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日照位於黃海之濱,為「水上運動之都」與「東方太陽城」,並獲得聯合國人居獎。日照的海水以清澈而聞名,特別是最近這些年日照的海濱投入巨大,整個碧海路已經是綠樹成蔭,海風習習,海浪聲聲,吸引著遊客都去日照海濱消夏避暑。我這裡說去日照看山,看到這個標題有小夥伴們或許就要開始噴我了,明明日照靠大海,你這是瞎忽悠。別介,我說的還真是去看山,日照不僅有山,而且它的山還很美呢,個個都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不信你跟我來看看。
1,浮來山
浮來山又名浮丘,海拔僅298.9米,位於日照市莒縣縣城城西約8公裡處,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冬暖夏涼,氣候宜人,佔地面積約10平方公裡,是由飛來峰、浮來峰、佛來峰鼎足而成,三峰拱圍相連形似臥龍,獨具清雅靈秀之韻。
或許小夥伴們會說,這麼矮的山能有啥可看的,如果你這樣認為可是大錯特錯了,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浮來山有沒有仙不不知道,但是這兒有仙味。
首先說浮來山有一棵號稱天下銀杏第一樹的銀杏樹,樹高26.7米、幹粗15.7米。這棵樹據說很有來頭,我親自試了,那個樹幹「七抱八紮一媳婦」說法確實如此,這個大家聽來迷糊,其實就是需要七個人張開雙臂圍起來,然後再加上八紮(山東土話,就是巴掌使勁張開,大拇指和無名指頂端的長度,一般約20釐米左右)和一個小媳婦才能合攏。這棵銀杏樹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那個炒得火熱的西安的銀杏比這個差大了吧。
其次這兒還有一個建於南北朝時期的千年古剎定林寺,是中國古代文學理論批評家劉勰晚年遁跡藏書校經之處。寺內三教堂供奉儒、釋、道三教,是山東省現存唯一一座三教寺。全寺分前、中、後三進院落,有五殿二堂,兩廡一宮三院。主體建築,飛簷螭首,雕梁畫棟,既軒敞典雅,又古樸大方,是典型的北國古建築風韻。寺中的「校經樓」,據《南史》載:「定林寺經藏,勰所定也」。「校經樓」這三個字可是我國大文學家郭沫若先生親筆所題呢。
在古剎外圍,還有臥龍泉、救生泉、文心亭、怪石峪、象山樹、柳橋飛瀑、朝陽觀、莒子墓等景觀。
門票:60元/人。
2,五蓮山
五蓮山位於日照五蓮縣東南,主峰蓮花峰,海拔515,7米,總面積68平方公裡,國家4A級旅遊景區。
五蓮山風景名勝區奇石林立、景致奇異,域內萬木蔥鬱,清麗峻茂,燕鵲環谷,山泉繞溪,匹練飛瀑,種種勝境。其眾多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有機地融於一體,有49峰、20洞、18瀑、16潭、5池、4澗等400餘景無不透露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上天的巧妙造化。
五蓮山有一古寺光明寺,被稱為山東唯一的護國寺,是山東四大名寺之一。在《五蓮山志》中有載「萬曆三十年,初祖開山和尚奏請發帑金,差御馬監太監張思忠督工,至三十五年落成。內藏經六百八十函,計六百八十卷。敕書一,御磬一,御仗二,寶幡二,紫衣一」。光明寺稱為明代皇家寺院,此可以為佐證。 至今光明寺山中尚存蘇軾「白鶴樓」留題。
五蓮山的傳說和神奇之處很多。其中有一個非常有意思傳說,就是浙江紹興會稽山是從五蓮山中飛來的。《搜神記》曾記述當時人稱之為「怪山」。至今兩山同名,其地風光一如蘭亭。由此再聯想到王羲之祖籍琅琊(五蓮山之東北),流寓江南,之所以對蘭亭情有獨鍾,在此修禊,觸景感懷,寫下了著名的《蘭亭序》,也就可以理解,不是偶然的了。
還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古典文學名著《金瓶梅》的作者蘭陵笑笑生。笑笑生之上所冠的「蘭陵」兩字,究屬何處,是數百年來難以破解的疑團。
五蓮山的歷史不說了,現在說風光,來五蓮山旅遊,最值得的看的是五蓮山風光,尤其是雲海和杜鵑花海自然風光最美,而奇峰飛瀑亦值得一觀。
「五朵蓮花俏崢嶸,歷盡滄桑不老松,寺殿巍峨古風在,萬壑捧滿映山紅。」這是五蓮仙境碑上的話,也是最能夠描寫五蓮山景物的。看著遠處的望海峰,我不知是否真的能夠望到大海,站在上面觀看遠處心中的那一片海自然會出現。
需要提醒的是,五蓮山和九仙山為兩個景區,相對而望,最早有五蓮山乃九仙山的一座而已。現在五蓮山比九仙山出名了。
門票:65元/人。
3,九仙山
九仙山,位於日照市五蓮縣,與五蓮山隔壑相峙,主峰卡兒朵海拔697米。素以「奇如黃山,秀如泰山,險如華山」而著稱。九仙山不同於其它山峰的特色是「地中山、地中潭、地中瀑」。有一句話「九仙今已壓京東」,乃是蘇軾對九仙山的評價了。
九仙山奇峰異石與洞窟泉瀑之多,與五蓮山並稱日照雙絕。以其突兀的山峰,蒼翠的植被,古老的文化,形成以遊覽觀光為主體的名勝風景區。從曲徑通幽的山間秀色到晴空響雪的懸泉飛瀑,從韻脈神秘的自然景觀到古老豐富的歷史文化,無不受到眾多遊客的喜愛,又因其風景秀麗,成為遊覽的佳處。
春夏之交,遍野的杜鵑花,競相開放,令人陶醉;霜秋之季,滿山的紅葉與山光石景相輝映,蔚為壯觀,被譽為「江北一絕」。
門票:75元/人。
日照的山介紹完了,我說去日照看山,想來大家也理解了吧,日照不僅有海,還有山,換一個風景來度假不亦樂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