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轉入秋冬,季節更替,四季輪迴。而在新會的柑園裡面,季節變更,會有什麼樣的故事在這片生生不息的土地上演繹呢?且隨八方茶園到新會柑園探討一番。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天是種植和開花的季節。
新會地處於中國南端,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植物易於生長,因此並非春季之外不能種植新生樹苗。不過柑農通常都會在春季籌劃種植計劃,是否要砍去老化果樹,重新補種上新的樹苗。
一棵柑樹從樹苗開始種下去,一般要到3-5年後才有新會柑產出,期間護理柑樹的各種狀況,都是對柑農的一種挑戰。超過10年的數就算是老藤了,老樹的產量會漸漸下降,柑農就會考慮要不要將柑樹重新栽培。
而到達產出樹齡的柑樹,則會在春天開出芬芳的花朵。柑花有點類似茉莉花,純潔的白色小花猶如柳絮般鋪滿枝頭。一大片開滿花的柑園,估計是最有春天氣息的地方了。
經過春天的野蠻生長,到了夏天,就要合理規劃修剪枝條,準備掛果了。在夏季,柑農維護果園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夏天溫度升高,植物蒸騰作用加快,因此給果樹補充水分就很有必要;除此之外,夏天昆蟲活動頻繁,也要防範病蟲災害。
而此時的柑果,已經從花朵中脫胎而出,長成了一個個小小的胎柑。胎柑曬乾後也是可以衝泡飲用,有化痰止咳的功效。不過胎柑還沒有足夠時間去發育,內含養份略顯欠缺。
秋收碩果
秋天是收穫的季節!然而在新會,在夏季末尾就已經開始爭分奪秒地收穫柑果了。按照柑果收穫時的成熟度,可以大致將柑果分為:小青柑、青柑、微紅柑、大紅柑數個種類。不同時期的柑果做成的陳皮或柑普茶風味略有差別,各有千秋。
青柑清新,柑香味更加活潑;紅柑厚實,柑甜味更加沉穩。愛喝青柑還是愛喝紅柑,相信不同茶友心中有不同的答案!
新會柑園的採摘一直會持續到12月份為止,屆時漫山遍野都掛滿金燦燦的柑果,場面頗為壯觀。
休養冬藏
冬天的陽光,溫暖而乾燥,用於生曬陳皮,生曬柑普最合適不過了。當然,由於時令關係,冬日陽光只能照顧到大紅柑了,而之前生產的青柑柑普茶,早就通過秋天陽光的洗禮,送達茶桌之上呢!
滿庭芳,新會茗片,韻天合就是青柑了!
對了,冬季最愜意的事莫過於喝上一杯暖暖的柑普,然後在暖爐邊和茶友訴說這一顆柑普茶背後生生不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