽車品牌越來越多國產化生產,對中資品牌帶來進一步壓力。

相關焦點

  •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發布首份研報 關注中國汽車市場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繼3月20日宣布開業之後,於近日發表了首篇研究報告,該報告關注中國汽車行業。報告認為,長期來看,乘用車需求仍相對樂觀,預估2021-2025 年需求年複合增長率3%左右。
  • 摩根大通證券預計中國乘用車市場四季度反彈10%
    中新社上海4月10日電 (記者 姜煜)剛在上海成立不久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10日發布首份研究報告《中國汽車行業:2020年市場展望》。該報告稱,2020年一季度由於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國乘用車需求預計大幅下跌。
  • 摩根大通擬增持20%摩根大通證券 首家外資全資券商要來了?
    9月2日晚間,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出摩根大通證券20%股權,轉讓價格為1.78億元,除摩根大通國際金融有限公司以外,珠海市邁蘭德基金等其餘4家股東已放棄優先購買權,這也意味著摩根大通有望進一步提升在控股證券公司中的出資比例。
  • 摩根大通擬增持20%摩根大通證券 首家外資全資券商要來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從證券公司到基金公司、期貨公司,摩根大通「三大路徑」全面布局中國。旗下控股的上投摩根基金49%剩餘股權剛剛掛牌不到一個月時間,摩根大通又「謀求」提高旗下在華控股證券公司持股比例,而就在今年6月中旬,摩根大通期貨已獲批成為中國首家外資全資控股期貨公司。
  • 獨家|疫情下開業,詳解摩根大通證券的「中國生意經」
    3月20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等5家外資金融機構在上海舉行「雲開業」儀式。摩根大通是美國最大的全能型金融服務集團,但由於中國的監管要求分業經營,因此摩根大通在華通過數個法律實體展開業務,除了由摩根大通51%控股的摩根大通證券和100%控股的摩根大通銀行(法人銀行),還包括上投摩根和摩根大通期貨兩家合資公司。
  • 摩根大通出手欲嘗鮮,持摩根大通證券...
    首家外商獨資券商將花落誰家,摩根大通正在努力。近日,關於外高橋轉讓摩根大通證券(中國)20%股權的消息終於塵埃落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信息顯示,10月23日,該部分股權以1.78億元的轉讓底價成功交易,受讓方正是摩根大通。2019年3月,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獲得證監會核准設立,成為首批新設外資控股券商,摩根大通出資4.08億元,持股比例達到51%。
  • 摩根大通證券獲準開業 手握四大牌照
    就經營範圍來看,包括證券經紀、投資諮詢、自營、證券承銷與保薦四張牌照。這並不意味著,摩根大通在中國不能從事資管業務。早在2016年,摩根大通國際就成立了摩根資管(中國)。隨著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正式開業,這表明摩根大通實際上可以在中國經營券商各大主營業務。這比上月已獲得中國證監會頒發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的野村東方國際證券經營範圍更加廣泛。
  • 摩根大通證券原董事長轉會上市公司 薪資是中信證券董事長近10倍
    來源:中國基金報年薪近5000萬!這家券商董事長轉會上市公司,薪資是中信證券董事長近10倍從券商高管轉會至上市公司,這條職業路徑在金融業並不少見。2015年4月,其被任命為摩根大通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並於2018年5月升任摩根大通全球銀行副主席,致力於提升中國資本市場的國際化程度以及中國企業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參與程度。2019年9月,李一被任命為摩根大通證券,也就是中國首家新設外資控股合資證券公司董事長。如此看來,李一擔任摩根大通證券董事長還未足一年。
  •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即將開業,會否引發券業「鯰魚效應」?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可正式對外開展業務。分析:短期內難改券業格局在官方新聞稿中,摩根大通表示,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的總部位於上海地標性建築上海中心大廈,坐落在上海金融業的聚集地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的核心區,將為中國以及國際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以及證券承銷與保薦。
  • 上海外高橋擬轉讓摩根大通證券20%股權
    中證網訊(記者 林倩)9月3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官網信息顯示,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外高橋)擬轉讓所持有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下稱摩根大通證券)20%股權,轉讓價格是1.78億元,信息披露起始日期為2020年9月3日,期滿日期至2020年9月29日。
  •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高管敲定 李一任董事長
    【財新網】(記者 嶽躍)正在籌備中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高管人員終於敲定,部分已獲得監管核准。  據財新記者了解,擬任摩根大通證券(中國)董事長的,是摩根大通全球銀行業務副主席、摩根大通中國區業務負責人李一。他的董事長任職資格正在上海證監局走核准程序。
  • 摩根大通證券原董事長李一離職 執行長樸學謙接任
    中證網訊(記者林倩)近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官網顯示,公司董事長已變更為樸學謙,同時樸學謙仍兼任公司執行長。公開資料顯示,樸學謙於2015年10月加入摩根大通,並於摩根大通證券成立後任職執行長。
  • 中信證券發年報,摩根大通證券開業,這是中資VS外資券商正面「決戰...
