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1月2日在紀念《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在臺灣引起強烈反響,使島內愛國主義人士和團體備感振奮。1月3日下午,由臺灣抗日誌士及親屬組成的「臺灣抗日誌士親屬協進會」發出情真意切的聲明,呼籲海峽兩岸中華兒女同心協力,儘早來完成此臺灣回歸祖國的歷史任務,「將最後一塊山河補回祖國大地」。
聲明表示,推動民族復興、實現和平統一是海峽兩岸人民共同目標。臺灣人民自《馬關條約》後,就矢志不渝追求回歸祖國的目標。我們的祖輩為抵禦外而侮前僕後繼、犧牲奮鬥,數十萬臺胞奮起反抗日本殖民統治。兩岸人民有同出一脈的歷史文化根源,有近代遭受帝國主義侵略的共同記憶,有共同奮鬥救國、強國復興的歷史體驗,在追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徵程中從來就是心靈契合的。
聲明強調,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維護和平統一前景。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關係就能改善和發展,臺灣同胞就能受益。背離一個中國原則,就會導致兩岸關係緊張動蕩,損害臺灣同胞切身利益。儘管海峽兩岸尚未完全統一,但中國主權和領土從未分割,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從未改變。臺灣人民對祖國的苦戀,深深埋藏在臺灣島上毎一個中國人後代的心坎理,「原鄉人只有返回原鄉,沸騰的血液才會停止沸騰」,等待祖國統一,將最後一塊山河補回祖國大地,才能平息原鄉人沸騰的血液。
聲明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已經由香港及澳門的成功實踐,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探討「一國兩制」在臺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會充分考慮臺灣現實情況,會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會充分照顧到臺灣同胞利益和感情。中國大陸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並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經濟發展與中國崛起的發展機遇,無論是臺灣同胞、臺灣企業等均提供同等待遇,讓臺灣人民很有感。只要堅持兩岸融合發展的,就能確保和平統一後的臺灣永保太平,民眾安居樂業。隨著海峽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加強,兩岸共同市場發展,臺灣同胞有強大祖國做依靠,必能分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榮耀。
聲明呼籲,兩岸同胞要共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緬懷抗日英烈的光輝事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如今,島內「臺獨」勢力操弄去中國化、「漸進臺獨」,歪曲歷史、誤人子弟,造成年輕臺灣同胞國家民族觀念認知混亂,讓臺灣抗日誌士後代親屬感到激憤。兩岸必須在「一個中國」的基礎上,擴大傳統宗親與民間交流,加強兩岸的臍帶血緣關係,增強對臺灣年輕一代的歷史與愛國主義教育。兩岸同胞情輔以正確的歷史觀、民族觀、國家觀,必能使兩岸同胞共同弘揚偉大民族精神,完成實現國家統一大業的歷史使命。
1946年臺灣光復致敬團合影
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
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是由臺灣抗日誌士後人和親屬組成的,以「發揚日據時期臺灣抗日誌士愛國愛鄉傳統 繼承先人不屈不撓的反壓迫與反殖民精神」為宗旨。他的前身是「臺灣光復致敬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