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呂紅星
近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發布《2018旅遊經濟運行盤點系列報告:世界旅遊發展與國際旅遊合作》(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旅遊業實現顯著增長,中國為世界旅遊發展貢獻了強大的動能,在區域戰略、國家和企業間等多個層面成為先行者。報告認為,中國在2018年旅遊業表現搶眼,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中國為世界提供了穩定增長的客流。根據世界旅遊組織報告,亞太地區實現的旅遊人數增長主要歸功於穩定有力的區域內需求,中國為旅遊市場的發展貢獻最為突出。自2012年起,中國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出境旅遊消費國之一。2017年,中國共接待國際入境過夜遊客6074萬人,排名世界第4,僅次於法國、西班牙和美國,增長率達到2.5%。2017年中國接待的國際遊客佔亞太地區總數的18.8%,旅遊收入佔亞太地區總量的8.4%。
第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來,中國對世界旅遊業貢獻巨大。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中國出境遊人次達到7131萬,比上年同期增長15%,其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是旅遊增長最快的群體。2018年是中國—東協建立戰略夥伴關係15周年,中國和東協雙向遊客人次由2016年的3000多萬增至2017年的近5000萬。2018年前9個月,柬埔寨吸引了總投資額超過47億美元的基礎設施和旅遊項目,其中六成來自中國。2017中哈旅遊年成功舉辦,哈薩克斯坦推出了「友好中國」計劃。2018年1-6月,哈薩克斯坦訪華人數達10.96萬人次,同比增長12.7%。
第三,中國引領旅遊支付新時代,推動全球旅遊消費體驗升級。銀聯卡受理網絡已延展到168個國家和地區,境外超過2300萬家商戶可使用銀聯卡,有超過164萬臺ATM機可用銀聯卡提取現金。境外38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萬家商戶已支持銀聯卡退稅。隨著中國出境旅遊增長,境外行動支付等推廣迅速,全球已有80個機場支持支付寶實時退稅,掃完碼錢直接退回支付寶。
報告預計,受國內經濟穩中有進格局支撐和個稅改革帶來的消費激發,2019年中國出境旅遊將穩定增長,但消費決策將偏向謹慎。從消費結構看,中國遊客消費結構可望持續優化。同時,餐飲、文化娛樂、住宿消費佔比上升、購物消費下降趨勢明顯,遊客消費更加注重體驗與品質。另外,親子家庭遊在出境市場中的中堅地位將進一步鞏固,數目遠超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