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GDP再現「雪崩」 通脹又將何去何從?

2020-12-14 網易財經

沒有最差,只有更差!儘管事先在華爾街投行的眼中,隔夜公布的美國一季度終值數據極有可能被再度下修,但顯然沒有多少人預料到下修幅度能如此巨大。

美國商務部周三公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美國GDP終值環比下降2.9%, 遠低於預期,初值為下降1%。本次GDP下修幅度為有記錄以來(1976年開始)最大。隨著消費者支出減少,美國經濟創出了2009年以來最差季度表現。

如此低迷的數據表現,證明了此前美聯儲和IMF等官方下調2014去年美國GDP增速預估的準確性和必要性。而對於金融市場而言,也在第一時間遭遇了猛烈衝擊,糟糕的美國經濟數據意味著美聯儲實施寬鬆貨幣政策的時間更長,在數據發布後美元迅速下行,非美貨幣則紛紛創下當天新高。

今日美國方面依然將有多項重磅數據出爐。由於定於下周公布的美國非農數據因美國國慶假期提前至下周四(7月3日)公布,因此今晚的初請將可能成為非農前出爐的最後一期。而此外,美國5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率和美國5月個人收入月率更可能成為今晚的重中之重。在美國通脹步步逼近2%門檻的背景下,日內的數據表現,料將切實影響投資者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的預期。

美國GDP再度上演「雪崩」,後市影響幾何?

周三,美國商務部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一季度GDP終值年化環比下降2.9%,遠不及預期。本次GDP下修幅度為1976年有記錄以來最大。打壓經濟的因素包括冬季異常寒冷、長期失業救濟到期以及食品券發放減少,這些抑制了消費支出。此外,企業補充庫存的速度放慢亦產生影響。

相比於4月公布的初值成長0.1%,第一季GDP環比年率已經下修了3.0個百分點,5月修正和6月終值之間的差距也是1976年有記錄以來最大。

分析師此前預計GDP終值僅為下滑1.7%。鑑於第一季數據大幅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可能難以達到2%。最新公布的GDP終值反映出醫療保健支出低於原先設想,這帶動消費者支出創下2009年第四季以來最低增幅。貿易對經濟的拖累亦甚於原先預期。

外匯市場在數據發布後快速做出反應,美元指數一度刷新一個月低點80.09,非美貨幣則全線走高。美國一季度終值相比市場預期仍大為不如,令不少華爾街投行事先始料未及。

不過,在市場第一輪反應過後,不少投行在事後的解讀中依然對二季度美國經濟前景頗為樂觀,這令美元指數此後有所企穩。

業內投行高盛指出,增速下修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醫療支出萎縮1.2%,淨出口萎縮0.6%。另外其它因素拖累了0.1個百分點。該機構表示,他們已經預期到醫療支出和淨出口會被下修,但下修的幅度超出其預期。高盛表示:「我們認為第一季度GDP只是一個失常,並不代表美國經濟增長強勁的基本趨勢。」高盛將美國二季度GDP預期由3.8%上調至4%。

此外,其它機構也紛紛上調美國二季度GDP預期。巴克萊將美國二季度GDP增速預期由3.0%大幅上調至4.0%,理由是一季度基數低,二季度將反彈。Federated Investors公司分析師稱,一季度GDP數據令人難以置信,但目前趨勢顯示美國經濟在改善,預計二季度美國經濟增速可達到4%以上。

美國白宮在數據發布後則指出,美國第一季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急劇收縮表明經濟復甦仍在進行中,但4月份和5月份的其它數據暗示經濟在第二季度有所反彈。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費曼稱,歐巴馬總統將竭盡全力來支持經濟復甦,其將通過行政措施和與國會合作來促進經濟增長並加快創造就業機會。

整體來看,儘管隔夜美國GDP數據的低迷表現拖累美元下行,但這仍僅僅是一季度經濟狀況的體現,對於二季度乃至今後美國經濟的運行趨勢,並沒有太多參考價值。而後市市場也可能會迅速從該數據的陰影中走出,不要忘了自二季度以來,總體上美國經濟復甦跡象明顯,美聯儲逐漸退出QE已成定局。

美國通脹數據今晚出爐,又將如何攪動市場?

