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李白寫的那首膾炙人口的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嗎?現在正是三月百花盛開的爛漫季節,讓人很容易脫口而出當中的這一句「煙花三月下揚州」。詩中所提到的「揚州」正是本文今天要說的主人公城市。
揚州因大運河而興、而富的一座城市。自從隋朝開通了京杭大運河之後,揚州輻射全國交通網也隨之形成,因此揚州就成為其中的一個重要樞紐,從而日漸變得繁華起來,是唐帝國夜晚唯一亮燈的城市,也是唐朝第一經濟中心,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工商業聞名的國際化大都市,素有古代中國經濟中心之稱,也是中國的月亮城。於是也便引來各朝各代眾文人騷客們的遊玩,寫出了無數膾炙人口婦孺皆知的經典詩詞。就連古代不少帝王都要下一下揚州,也有無數王爺分封在揚州。
揚州作為古代富庶的城市,雖然現在也跌出了全國的一二線城市之外,成了三四線城市,可是今天究竟經濟情況如何?是會讓人大跌眼鏡呢?還是依然魅力不減?小編為此整理出揚州2019年的經濟狀況供各位參考、評價。
根據江蘇各地統計部門公報的2019年GDP數據顯示,揚州在江蘇的排名在第七位,GDP總量也超過了5000億元,排在徐州的後一位;而人均GDP高達1.87萬美元,則排在全省的第五位,與鎮江市處於同一水平。具體數據如下表所示。
從上表中揚州的GDP總量數據中我們能夠發現,揚州到了今天自然也是魅力不減,儘管經濟狀況有些落後,但還不至於用落魄兩個字來形容。為了進一步說明揚州更具體的經濟狀況,那就讓我們繼續看看揚州2019年各縣市區的人均GDP情況。具體數據如下表所示:
從上圖表中數據顯示,揚州的各縣市區2019年人均GDP均遠遠超過1萬美元大關,並且大部分縣區市人均GDP超過了2萬美元,就連排在最後一名的寶應縣人均GDP也是超過了1.4萬美元。揚州各縣市的經濟水平在全國也是處在中上遊的位置,看到這些數字也只能說揚州風採稍減當年,富庶繁華不比當年而已。
揚州是江蘇省地級市,古稱廣陵、江都、維揚,建城史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2015年是建城2500年。揚州是世界遺產城市、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具有傳統特色的風景旅遊城市 ,位於江蘇省中部、長江與京杭大運河交匯處,有江蘇省陸域地理幾何中心(揚州高郵市)之稱,有「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又有著「中國運河第一城」的美譽;被譽為揚(揚州)一益(成都)二、月亮城 。下轄邗江區、廣陵區、江都區3個市轄區和寶應縣1個縣,代管高郵市、儀徵市2個縣級市。
揚州是江蘇長江經濟帶重要組成部分、南京都市圈成員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群城市;是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水源地、聯合國人居獎獲獎城市、全國文明城市、中國溫泉名城、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
【本文由關注點滴顯示生活整理,文章數據僅供參考,如有錯誤之處敬請批評指正!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文中圖片如有侵權,請來信通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