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傑地靈,乾隆都來了六次,你還等什麼?

2020-12-14 自遊轉

穹窿山位於蘇州西郊,光福鎮旁,主峰海拔341.7米,蘇州市最高峰。聽說很多到這裡祈福,許願和還願。今天人超多,大都是全家老小一起出遊的。這裡乾隆皇帝來過六次,難道真是來尋父?

這是北大門背面的匾額:舒心暢神

穹窿山北大門十分氣派,上面的匾額是乾隆御筆,還有霸氣詩句的「太湖萬頃在襟袖,穹窿億丈凌星辰」

踏著乾隆走過的御道,拾階而上,重新去領略穹窿山的氣勢與韻味。

進門口第一個就是小池子,相傳神農時代的仙人雨師赤松子曾在穹窿山採赤石脂煉丹,這個水池是煉丹時洗藥草的地方,所以叫丹泉

御道,乾隆六次登穹窿山,都是從這條五尺寬的小道上走過的,所以稱作御道。御道並不陡峭,一小段坡路一個臺階。大多是用青磚豎砌成「人」字形,意為「萬人之上」。其實這條山道早在宋代就已經砌築,道路也很平坦。

摩崖石刻,蘇州花山也有很多,面對這些大大小小歪歪斜斜的石刻,有一種親切感。雖然我既不會賦詩,也不會頌詞,可能還不識其中的某個字,但這些石頭上的字給你一種自然、舒服的感覺,吸引著你。

上真觀,這裡是一座江南地區重要的道觀。始建於東漢初平年間,距今大約1800多年,乾隆六下江南,每次都從御道來上真觀祈福遊覽。從房子的紅顏色也可以看出與佛教的黃色廟宇不同。

三清閣是上真觀標誌性建築,享有吳中第一閣美譽,中間供奉玉皇大帝,兩邊金童玉女。

經過彎彎曲曲的下山路,走了不止14分鐘,估計有20分鐘,才來到這裡,這裡在上真觀的山後面,遊客明顯少了。因朱買臣才有成語「覆水難收」。

穹窿山為當年孫武子的隱居地,在此完成了其傳世之作《孫子兵法》。

兵聖孫武中,「武」字寫法與我們日常的寫法不同,武是「止戈」,有「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的意思。

自遊轉:我們是一群旅行愛好者,專為旅途而生小程序。自遊轉是我們潛心自己開發的旅遊小程序,專供旅遊、旅行、旅途使用!希望大家為我們提供寶貴意見和建議哦!自遊轉因你而精彩,因你而健壯!