    截止今天午盤,中信證券市值2929億元;而高盛則較高點腰斬,目前市值僅為3500億元。「麥子店高盛」和高盛的差距不到600億元。 二則是,摩根大通今日宣布,由摩根大通控股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正式開業,為中國以及國際客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產品與服務,包括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以及證券承銷與保薦。
  • 摩根大通證券(中國)董事長兼執行長樸學謙:希望有機會成為外資...
    「非常順利,對一家新開業的全牌照公司而言,投行、經紀和研發三塊業務都已在推進,市場上已有摩根大通證券(中國)參與的股票和債券發行以及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發布的研究報告。」樸學謙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立足上海浦東新區,服務範圍輻射全中國。」樸學謙說。
  • 疫情期間雲開業 摩根大通證券等5家外資機構入駐上海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疫情期間「雲開業」,摩根大通證券等5家外資金融機構入駐上海上海外資金融公司又添重磅機構。3月20日,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大韓再保險上海分公司、羅素投資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景順瑞和(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及綠光環球(上海)資產管理公司等5家機構在滬舉行線上開業儀式。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出席開業儀式並致辭。摩根大通集團亞太區行政總裁郭利博、大韓再保險公司社長元鍾珪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參加開業儀式並分别致辭。
  • 摩根大通和野村證券拔頭籌,17家合資券商正排隊...
    去年5月10日,摩根大通向中國證監會遞交申請建立一家持股比例為51%的證券公司,並計劃未來數年內,在監管允許的條件下將持股比例增加到100%。這是《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發布後的第三家外資申請。2018年底,瑞銀宣布增資瑞銀證券的相關股權收購交易完成,持股比例由24.99%增加至51%。
  • 「研報掘金」航空業復甦加快最差底部已確認 航空股有望迎估值拐點
    6月前5天,航空旅客量同比跌幅迅速從50%收窄至40%,國內需求復甦加快。7、8月是傳統的暑運旺季,航空需求較為旺盛。國內需求或將進一步獲得支撐。3、空域構成行業硬約束,未來供給仍將長期受限。2019年,中國航空客運量為6.6億人次,約為美國航空客運量的71%。此外中國航空市場集中在胡煥庸線以東南,而美國航空市場在全境分布相對均勻。
  •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簡介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李晶  李晶(Jing Ulrich)女士於2005年加盟摩根大通,任中國市場董事總經理兼中國證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女士主要負責拓展中國國內及國外的股票業務, 並代表摩根大通建立並維護與國際機構投資者、企業及監管部門之間的關係。  畢業於哈佛大學和史丹福大學,李晶女士是面向世界最大資產管理公司、養老基金和主權財富基金的最傑出顧問之一。她的觀點影響著全球數萬億美元資產的配置。她還經常出任尋求投資海外機會的中國機構的顧問。
  • 上海外高橋1.78億轉讓摩根大通證券20%股份 4家股東放棄優先購買權
    來源:TechWeb.com.cn【TechWeb】9月2日晚間,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公布的信息顯示,上海外高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擬轉讓所持有的摩根大通證券(中國)有限公司20%股權,轉讓價格是1.78億元。摩根大通證券於今年3月獲證監會核准成立中國有限公司。
  • 摩根大通:在浦東緊貼中國金融市場的脈搏【而立浦東再出發】
    就拿前幾個月的疫情來說,浦東新區政府和陸家嘴管理局多次跟我們了解摩根大通防疫工作的具體情況和具體需求,還給我們送來了各種防疫物資,幫助我們的海外員工返回上海工作。區府辦、外辦、防疫辦等各個部門也多次來關心我們的具體情況,為我們解決了許多在工作、防疫過程中面臨的實際困難。我們很自豪把總部設在了浦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