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車企「雪中送炭」三環集團連續兩月營收增長超50%

2020-12-25 湖北新聞網

國內車企「雪中送炭」三環集團連續兩月營收增長超50%

發布時間:2020年07月28日 10:18 來源: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天縱、通訊員王帥)7月19日晚9時,武漢沌口湖北三環汽車電器有限公司廠區,十餘輛重型卡車一字停靠,滿載貨物的叉車穿梭其間,將喇叭、車鎖、開關、車閥等汽車零部件有序裝車,發往浙江、廣西、安徽等地,為吉利、五菱、江淮、柳汽等車企總裝線「填充彈藥」。

  生產物流連軸轉,企業經營添信心。據湖北三環集團有限公司統計,該公司生產板塊5月和6月完成營業收入11.9億元和11.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9.2%、51%;上半年完成營業收入48.1億元,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在三環集團董事長梅漢生的辦公桌上,一封封疫情期間國內車企寄來的慰問信,讓人倍感溫暖——

  「無論延期復工到何時,北汽福田汽車確保今年採購額在2019年基礎上增長20%」「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吉利汽車堅定與湖北兄弟企業站在一起」「東風柳汽所有湖北供應商,掛帳當月全額付款,為迅速復產提供支援」……

  「衷心感謝全國各大整車廠支持三環、支持湖北製造!」梅漢生說,按照行業慣例,整車廠給供應商下訂單,一般先支付10%左右的訂金,待到3至6個月回款後再支付剩餘款項。為支持湖北疫後重振,今年年初不少車企與三環籤訂零配件採購合同時,紛紛承諾「份額不減,價格不降,現款現貨」,讓三環復工後獲得充足的新訂單和現金流,為企業五六月營收大幅增長打下基礎。

  4月,三環集團啟動滿負荷生產,當月就消化完一季度存量訂單。5月和6月的營收高增長,全部來自新訂單,且7月有望延續。

  梅漢生說,三環生產的車橋、轉向節、軸承、氣門、制動鼓、喇叭、方向機等產品,上遊連著廣大特種鋼材和工程塑料製品等企業。復工關鍵時期,車企拉了三環一把,也拉動了湖北汽車全產業鏈。

  據機構預測,下半年,隨著各地發力「新基建」,以及新能源商用車補貼不退坡、「大噸小標」超限貨車治理等市場機遇,商用車消費有望加速回暖。

  「我們不能滿足於車企的幫扶,三環要修煉內功抓創新,『磨尖』拳頭產品,讓更多『三環製造』邁向中高端。」梅漢生說。

(編輯:裴春梅)

關鍵詞:

