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局引進臺灣國學教材 解讀教材內容及特點創新

2020-12-12 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10月21日電 (陳苑)中華書局正式引進臺灣地區高中必選課教材《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並在此基礎上修訂出版教材《中華文化基礎教材》,於今年秋季在全國多個省份的30所中學進行試點推廣。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續梅日前表示,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臺灣國學教材被部分學校引入後,大多是作為師生的課餘讀物。

據了解,《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是臺灣地區使用了近60年的傳統文化教材。從1954年開始,臺灣地區高中課程中一直安排有「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科目,屬於必修科目。與大陸的國學教材不同的是,《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在內容體例上進行了特色編排,幫助學生了解「四書」經典並非空談,有教師在課堂試用後反映「效果非常好」。

內容以儒家經典「四書」為主

中華書局修訂出版的《中華文化基礎教材》與原教材在內容和體例方面基本一致。在經典文本的選擇上基本遵照原教材,在經典解析方面則進行了修訂,並增添了部分學術前沿的成果。

教材分上下冊,內容以儒家經典「四書」為主,面向高中學生進行分類講解,分為22個單元,共計選入《論語》168章、《孟子》50章、《大學》4章、《中庸》4章。

上冊為「論語選讀」,分11單元,分別為「導言」「孔子的為人」「論學」「論仁」「論孝」「論道德修養」「論士與君子」「論詩禮樂」「論教育」「論政治」「論古今人物與孔門弟子」。

下冊為「孟子選讀」與「學庸選讀」。其中,「孟子選讀」8單元,含「導言」「孟子的抱負」「論人性本善」「義利之辨」「論涵養」「論教與學」「論政治」「尚論古人」;「學庸選讀」3單元,含「導言」「大學」「中庸」。

結合「今人今事」了解經典並非空談

《中華文化基礎教材》在內容體例上進行了特色編排,內容詳實,架構完整,深入淺出講解《論語》、《孟子》、《大學》、《中庸》思想精髓。比如,教材中每個單元前面均附有「引言」,後面則設有「問題與討論」,在全書的各章之下,還都列有「章旨」「注釋」「解讀」「相關名言」等內容。大部分單元後還列有「今人今事」與「歷屆大考試題」。

其中,「歷屆大考試題」精選歷屆高考及自主招生考試題,幫助學生提高知識運用與解題能力。而「今人今事」則兼顧時代性與實踐性,各單元末「今人今事」以淺白的故事筆法,深入淺出地舉用現代人、事,印證四書核心義理,幫助學生體會教材與生活的連結性,並藉此了解「四書」經典並非空談,而是有生命力的文化。

臺灣政治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臺灣版《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總審定董金裕介紹說:「(臺灣版《中華文化基本教材》)改革的第四個階段由我負責編寫,我把原來《論語》、《孟子》的篇章秩序打散,按內容分類,先介紹孔子的為人;而孔子最講究學習,所以再來論學;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再來論仁;論仁、論禮樂及其他全部匯集在一起,出來後的確受到普遍的歡迎。」

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教師黃勝推薦道:「我拿到了他們提供的臺灣版相關內容在課堂上試用,效果非常好……普通的教法是一則一則教授《論語》語錄,而這套教材是重新編排,分門別類,使學生更容易使用。」

