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理分界線整理

2020-12-12 騰訊網

聽說你對分界線很有研究~

敢來挑戰一下你知道多少嗎?

一、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

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雲南省騰衝縣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隨著進城務工人員的增多和西北部的人口逐漸減少,兩地區的經濟發展程度和人口密度逐漸拉開距離,隨著國家近幾年實行「西部大開發」政策,使西部地區人口逐年增加。

在沿海地區人口密度一般比內陸更稠密些,尤其是三角洲、河口等如:海河、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人口密度會更大,這些地方商業比較發達,人流量大,氣候適宜。

西部高原地區人口稀疏,大體有塔克拉瑪幹沙漠中部、崑崙山脈、青藏高原北部,這些地方有的是常年乾旱,有些是終年積雪,環境相對比較惡劣。

二、地勢階梯界線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崑崙山脈,阿爾金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2.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界線:由東北向西南依次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三、地形區界線

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2.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界線:太行山脈。

3.四川盆地和長江中下遊平原界線:巫山。

4.雲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界線、四川盆地與青藏高原界線:橫斷山脈。

5.準噶爾盆地和塔裡木盆地界線:天山山脈。

6.青藏高原和塔裡木盆地界線:崑崙山脈。

7.黃土高原和漢水谷地界線:秦嶺。

8.河西走廊和柴達木盆地界線:祁連山脈。

9.四川盆地和漢水谷地界線:大巴山脈、米倉山脈。

10.內蒙古高原和黃土高原界線:古長城。

11.長江中下遊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12.雲貴高原與東南丘陵界線:雪峰山

四、氣候界線

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

嶺一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溼潤區和半溼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3.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溼潤區和半乾旱區界線):從大興安嶺西坡經過張家口、蘭州、拉薩附近,到喜馬拉雅山脈東部。

4.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半乾旱區與乾旱區界線):大致通過陰山、賀蘭山、祁連山、巴顏喀拉山到岡底斯山一線。

5.溼潤區與乾旱區的分界線,即年平均降水量400毫米的分界線。從大興安嶺西麓-燕山-大青山-六盤山-巴顏喀拉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連線。此分界線以東降水豐富,為溼潤區;此分界線以西,除天山、祁連山、阿爾泰山等山地降水量稍多外,其它地區都比較乾旱。

6.季風氣候區與非季風氣候區的分界線:從大興安嶺-陰山山脈-賀蘭山-巴顏喀拉山脈-岡底斯山脈。此分界線以東為季風區,在季風區中,冬季近地面受高壓系統控制,盛行偏北風,氣候乾冷,夏季受低壓系統控制,盛行偏南風,氣候溼潤。此分界線以西為非季風區,氣候乾旱 。

五、河流界線

1.外流區和內流區的界線:北段大體沿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祁連山(東端)一線,南段比較接近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分水嶺:

太平洋水系與印度洋水系分水嶺:岡底斯山—怒山

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分水嶺:巴顏喀拉山脈—秦嶺

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南嶺

瀾滄江與怒江的分水嶺:怒山

長江流域與東南沿海諸河流域的分水嶺:武夷山

黃河水系與海河水系分水嶺:太行山

漢水與渭河的分水嶺:秦嶺

六、三大自然區界線

1.東部季風區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400毫米等降水量線。

2.青藏高寒區與東部季風區的界線:3000米等高線。

3.青藏高寒區的北部與西北乾旱半乾旱區的界線:大體從崑崙山向東經過阿爾金山、祁連山一線。

七、自然區內部界線

1.東部季風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界線(華北暖溫帶溼潤地區與華中亞熱帶溼潤地區):秦嶺一淮河(1月0℃等溫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東北溫帶溼潤、半溼潤地區與華北暖溫帶溼潤、半溼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的活動積溫3200℃等值線。

華中亞熱帶溼潤地區與華南熱帶溼潤地區界線:日平均氣溫>10℃積溫7500℃等值線

2.西北乾旱半乾旱區內部自然地區界線。

內蒙古溫帶草原地區與西北溫帶及暖溫帶荒漠地區的界線:賀蘭山一線,相當於200毫米等降水量線。

八、農業活動界線

1.牧區與農耕區的界線:大體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線。從東北松嫩平原西部-遼河中上遊-陰山山脈-鄂爾多斯高原東緣(除河套平原)-祁連山山脈(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東緣連線。此分界線以東為農區,種植水稻、小麥、玉米、大豆、高粱等作物;此分界線以西為牧區,放養牛、羊、馬等牲畜。

