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發布

2020-12-11 光明網

  12月19日,由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與湖北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完成的《2019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成果發布會在武漢舉辦。

課題組成員發布報告成果 張銳 攝

  課題組從世界、區域、行業等不同視角,對中國旅遊業的發展進行全面梳理和審視。在突出《報告》系列研究特色的同時,凸顯研究的時效性與科學性。《報告》由「總報告」和「專題報告」兩大部分組成。

  課題組成員介紹,「總報告」主要凝練出五大結論:

  文旅機構改革順利推進,產業發展政策環境良好。今年,文旅機構改革在市縣層級全面落地。同時,一系列政策的發布與出臺,涉及旅遊扶貧、景區門票、特色小鎮高質量發展、旅遊失信等多個領域,為產業運行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

  三大市場運行持續向好,入境市場持續回溫。2018年,中國國內遊客、出境遊客、入境遊客量人數分別為55.4億人次、1.497億人次、1.412億人次;國內旅遊收入、出境旅遊花費、入境旅遊收入分別為5.13萬億元、2773億美元、1271億美元。從近三年數據來看,我國出境旅遊人次呈快速增長態勢,年均增長率為9.1%,入境旅遊人次自2014年起持續回暖,年均增長率為1.8%,而國內旅遊人次增長率相對走低,年均增長率為11.5%。

  投資規模穩居世界第二,投資主體日漸多元。根據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數據統計顯示,2018年中國的旅遊投資額為1615億美元,同比增加了4.40%,穩居世界第二。「十三五」以來,旅遊投資規模保持年均6.82%的增速,吸引了包括政府投融資平臺、民營企業、非旅企業等的多元資本進入。

  綜合貢獻保持世界第二,但增速有所放緩。在國內貢獻方面,據文化和旅遊部公布數據顯示,2018年全年實現旅遊總收入5.97萬億元,同比增長10.5%;旅遊業對GDP的綜合貢獻為9.94萬億元,佔GDP總量的11.04%。在國際貢獻方面,根據世界旅遊及旅行理事會數據統計,2018年中國旅遊業對全球GDP的綜合貢獻高達15090億美元,居世界第二位。旅遊業貢獻的就業崗位數為7991萬個,數量穩居世界第一。

  《報告》還對我國省域旅遊競爭力和重點城市旅遊競爭力進行了評價和排名。廣東、江蘇、浙江、山東、上海、北京、福建、湖南、江西、貴州十省市進入省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第一梯隊;杭州、廣州、深圳、西安、廈門進入副省級城市旅遊綜合競爭力第一梯隊。湖北省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第13位,武漢市旅遊綜合競爭力排名第7位。

  不僅透視全國旅遊業發展的概貌,課題組還立足團隊研究優勢,聚焦區域旅遊發展問題。

課題組第一個專題報告從旅遊需求、旅遊供給、旅遊支撐三個層面綜合評價了長江經濟帶11省市旅遊業發展水平。浙江、江蘇、上海處於長江經濟帶旅遊業發展水平第一階梯隊。雲南、四川、湖北、安徽和湖南處於長江經濟帶旅遊業發展水平第二階梯隊。重慶、江西、貴州處於長江經濟帶旅遊業發展水平第三階梯隊。

第二個專題報告則從旅遊環境、旅遊公共服務和旅遊要素三個方面評價了湖北省的遊客滿意度。其中,恩施州、宜昌市、神農架林區在市州排前三;夷陵區、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羅田縣在縣(市、區)排名前三;神農架生態旅遊區、恩施大峽谷景區、東湖生態旅遊風景區在5A級景區中排名前三。

  中國旅遊業發展年度報告書影 張銳 攝

  記者了解到,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自2012年以來,每年定期編制、出版年度研究報告,今年已是第八年。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張銳 通訊員黨波濤)

[ 責編:董大正 ]

