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賈樟柯新作《江湖兒女》昨日宣布定檔9月21日上映,賈樟柯攜趙濤、廖凡、徐崢、張一白等亮相,賈樟柯表示,「坎城首映是給《江湖兒女》這個孩子辦滿月酒,定檔發布是成人禮。孩子大了,自己的江湖自己闖。」
江湖裡面有濃情蜜意和俠義
《江湖兒女》講述了一對情侶從2001年到2018年,這17年裡他們自己的江湖和他們的情感風暴。賈樟柯表示,《江湖兒女》從寫劇本到完成,經歷了三年時間,「我從1998年拍第一部影片開始,背後一直是中國社會這些年的變化,但是最近幾年,我特別想把焦點放在人身上,我特別想拍一部電影,講時代洪流裡面人的情義。為什麼對江湖這麼著迷呢?是因為我覺得江湖裡面有濃情蜜意,有俠義,我們一直說我們失去了很多東西,也一直說我們留戀很多過去的東西,留戀的是什麼?可能就是情義,江湖有情,兒女有義。寫作劇本的過程,確實非常激動,我記得劇本完成的時候我在微博上發了一句話:『我跟你經歷過最大的風浪是我們的愛情』。」
賈樟柯表示,每個人都擁有自己的江湖,對他而言,電影界電影工業是他的江湖,「在我拍電影的二十多年時間裡面,經歷了非常多的困難、挫折,非常多有情義的同行在支持我一直走下來。二十多年來我個人的江湖路凝聚在《江湖兒女》這部片裡面,在我最需要支持的時候廖凡來了,徐崢來了,張一白來了,我在坎城的時候,很多媒體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找同行來演電影?我說首先他們是非常好的演員,其次,他們特別理解我。」
徐崢:臺詞量怎麼那麼大
賈樟柯的電影江湖朋友對他鼎力支持,而這些朋友也為能走進賈樟柯的電影世界而高興,徐崢就表示接到邀約非常開心,讓他沒想到的是臺詞量怎麼會那麼大,賈樟柯笑說他寫劇本的時候會想由誰來演這個角色,對於徐崢這個角色的設計就是第一面見他,會覺得他口若懸河,講很多不搭調的外太空理論,很幽默。但慢慢又會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臺詞非常多,有兩頁半的臺詞,需要徐崢的臺詞功底、表演功底和徐崢的善良。」
而對於廖凡來說,進入賈樟柯的電影世界必須要說山西話,廖凡回憶:「我一直在聽錄音,我去的時候導演專門為我準備了一個劇本朗讀會,做劇本朗讀,我第一次用山西話把臺詞說出來的時候,覺得特別不好意思。導演聽完馬上說這個說得特別好,你不用再聽錄音了,夠了。讓我一下進入到他的電影世界當中去。」
坎城沒獲獎 保持平常心
《江湖兒女》入圍今年的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但最終未獲獎項,昨日談及此,賈樟柯坦言坎城沒獲獎有些遺憾:「趙濤和廖凡非常突出,而且確實全球好評,希望他們能被肯定。」他也表示入圍坎城已是有「得」,所以有得有失都正常,會保持平常心。
賈樟柯坦言與華語文化之外的地區解釋江湖是什麼,是一件很困難的事,「影片中出現很多『江湖』這個詞,最後我們和英文字幕翻譯者決定,就用江湖的拼音。這確實是很難講給外國人的一個知識,包括電影中情義這個東西怎麼被人理解,對我來說,江湖一方面是傳奇的世界,一方面是我們中國人獨有的處理人際關係的方法。我希望這個江湖屬於中國,哪怕很難被其他文化理解,它是由我內心出發的,我們中國人一看會有感應的,會有感染力,會有共鳴的這樣一個江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