2.水田區與旱作區的界線:秦嶺一淮河。

3.我國天然草場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呂梁山--橫斷山。此線東南部分是我國農區畜牧業分布區,此線西北部分是我國牧區畜牧業分布區。

4.冬小麥與春小麥的界線:長城

九、行政區界線

1.南疆與北疆的界線(流動沙丘與固定、半固定沙丘界線):天山。

2.湖北省與重慶市的界線:巫山。

3.福建省與江西省的界線:武夷山。

4.廣東省與湖南省的界線:南嶺。

5、西藏自治區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界線:崑崙山脈。

6、甘肅省與青海省的界線:祁連山脈。

7、四川省與陝西省的界線:大巴山脈。

十、海洋的分界線

我國我國的四大領海從北到南:渤海,黃海,東海,南海。

1.渤海與黃海分界線: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角與山東半島北岸蓬萊角的連線;

2.黃海與東海分界線:長江口北岸的啟東角與韓國濟州島西南角的連線;

3.東海與南海分界線:廣東南澳島與臺灣島南端的鵝鑾鼻連線 。

如果不需要這麼精確的話,也可以記個大致的位置:

1.渤海與黃海的分界線: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頂端連線為界。

2.黃海與東海的分界線:長江口北岸為界。

3.東海與南海的分界線:臺灣島南端和閩粵兩省交界處的連線為界。

其中,南海最大,渤海最小,渤海面積約為7.7萬平方公裡; 黃海面積約為38萬平方公裡;東海面積約為77萬多平方公裡 :南海面積約為350萬平方千米。

十一 綜合地理界線

(一)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的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這條線的南北景觀有很大的差異:

1、黃土高原的南界

2、大致是1月0℃等溫線、8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3、亞熱帶與暖溫帶的界線

4、溼潤區與半溼潤區的界線

5、亞熱帶長綠闊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的界線

6、河流有無結冰期的界線

7、農業水田與旱地、兩年三熟與一年兩熟制、水稻和小麥雜糧的界線

8、長江水系與黃河水系的分界線

(二)大興安嶺也是我國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其東西兩側的景觀也有較大差異:

1、400毫米等降水量線通過的地方

2、季風區與非季風區分界線

3、內流區與外流區的分界線

4、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的界線

5、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與第三級階梯的界線通過的地方

6、森林景觀與草原景觀界線通過的地方

(三)長城線:長城位於中國的北部,它東起河北省渤海灣的山海關,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橫貫河北、北京、內蒙古、山西、陝西、寧夏、甘肅等七個省、市、自治區,全長約6700公裡,約13300裡,在世上有「萬裡長城」之譽。

1、長城地帶自然地理環境的過渡性,使之成為一個生態環境的脆弱地帶。

由於這裡地處季風區向非季風區,半溼潤向乾旱,高原山地向丘陵、平原的過渡區,反映的地理環境特點是雨量不多而時空變率大;

地表徑流貧乏,而水量變化多端,有些河流長年無水,但偶發洪水則極易成災;

平原少,溝坡地多,除黃河、西遼河沿岸局部平原及少數山間盆地外,多數是連綿起伏的丘陵山地,缺乏灌溉條件,大部分地區水土流失嚴重;

多大風,土地易沙化。

水蝕、風蝕交錯,形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為特色的土地退化過程。因此,長城地帶宏偉的建築與強烈的風蝕、水蝕同樣聞名與世,引起國內外許多自然科學家、社會科學家的關注和興趣,期望通過各方面的研究找出一條開發、整治的科學途徑。

2、長城地帶是農業生產上的一條重要界線。它既是雨養農業與綠洲農業的分界線,還是冬小麥與春小麥的分界線。

這些界線的形成,既受自然規律的制約,又隨社會經濟的發展有所變化。例如,早在1956年我國農業發展綱要中,就將長城一線作為糧食單位面積產量達到400斤指標的界限。這裡既充分考慮到長城以北地區與以南地區自然條件的差別,又考慮到現實生產力水平的差異,不強行統一。

限制冬小麥在長城以北種植的主要限制因素是熱量指標。冬小麥生育所需10攝氏度以上的積溫為1500攝氏度左右,越冬最低溫為零下22—24攝氏度,長城以北大部分地區因冬季嚴寒,不能達到這些要求。因此,如果沒有一定的防寒措施和技術保證,強行北移冬小麥分布界限,是違背客觀規律的。