相關焦點

  • 《2019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發布,中國旅遊綜合貢獻世界第二
    31省域旅遊綜合競爭力空間分布圖人民網武漢12月19日電 (周雯)12月19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研究團隊歷時一年編寫的《2019年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武漢發布。《報告》從全球與國內聯動、社會經濟文化融合的大視角,對年度中國旅遊業發展績效和重點、熱點問題進行了全面深入的梳理與評價,並對我國省域旅遊競爭力和重點城市旅遊競爭力進行了評價和排名。
  •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武漢發布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1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疫情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國內旅遊市場在疫後逐步復甦,高中低端旅遊市場同步恢復發展;出入境旅遊持續低迷,我國國民的出境旅遊需求轉移至國內,給部分國內旅遊地發展帶來新機遇。旅遊三大傳統產業在後疫情時代將呈現一些新動向。從住宿業來看,連鎖化、品牌化、多元化將是住宿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疫情加速了住宿業數位化和智能化轉型,同時也促使了住宿業的安全和應急管理體系升級發展。
  •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發布
    《中國文化產業年度發展報告2019》發布 年終盤點2018年文化產業發展十大關鍵詞 2019年01月09日 11:0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吳文康 字號
  •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湖北武漢發布
    12月15日,由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編制的《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在湖北武漢發布。2020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人類遭遇了百年來全球大流行的最嚴重傳染病——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 「疫情後」旅遊業走向何方?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武漢發布
    來源:央視原標題:「疫情後」旅遊業走向何方?《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武漢發布12月1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疫情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國內旅遊市場在疫後逐步復甦,高中低端旅遊市場同步恢復發展;出入境旅遊持續低迷,我國國民的出境旅遊需求轉移至國內,給部分國內旅遊地發展帶來新機遇。旅遊三大傳統產業在後疫情時代將呈現一些新動向。
  •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19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中國排名再次提升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了《2019年旅遊業競爭力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在全球旅遊業競爭力排名中位列第13,比2017年提升2位。全球旅遊競爭力排名前10的國家和地區分別是西班牙、法國、德國、日本、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義大利、加拿大和瑞士。
  • 《甘肅文化旅遊業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發布
    人民網蘭州1月12日電(黃帆)近日,2021年度《甘肅藍皮書》成果發布會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行,會上發布的《甘肅文化旅遊業發展報告(2021)》藍皮書引人矚目。《甘肅文化旅遊業發展報告(2021)》是甘肅省文化和旅遊廳與甘肅省社會科學院合作編研的甘肅文化旅遊業發展年度報告。
  •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
    12月15日,《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成果發布會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辦。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自2012年以來,每年定期編制、出版年度研究報告,今年已是第9本報告。  2020 年是極其不平凡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使中國和世界旅遊經濟遭受重創,中國旅遊業甚至一度全面停滯。
  • 《2019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給你最權威的建議!
    、湖北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 發布的權威報告 相信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近日,由華中師範大學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與湖北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院完成的《2019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成果發布會在武漢舉辦。
  • 「疫情後」旅遊業走向何方?《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武漢發布
    12月15日,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報告顯示,疫情對我國旅遊業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國內旅遊市場在疫後逐步復甦,高中低端旅遊市場同步恢復發展;出入境旅遊持續低迷,我國國民的出境旅遊需求轉移至國內,給部分國內旅遊地發展帶來新機遇。
  • 《新冠疫情下世界旅遊業的恢復與發展報告》正式發布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杜一力發布《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旅遊業的恢復與發展報告》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李玥):9月5日,會上,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杜一力發布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旅遊業的恢復與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作為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的重要研究成果,該報告將為全球城市旅遊業復甦提供策略分析和趨勢研判。
  • 《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漢發布 武漢旅遊競爭力躍入第一梯隊
    12月15日,《2020中國旅遊業發展報告》在華中師範大學發布。該報告客觀記錄、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旅遊業的影響,和旅遊業疫後復甦的過程。中國旅遊研究院武漢分院院長胡靜教授介紹,該分院自2012年以來,每年研究、編制中國旅遊業年度發展報告。今年,課題組除了延續往年的研究特色,還圍繞「疫情衝擊下的中國旅遊業發展」這一主題開展了大量的調查與研究,研究成果成為今年《報告》的重要部分。
  • 報告稱中國旅遊業發展迅猛 2018年對全球GDP的綜合貢獻高達15090億...
    報告稱中國旅遊業發展迅猛 2018年對全球GDP的綜合貢獻高達15090億美元 來源:中國新聞網 • 2019-12-19 17:51:21
  • 《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旅遊業的恢復與發展報告》發布
    新京報訊(記者 曲筱藝)9月5日,世界旅遊合作與發展大會現場發布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旅遊業的恢復與發展報告》,該報告通過案例分析和研究,為全球城市旅遊業復甦提供策略分析和趨勢研判。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作為全球第一個為旅遊城市和旅遊機構提供服務的旅遊業國際組織,需要協同會員城市一起面對困境,因此聯合美國拉斯韋加斯內華達州立大學和北德克薩斯州立大學,共同編制了《新冠肺炎疫情下世界旅遊業的恢復與發展報告》。
  • 《中國農業嘉年華發展研究報告(2019)》正式發布
    2019年11月16日,由中國農民豐收節組織指導委員會指導,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政府、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承辦的「春華秋實話嘉年」農民豐收節與鄉村文化發展論壇在江西南昌召開。
  • 《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在線發布
    中國網9月14日訊2020年9月14日,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助理研究員郭娜博士代表課題組在線發布了《中國國內旅遊發展報告2020》的核心觀點和主要數據。該報告由中國旅遊研究院規劃所組織專家團隊編寫,是自2011年以來連續出版的第10本研究報告。
  • 《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發布
    【環球網文旅報導】2020年12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及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了《休閒綠皮書: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2019~2020年中國休閒發展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組織國內外相關學者共同編撰而成。
  • 《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報告2019》在京發布
    2019年11月27日上午,中國旅遊研究院在文化和旅遊部南區舉行2019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報告發布會。 會上,我院國際研究所劉祥豔博士代表課題組發布了《中國入境旅遊發展報告2019》,報告對入境旅遊市場的整體發展態勢進行梳理,分析其增長背後的行政主體及市場主體的助推作用,並對未來入境旅遊發展
  • 黑龍江旅遊產業發展報告發布
    12月30日,黑龍江文旅規劃設計研究院編制的《2019-2020年度黑龍江省旅遊產業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報告》從政策、市場、產業等多個角度,全方位總結黑龍江省旅遊產業發展現狀、特徵及瓶頸,並對「十四五」時期旅遊業創新發展提出建議。
  • 《2018中國旅行社行業發展報告》發布
    12月2日,中國旅行社協會五屆二次會員代表大會暨2018中國旅行社行業發展論壇在廣西北海舉行。活動期間,由中國旅行社協會和南開大學聯合推出的《2018中國旅行社行業發展報告》正式發布。《報告》從國內旅遊經濟、旅遊業發展態勢、旅遊服務創新等方面對旅遊產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歸納和分析。據《報告》引用的中國旅遊研究院相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公民出境遊人數達13051萬人次,同比增長7%,繼續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遊客源國地位;2017年中國全年入境遊人數達13948萬人次,同比增長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