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利亞最大城市阿勒頗,千年古城變成一堆廢墟,深深刺痛人們的心

2020-12-16 北鬥觀察者

阿勒頗是敘利亞北部最大的城市,人口約有190多萬人。在敘利亞內戰沒有爆發前,阿勒頗經濟繁榮,民眾過著安寧的生活。但從2012年7月開始,政府軍與反對派武裝展開交火,使得城中的數十萬人被迫撤離。

2016年底,政府軍收復了阿勒頗,宣告了戰爭的勝利,阿勒頗開始了艱難的戰後重建工作。圖為行駛在阿勒頗市區道路上的汽車。雖然重新修好了馬路,但我們還是可以看見大面積的廢墟。

圖為街道兩旁的店鋪。在以前的時候,這裡人群擁擠,店鋪裡擺放著各種各樣的物品。但一場戰爭過後,早已人去樓空,一片死氣沉沉。

一些民眾在逃難的時候,會用石頭把自己家的門封住,防止別人進入到自己家中。現在一些難民已經陸陸續續開始返鄉,但有些地方的難民還在四處漂泊。

圖為阿勒頗民眾在街上閒聊的場景。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廢墟,但好歹這裡遠離了戰火襲擾,民眾的生命安全能夠得到保證。

在廣場上,有賣氣球、棉花糖的攤位,說明民眾的生產生活秩序開始恢復正常。

圖為街道上懸掛的巴沙爾海報。在這場內戰中,沒有人誰是贏家,因為戰爭給敘利亞人們帶來了巨大的傷害,無數人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和平來之不易,希望敘利亞民眾好好珍惜。