作為雨養農業和灌溉農業的分界線,在發展農業生產中,既要注意土地風蝕沙化,還要注意水土流失。在灌溉農業區,發展灌溉時,必須注意排水,否則極易引起次生鹽漬化。

3、長城地帶是我國農、牧業生產的分界線。長城地帶作為農牧業生產的交錯地帶,實際上是農牧業內部結合差,農牧關係矛盾較多的表現。

農牧業在空間分布上是分離的,漢民族聚居區以農為主,少數民族聚居區則以牧為主。如在內蒙古長城沿線一帶,蒙古族以牧為主,集中在中部高平原,漢族以農為主,集中在東部與南部河谷、盆地區。

在地區農業生產上,農、牧分家,談不上結合,而且往往矛盾較多,多數情況是以農擠牧。包括新中國成立後的40多年裡,水土條件好,接近農區的草場,往往成為開墾種糧的對象。

由於該地帶生態環境的脆弱性,不少土地因開墾不當,草被破壞,引起大面積的沙化,又不得不棄耕,造成「農業吃牧業、沙子吃農業」的惡性循環。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長城地帶的自然條件雖可發展旱作農業,但產量不穩定,土地易沙化,但卻是較好的牧業基地。為了充分發揮長城地帶草原牧業優勢和少數民族悠久的牧業經驗,正確處理農牧矛盾,今後農業生產的發展方向應以牧為主,農牧結合。