在隔夜GDP數據出爐後,本周美國經濟數據的大幕並未就此畫上句號。日內美國將有5月核心PCE物價指數、美國5月個人收入、6月21日當周初請失業金人數等重磅數據公布,亦料將左右市場交投情緒。其中,物價數據的表現更為市場關注重點。

近期美國的通脹水平有所抬頭,市場預期5月份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年率升幅將達到1.8%,為2012年10月份以來最高水平。

不過,從近期美聯儲官員的表態看,似乎急於撇清通脹上升與加息之間的關係。美聯儲主席耶倫在上周的講話中表達了對近期CPI數據真實性的擔憂,稱其是「噪音」。

耶倫在6月FOMC會議後的新聞發布會上暗示,如果通脹以比美聯儲預期更快的速度超過2%的目標,那麼美聯儲可能較計劃提前上調短期利率。但是同時她還表示,目前通脹和就業目標都需要寬鬆政策;如果通脹或就業超出目標,會採取「平衡方法」加以應對。

對此,有「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資深記者Jon Hilsenrath認為,如果失業率仍然很高,美聯儲將允許通脹在一段時間裡超過2%。

但前美國財政部經濟學家、俄勒岡大學教授Tim Duy認為,華爾街卻相信這些數字,所以美聯儲的行動可能落後於數據曲線的變化。

值得一提的是,日內除了物價指數外,個人收支數據或許也將較為關鍵。目前,工資增長受限透露出現在就業市場過度疲軟,這一點很重要,導致耶倫不相信通脹數字。

Tim Duy認為,就業市場還不算經期,工資增長停滯。直到我們看到持續的工資增長,這樣才能給消費者帶來收入的增加,帶來真正的購買力增加,然後商業投資也增加,形成良性循環。不然很難想像通脹會持續上升。

由於日內美國方面初請、PCE物價及個人收支數據均將於北京時間20:30發布,因此預見屆時仍可能激起行情波瀾。這三項數據將是透視美國經濟及美聯儲政策的一個窗口,若一致疲軟將加重美聯儲決議「倒鴿」的「餘震」威力,若一致強勁則或將力推美元而施壓非美。(匯通網)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王曉易_NE0011

