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中歷史教材大幅刪減南京大屠殺內容

2020-12-25 央視網
臺灣高中歷史教材大幅刪減南京大屠殺內容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2日 19:20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今年是南京大屠殺七十周年,但是在剛剛出版的臺灣高中歷史課本中,對於南京大屠殺,翰林出版社的版本隻字未提,三民出版社的版本是有圖無文,南一出版社、龍騰出版社的版本是圖片加簡短敘述,康熹出版社的版本是有文無圖。 對此,臺灣的學者認為,這是在配合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杜正勝所謂「以臺灣為中心」的理論,而部分臺灣老師則認為,南京大屠殺是重要的歷史,不應該抹去。
進入[海峽兩岸]>>

  

  今年是南京大屠殺七十周年,但是在剛剛出版的臺灣高中歷史課本中,對於南京大屠殺,翰林出版社的版本隻字未提,三民出版社的版本是有圖無文,南一出版社、龍騰出版社的版本是圖片加簡短敘述,康熹出版社的版本是有文無圖。 對此,臺灣的學者認為,這是在配合臺灣教育主管部門杜正勝所謂「以臺灣為中心」的理論,而部分臺灣老師則認為,南京大屠殺是重要的歷史,不應該抹去。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教育主管部門對高一第二學期的歷史教材進行了重新編纂,由臺灣的五家出版社分別出版發行。但是這五個版本的歷史教材都對南京大屠殺這段重要的史實大幅刪減。臺灣的一些師生對此強烈質疑,他們說,日本的右翼勢力為了政治目的,在教科書中千方百計地淡化甚至否認南京大屠殺,現在臺灣有的教科書對南京大屠殺隻字不提,不禁讓人質疑,這和日本右翼勢力的立場有什麼差別。

  (同期:臺灣北一女中歷史教師 蔡蔚群

  我們在面對 這個事情的時候,其實是盲目的。

  成功高中學生

  我覺得事情要寫出來,留給後人去評斷,不可以當作什麼事都沒發生。這樣很不負責任。)

  臺灣的一些學者認為,臺灣新版歷史教科書之所以大幅刪減南京大屠殺的內容,是為了配合臺灣教育主管部門負責人杜正勝所謂「以臺灣為中心」的理論,這讓人擔心歷史教材也將成為臺灣當局的政治工具。

