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雖已落幕,但在此期間展示的一件件上海特色伴手禮卻仍在火熱銷售中。它們或是跨越城市邊界,或是漂洋過海,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更多人品嘗到「上海味道」、欣賞到「上海風景」。
在這個互聯互通的時代,伴手禮意味著什麼?能夠打動消費者、起到「城市名片」作用的伴手禮該是什麼樣?黃浦區就有這樣一位在伴手禮領域不斷前行的探索者——毛碎芬。
位於黃浦區福佑路上的夢恆銀飾是一家專業從事銀飾交易等供貨企業,上海夢恆珠寶有限公司總經理毛碎芬從2006年開始,就一直從事銀製品行業,打造最美伴手禮。目前在她的帶領下,夢恆銀飾已經與國內著名高校、研究所、檢測中心、設計師協會等機構開展長期合作,銀飾品年生產能力達200萬件,產品行銷網絡和全國各大城市和歐美市場。
毛碎芬告訴記者,目前由她供貨的零售商已經遍布長三角,在她看來,企業要不斷發展,特別在上海做大做強,一定要打造屬於這個城市的「海派伴手禮」。近幾年,夢恆銀飾在設計研發上加強投入,先後和老鳳祥、上海豫園銀樓、中國黃金等開展合作,用全方位的優質服務打造最優珠寶行業新、精、特產品一站式服務商。
這些年夢恆銀飾在設計研發上持續發力,特別以中國傳統文化為設計元素,與傳統金銀製作工藝相結合,形成了獨有的現代工藝技術,開發出了全新的多系列黃金白銀製品,許多工藝在國內禮品、飾品、工藝製作技術領域裡屬於全國首創。
面對市場衝擊,產品迭代不斷加快,唯有不斷求新求變才能不斷發展,夢恆銀飾在研發伴手禮過程中,不斷探索線上線下結合的多渠道運營策略,特別是緊貼時下熱播電視劇,轉化網紅飾品,獲得了不錯的效果。還挖掘了婚慶文化、五運文化、生肖文化等,推出銀碗、銀筷、銀勺、銀梳,這些舉措讓遊客「買得趁手、送得出手、愛不釋手」。
消費者的認可,讓夢恆銀飾的毛碎芬備感欣喜。她說,為了拿出讓人眼前一亮的伴手禮,她特別組成了由「老法師」指導、「90後」衝在前線的工作小組,下一步要在革新產品模具設計、包裝設計上下功夫,既要傳承傳統文化、經典工藝,也要不斷進行創新提升,力爭讓更多年輕消費者感興趣。
圖文 / 高磊
編輯 / 高磊
製圖 / 宗哲麟
轉載請註明來自上海黃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