相關焦點

  • 世界500強中國車企眾生相:最大集團掉名次?民企飛速上升?
    中國車企能取得如此亮眼的成績,其實跟它們長期的研發投入與企業發展戰略息息相關。今天買車君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這6家中國車企的銷量成績以及未來發展規劃。國內最強:上汽集團要說中國最強的汽車集團,上汽集團當仁不讓。這家國內最大同時也是最賺錢的車企,已連續6年躋身500強中的前100名。
  • 去年營收超5000億 北汽連續第八年上榜世界500強
    北汽集團連續第八年上榜,排名第134位,位列上榜的中國汽車企業前四強。《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以各企業2019年營業收入為主要指標。2019年,北汽集團憑藉全年5012.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6%)的營業收入上榜,超過英特爾、Facebook和華特迪士尼等大公司。
  • 國內四大車企,上汽營收9000億,一汽、東風、長安賺多少?
    特別是吉利、長城、比亞迪,算得上是國內目前為止最為出色的車企。但實際上在我們國家,有名的四大汽車集團,一般都是指上汽、一汽、東風和長安。它們都是由國家重點扶持的品牌,可以說是有著雄厚的基礎。國內四大車企,上汽營收9000億,一汽、東風、長安賺多少?那麼對於這四大車企來講,每年的營業收入能有多少呢?相信這也是很多人比較好奇的問題,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汽車行業的「冰凍時分」:連續兩年負增長,多家車企基地停工
    由此估算,疫情將導致國內汽車產量直接減少170萬輛,而一季度中國汽車產量降幅將達到10%。而對於車企來說,1月份的衝擊已經造成,若是疫情在2月下旬沒有出現拐點,那麼,本年度的營銷計劃,業績安排等都將受到直接影響,而對於一些上半年安排新品投放的車企而言,新車上市時間極有可能會延遲發布。
  • 證券之星 三環集團:電子陶瓷隱形冠軍 將受益於國產替代
    邏輯三:三環打破國外壟斷 陶瓷封裝基座市佔率持續提升陶瓷封裝基座市場曾經長期被日本幾家企業壟斷,日本京瓷的陶瓷封裝基座銷售額在2012年全球市佔率68%,國內市場被京瓷、住友、NTK三家壟斷,三環通過持續的研發投入,打破了國外壟斷格局,是國內首家批量生產陶瓷封裝基座的公司,公司目前在晶振陶瓷封裝基座領域全球市佔率已經達到30%,隨著研發投入
  • 營收下滑嚴重 管理費用連續增長
    營收下滑嚴重 管理費用連續增長   上半年老白乾酒以23.8%的營收下滑幅度在17家白酒  另一方面,併購將原來公司的人員及經銷商渠道悉數帶進了上市公司,2018年起連續兩年老白乾酒的管理費用都超過營收增速。如何有效整合,仍是擺在老白乾面前的一道難題。
  • 透過財報 看看八大跨國車企中國市場新動向
    來源:每日財報作者:魏文 從目前已浮出水面的跨國車企財報的營收狀況、利潤、銷量等各方面數據看來,整體憂大於喜對於跨國車企來說,中國汽車市場一直有著重要的戰略地位,可以說利潤好壞都與它們在中國的布局發展密切相關。
  • 11月超五成車企銷量正增長,奇瑞、長安表現亮眼,一汽-大眾或奪年度...
    11月,國內乘用車銷量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零售端和批發端分別達到了208.1萬輛和226.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和11.3%。其中批發銷量增幅自5月轉正以來,已連續7個月保持正增長,而零售銷量也實現了五連漲。 整體車市持續復甦,背後是主流車企銷量的集體回升。
  • 車企年銷量完成率排名發布,這家車企竟然連5%都沒做到?
    點擊上方電車之家官網閱讀更多資訊近日,乘聯會發布了11月份國內汽車銷量數據,今年11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達284.7萬輛和277萬輛,環比增長11.5%和7.6%,同比增長9.6%和12.6%。具體到各家車企銷量如何呢?
  • 寧德時代全球排名上升28位 國內零部件企業進入「淘汰賽」|車釋
    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憑藉傳統細分領域的優勢、綁定大型車企、在新能源等前沿領域的投入等優勢,增長尤為突出,營收增速高於外資企業,在全球百強企業中都佔有一席之地,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國內零部件企業在國際上領先的仍然較少,僅有11家零部件企業入圍全球百強,而排名前20的企業僅有2家,排名前50的僅有5家。
  • 逾六成上市車企5月銷量同比增長 6月或現「季節性」回調
    主流自主品牌走勢強勁國內上市整車企業中,長安汽車、長城汽車和吉利汽車成為5月銷量領漲企業,當月分別實現了54.3%、30.9%和20%的同比增幅。長安汽車6月9日發布的產銷數據顯示,5月,長安汽車銷量17.4萬輛,同比增長54.3%,為當月同比增幅最大的上市車企。
  • 國內車企的馬太效應空前加劇 新一輪洗牌開始
    破產後,這些車企沒能撐到元旦,也從邊緣化品牌走向破產重整,國內車企的馬太效應空前加劇。  11月20日,瀋陽市中級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債權人對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重整申請,標誌著這家車企正式進入破產重整程序。
  • 日本人口連續第11年負增長 國內總數較前一年減少超50萬
    原標題:日本人口連續第11年負增長,國內總數較前一年減少超50萬   當地時間5日,日本總務省公布的人口調查結果顯示,截至今年1月1日,日本國內
  • 桃李麵包股價兩個月漲超54% 華東華南市場去年營收增長20%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見習記者 汪靜日前,國內知名麵包品牌桃李麵包(603866.SH)公布年報。2019年桃李麵包全年營收56.44億元,同比增長16.77%;淨利潤6.83億元,同比增長6.42%;扣非後歸母淨利潤6.6億元,同比增長7%。對於業績增長,桃李麵包表示,2019年,公司不斷強化營銷渠道,提高配送服務質量以增加單店銷售額,同時大力開拓新市場,不斷增加銷售終端數量。
  • 智能照明、商超照明等業務增長,得邦去年營收與淨利潤雙增
    昨(11)日,得邦照明發布公告披露了2019年度報告,全年營收與淨利潤均實現增長。報告顯示,得邦照明2019年實現營收424,365.56萬元,同比增長6.21%;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0,973.58萬元,同比增長25.18%。
  • 新能源汽車與海外銷量高速增長 上汽集團發布2019年年報
    新能源車銷量逆勢猛增 名爵在歐洲掀起強勁「電動旋風」去年國內新能源車市受補貼退坡影響迅速降溫,全年銷量同比下降1.3%,但上汽新能源車銷量卻超過18萬輛,同比猛增30.4%,在創下歷史新高的同時,躋身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亞軍。
  • 花王集團連續六年業績創新高,去年總營收達126億元
    花王集團連續六年業績創新高,去年總營收達126億元 CBO首頁 | 作者:張釗 | 來源:化妝品財經在線  2019-02-18  訪問量:961
  • 廣州酒家月餅營收近12億毛利率超62% 利口福年銷1200萬盒連續八年...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黃聰享有「食在廣州第一家」美譽的廣州酒家,也是國內月餅銷售「大家」。廣州酒家(603043.SH) 2019年年報顯示,月餅系列產品營業收入為11.92億元,佔整體營收的39.81%, 而且毛利率達62.27%。其「利口福」月餅年產銷量超1200萬盒,連續第八年位居全國同行業第一。
  • 「死亡」車企名錄:力帆淨利暴跌2000% 華泰名下存款僅13萬
    長安汽車、吉利汽車、奇瑞汽車、長城汽車等國內主流車企,每年都會投入數以億元級別的研發經費,換來的是實實在在的市場佔比。而反觀眾泰汽車、力帆汽車、獵豹汽車依然在延續「拿來主義」。
  • 臺灣統一超去年營收增長4.14% 高層年輕化
    臺灣統一超去年營收增長4.14% 高層年輕化來源:聯商網2014-01-26 09:36  臺灣流通龍頭統一超1月10日公布12月份合併營業額達170.6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5.97%,累計全年合併營收2,005.7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