相關焦點

  • 江蘇一處「世外桃源」,乾隆都對其念念不忘,人傑地靈物華天寶
    除了祠堂,古鎮還有一座「人傑地靈」牌坊,是惠山古鎮的標誌性建築。它位於寄暢園鄰虛閣與龍頭河之間。建於明朝萬曆年間,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是為紀念湖廣提學副使鄒迪光而興建的牌坊,當時鄒迪光主持科舉考試,桃李滿天下,故此牌坊亦稱「千人報德坊」。此外,古街上方還有一座牌樓,是東嶽廟的牌樓,也就是東嶽大帝的宮殿。
  • 孫子隱居之地,天下第一智慧山,乾隆六次下江南都來,你會來嗎
    導讀今天給大家分享的太湖文化為主線的景區,不是黿頭渚,不是水滸城,是太湖美景中的精華所在,景區中穹窿山被譽為天下第一智慧山,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六次到此地祈福。孫子隱居之地,吳中太湖景區美景2、穹窿山為蘇州第一名山,也是天下第一智慧山,孫子曾隱居此地,乾隆六次下江南時六次到穹窿山祈福
  • 一個有面子的園林,乾隆六次到訪並賦詩百首,還在頤和園仿建一座
    江南園林以精緻典雅著稱,最能體現中國文人雅士的山水情懷,將自然風光與人文情懷融為一體,其中,蘇州園林最為著名,中國有四個花園,其中兩個在蘇州,無錫作為蘇州的鄰居,也是人傑地靈的好地方,這裡有很多歷史建築和文人逸聞,而乾隆最喜歡的園林之一就在這裡。
  • 乾隆六次南巡住清江浦哪兒?
    乾隆皇帝六次南巡,都來過清江浦。老百姓會問:在清江浦住哪兒?筆者根據史書和資料的記載,略作敘述。
  • 乾隆爺七下江南,六次都來這個園子,你怎能不來呢?
    這個園子康熙和乾隆都先後遊覽,尤其乾隆皇帝曾經六次遊覽,可見這個園子在整個江南園林的地位。並且這個園子的名字就是乾隆題寫的:獅子林。近代被貝氏家族夠得,很多人好像不太知道這個家族。但是提起一個人相信無人不知。香港的中銀大廈,北京的香山飯店就是他的傑作。沒錯,他就是建築大師貝聿銘。
  • 乾隆下江南,都吃了什麼呢
    只不過有的商家所推出的「乾隆御膳」,和真正的乾隆御膳相去甚遠,這就讓人有些啼笑皆非了。 乾隆下江南,究竟都吃了些什麼呢? 根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目前掛名乾隆御膳的美食,已經高達四位數。簡單思慮一下,這裡面肯定有很多菜都是在強行蹭乾隆的熱度。 哪些菜是乾隆吃過的?哪些是乾隆沒吃過的呢? 肯定有人會問,你怎麼知道乾隆都吃了什麼沒吃什麼,難不成書裡還寫了乾隆每頓飯吃啥嗎?
  • 蘇州木瀆古鎮,乾隆六下江南來過的古鎮
    木瀆古鎮是一個有很長時間歷史古鎮,乾隆六下江南來過的古鎮,它還被很多人稱為聚寶盆。這裡還保留了很多的古街,當你走在古街上時,想想當年一定非常繁華。古街的店面還保留著古建築的特色虹飲山房門口不遠處就是御碼頭,乾隆親自提筆書寫御碼頭,御碼頭碑亭,據說乾隆六次江南次都去了木瀆每次都是坐船在這個碼頭上岸入園遊歷,因而,當地都習慣稱虹飲山房為乾隆的民間行宮
  • 六次登頂泰山卻不封禪,十全老人乾隆皇帝,咋想的?
    估計和朱明王朝,強化皇權,弱化君權神授的心思有關,試問一個能將孟子趕出孔廟的朱八八,為了皇權聖人都敢開趕,更何況泰山!我是帝王,那需要你這勞什子的東嶽泰山認可?明太祖天不怕地不怕,他起的頭,在後續也被明朝帝王們不斷發揚光大。結果就是,終明一朝,除了常規祭祀外,就沒有對泰山有過多的關照。這傳統,一直延續到了明朝滅亡。
  • 乾隆下江南曾經六次來過的地方:蘇州木瀆古鎮!
    乾隆下江南曾經六次來過的地方:蘇州木瀆古鎮!
  • 乾隆為何離不開和珅?六下江南,前4次自掏腰包,後兩次地方報銷
    乾隆六下江南,其實是有一個分水嶺的,那就是第五次下江南。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前四次下江南的時候,和珅還沒有出道,所以目的完全不同。 因此我們可以把乾隆六下江南,大體上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到第四次下江南,以及第五、第六次下江南。
  • 乾隆來了6次、康熙來了3次,這座中國唯一的林園古鎮,太低調
    歷史上乾隆曾六下江南,康熙也下江南,讓人不得不好奇,大江南北,不乏鍾靈毓秀之處,為何獨獨江南讓皇帝們如此鍾愛?直到去了這個古鎮,我終於明白了康熙、乾隆皇帝愛下江南的原因了!乾隆來了6次、康熙來了3次這個古鎮歷史上是吳國國都的遺址所在,現如今木瀆鎮的御碼頭還有乾隆皇帝的親筆題詞石碑,可已是恍如隔世。
