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熱的行為藝術如何治癒心靈

2020-12-15 網易時尚


肖魯 《對話》

行為藝術通常被視為一種視覺藝術表現形式,也有人定義為「表演藝術」、「觀念藝術」。蔡青對行為藝術給出的定義是,「藝術家親身加入,精心策劃而推出的行為 或事件,並通過與人們交流,一步步發展,形成結果的過程」。所謂藝術家「親身」參與,則包括物理性的身體參與,或精神性的、心理上的身體參與。

行為藝術觀念性很強,直接表達藝術家本身的觀點與行動,這與傳統藝術多採取迂迴表達手法的做法大不相同;而其表現空間也具有無限的潛能,走出了藝術家的畫 室、創作室,以生活處境和社會生活環境為資源,關注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領域的現狀或變化,通過一個場景襯託出藝術家想要吸引公眾關注的社會性容 量。


楊志超 《種草》

蔡青指出,行為藝術最有效的表現手法就是其互動功能——互動性是行為藝術打破傳統藝術高高在上、封閉性的重要特性,通過互動才能讓觀眾成為再創造者,構成作 品、主旨的一部分。這樣一來,行為藝術才打開了溝通人們共同記憶的門檻,形成了某種未來期待的基礎,調動起人們(藝術家、觀眾乃至其他人)共同的疼惜、羞 恥、感動、難堪、悔恨乃至一般良知。此外,行為藝術的互動功能,在電視、網際網路時代,還將改善原已日漸生疏的人際關係,促成人經常性的反思、重拾被遺忘被 忽略的傳統價值,因而可以起到精神療愈作用,對人心是一種慰藉。

對於行為藝術的互動形式來說,首先是身體的互動,早期、中期行為藝術常常進 行「封閉式的互動」(實驗),通過限制藝術家自身物理活動來促成觀察、反思;「與他者或物的互動」,則刻意通過引入人與他者或物的關係,來讓事態被促進或 推動,推動觀眾形成互動;「偷窺與角色的置換」,最大範圍地調動藝術家和觀眾之間的互動,營造出讓觀眾感覺成為主體、主角的空間與氣氛;「集體性的動員和 參與」,這類形式近年來在我國內地出現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多地切入社會熱點話題,與城市發生關係。


謝德慶 《繩子》

再 來看精神性的互動。身體互動通常較容易實現相互了解,而精神性的互動則會產生誤解,即觀眾誤讀藝術家的願望。另一方面,在行為藝術創作中,藝術家對於情緒 的把握至關重要,恰當地運用情緒的感染力能夠更好感動觀眾,溝通情感,達到有效和廣泛的互動。精神性互動的高度發展,會促成極具現實批判性的行為藝術出 現。而在近年來,是對著電子技術、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行為藝術的互動效應發揮更趨明顯,藝術家發揮才幹的空間大大擴展。

為什麼說,在不少人看來,本已顯得離經叛道、憤世嫉俗的行為藝術,還可以發揮治癒功能,讓陷於種種困惑與煎熬的人們得以完成精神療愈?行為藝術是動感的,並且還是現場的,因為具有更直接和更敏感的觸覺與表現性,具有感染性,不受媒體限制,可以自由運用以及隨機應變。

行為藝術對於一些參與者可以起到治療的作用,由藝術家引導和啟發,使之加入行為的過程,從而激起參與者的投入並且從中得到反饋。

國內一些藝術家策劃的行為藝術實踐也對準了不同時代感的事件、元素結合在一起時帶來的悖謬,讓當事人看到,獲知某種意義的社會關注,從而完成心靈滿足。這方面最典型的主題、實踐例子就是圍繞計劃生育政策帶來的「失獨」現象,讓不幸的當事群體受到慰藉,並設法讓社會關注、關懷這些當事者。


馬六明 《Fish Child》

行為藝術要完成心靈治癒, 需要破除相關的社會偏見,觀眾也好,文化評論家也好,都需要克制因一時的不適感,或感到主題難以理解而生的排斥情緒,有必要拿出一定的耐心去理解行為藝術 作品的寓意、智慧。當然,與之同時,行為藝術創作與實踐也需時刻處於反思與檢討,在目前這種商業誘惑的情形下,中國的當代藝術面臨著挑戰,而行為藝術作為 當代藝術的先鋒,更需警惕出現變質和社會殺傷性的可能,要淡化、控制行為藝術對於社會實質危機的強烈表現性,保持藝術本身的嚴肅性。

(來源:99藝術網)