相關焦點

  • 貴為敘利亞第一大城市,曾繁華無比卻飽受戰爭,如今宛如一片廢墟
    雖然我們都知道敘利亞的首都是大馬士革,但其實敘利亞國內最大的城市並非是首都,而是地處敘利亞和土耳其邊境的阿勒頗。雖然貴為敘利亞最大城市,但似乎阿勒頗看起來總是那麼的悲情,接二連三的經歷著戰爭,直到如今這裡依然不算太安全。
  • 敘利亞阿勒頗戰爭前後照片 昔日經濟中心已傷痕累累(圖)
    阿勒頗,位於敘利亞北部,戰前曾是全國第一大城市和經濟中心,其地位可與首都大馬士革比肩。 自2012年夏阿勒頗戰事打響以來,敘政府軍控制阿勒頗市西部,反政府武裝則控制東部,雙方長期對峙。經過多年的拉鋸戰,阿勒頗從一座繁華的都市變成了一片廢墟。 近日,俄羅斯衛星網整理一組阿勒頗的城市照片,展現了戰火侵襲前後的阿勒頗截然不同的景象。
  • 戰後敘利亞:人去樓空的戰爭廢墟
    車子進入狹窄的街巷,城市裡沒有燈光,一片死寂,周圍是中世紀的石牆,彎彎曲曲的走向,讓人分不清前路在何處。我意識到自己進入了阿勒頗老城。第二天,我很早就起來,迫不及待深入阿勒頗老城。清晨的陽光給整個未甦醒的城市鋪上了一層溫暖的色調。戰時未遭毀壞的喜來登酒店建立在一片古羅馬遺蹟之上,在剛剛恢復和平的阿勒頗,迫不及待地開始營業。周圍都是人去樓空的戰爭廢墟。
  • 內戰前後的敘利亞古城阿勒頗,完全變了樣 戰爭真的很恐怖
    2011年開始,一場突如其來的內戰席捲了中東國家敘利亞,改變了那裡的一切。敘利亞古城阿勒頗在戰爭中也未能倖免,沒能逃脫戰爭的浩劫。古城阿勒頗,公元前2000年就有人在此定居,和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一樣是世界上建城歷史最長的城市之一。1986年,阿勒頗古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
  • 特寫:「人在,這座城市就會活過來」——廢墟中守望的阿勒頗老人
    新華社敘利亞阿勒頗10月15日電 特寫:「人在,這座城市就會活過來」——廢墟中守望的阿勒頗老人新華社記者 鄭一晗 車宏亮一片廢墟中,阿布·蘇卜希老人的小店孤零零地開著。雖然戰事結束已快一年,但敘利亞阿勒頗老市場的商戶早就奔逃四方,很少有人歸來。
  • 實拍敘利亞第三大城市,曾繁華無比戰爭後成廢墟,如今逐漸恢復
    敘利亞中部城市霍姆斯,距離首都大馬士革162公裡,從大馬士革打了一個計程車,大約花了2-3個小時到達了霍姆斯,曾經是敘利亞的第三大城市,車子剛進入城內你就會感受到一種莫名的滄桑。或許是因為路旁的建築看起來破敗不堪,或許是因為曾經嚴酷的戰爭彌留下來的悲傷氣氛。幾年的內戰讓老城區的70%建築被毀壞,曾經無比繁華的都市瞬間變成廢墟。
  • 哈桑·卡達帶你走進敘利亞【13】——珍貴的阿勒頗古皂
    由於阿勒頗地區屬於地中海沿岸氣候因為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造就了阿勒頗古皂無與倫比的特性,古皂純手工製作,硬質肥皂,它源於有著幾千年悠久歷史的敘利亞阿勒頗古城。在8世紀第一塊固體皂在阿勒頗古城被製造出來,阿勒頗古皂是世界上所有固體皂的根本之源,因此被譽為「橄欖油手工皂的故鄉」。        正是在阿勒頗有兩個重大的創新導致了今天阿勒頗人掌握了古皂製造的秘密,那就是苛化和橄欖油的使用。
  • 敘利亞戰火危及千年古城 世界文化遺產恐被摧毀
    戰事危及古城阿勒頗  考古學家和文物保護者警告,敘利亞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在北部城市阿勒頗的激戰會給當地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建築和文化遺蹟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呼籲雙方保護文物。  阿勒頗自古便是戰略要地和交通要道,見證過多個帝國沉浮,例如西臺帝國、亞述帝國、羅馬帝國以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等,被視作全球有人類連續居住的最古老定居點之一。  阿勒頗古城內有大量遺蹟,包括12世紀大清真寺、13世紀城堡、17世紀宗教學校以及奧斯曼帝國宮殿,1986年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 在敘利亞,我進入地下酒吧、戰爭廢墟和「伊斯蘭國」控制區
    在敘利亞大家都這樣說,這說明我們阿拉伯人還是非常聰明的,只是我們沒有好的條件施展。從這種聽來可能很荒謬的故事裡,能看出敘利亞人其實有特別強烈的自尊心,他們很渴望別人去認可他們的文明。***被炮火摧毀的古城劉怡:這一次旅程我們從大馬士革出發,最北到達了阿勒頗,在那裡住了快一個星期。
  • 敘利亞是一個局勢不穩,危險到要命,又確實值得一去的地方