相關焦點

  • 中國主要地理分界線有哪些
    中國主要地理分界線有哪些高中地理重點知識就那麼幾十個,大家要想在高考中拿高分,就要記住這些主要的知識點。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中國主要地理分界線有哪些,具體內容如下。中國主要地理分界線——地形界線(1)內蒙古高原和東北平原界線:大興安嶺。
  • 2020年軍隊文職考試公共科目: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2020年軍隊文職考試公共科目: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導語】在軍隊文職考試中,軍隊文職公共科目是考試的一項內容,甘肅中公教育為考生們匯總了軍隊文職人員備考資料相關的複習內容,以供大家參考學習,助力考生備考軍隊文職考試。
  • 2020年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2020年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2020年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2020甘肅特崗教師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特崗教師考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學習參考。
  • 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備考: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19寧夏教師招聘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教師微信公眾號(ningxiajsht),寧夏教師招聘考試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今天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給大家帶來的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考生可以理解性的記憶,為2020寧夏教師事業編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
  • 我國一條地理南北分界線的山脈,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
    我國一個地大物博的區域,全國上下有許多知名的風景區,也有不少旅遊魅力很大的自然景觀,而要分辨出這些景點,就需要綜合多方面的地理地標,例如說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東北和西北的分界和東中西部這三大區域的分界等,這也為我國地理環境發展提供更好的標杆,所以從區域整體表現過程中說,很多城市也需要依賴於這個分界線,來進行更好的定位,山川或山脈一般都比較適合分界
  • 【地理探究】從中國南北差異看秦嶺淮河分界線的地理意義
    綜合整理自全國高考地理備考專家資料庫 南北差異 南北差異是指我國南方北方之間的差異。由於我國南北雙方所處的地理位置、氣候特徵、歷史文化、風俗習慣以及政治經濟活動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我國南北方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顯著差異。今天!小理就給大家總結一下「南北差異二三事兒」。 一、氣候差異 南澇北旱。中國隸屬東亞季風氣候,受季風影響,年降水量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逐步遞減。
  • 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分界線,中國還有另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
    人們普遍認識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分界線,中國還有另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另外一條地理分界線在描述上不比秦嶺淮河更容易,但是它其實先分開了中國的東西,秦嶺淮河再分開了中國南北。秦嶺淮河分開的的中國北方和南方,其實是東部的北方和南方,而中國東部和西部的分界線,就是另外的一條線。
  • 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有哪些?為何能成為我國南北重要的分界線
    綜上所述,可以肯定的是以秦嶺淮河作為我國南北分界線,要比緯度為界限更為科學一些,因為緯度是東西向的,秦嶺淮河一線的走向則是大致呈東西連線,並沒有完全與緯度線重合。我們都知道,秦嶺淮河一線由西向東穿過了甘肅、四川、陝西、河南、安徽、江蘇共6 個省份,是我國重要的地理標誌線,它除了是我國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以外,同時在這條連線的南北還存在著諸多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這幾個方面:1、降雨方面,是我國年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經過經過的地方,此線的北側年降雨量普遍小於800毫米
  • 高中地理分界線及高清地圖超全歸納,快收藏起來吧
    小樂整理了地理考試中經常出現的10條中國地理分界線,考試前複習一遍,事半功倍,趕緊搬好小板凳開始學習! 一、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
  • 高一地理複習方法:中國十大重要地理分界線
    1.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線  大體以黑龍江的黑河市和雲南省騰衝市劃一條直線為界,該線東南部人口多,該線西北部人口少。  2.地勢階梯界線  (1)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界線:西起崑崙山脈,經祁連山脈向東南到橫斷山脈東緣。
  • 唐代的南北地理分界線及其意義
    一 環境變遷與南北地理分界線 在我國三大緯向地理分界線中,秦嶺淮河線無疑是最為重要的一條。在自然方面,它作為亞熱帶與溫帶的一條綜合自然地理界線,具有熱量、水分、土壤、生物等諸多方面的分界意義;在人文方面,它以土地利用和生活方式為基礎,將我國分劃成南北兩方。
  • 海曼教育:中國地理分界線有哪些怎麼記憶?
    中國地理分界線繁多複雜,例如我國人口分布的地理界限:大體以黑龍江省的黑河市和雲南省的騰衝市一線為界。1、中國地理分界線有什麼一、氣候分界線1、季風區與非季風區的分界線: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
  • 秦嶺淮河是什麼分界線
    秦嶺淮河一線重要地理意義分界線,是中國地理區分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地理分界線。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詳細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1秦嶺淮河分界線  1、氣溫:1月份0℃等溫線  2、日均溫≥10℃積溫4500℃等值線  3、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  4、降水:年降水量800mm年等降水量線  5、溼潤地區與半溼潤區的分界線  6、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界線  7、旱地農業與水田農業的分界線
  • 高中地理:地圖重要分界線全歸納!文科生必須背熟!高考要分清
    高中地理,被所有人稱作為文科中最難得一門學科,為什麼呢?因為不僅要會背,還要會看得懂地圖,還需要同學們有理科的思維,所以說地理不容易學,更不容易學好。在我們的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有很多重要的分界線,大部分同學都會被這些分界線搞得暈頭轉向。
  • 2020年中考地理複習之經線和經度及分界線知識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年中考地理複習之經線和經度及分界線知識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東西經的分界線是0度經線和180度經線。   (3)特殊的經線:   0度經線:即本初子午線,是東西經的分界線,以東是東經,以西是西經。   180度經線:是東西經的分界線,以東是西經,以西為東經。   西經20度經線:東西半球的分界線,以東是東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 中國各地理分界線無水印高清地圖
    01 中國的南北方分界線 內流域和外流域的分界線:大體沿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岡底斯山一線.
  • 中國地理:這些地區的分界線你都知道,超牛!
    山脈是地形的骨架,是不同地形區的分界線,同時一些山脈也成為不同省區乃至國家的天然省界、國界。從分界線學地名,能更高效掌握!本文就從這兩個角度來分析中國的山脈。大興安嶺。二三階梯分界線5.南嶺。橫斷山脈、祁連山、阿爾金山、崑崙山脈又是我國地勢一二階梯分界線,這些山脈比較高大,有常年積雪和冰川,為區域內(尤其西北地區)提供了豐富的水源。
  • 張相文:提出「秦嶺-淮河」分界線第一人
    自1900年起,即從事地理學的教學、研究和著述工作;創建我國第一個地理學術團體——中國地學會和第一種地理學術期刊《地學雜誌》,為20世紀我國著名的地理學家。   中日甲午戰爭後,張相文因痛恨清政府將寶島臺灣割讓給日本,開始關心地理。他從西方地理論著中得到了不少有關地理的新知識,因而對中國傳統舊的輿地學感到厭倦。1899年,張相文到南洋公學任教,講授中國地理。
  • 中國地理的南北分界線的指示牌,就在江蘇淮安,值得一遊
    當然,更尷尬的還有很多人甚至把江蘇省會南京當成安徽省會來調侃…談到淮安,不得不提它的地理位置,因為它位於「秦嶺-淮河」的南北分界線上,所以可以說淮安是一個具有南北方氣候差異的城市。因此,淮安還建立了「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標誌園」,標誌園坐落在淮安淮海北路東側的古淮河畔,成為當地的又一城市名片。
  • 收藏丨中國各地理分界線無水印高清地圖
    01 中國的南北方分界線 內流域和外流域的分界線:大體沿大興安嶺一陰山一賀蘭山一祁連山一巴顏喀拉山一岡底斯山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