本文來源:網易藝術 責任編輯:黃雨鷗_BJS2593

相關焦點

  • 行為藝術於創作者是心靈的安慰,於觀眾則見仁見智(下)
    只要藝術家多出好作品,好的作品會為人傳頌,就會改變人們對行為藝術的誤解,認識到行為藝術的妙處。我近兩年寫了專著《行為藝術與心靈治癒》和《行為藝術現場》,意在傳播行為藝術,給大家提供更多的關於行為藝術的資訊。我、朱雁光、 周斌和幸鑫等幾位行為藝術家同行,走進大學的講壇,開展行為藝術教學工作。
  • 《心靈捕手》:陷入「家庭暴力」的孩子,該如何治癒?
    《心靈捕手》就是這樣一部電影,雖然從上映至今已經有20多年,但是經典就是經典,一直到現在仍然會有很多人忍不住地回憶回顧。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天才少年威爾被心理學教授尚恩治癒的故事。威爾是麻省理工學院的一個清潔工,但同時他在數學方面又有著極高的天賦,能夠輕而易舉地解出藍勃教授花了兩年才解決出來的數學題目。
  • 到底如何看懂行為藝術?
    米洛·莫伊爾《Plop Egg Painting》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行為藝術難以理解,甚至是荒謬的。它不是簡單的很黃很暴力,而是一種直接對大眾呼籲的藝術形式。通過使觀眾感到震驚,從而重新審視他們原有的藝術觀及其與文化之間的聯繫。那麼大眾該如何看懂行為藝術呢?你認為,什麼是「行為藝術」?
  • 《心靈法醫》首播獲贊 真實治癒聚焦人性關懷
    除張弛有度的節奏外,該劇通過細節體現的真實感和治癒氣質,以案件背後發人深省的社會話題同樣引起了網友的廣泛關注。《心靈法醫》從法醫明川的視角出發,在調查案件的過程中,感受逝者生前的經歷,並將他們的心聲傳達給世人。身為法醫,明川不僅以還原事實真相為己任,更心懷悲憫,力圖讓這個世界知道他們曾經活過。
  • 草根評《心靈奇旅》:溫暖治癒 撫慰心靈
    來源:新浪娛樂新浪娛樂訊 12月25日,小浪帶領團員觀看了皮克斯新片《心靈奇旅》。該片由《飛屋環遊記》《頭腦特工隊》導演彼特·道格特執導,聚焦附體到人身上之前的靈魂,也有著屬於自己的絢爛世界,而它們如何變成一個個獨一無二的人?
  • 「行為藝術之母」阿布拉莫維奇:我們如何去愛
    藝術管理論壇閉幕講座現場「東方的哲學非常有意思,你如何突破肉體的邊界,如何在裡面找到新的邏輯,如何去放空你的心靈,去發現你的痛苦,這是我從其他文化中學到的東西。它們非常有趣。」面對中國觀眾的熱烈提問,她真誠地鼓勵大家從自己的文化中汲取營養,不斷挑戰自己的恐懼,勇敢去探索這個世界。
  • 法醫劇也可以很治癒,《心靈法醫》推「心靈劇場」解心結
    法醫劇也可以很治癒,《心靈法醫》推「心靈劇場」解心結金羊網  作者:王莉  2019-11-16 治癒系法醫劇《心靈法醫》將於11月18
  • 推薦書籍:這4本書籍,治癒溫暖你的心靈
    推薦書籍:這4本書籍,治癒溫暖你的心靈編輯:蘭青讀書閱讀書籍不僅可以提升知識,讓知識體現在自己的氣質中,還能夠進入書裡的世界讓作者帶我們領略另外一個世界。我們要經常去讀一些能讓我們心態平和能治癒溫暖我們心靈的書籍。學習是快樂的來源,就算讀書不是為了自己想要得到什麼回報。就單從閱讀書籍這件事來看,就會讓你體會到滿滿的幸福感。下面我就推薦4本治癒溫暖心靈的書籍。第一本 《奇蹟男孩》《奇蹟男孩》這本書是由帕拉秋創作的,本書出版於2012年。
  • 見圳40 | Zvika Frank:天生使命感的舞者,用藝術療法治癒心靈創傷
    1天生使命感,以舞蹈治癒人心Zvika出生在荷蘭鹿特丹,在以色列度過了童年,七歲時開始學習舞蹈,每當他的母親空閒時,就會把桌子搬到廚房教他跳舞,開啟了他人生最重要的一課。直到今天,跳舞對於他來說依舊十分重要,甚至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 柏文學:「女殭屍」行為玩的是哪門子藝術?
    她們當然不是真正的殭屍,而是兩個女生在表演所謂的「行為藝術」。她們另類的扮相和造型,引得路人紛紛側目,有不少路人表示被「嚇得不輕」。(5月26日《江南時報》)  正常路人都被「嚇得不輕」,倘有心臟病患者走過,被嚇倒在地造成骨折,或嚇癱失常不省人事,甚至被嚇猝死也並非不可能,「行為藝術家」們該如何收場呢?不難想像,行為,要有藝術,才有望成為行為藝術。什麼叫藝術,據說迄今還沒有公認的定義。
