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時值理想ONE這款特立獨行的新能源車正式量產一周年,當我們站在旁觀者的身份,回望它在過去一年走過的軌跡,發現當很多中國品牌還在努力突破20萬元的價格天花板時,它卻不聲不響地已經突破了30萬元的「天花板」。
隨著國產車在家用車領域的日益暢銷,時下越來越多的一線自主品牌已不再滿足在家用車領域的紅海中競爭,而是將目光放在了更高價位的中高端轎車、SUV和MPV領域。
這其中,很多企業也推出了產品售價在30萬元級別的高端車型,但是這些車型不是很暢銷,這也就使得我們的國產車在高端車型領域的發展還未正式的打開局面,也就是我們所說,國產車一直很難突破30萬元的價格「天花板」。
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儘管傳統企業還未能在30萬級以上的車市中真正打開局面,但理想汽車這個造車新勢力卻是在該領域混得風生水起。
中汽協的數據顯示,理想汽車旗下的理想ONE不僅自交付開始就有著月銷量過千的戰績,且更在2020年度的9月、10月份,不聲不響間分別以3504輛、3692臺交付量,成為了9月-10月所有新能源SUV車型中的銷量領先者。
暫且拋開理想ONE在新能源SUV領域中連續兩月銷量領先的地位,僅是它單月3692臺的交付量,就足以讓人意外了,畢竟,有著多年技術積澱的老牌車企,時下推出的與之價位差不多的產品,市場表現一個月的銷量才近千臺;而那些主流的豪華中大型SUV銷量表現,也與理想ONE的市場表現處於同一水準。
更關鍵的一點是,我們從理想ONE今年的銷量趨勢圖中不難發現,自本年度6月經濟回暖後,它就一直處於交付量快速增長期,所以它如今的「戰績」或許還只是一個開始。
所以,從這樣相對穩定的銷量表現中,可以看出理想ONE已初步獲得成功,而且還是在自主品牌難以攀登的30萬級高端車市中取得了成功。
這是很多自主品牌車企奮鬥了20年所苦苦追求的成功,為什麼量產剛一年的理想ONE,就能在30萬級的高端車市中蒸蒸日上呢?
其實,理想ONE的成功主要在於3個方面。
第一、產品沒讓擁有者失望。
雖然理想ONE面世的時間也才1年左右,但在這一年之中,所交付的理想ONE絕大多數均沒有讓它們的車主失望,且更成為了30萬級少有的一款能穿越阿里北的新能源SUV。所以,面世時間不長的理想ONE憑藉著自身過硬的機械素質已成為了一款有口皆碑的高端中大型SUV,市場基礎越來越雄厚。
其次,錯位競爭的準確定位,也是眾多自主車企習慣講的越級競爭。
理想ONE還是一款從一開始就在錯位競爭的高端中大型SUV,它雖然價格為32.8萬元,但論及乘坐舒適性、空間、智能、安全性和性能等方面,卻是豪華中大型SUV的主流水準,諸如全景天窗,座椅加熱,軟硬可調懸架以及自動泊車等配置加身。
而且它還有著「電車」所具有的隔音強、加速快和高原無動力衰減等特質,這就讓它擁有了不輸於一線豪華中大型SUV的駕乘感受與品質。
試想,理想ONE在硬實力上,可以叫板一線豪華中大型SUV,但是價格卻比它們直接便宜了一半,如此大的價格競爭力為它帶來了消費者心中的高性價比,這也成為了它成功的關鍵因素。
最後,就要談到理想ONE特立獨行的一點了,那就是它雖是「電車」,更是「可油可電」的一臺「電車」,這一點讓它成為了眾多新能源SUV中的一款「優勢明顯,卻鮮有缺點」的車型,雖然在純電行駛下,理想ONE續航裡程僅為180公裡,但經過增程後,其NEDC綜合續航裡程能達到700公裡。在充電設施還不完備的當下,無旅程焦慮也成為了理想ONE的一大魅力,從而進一步提高了它的爆款潛質。
所以,理想ONE與理想汽車能在一眾自主品牌未能打開局面的高端車市混得風生水起雖讓人有點意外,但仔細分析卻又是情理之中,畢竟是一款品質穩、產品實力強、價格便宜且又兼顧了「電車」優勢的車型。一位最終選擇理想ONE的車主說,它真的很難讓懂車的消費者拒絕,且更是一個「升艙」的選擇。
當然,對於國內眾多的自主品牌而言,理想ONE在30萬級高端車市中的奮進也是一大利好,因為它的持續暢銷正在改變消費者們頭腦中「國產沒有豪華好車」的舊認知,助力自主品牌一起攜手開拓高端汽車市場。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