責編:王京

相關焦點

  • 臺灣初二歷史教材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
    臺灣初中二年級所用的新課綱歷史教材中,中國古代史部分被大幅刪除,課程被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從商周到唐朝2400年的歷史「僅用1600字講完」,三國等歷史時期隻字未提。不僅如此,武王伐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楚漢相爭、黃巾起義等重要歷史事件均被刪去,三國、南北朝等歷史時期隻字未提,漢武帝等重要歷史人物一筆帶過,只有秦始皇及法家等內容稍有提及。同時作為一本歷史教材,這本教科書還完全沒有提到《史記》、《漢書》等史書。
  • 臺灣初二歷史教材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三國等內容被刪除
    綜合「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等臺媒9月8日報導,臺灣初中二年級所用的新課綱歷史教材中,中國古代史部分被大幅刪除,課程被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從商周到唐朝2400年的歷史「僅用1600字講完」,三國等歷史時期隻字未提。
  • 臺灣歷史教材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三國等內容被刪除
    據觀察者網近日報導,當地時間9月8日,為了「去中國化」,臺灣民進黨當局這次對臺灣初中教材下手了,不僅淡化了中國歷史,還培養所謂的「世界公民」,其行為簡直令人髮指! 據悉,臺灣初中目前所用的歷史教材中,有關中國古代歷史的部分被大幅刪減,據知情人士表示,教材內容被簡化得令人憤怒,其中特別是商周到唐朝近
  • 臺灣初二歷史教材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
    臺灣初中二年級所用的新課綱歷史教材中,中國古代史部分被大幅刪除,課程被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從商周到唐朝2400年的歷史「僅用1600字講完」,三國等歷史時期隻字未提。不僅如此,武王伐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楚漢相爭、黃巾起義等重要歷史事件均被刪去,三國、南北朝等歷史時期隻字未提,漢武帝等重要歷史人物一筆帶過,只有秦始皇及法家等內容稍有提及。同時作為一本歷史教材,這本教科書還完全沒有提到《史記》、《漢書》等史書。
  • 三國史也沒了,臺灣歷史教材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
    綜合「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等臺媒9月8日報導,臺灣初中二年級所用的新課綱歷史教材中,中國古代史部分被大幅刪除,課程被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從商周到唐朝2400年的歷史「僅用1600字講完」,三國等歷史時期隻字未提。
  • 臺灣初中歷史教材大幅刪減中國史 輿論指「去中國化」違學術倫理
    中新社臺北9月8日電 新學期開始,臺灣初二新版歷史教材投入使用,部分出版社根據臺當局審定的新課綱編寫的教材大幅刪減中國史。多位教育界人士擔憂,學生難以形成正確歷史觀。有臺媒指出,這樣的歷史教材違逆學術倫理。綜合中時新聞網、聯合新聞網等臺媒報導,新版歷史教材刪除原有的三國、魏晉南北朝、安史之亂等諸多內容。其中,商周到隋唐的2400年歷史,在教材中僅佔1600字。
  • 強行「去中國化」,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從商周到隋唐...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延伸閱讀:強行「去中國化」,臺灣高中「東亞史」課本編不出來了還有兩個月就是下學期開學,但臺灣高中歷史第二冊至今沒有任何版本過關,而且正在送審的幾個版本內容80%都是中國史。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臺媒查證後發現,新課本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歷史被刪到僅剩4頁,2000多年歷史僅用1600字就講完了,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延伸閱讀臺灣小學課本宣揚「加入聯合國」?
  • 強行「去中國化」,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從商周到隋唐...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延伸閱讀:強行「去中國化」,臺灣高中「東亞史」課本編不出來了還有兩個月就是下學期開學,但臺灣高中歷史第二冊至今沒有任何版本過關,而且正在送審的幾個版本內容80%都是中國史。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我又被氣到了!
    這不,一條由央視網快看頻道發布的話題#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已經上升到熱搜第4位了,138萬多的熱度且還在持續上升。新聞內容是這樣的:不怕趙雲變馬雲,就怕趙雲成了外國人!臺灣「108課綱」這學期上路,中國史被大幅精簡,漢唐盛世、帝王將相的名字基本上幾乎消失在臺灣新世代的記憶中。新課納大幅增加東亞史,把中國史納入到東亞史的一部分。其實早在前幾年,臺灣課本就把中國歷史併入東亞史了。三國鼎立為什麼消失?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臺媒查證後發現,新課本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歷史被刪到僅剩4頁,2000多年歷史僅用1600字就講完了,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延伸閱讀臺灣小學課本宣揚「加入聯合國」?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臺媒查證後發現,新課本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歷史被刪到僅剩4頁,2000多年歷史僅用1600字就講完了,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歷史,小學課本都宣揚「加入聯合國」?
    最新的一個細節是,在臺灣新編撰出版的歷史課本中,與中國傳統歷史相關的內容遭到了大幅刪減,比如介紹中國早期文明的夏商周到隋唐時期的內容總共加起來也才不到兩千字。而且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臺灣的教育部門將原本的中國史課程改成了東亞史課程。這一變化背後可能有很豐富的含義。
  • 強行「去中國化」,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從商周到隋唐僅剩4頁
    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延伸閱讀:強行「去中國化」,臺灣高中「東亞史」課本編不出來了還有兩個月就是下學期開學,但臺灣高中歷史第二冊至今沒有任何版本過關,而且正在送審的幾個版本內容80%都是中國史。
  • 允許思考:香港歷史教科書如何描述南京大屠殺
    很多人想知道,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歷史教科書是否存在尷尬之處,香港書本是怎樣去寫鴉片戰爭和南京大屠殺的? 探索香港歷史教科書的過去和現在,確實曾存在迴避中國近代歷史的態度,從而造成課程與現實抽離,學生的國家歸屬感薄弱。這種狀況直至上世紀80年代中才有所改變。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
    事件概述:有島內歷史教師向臺媒反映,由於新課綱把「中國史」改為「東亞史」,臺灣初中二年級學生拿到的新歷史課本中,中國古代史被大量刪減,「三國鼎立」時期的內容甚至完全消失。臺媒查證後發現,新課本第一章、從商周到隋唐的歷史被刪到僅剩4頁,2000多年歷史僅用1600字就講完了,課程簡化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歷史,小學課本都宣揚「加入聯合國」?
    最新的一個細節是,在臺灣新編撰出版的歷史課本中,與中國傳統歷史相關的內容遭到了大幅刪減,比如介紹中國早期文明的夏商周到隋唐時期的內容總共加起來也才不到兩千字。而且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臺灣的教育部門將原本的中國史課程改成了東亞史課程。這一變化背後可能有很豐富的含義。
  • 《南京大屠殺》課文被撤?真實情況是這樣的
    △ 語文出版社的中學語文教材23日,網傳說法稱「語文出版社九年義務教育修訂教材將《南京大屠殺》題材撤下」。《南京大屠殺》為什麼被換掉?這一消息在網上引起大討論。沒撤掉南京大屠殺題材的課文 只是換了一篇此前的媒體報導顯示,語文出版社在義務教材修訂中,大幅增加反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課文比重,還有一些和時代要求不符的課文被撤換,「例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由於與現代和諧社會導向不符,被換為《智取生辰綱》;《南京大屠殺》被換成《死裡逃生》」,不少媒體將其解讀為南京大屠殺題材課文被撤掉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歷史,連小學課本都宣揚「加入聯合國」?
    編輯:曾印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臺獨」的道路上似乎有越走越遠的跡象。最新的一個細節是,在臺灣新編撰出版的歷史課本中,與中國傳統歷史相關的內容遭到了大幅刪減,比如介紹中國早期文明的夏商周到隋唐時期的內容總共加起來也才不到兩千字。而且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臺灣的教育部門將原本的中國史課程改成了東亞史課程。
  • 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 兩岸同胞在臺灣舉行公祭
    本報臺灣新北12月13日電(特派記者丁劼)昨天,《以史為鑑民族復興——南京保衛戰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在臺灣新北市滬尾炮臺開幕,兩岸同胞共同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舉行公祭儀式。這不僅是臺灣首次舉行以「南京大屠殺史實」為主題的展覽,也是兩岸同胞首次在臺灣共同公祭南京大屠殺死難者。