相關焦點

  • 中華書局正式引進臺灣地區高中傳統文化教材
    新華網北京5月20日電(記者璩靜)記者從兩岸高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交流研討會上獲悉,中華書局將正式引進臺灣地區高中必選課教材《中華文化基本教材》,並在此基礎上修訂出版教材《中華文化基礎教材》。
  • 中華書局引進 臺高中傳統文化教材
    中華書局引進 臺高中傳統文化教材 2014年07月29日 10:59:4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據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璩靜)記者從兩岸高中中華傳統文化教育交流研討會上獲悉
  • 臺版《四書》教材將引進出版 已行銷臺灣60年
    [導讀]在臺灣使用了60年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即將引進大陸,中華書局將在此教材基礎上進行修訂出版國學和傳統文化教材《中華文化基礎教材》,教材內容以儒家經典《四書》為主。楊伯峻《論語譯註》在臺灣使用了60年的《中華文化基本教材》即將引進大陸,中華書局將在此教材基礎上進行修訂出版國學和傳統文化教材《中華文化基礎教材》,教材內容以儒家經典《四書》為主。
  • 臺師生對兩岸合編教材表歡迎 綠營叫嚷是「統戰」
    多所臺灣中學採用  由福建師大兩岸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福建師大文學院和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合編的兩岸高中語文教材,這學期已被臺北萬芳高中、達人女中、高雄前鎮高中和高師大附中等多所學校使用。報導援引專家的話稱,大陸教材重視文本解讀,臺灣教材則以資料豐富見長,兩岸合編教材因此融合雙方優點。  針對綠營疑慮,專責島內教科書審定的「國教院」稱,兩冊書皆經實質審查並通過,但據了解,目前並無高中端採買,而是出版社自行贈送推薦,但該出版社已在今年6月申請停業,未來恐無法編撰後續教材。
  • 兩岸中學語文教學研討會暨合編教材新書發布會在臺舉行
    鄭家建表示,兩岸專家學者攜手編寫中學語文教材,宗旨是一起弘揚優秀中華文化,讓兩岸師生充分體會中華文化的內容。目前,這套教材已經在臺灣20多所學校使用,教材內容在兩岸都受到師生好評。希望兩岸老師們在教學觀摩活動中互相促進。
  • 喜提新教材!全國六省市高中語文、歷史、思政教材「大變身」
    未來,將實施國家、地市、縣三級培訓,組織專家對教材進行系統深入解讀,確保所有任課教師先培訓後上課。同時,建立教材使用監測平臺,定期對教材進行回訪,用好三科教材意見反饋平臺,實時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及時研究教材使用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定期對教材進行修訂,使教材不斷完善。?
  • 小學語文教材收錄《天路》 周杰倫歌曲未確定進教材
    下一步,語文出版社將修訂其他年級語文教材。  已修訂的教材有一些有意思的變化,如二年級上學期第二課,將歌曲《天路》以詩歌形式錄入教材;三年級的延伸閱讀中,暫時還收錄了臺灣歌手周杰倫的歌曲《蝸牛》。  內容變化   增加中華傳統文化單元  王旭明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新修訂的教材,修訂、換掉了約30%的選文。其中一、二年級四冊共減少15篇課文,約佔原課文總量的10%,更換課文28篇,佔全部課文24%。
  • 臺灣教材現大陸「愛國歌曲」惹議 評論稱政治化
    文化最怕政治化解讀。  最近,一首《大海啊!故鄉》被臺灣小學六年級教科書收錄,遭宜蘭縣議員賴瑞鼎痛批。這位老兄說,這首歌與《東方紅》、《五星紅旗》等同屬「大陸愛國歌曲」,被臺灣教科書收錄,是「馬政府偏中政策結果」。
  • 今秋多省高一使用統編政治語文歷史教材,亮點多多
    教材以一條主線貫穿,即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在結構上,呈現整體構建、分塊安排教材內容的形式,必修4冊教材採取總分方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總覽和基礎,《經濟與社會》《政治與法治》《哲學與文化》分領域進行深入闡釋;教材還創新呈現方式,注重選取與學生生活相關的案例、材料,通過活動與正文相互嵌套、問題情境創設、綜合探究活動設計等。
  • 北京小學校長:嶽飛《滿江紅》可進語文教材
    哪些古詩文編入教材更好?在不同的年級段怎麼有梯度的安排更合理?怎樣制定教學要求更有利於教學?等等。不能簡單下結論,學生的課業負擔是學習古詩文而加重的。」 「事實上,我們學校從一年級到六年級都很重視古詩文的教學,許多教師還創新了許多古詩文的教學方法,深受學生歡迎,並沒有出現加重課業負擔問題。」李明新說。
  • 臺灣高中歷史教材大幅刪減南京大屠殺內容