  • 專業、尊重、治癒,愛奇藝《心靈法醫》創新法醫劇新視角
    在看似繁榮的市場環境和看似熱鬧的職業劇紅海中,逐漸陷入創作瓶頸的法醫劇該如何找尋新的突破口? 已然將創新融入基因的愛奇藝,這次用自製劇《心靈法醫》作答。 拓寬法醫劇創作邊界,用專業讓職業更立體 專業,是《心靈法醫》相較於其他國產法醫劇的最大不同。
  • 在貓咪森林貓咖喝咖啡治癒的卻是心靈
    其實來到貓咪森林貓咖的人,並不只是喝咖啡,也並不只是擼貓,這兩者結合起來,有1+1大於2的作用,咖啡好喝功效又對廣大上班族有效,而且貓咪對大家心靈的治癒,也是非常有效的,這也是有研究表明的。貓咪森林而在貓咪森林貓咖真正的擼貓者,就會不停的撫摸自己身邊的小貓咪,不會感覺這隻貓咪對自己是陌生的,仿佛是自己一手養大的,心中的孤獨寂寞,工作的疲憊也會漸漸消去,這就是貓咪森林貓咖品的是咖啡,治癒的卻是心靈了
  • 義大利享受治癒心靈之旅,每個景點都是萬裡挑一!
    義大利享受治癒心靈之旅代表義大利的藍色的洞穴許多人認為,聆聽義大利的壯麗景色時,首先想到的是藍色洞穴。義大利享受治癒心靈之旅面向地中海的城市五漁村近年來,由于越來越多地人使用社交軟體,這裡的美景被很多人上傳到網絡社交平臺。
  • 可以在大自然中治癒自己心靈的五臺山冥想村
    位於江原道平昌五臺山的天然冥想村,通過展現自身生命的自由和冥想,不僅能使人們內心變得安寧,還通過提供自然能量使人們的身體恢復健康,心靈得到治癒。除了林間小徑和庭院外,這裡還有許多可以得到治癒的場所例如:修行場所的東林禪院,治癒場所的聖堂,可以分享人類智慧的趙延來(音)文學館等等。
  • 8張照片,帶你走進治癒心靈的擺渡之地
    治癒心靈之地——香格裡拉香格裡拉相信有個地方可以治癒你的心靈這個地方是香格裡拉他可以治癒我們的心靈找回我們自己虎跳峽,在驚濤駭浪中感受心靈的跳動溫暖靈魂所有的疲憊與勞累似乎也因為這悅耳治癒找到自己來梅裡,找自己
  • 繪畫「宮崎駿」會得到藝術的治癒?動漫後期效果反應劇烈
    繪畫「宮崎駿」能夠獲得治癒的功效?或許是動漫領域的帶動,在一些細小的節點上給大家提供不一樣的生活色彩,作品最終的產出是為了讓大家進一步的了解這個社會上的溫暖。繪畫本就是一門藝術活,選擇藝術的人就要承受金錢的壓力,所謂的繪畫「宮崎駿」就能得到治癒能力的這件事情,主要看的就是心理上的問題。
  • 如何讓你藝術「懂」你?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比如班克斯的畫作 「自動銷毀」事件,還有天價香蕉的行為藝術...調侃、吐槽、分析層出不窮。 當代藝術不乏引起熱議的話題,但即使對於許多藝術愛好者來說,現當代藝術仍然 「有壁」。僅憑一己之力「勸退」普通觀者的現當代藝術,到底在表達什麼?今天這篇文章就帶你了解藝術的語言,感受現當代藝術的魅力。
  • 《心靈奇旅》由尋夢環遊記原班人馬打造 治癒你的2020
    本片將於12月25日內地上映,帶領觀眾踏上一次探索生命意義的暖心之旅,治癒你的2020。滿分好評 領跑奧斯卡角逐  作為皮克斯動畫工作室的第23部動畫長片,《心靈奇旅》自宣布以來就收穫全球矚目,更在2020年先後參展坎城國際電影節、倫敦國際電影節、羅馬國際電影節等,收穫100%爛番茄新鮮度的夢幻開局。
  • 看入生命本性,寫出心靈印證:禪畫藝術欣賞
    二是以簡略筆法,隨心應手寫出胸中丘壑,寥寥幾筆,一點一划,無不體現作者的心靈印證。三是機鋒轉語,不拘泥常規,寫出悟道者的境界。四是畫中有禪,禪中有畫,詩與畫大結合。禪者對萬裡長空、萬籟寂靜的虛空,思索如何引人入聖,促使有限的人生活活潑潑地步入生生不息的永恆大道,提升到無限的時空世界,體驗到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禪者借用筆墨,寫出心靈的聲息,在有限的人生水月中,一口吸盡西江水,拓開思想領域,創造廣大的世界。
  • 《心靈法醫》:真實事件改編,恐怖懸疑劇情竟輸出治癒暖流?
    11.18號,治癒系法醫劇《心靈法醫》於愛奇藝平臺獨家上線。 《心靈法醫》以溫暖人性、關照現實和呈現形式三個層面,為時下流行的法醫劇添加治癒光環,並通過劇中一系列案件的現實意義觸達用戶,引發情感共鳴和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