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8 18:22:38
|
作者:佚名| 字號:
A+|
A-【軟銀虧損65億美元】因投資阿里巴巴而大賺特賺的日本軟銀集團「軟了」,在WeWork和Uber上的巨額賭注「損失」造成軟銀2019財年二季度(7-9月)虧損7044億日元(約65億美元),為該公司14年來首次虧損。
據路透中文網報導,受WeWork及優步等主要投資標的估值下滑影響,二季度軟銀旗下願景基金錄得9700億日元(89億美元)虧損。軟銀也因此營業虧損7040億日元,與去年同期獲利7060億日元基本相當。
公開報導顯示,成立於2010年的WeWork被認為是共享辦公運營模式的鼻祖,估值曾高達470億美元,是美國的第二大獨角獸公司。今年8月14日,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了IPO文件。
然而,從那之後,WeWork除了受到投資者對公司財務及其盈利能力的質疑外,WeWork聯合創始人諾伊曼接連被曝出個人奢侈的生活作風,以及扶植其親朋好友在公司任高管的行徑,讓投資者們對這家公司的前景感到不安。諾伊曼最終被迫在輿論中辭去公司CEO一職。
據WeWork公開的財務數據顯示,其在2018虧損19億美元,2019年上半年燒掉23.6億美元現金。截至6月30日,WeWork帳戶上還留有25億美元現金。按目前每季度約7億美元的現金消耗率,在2020季度第一季度WeWork即將出現資金斷裂。
上市失敗,估值大跌,現金告急,迫使軟銀向WeWork追加資金。美國當地時間10月22日,軟銀與WeWork達成了協議,軟銀承諾向WeWork提供重要融資。這其中包括50億美元新融資以及軟銀向現有股東發出高達30億美元的要約收購。此外,軟銀將加速兌現提供15億美元投資的現有承諾。此項融資將為WeWork執行商業計劃提供重要流動資金,以加快公司實現正向自由現金流和盈利。
該交易對WeWork的估值預計約為80億美元,與首次公開募股的估值相差甚遠,更是遠低於軟銀1月進行投資時的估值470億美元。
華爾街日報中文網6日報導指出,軟銀對WeWork進行的投資產生了大約47億美元的損失。軟銀表示,這筆損失是截至9月底軟銀全資子公司所持WeWork股份的公允價值與軟銀購買這些股份的價格之間的差額。
FT中文網7日報導稱,軟銀創始人孫正義承認,他曾對WeWork在公司治理方面的疏失視若不見,他誓言要重振這家陷入危機的集團。儘管遭遇挫折,孫正義還是在兩小時的演講中為軟銀的戰略進行辯護。他堅稱,WeWork交易不是「紓困」,軟銀97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的表現仍優於其他風險資本公司,而部署另外1000億美元的計劃正在推進中。
「我做出了一個糟糕的投資決定,我深感懊悔。」孫正義在東京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但我的戰略和願景沒有改變。」
路透報導還顯示,軟銀願景基金對上市公司的投資在當季價值大多下滑。這些投資包括優步、Slack Technologies和Guardant Health。其中,對優步的投資價值持續下滑,該公司虧損規模繼續擴大,且IPO之後的鎖定期結束,其股價本周觸及新低。
責任編輯:李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