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型特異的水果:釋迦

2021-01-18 植物網

因其形狀象佛教中釋迦牟尼的頭型,故取名「釋迦」,又因為自「番邦」引入,故又稱為「番荔枝」。成熟時呈淡綠黃色,外表被以多角形小指大之軟疣凸起。


主要產自臺東等地,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亦有種植,每年秋季至次年開春都有出產。

釋迦在臺灣有很強的存在感,臺灣每年都會舉行釋迦節,選出的冠軍釋迦售價折算人民幣上萬元一顆。臺灣釋迦運至內陸價格約比廣東、海南等地產釋迦價格貴出一倍左右。


釋迦果肉乳白色,富含維生素A、B、C及蛋白質、鐵、鈣、磷等,促進消化。也可切塊做成各種冰飲。果皮不可食,若果皮發黑,不用擔心,口味更佳。


熟透的釋迦果味道像芒果,口感也像,也略微有點番石榴的味道。如果把你眼睛蒙起來你很難分辨出來。吃過後嘴裡也有種荔枝味道。整體來說口感像熟透的芒果,半生的話像菠蘿,沒有那些東南亞水果的粘稠感。


釋迦果也可做成釋迦粉。國外在長時間的野外科學探險考察活動中,釋迦粉幾乎是不可缺少的必備品。它可及時地補充人體對維生素C的需要量,能有效地避免維生素C缺乏,起到輔助食療作用。


它還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在國外常用來治療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經常食用釋迦,對於病症的減輕有明顯的輔助食療作用。釋迦纖維含量較高,能有效地促進腸蠕動,排走積存在腸內的宿便。釋迦還是最佳的抗氧化水果,能夠有效延緩肌膚衰老,能美白肌膚。