相關焦點

  • 美聯儲布拉德:Q3美國GDP增速將達30%,有助於提振通脹
    布拉德表示,第三季度將是美國有史以來經濟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個季度,按年率計算的增長率預計將可達到30%,這種經濟增長將有助於美聯儲完成通脹率達到2%的任務。騰訊證券9月19日訊,聖路易斯聯儲主席詹姆斯-布拉德(James Bullard)對美國經濟發表了樂觀的看法,認為「打破紀錄」的經濟增長將有助於提振通貨膨脹。
  • 3年暢想:股市破6124,GDP超美國,房價30%+臺灣統一
    美國應對相對太糟,以及內部矛盾,在疫情下被大範圍激活;內部撕裂。中美經濟話語權和心態天平重心調轉,很可能會提前2年發生。也就是2022年左右。中國的GDP總規模,就可能追上美國。總規模看起來可能也沒那麼重要,而且中國人均gdp離美國,還有很大差距。
  • 2016中國gdp總量:中美gdp數據分析:2030超美國!
    =====推薦閱讀=====  中美gdp對比:外媒稱中國印度GDP將超過美國  中國城市gdp:長沙gdp有望2017年突破萬億元大關   2016中國城市gdp:中部6
  • 美國印鈔,所以中國通脹?
    印了這麼多美元,美國不出現通脹,那才是見鬼了呢!根據弗裡德曼對美國貨幣史的研究,印鈔增加之後,物價的通貨膨脹一般在12個月之後,才會開始出現明顯抬升。不過,今年有點特殊。然而,今年的情況是,美聯儲是印鈔購買政府國債,然後,美國政府,轉手就把現金直接轉移支付給美國企業和個人,可謂是購買力直達人民群眾。所以,美國2020年的第一場通脹,來得比以往更早一些。
  • 美國gdp2018總量 美國各州gdp及各城市gdp排名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29日訊  人均gdp排名:  ---哥倫比亞特區 200278美元 相關推薦 美國多州稱將自行決定何時重啟經濟
  • 勞動力成本上升,美國核心通脹或進一步走高
    來源:圖表家正如市場普遍預期的那樣,ING的首席國際經濟學家James Knightley指出,美國12月份的整體通脹因第四季度汽油價格暴跌而受拖累。12月份通脹環比下降0.1%,導致2018年12月同比漲幅為1.9%,為2017年8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然而,剔除食品和能源核心CPI環比上漲0.2%,同比增長2.2%,仍高於美聯儲的中期目標。商品和服務通脹之間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歸因於能源,但即使剔除能源這一關鍵因素也是存在差異。
  • 雪崩!雪崩!
    此內容基於美國猶他州KBYG組織的免費雪崩培訓項目,希望能夠對大家道外滑雪的安全意識有所幫助。仍建議道外滑雪者參加專業雪崩培訓課程。- 所有對雪崩知識感興趣的朋友。讀完這篇文章,你會對雪崩有個更加全面的認識,了解雪崩發生的原因和條件,如何降低觸發雪崩的概率,以及當雪崩發生時,我們怎樣將傷害降到最低。
  • 2021中國,通脹與通縮的華山論劍
    這種轉型是在通脹環境下轉型,還是在通縮環境下轉型,其結果和政策路徑完全不同。通貨膨脹派這種我們叫做通脹派,通脹派的觀點最主要的就來源於貨幣的超發。上半年,我國廣義貨幣增速為11.1%。這個數據是2017年2月以來的最高值。
  • 歐洲央行上調GDP預期 拉加德稱總體通脹將在2021年初轉為正值
    來源:匯通網北京時間周四(9月10日),歐洲央行公布利率決議,維持利率不變,上調了2022年核心通脹預期,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發表講話,稱總體通脹將在2021年初轉為正值。歐洲央行稱,將利率維持在當前或更低的水平,直到通脹目標接近,隨著時間的推移,資產類別和國家的變化,緊急抗疫購債計劃(PEPP)將變得靈活。將大規模購債計劃的規模維持在1.35萬億歐元,將繼續對資產購買計劃下到期證券本金進行全額再投資,並持續至首次加息後一段較長時期內。
  • 通脹還是通縮?你將很快感到切膚之痛
    2012年美聯儲首次確認通脹、就業與利率三大目標,其中首要的是將對稱式通脹目標控制在2%以內。這次,美聯儲用平均通脹目標替代對稱式通脹目標的區別是,允許「一段時間內」物價漲幅超過2%。這說明美聯儲對待通脹的態度更加寬容,更傾向於推高通脹而不是抑制通脹。貨幣主義的觀念是「通脹猛於虎」。
  • 美國gdp2018總量 美國各州gdp及各城市gdp排名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29日訊  人均gdp排名:  ---哥倫比亞特區 200278美元 相關推薦 美國多州稱將自行決定何時重啟經濟
  • 2021年通脹不會是貨幣政策「前松後緊」的掣肘——12月通脹數據...