  • 江蘇這個古村,距南京才35公裡,乾隆六下江南都來此,購物需銅板
    江蘇省自古以來就人才輩出,從這裡走出很多名人大家,再加上如今經濟的快速發展,吸引了很多遊客來這裡遊玩。在江蘇省有很多知名景點,例如常熟的虞山公園,它是明朝時貴人子弟讀書的地方,以及南京夫子廟、秦淮河,還原了古代的美景,擁有最繁華的景色,再加上歷史悠久,也為南京增添了不少文化底蘊。
  • 同樣是水城,蘇州GDP是威尼斯6倍,最高峰穹窿山,乾隆來了六次
    這比蘇州的穹窿山高了接近2000米,但是西安的經濟,和蘇州差距還不小。所以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穹窿山是個有仙氣的地方,它是蘇州最高峰,跨越吳中區光福鎮,木瀆鎮,胥口鎮。敕勒川裡面說,天似穹廬,籠蓋四野。蘇州這個山,叫做穹窿山,意思就是說,中間隆起,四邊下垂。也叫穹崇山,窮隆山,它比陽山還高,陽山海拔338.2米,是蘇州第二高峰。
  • 乾隆六下江南,這座山來了4次,海拔只有201米,被譽為吳中第一山
    古代的帝王,喜歡因山為陵,尤其唐代開始,蔚然成風,帝陵的玄宮都在山腰,也是為了居高臨下,有一種非凡的氣勢。我國地形,西高東低,高山都在西邊,珠穆朗瑪,就是許多人期望攀登的高峰。東邊魚米之鄉,河道縱橫,也有山,有一千多米的,也有幾百米的。李白說,五嶽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遊。陶淵明在飲酒中說,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 乾隆六下江南的美食地圖,哪些是你愛吃的?
    弘曆在位六十年,曾六次南下巡視。他在《御製南巡記》中說:「予臨御五十年,凡舉二大事,一曰西師,二曰南巡。」乾隆下江南是仿其皇祖父康熙,目的之一是為了探訪民情;其二是為了加強清政權與江南地主士紳的聯繫;其三是為了視察河工;要說這第四個目的,恐怕就是為了嘗遍天下美食了。
  • 乾隆六次到過的地方:蘇州木瀆古鎮
    蘇州木瀆當地人說乾隆皇帝曾經六次到訪這裡,可見這裡的風景的確美麗。雖然這個古鎮就是幾公裡長度,但是風景很精緻,而且山塘街這一帶,集聚了嚴家花園、虹飲山房、榜眼府第等景點,這些都是古代知名文人才子的宅邸,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也是住在這裡的。今天帶大家看看這裡的風景。
  • 乾隆6下江南,4次都特意住在同一人府中,裡面到底隱藏什麼秘密?
    這座園子可是曹雪芹的爺爺曹寅為了迎接康熙皇帝南巡特意營建的,說起來,康熙的六次南巡中有四次住在曹家。當然,這是有原因的,曹璽、曹寅都是康熙的侍衛。重要的是,曹璽的夫人還是康熙的保姆,曹家跟康熙的關係自然親密。
  • 中國最美「賞楓」聖地,乾隆曾六次登臨,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不知不覺,2020年已經過去一半了,上半年因為疫情的緣故,很多人的生活節奏都被打亂了,可不管怎麼樣,生活終究還是要繼續,這個月我們就要迎來端午節,而再過不久就會有中秋節,國慶節,隨著這些節日的到來,人們也開始了2020年的旅行,賞楓毫無意外也成為了人們旅行的絕佳選擇,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這個賞楓聖地
  • 都說江南出美女,乾隆六次南下,只為尋美女?遊山川?
    在古代,很多皇帝都喜歡微服出巡,他們喜歡到民間去私訪。而乾隆就是其中之一。但他更喜歡去江南。雖然每次出巡,都是以名義去體察民情。而現在很多清宮劇也很受歡迎,但實際情況根本不像電視裡演的那樣,其實他們的陣勢也相當的大。
  • 乾隆六下江南:羅曼蒂克的消亡
    訥親顯然並不贊同皇帝南下,在蘇州考察一番後,他發回奏摺向乾隆介紹道:「蘇州城外的虎丘還算得上名勝,實際上像一個大墳堆。蘇州城裡河道狹窄,糞便船隻擁擠在一起,過了中午就臭不可聞,根本不算什麼風景。」乾隆的興頭被澆了一瓢冷水。不過,他並未死心,等了近10年,時機總算來了。輔政大臣鄂爾泰去世,訥親去世,張廷玉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