相關焦點

  • 好吃的水果 (釋迦)
    好吃的水果  華師校區 四年級何煦       或濃或淡的
  • 好吃的臺灣水果——釋迦
    根據《臺灣府志》記載釋迦是由荷蘭人引種入臺栽培,至今有400多年的歷史了。臺灣釋迦主要分布在東部和南部,主產區在臺東縣:卑南鄉、東河鄉、太麻裡鄉一帶,這裡絕對稱得上是「釋迦之鄉」。釋迦是非常營養的水果,含有豐富維生素C、蛋白質、鐵、鉀、鈣、磷等,助於調節血壓、促進腸胃蠕動。牙齒不好且高血壓的長者來說,釋迦是良好的營養補充食物。由於甜度其實很高,有糖尿病的人不宜多吃。
  • 【釋迦】被忽略的好水果之一
    3、和其他水果一樣,釋迦果肉也可以單獨或者和其他水果一起榨成果汁,或者做成果露或者是水果冰淇淋,或者做成釋迦果肉奶昔,味道都是非常好的。有耐心的朋友還可以用釋迦釀酒,做成釋迦果脯或者果醬等。因為釋迦是最佳的抗氧化水果,可以有效延緩肌膚衰老,美白肌膚,而且釋迦的纖維含量較高,能夠有效地促進腸蠕動,有清宿便的效果。 ...   釋迦的果實可以剝殼後直接食用,也可以製作成釋迦果汁、釋迦果露、釋迦果醬、釋迦果酒等,是廣受老百姓喜愛的水果。釋迦能夠廣受好評,除了因為釋迦果肉口感獨特,口味香甜的原因外,還因為釋迦對於人體有非常好的功效和作用。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釋迦的功效與作用。
  • 閩南特產水果——釋迦
    聯繫小編微信:476858449(老牛) 釋迦果又稱佛頭果、釋迦、亞大果子、林檎、嘜螺陀、洋波羅、番荔枝,恰似佛頭,故有佛頭果、釋迦果之稱。果實清甜,果肉乳白色,以其獨特香味,被列為熱帶名果之一。釋迦果的營養價值相比其它水果更加豐富。
  • 進口水果免稅直銷 新鮮水果臺灣釋迦
  • 臺灣名品水果——釋迦
    在臺灣臺東縣出產一種形狀獨特的水果,因為果形奇特,幼果外觀很像「荔枝」,又自「番幫」引入,所以稱為「番荔枝」;其果實表面有很多突起的鱗目,外表酷似佛教中釋迦牟尼的頭型,因此,臺灣人習慣稱呼「釋迦」。  釋迦原產於熱帶美洲,臺灣最初由荷蘭已入;據明朝沈光文有「釋迦果」詩,可證最遲在明鄭時期已引進,直於臺南一帶,然後擴展於中南部,但僅小面積種植。   每年12月份是釋迦盛產的季節,臺東縣都要特別舉辦釋迦節活動,邀請各方人士品嘗這種味道鮮美的水果。釋迦果實風味佳,甜份足、營養價值高、果粒大,適合東方人喜好甜食之口味,深受消費者喜愛。
  • 水果中的抗瘤明星——鳳梨釋迦
    這個長得猶如釋迦牟尼佛祖頭像一般的果實,就是【鳳梨釋迦】啦~它有著異常甜蜜的滋味,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特殊的水果吧
  • 釋迦的知識—帶佛性的水果
    釋迦果肉乳白色,富含維生素A、B、C及蛋白質、鐵、鈣、磷等,促進消化。釋迦的視頻番荔枝(學名:A又稱佛頭果、釋迦、亞大果子(廣東潮汕地區俗稱林檎)、嘜螺陀(廣西)、洋波羅、假波羅(廣西憑祥,因其外形與結構都酷似廣西特產水果波羅蜜)、番鬼荔枝(廣東粵語區、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稱烏梨仔。)
  • 水果中的超級食物:美味水果釋迦
    人們常說你不能光看一本書的封面來評判它是不是好書,水果也是一樣。番荔枝(俗稱釋迦)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這個擁有史前長相的熱帶水果,有著厚厚的、醜陋的綠皮,看上去更像《侏羅紀公園》裡面的道具,而不是美味的甜品。然而事實上,它卻是香甜的代名詞。難怪印加人把它視作皇家珍饈,馬克·吐溫稱它是「人類吃過的最可口的水果」。
  • 養顏美容的奇異水果:臺灣釋迦
    臺灣釋迦釋迦為熱帶水果,果實特別清甜,糖度可以達到22度,一般水果無法比擬。臺灣釋迦以其獨特香甜味及超強抗癌作用,被譽為「熱帶果王」。成熟的釋迦果呈淡綠黃色,外表被以多角形小指大之軟疣凸起(有許多成熟的子房和花託合生而成),恰似佛祖——釋迦牟尼的頭,故有「佛頭果」、「釋迦果」之稱。釋迦果實為聚生果,由數十個小瓣組成,每個瓣裡含有一顆烏黑晶亮的小核。呈卵形,未熟果綠色,成熟果呈淡綠黃色。味略甜,奶黃油色或乳白色,呈乳蛋糕狀,並具芳香,鮮食香甜,風味甚佳。
  • 水果貴族:來自元謀的鳳梨釋迦
    近年來,元謀縣引進新品種,實驗新技術,尋求在高原特色現代農業方面取得進一步的發展,鳳梨釋迦就是元謀縣新引進發展種植的新優品種特色水果之一。
  • 最甜的水果--釋迦來了
    釋迦果的功效與作用您可能沒有聽說過,作為熱帶水果,釋迦果的功效與作用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補充營養。釋迦果的功效與作用之釋迦果釋迦果又名佛頭果、釋迦、亞大果子,為番荔枝科植物番荔枝的果實。釋迦果的營養價值:釋迦果肉乳白色,富含維生素A、B、C及蛋白質、鐵、鈣、磷等,促進消化。今天為您詳細分析釋迦果的功效與作用,帶您走進釋迦果的世界
  • 臺灣鳳梨釋迦‖最甜的水果
    釋迦(番荔枝)(學名:Annona squamosa),又稱番荔枝(海南)林檎(廣東潮汕)、嘜螺陀(廣西)、洋波羅(廣西龍州)、番苞蘿(廣西憑祥)、釋迦、番鬼荔枝、佛頭果(臺灣),為番荔枝科番荔枝屬多年生半落葉性小喬木植物,番荔枝為熱帶水果,表皮滿布疙瘩連接成球形(由許多成熟的子房和花託合生而成),果實的大小與石榴相近,果實清甜,果肉乳白色,果肉雪白口感綿密,香甜又帶點微酸
  • 臺東釋迦 最具代表、獨一無二的水果
    大目種釋迦(陳秋如/攝影)      準備臣服在酸甜口感如初戀愛情、果粒碩大果籽小有釋迦玉荷苞之稱的臺東釋迦饗宴中不論你是要到臺東還是離開臺東,行經臺9線、臺11線主要幹線,都會看到一間間販賣臺東釋迦的商家們,正在忙碌地拆袋,包裝,整理裝箱這個與臺東農業、縣民生計息息相關的農特產-釋迦。
  • 鳳梨釋迦,世界上最甜的水果!
    ‍‍最具爭議的水果!‍‍‍‍雖然很多人把它稱為釋迦,但是這似乎並不是一個固定的名字,不同地區的叫法也是五花八門。廣東潮州稱之為林檎;廣西叫嘜螺陀;廣西龍州稱為洋波羅;廣西憑祥稱為假波羅;臺灣地區才叫做釋迦,但也有人稱之為番荔枝、佛頭果等。‍‍
  • 臺灣名優水果釋迦、蓮霧在寧夏引種成功
    近日,寧夏科技廳組織有關專家,對寧夏設施農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單位承擔的科技部港澳臺科技合作專項「臺灣名優果蔬日光溫室栽培技術合作開發」項目進行了驗收,對臺灣特產水果鳳梨釋迦
  • 這種水果有一個很佛系的名字,對,釋迦!
    經常逛超市的朋友,可能會在生鮮櫃中看到一種來自熱帶的水果,果皮表面呈圓心形,顏色有深綠色帶點黃,表皮一瓣一瓣的,最特別的是其還有個非常佛系的名字——釋迦。是的,你沒看錯,釋迦摩尼的釋迦,這種水果也是因為其外形類似佛像頭部而得名,在臺灣也稱為佛頭果。
  • 世界上最甜的水果——鳳梨釋迦/番荔枝
    鳳梨釋迦,atemoya,又稱番荔枝 第一次見到覺得蠻奇怪的一種水果,長得有點像佛陀的頭,沒想到這麼甜,甜度可以到20~25,誇張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特色水果:「冷翡翠」釋迦
    ■ 本報記者 黃媛豔  網友「歌手王芳」在微博上發布「水果調包」的遭遇,讓人們記住了一款熱帶水果
  • 【臺灣釋迦】水果中的冰激凌~香甜軟糯,營養豐富!
    狐狸來了:更多新鮮水果、零食堅果、美味果飲天天優惠;成功下單付款後24小時內發貨,保證水果新鮮送達。在寶島臺灣流行著一種綠如翡翠的水果,名喚"釋迦",因其形狀象佛教中釋迦牟尼的頭型,故取名"釋迦",又稱 "佛頭果" 。源自美國,風靡臺灣,與蓮霧一起並稱為臺灣的兩大特色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