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題材電視劇《青戀》熱播 講述年輕人在農村創業的故事
時間:2017-10-29 19:23 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曉蕊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農村題材電視劇《青戀》熱播新農村今非昔比來源:人民網 一提到農村題材劇,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質樸、散發著泥土味兒,與青春、時尚等詞毫不搭界。但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青戀》,打破了這一刻板成見。在這部反映新時代年輕人農村創業的電視劇中,既沒有花
原標題:農村題材電視劇《青戀》熱播 新農村今非昔比——來源:人民網
一提到農村題材劇,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質樸、散發著泥土味兒,與青春、時尚等詞毫不搭界。但正在央視一套熱播的《青戀》,打破了這一刻板成見。在這部反映新時代年輕人農村創業的電視劇中,既沒有花棉襖和黃土地,也沒有佝僂背的老村長和多嘴的鄰家媳婦,映入眼帘的是田園詩般的江南美景和充滿時尚感的新農民。
《青戀》劇照,尤靖茹飾演姚新竹。
12年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首次被提出,成為浙江新時期發展的主要思路。兩年前,「兩山理論」被正式寫進中央文件。作為黨的十九大的獻禮劇,《青戀》的故事正是在受益於「兩山理論」的浙江新農村展開。青山綠水裡,有回得去的故鄉。
「土」味淡,新農村今非昔比
電視劇《青戀》中,有一個雲舍村,坐落在青山綠水之畔,村民們住著獨棟小樓房,這與過去人們對農村「土」的印象大相逕庭。劇中所展現的,正是如今浙江新農村真實的場景。近幾年來,在「兩山理論」指導下,浙江在美麗鄉村建設方面取得了巨大成果,農民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農民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的經營起農家樂,有的銷售新鮮無汙染的農副產品,通過網際網路電商,不愁客源不愁銷路。
在《青戀》導演馬進看來,如果說中國經濟經歷了三個發展過程的話,觀眾會在這部劇中看到這三個過程,「我把它定義為1.0、2.0、3.0,劇中最終呈現的是經濟發展的3.0版本,也就是綠色經濟。」馬進坦言,在工業化建設過程中,很多鄉村變得荒蕪,不少人為此痛心疾首於「故鄉回不去了」,「這部劇的內涵,隱含著一種最大的希冀,就是希望家鄉能成為留得住、回得去的家鄉。」
為了向觀眾呈現出浙江的「綠水青山」,《青戀》製作團隊選擇了比較有代表性的「中國美麗鄉村」發源地安吉縣,和旅遊名勝莫幹山的所在縣——德清作為取景地。這兩地除了擁有江南秀麗的山水田園風光,生態環境保護的概念也已家喻戶曉。「這個題材在這個時間做是非常合適的:一方面反映出浙江新農村建設在『兩山理論』指導下的發展變革;另一方面,如今現代劇的各種類型都已經非常套路化,新農村、新農民形象為電視劇創作提供了新穎的視角,能令觀眾耳目一新。」該劇出品人倪政偉說。
角色真,觀眾不接受喊口號
看過《青戀》的觀眾,除了感慨劇中景致的「養眼」,還被劇中三類新時代年輕農民的鮮活形象打動。男主角林深(郭京飛飾)代表的是「回得來」的一類人,他原本在上海開辦建築公司,在機緣巧合下回到家鄉,帶領雲舍村人謀求生態創業致富路。沈聆(車曉飾)是第二類「留得住」的人,在大都市裡每日奔波的她,前往雲舍村散心、調研,在這裡她找到浮華背後的寧靜。姚新竹(尤靖茹飾)則是第三類「出得去」的人,她原本在雲溪鎮擔任宣傳幹事,離開家鄉出國遊學,最終遊學歸來,投入到家鄉新農村建設中。
事實上,《青戀》一開機,導演馬進就和其他主創達成藝術共識:放棄傳統的喊口號、高大全的方式,講一個輕鬆喜感又可以回味的好故事,把「兩山理論」用一種潤物無聲的方式植入到劇中。他直言:「喊口號很容易,但觀眾不易接受,高級主旋律作品的做法,是通過人物關係、情節結構本身去表達,而不是機械地喊口號。」為了使劇中角色和故事更加真實,主創團隊走訪了多位美麗鄉村建設的成功人士,並深入幾十個鄉鎮去採風,記錄下了幾十萬字的採訪資料,《青戀》中的角色都由這些人物的真實經歷改編而成。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