    12月CPI 、PPI漲幅均超預期,但服務類改善有限,核心通脹首現回落,堅定認為2021年通脹將是修復性漲價,「再通脹」會溫和歸來,而「高通脹」無需過憂,不會是貨幣政策「前松後緊」的掣肘。   展望未來,我們堅定認為2021年通脹將僅是修復性漲價,「再通脹」會溫和歸來,而「高通脹」無需過憂。短期看,2021年豬周期下行貫穿全年;拉尼娜現象對全年中樞影響有限;服務業修復性漲價,仍在「弱復甦」途中。長期看,在全球地產周期上行,而中國地產周期缺席,疊加長期因素不發生大改變的背景下,全球通脹會有溫和上行,但恐難再現「高通脹」。
  • 美國將退出世衛,臺灣將何去何從?
    (來源:網絡)中國臺灣網5月31日訊 美國總統川普29日突然宣布美國將退出世界衛生組織並切斷資金,一直緊跟美國腳步,借疫情炒作世衛話題的臺灣將何去何從成為島內輿論關注焦點,各方觀點不一。綜合臺媒報導,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在記者會上被問及,美國宣布終止與世衛組織的關係,是否會影響到臺灣在面對全球疫情時的資訊分享,陳時中表示不受影響。若美國建立新平臺,臺灣應積極爭取參與。但臺灣外事部門則回應,事關重大,將透過不同管道了解美國退出世衛的後續影響及其他所謂「國際友人回應」擬定對最佳策略,在其他所謂國際友人尚未響應之前,目前暫不評論。
  • ...點評12月通脹數據:2021年通脹不會是貨幣政策「前松後緊」的掣肘
    摘要我們前期研判年底CPI將降至0附近,未來一年通脹壓力不大,不會導致貨幣政策提前退出。當前數據——12月份——略超我們和市場的預期,但我們從長短周期視角來看,仍堅定認為2021年通脹將是修復性漲價,「再通脹」會溫和歸來,而「高通脹」無需過憂。12月CPI漲幅超預期,同比觸底反彈至0.2%。
  • GDP高增長與通脹低迷數據相矛盾美聯儲鷹鴿兩派本周會議或激烈舌戰
    美聯儲將於周三(5月1日)發布政策決議,眼下,市場投資者堅信其不會在眼下採取任何激進政策行動,但決議文本以及之後主席鮑威爾的講話,仍然會對未來政策走向給出指引,因此這將受到市場的格外矚目。而美聯儲的政策措辭,則在相當程度上將取決於眼下的各項美國及全球經濟數據。
  • 官方雪崩套件終登場,萬代MG雪崩突進型能天使高達
    雪崩型能天使雪崩型能天使高達在能天使高達的基礎上加裝了高性能的雪崩組件,組件的各部位都安裝了可以存儲大量壓縮GN粒子的大容量GN電容,可以一次性將壓縮的大量GN粒子釋放,從而得到凌駕於其他機體的加速性能,讓裝備了大量近戰武裝的能天使高達可以獲得更強的貫通力,因此破壞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武器掛架被全部移到了雪崩組件上,全部集中在了機體上半身的背面,標誌性的七劍武裝也全部收納在此,使得上半身看上去略顯粗壯。
  • 通脹將改變中國經濟(雙語)
    中國將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目標設定為4%——比去年3%的目標(未能實現)高出一個百分點。不過,今年迄今為止,中國在控制通脹方面做得並不比2010年更為成功。食品價格持續上漲——但在2月中旬春節結束後上漲速度有所放緩。儘管中國出臺了抑制房價上漲的措施,但房價仍繼續上漲。中國進口石油和煤炭等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攀升——過去3個月的漲幅為30%。
  • 大摩:消失的通脹,終將歸來
    4.2 逆全球化,民粹主義 貧富差距導致的逆全球化、民粹主義也將進一步提升通脹。 2018年起,美國和中國、歐洲貿易摩擦全面升級,標誌著全球化風向的逆轉。
  • 周小川:當前通脹度量存在問題 需拓展通脹概念與度量
    儲對貨幣政策執行框架進行重大調整,將2%通脹目標調整為2%平均通脹目標,引發關注。  從邏輯上來說,有三處可能出現差錯:一是貨幣概念和範疇可能變了;二是從貨幣到通脹的映射關係出問題了;三是通脹的概念、範疇和度量出了問題。  前兩種問題已有一些學術討論,在此討論一下第三種問題。這是一個較少受到關注的議題:當前低通脹率本身是否存在概念上和度量上的疑問?是否如多數人估測的通脹未來將會長時間維持低位,它涉及到我們應對低通脹的對策有沒有問題?
  • 房價將納入通脹指標?高房價或就此終結!|米筐原創
    稍加了解就會知道,學會歷任會長多為金融系統的前任官員、且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也是其理事單位,由此可見其學術研究和建議將對政策產生極大的影響力、當然也包括這次周會長的研究成果…房價納入通脹統計指標或許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今天我們就聊聊房價納入通脹指標這件事,及其對房價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