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窿山位於蘇州西郊,光福鎮旁,主峰海拔341.7米,蘇州市最高峰。聽說很多到這裡祈福,許願和還願。今天人超多,大都是全家老小一起出遊的。這裡乾隆皇帝來過六次,難道真是來尋父?
這是北大門背面的匾額:舒心暢神
穹窿山北大門十分氣派,上面的匾額是乾隆御筆,還有霸氣詩句的「太湖萬頃在襟袖,穹窿億丈凌星辰」
踏著乾隆走過的御道,拾階而上,重新去領略穹窿山的氣勢與韻味。
進門口第一個就是小池子,相傳神農時代的仙人雨師赤松子曾在穹窿山採赤石脂煉丹,這個水池是煉丹時洗藥草的地方,所以叫丹泉
御道,乾隆六次登穹窿山,都是從這條五尺寬的小道上走過的,所以稱作御道。御道並不陡峭,一小段坡路一個臺階。大多是用青磚豎砌成「人」字形,意為「萬人之上」。其實這條山道早在宋代就已經砌築,道路也很平坦。
摩崖石刻,蘇州花山也有很多,面對這些大大小小歪歪斜斜的石刻,有一種親切感。雖然我既不會賦詩,也不會頌詞,可能還不識其中的某個字,但這些石頭上的字給你一種自然、舒服的感覺,吸引著你。
上真觀,這裡是一座江南地區重要的道觀。始建於東漢初平年間,距今大約1800多年,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從御道來上真觀祈福遊覽。從房子的紅顏色也可以看出與佛教的黃色廟宇不同。
三清閣是上真觀標誌性建築,享有吳中第一閣美譽,中間供奉玉皇大帝,兩邊金童玉女。
經過彎彎曲曲的下山路,走了不止14分鐘,估計有20分鐘,才來到這裡,這裡在上真觀的山後面,遊客明顯少了。因朱買臣才有成語「覆水難收」。
穹窿山為當年孫武子的隱居地,在此完成了其傳世之作《孫子兵法》。
兵聖孫武中,「武」字寫法與我們日常的寫法不同,武是「止戈」,有「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意思。
自遊轉:我們是一群旅行愛好者,專為旅途而生小程序。自遊轉是我們潛心自己開發的旅遊小程序,專供旅遊、旅行、旅途使用!希望大家為我們提供寶貴意見和建議哦!自遊轉因你而精彩,因你而健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