    臺灣高中歷史教材大幅刪減南京大屠殺內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2日 19:20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
  • 首屆全國教材建設獎 | 「一條龍」教材,與中國基礎英語教育同行20年
    2018年,《英語》(新標準)高中修訂版教材問世,憑藉全新理念和創新設計贏得基礎英語教育專家及廣大師生的好評。教材副主編、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張連仲介紹道,修訂後的教材切實體現出「有料、有趣、有品、有用」的特點。談到「有料」,張連仲指出,這套教材根據課標的三大主題語境和十個主題群範圍要求,選編了豐富多樣而又具有時代特徵的內容,精彩的內容可以極大滿足00後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需求,令教師不再苦於備課,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話可說。「有趣」則體現在學習活動的創新上。
  • 三百千┃在我國古代的蒙學教材中,便於開蒙的三言教材是哪個?
    雖然它的內容沒有文理,但對於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中國文字的認識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這也是能夠流傳千百年的一個重要因素。《三字經》出現最晚,是南宋時期蒙學大師王應麟所撰。《三字經》取材典故範,包括中國傳統文化的文學、歷史、哲學、天文地理、人倫義理、忠孝節義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義、誠、敬、孝」。
  • 臺灣中小學教材出現「做愛」等性暗示內容引爭議
    中國臺灣網11月14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臺灣「監察院」說,臺當局「教育部」2007、2008年編制中小學性別平等教材,出現「男生和男生做愛」、「製作口交膜」等文字,臺「教育部」今天被糾正。
  • 兩岸合編教材大受臺灣中學歡迎 綠營叫囂:這是「統戰」
    海外網12月6日電 為促進兩岸文化交流,臺灣「中華文化教育學會」及福建師範大學合編語文教材,且被臺灣多所高中選用為參考書。不過,綠營卻見縫插針,偏偏認定其為「統戰」。近日,臺北市就有高中因選用兩岸合編教材,而遭到綠營人士的施壓。
  • 2020年註冊會計師六科教材變動深度解讀
    同時,對於錯誤內容的修改,使得會計教材更加嚴謹,但在學習過程中也注意不要完全依賴教材,需結合中華會計網校各位老師授課講義進行學習,老師的課程例題都是經過篩選與校對的,同時老師在課堂上對於教材錯誤也會有所提示。2020年教材對2019年教材錯誤的更新舉例如下:
  • 人教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教材及部分內容解讀
    人教統編版語文一下第一單元「識字(春夏秋冬)」教材及部分解讀人教統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單元教材及部分內容解讀「最新」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教材及部分解讀人教部編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材及部分內容解讀
  • 臺灣初中生健康教材被質疑鼓吹性解放
    迫不及待打開電腦的侃爺一看,瞬間精神了——由臺灣教務部門審批的初中生健康類教材,內容中竟出現了極其荒誕的性觀念!  其實,學校為初中生普及健康知識本無可厚非,但與一般健康教育課程中以學習男/女身體構造、特徵為主的內容不同,這次由翰林出版的初中《健康與體育二下》教科書中,竟編入了「雙方自願、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滿足自己的性與愛」這樣的內容!
  • 自主研發還是國外引進,起底少兒英語教材產業鏈
    如果拋開學員數量和品牌緯度,僅從課程體系、教材來看,機構使用的課程體系主要分為自主研發、教材引進等方式。而對於教材引進,其引進方式、引進渠道又是什麼樣的呢?機構的教材來自於哪裡?據恆大智庫統計,在VIPKID、51Talk、DaDa英語、vipJr四家頭部機構中,有三家選擇了使用自研教材,僅有DaDa英語一家強調教材是引進國外原版。同時,四家均表示將加大國際合作力度,積極引進教材。
  • 豆汁驢打滾烤鴨入選教材 北京孩子將學京味文化
    今年,市教委開展「國學誦讀」活動,要求孩子們學習古詩詞,錄音後可傳送到電視上播放。記者獲悉,豆汁兒、焦圈兒、四九城兒、灰牆灰瓦的胡同,這些老北京人的生活也將進入北京小學生的課本。近日,國內首套地區文化特色的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標準化實驗教材研發完畢。傳統文化教材從過去的統一版本裂變為25省共500冊中小學國學教材,每個省份都有自己獨有的傳統文化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