    比如敘利亞全國。敘利亞的整個國度都處於戰亂的威脅之下,這個大家都聽說過。尤其是活躍在他們國家的伊斯蘭國組織(isis)十分恐怖全球危險國度地圖之中,敘利亞全境都處於深紅色的極度危險狀態。1)大馬士革: 最著名的當屬大馬士革古城,包括倭馬亞清真寺在內附近的住宅區和市場,有不少千年的歷史建築。由於大馬士革一直在政府軍的掌控之下,老城建築基本沒有被破壞,上百年的店鋪仍然在營業。雖有危險,但畢竟能去。截止到現在,敘利亞的政府軍與反政府武裝仍然膠著不休。
  • 喋血古城!外媒稱阿勒頗之戰或成敘戰局轉折點
    參考消息網8月9日報導 法新社7月28日發表題為《了解阿勒頗需要知道的5件事》的文章稱,在敘利亞持續五年導致28萬人喪生的衝突中,作為曾經的一個經濟中心,阿勒頗及其周邊地區遭遇了最激烈的戰事。下面就是有關這個北部城市的5個事實。
  • 敘利亞戰爭前後對比照,以前美麗富饒的城市現在已是千瘡百孔
    阿勒頗是敘利亞最大的城市,也是人類最古老的定居點之一。這個歷史悠久的城市本來美麗富饒,戰爭卻把它變成了另外一幅模樣。現在敘利亞政府軍與反叛武裝已經達成阿勒頗停火協議,允許反叛武裝撤離,平民也正在撤離。一起看看過去和現在的對比照,認識一下這座千瘡百孔的城市吧。美麗的街心公園只剩一片殘垣斷壁。
  • 敘利亞這些名勝景點千萬不要錯過
    布斯拉古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代表建築物布斯拉古城在數個世紀以來,是多個王國和王朝的首都或首府,同時也是沙漠商隊和通往麥加的重要的中轉站。現保留了許多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建築,其中以古羅馬時期的據稱最為著名。布斯拉古城的景色與嚴酷的沙漠環境或肥沃的平原迥然不同,透露著一種蒼涼的感覺,也許這就是古城特有的氣息。
  • 在敘利亞,我進入地下酒吧、戰爭廢墟和伊斯蘭國控制區
    他們對一千年,兩千年以前的事情比當下發生的要健談的多,包括哪裡是聖經當中記錄的一個重要地名,哪兒發生了一個中世紀重要的宗教事件,每個人都能給你聊得頭頭是道。但他們對於自己當下的生活,對他們的政府,就很避諱,不願意多說。 我記得 2019 年 1 月份第二次去敘利亞時,我們想去重訪東古塔包圍圈的廢墟,結果在那兒被巡邏兵逮住了。
  • 敘利亞政府反對分治提議 談判難解阿勒頗「困局」
    11月20日,敘利亞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穆阿利姆在敘首都大馬士革會見了來訪的聯合國秘書長敘利亞問題特使德米斯圖拉。這是繼今年7月份敘北部阿勒頗地區衝突持續惡化以來,德米斯圖拉首次訪敘,然而效果難言樂觀。雙方在有關阿勒頗東部反對派控制區實行自治,以及新一輪敘利亞各派別對話等問題上存在明顯分歧。
  • 我去了敘利亞地下酒吧、戰爭廢墟和伊斯蘭國控制區-虎嗅網
    被炮火摧毀的古城劉怡:這一次旅程我們從大馬士革出發,最北到達了阿勒頗,在那裡住了快一個星期。在途中我們還經過了與內戰初期關聯密切的哈馬和霍姆斯。霍姆斯、哈馬和阿勒頗這三座城市都是敘利亞的歷史名城,尤其是阿勒頗,是人類最早的定居點之一,戰前也是敘利亞的第一大城市。但這幾座城市在戰爭中都經歷了非常嚴重的損壞,像倭馬亞清真寺這樣的歷史文化遺產,都毀於炮火當中。李亞楠:到了阿勒頗和霍姆斯之後,我特別興奮。
  • 敘利亞|焦土之城 何以為家
    過去的天堂,曾經中東最繁華的城市變成了如今的這副破落的樣子,雖然目前大馬士革整體看來是個特別正常的城市,可是只有這裡的人才知道平靜下的暗潮湧動。期待它的全面復甦。這是大馬士革東北郊區的車站,去往北部城市阿勒頗,中部城市霍姆斯的大巴都在這坐。說是車站,其實不過是在一堆遭遇過轟炸的廢墟裡把稍微好點的房子改成售票點,頂上搭了一個棚作為乘客候車的地方。
  • 內戰後的敘利亞,一個分崩離析的平民之家
    據估計,截止至2017年底,內戰已經造成了約40萬人喪生,1100萬敘利亞人被迫逃離家園。而作為人類最古老的定居點之一、敘利亞人口最多的工商業中心城市阿勒頗,內戰期間卻頻繁作為戰爭焦點登上國際新聞頭版頭條。自2012年7月反對派攻佔阿勒頗城區開始,長達4年半的阿勒頗戰役就此打響。
  • 敘利亞國旅遊景區風景點攻略介紹
    公元6世紀後,阿帕米亞古城曾遭到波斯人、阿拉伯人的破壞,1157年大地震的使阿帕米亞最終成為廢墟,現今這個阿帕米亞古城遺址成為一個觀光旅遊的景點。通往阿帕米亞的道路崎嶇不平,高低不平的道路兩旁是一條整齊的列柱大道,阿帕米亞古城遺蹟也是因為這條列柱大道而聞名的,大道自北向南長約1.85千米,87米寬,螺旋形刻紋的希臘廊柱是別處難以見到的。
  • 阿勒頗監獄保衛戰,堪稱現代版史達林格勒,敘利亞五百勇士死守三...
    敘利亞阿勒頗中央監獄 02 2013年4月,反對派武裝集結1.5萬人從北部進攻阿勒頗,成功攻佔工業區和東城區,並成功切斷西城區敘利亞政府軍與監獄的聯繫,自此阿勒頗中央監獄作為在反對派武裝控制區縱深處的一個釘子,長期遭到了反對派武裝的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